鐵路工程客運專線預應力混凝土箱梁靜載試驗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264
2024-09-06
9頁
74.69KB
1、鐵路工程客運專線預應力混凝土箱梁靜載試驗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客運專線預應力混凝土雙線簡支箱梁靜載試驗作業指導書1、目的檢測梁體靜活載撓度值;預應力梁抗裂是否合格;梁體剛度檢測;裂縫寬度是否合格;2、適用范圍適用于xx鐵路道里制梁場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雙線簡支箱梁混凝土靜載試驗。3、職責3.1 試驗室負責梁體靜載試驗全過程的測試,對資料匯總,并負責與測試單位的聯系。3.2 工程部與試驗室一道對梁體靜載進行測試。3.3 測試單位負責測試并整理測試數據來指導現場施工。4、技術標準客運專線高2、性能混凝土暫行技術條件客運專線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梁暫行技術條件鐵路混凝土工程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0-2005)客運專線鐵路橋涵施工技術指南(TZ213-2005)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簡支梁靜載彎曲試驗方法及標定標準(TB/T20922003)5、資源配備5.1、機械設備及工具配置見下表。序號器具名稱型號數量精度要求備注1試驗臺座1足夠的剛度及跨度2加力架1承受試驗用力3千斤頂200T11檢驗系數應不大于1.051臺備用4壓力表11(11)不低于0.4級,最小刻度值不大于0.2MPa,表盤量程為工作油壓1.252.0倍之間1塊備用,采用0.25級5百分表6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5mm測位移6普3、通放大鏡6放大倍數不低于10倍,直徑不小于50mm觀察裂縫7刻度放大鏡20倍6放大倍數不低于10倍,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2mm量測裂縫寬度850米鋼卷尺1測量跨度9彈簧式拉力測力計2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F.S,示值誤差應為1%F.S10蘭色鉛筆10只11紅色鉛筆10只12鋼座板10個注:試驗所用計量設備、儀器、儀表、鋼卷尺等均需經法定計量檢定部門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使用。5.2、人員配備千斤頂作業班組、試驗室6、試驗條件及儀器、設備6.1、下列情況,進行靜載彎曲抗裂性試驗:a、首孔箱梁生產時;b、正式生產后,原材料、工藝有較大變化,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c、有質量缺陷,可能對產品的抗裂性及剛4、度有較大影響時。6.2、靜載試驗應在終張拉后進行。6.3、試驗時需具有試驗臺座、加力架、千斤頂、油泵、標準油壓表等加力設備和計量儀器,其工作能力控制在1.52.5倍最大試驗荷載之間。a、試驗臺座能保證試驗梁跨度、支承方式、加載狀態符合試驗加載計算圖式要求,且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加載點間距4m,且對稱布置。b、加載用千斤頂校驗系數應不大于1.05。c、壓力表應采用防振型,其精度等級應不低于0.4級(采用0.25級),最小刻度值應大于0.2MPa,表盤量程應在工作最大油壓的1.252.0倍之間。d、撓度測量采用大量程百分表,其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5mm。e、用于觀察裂縫普通放大鏡放大倍數不低于5、10倍,直徑不小于50mm;量測裂縫寬度應使用刻度放大鏡,其放大倍數應不低于10倍,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2mm。f、測量距度用鋼卷尺,其最小分度值應不大于1mm。g、彈簧式拉力測力計的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F.S,示值誤差應力1%F.S。6.4、當采用壓力表控制試驗荷載時,試驗前應將千斤與壓力表配套后在精度不低于三級的試驗機上進行標定。a、壓力表應分級標定,級差應不大于加載最大值的10%,加載速度應不大于3KN/s,標定的最大荷載宜不小于加載最大值的1.1倍,且持荷10min。b、千斤頂與壓力表配套標定時,應采用千斤頂頂壓試驗機或壓力傳感器的標定方式,其活塞的外露量應約等于試驗最大荷載時的外露6、量;各級荷載下應以壓力表的表盤整讀數對應壓力機的表盤讀數。c、配套標定數據應進行線性回歸,線性回歸相關系數應不小于0.9999,并根據加載等級計算各級荷載下的表示值。d、試驗所用計量設備、儀器、儀表、鋼卷尺寸等均需經法定計量檢定部門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使用。測量跨度用鋼卷經懸空檢定。7、靜載試驗梁安裝及試驗前的準備7.1、首先在存梁臺座上安裝試驗架底座,然后在試驗架底座上安裝箱梁支座(其中一端為固定支座,一端為活動支座),并進行調平,使四支點不平整度不大于2mm。支座安裝后的實測梁跨度應符合標準要求。7.2、吊入試驗梁并進行對準安裝。在梁頂面上標出梁體縱、橫向中心線,然后再將縱向中心線分別向7、兩邊平移2.75m,將橫向中心線分別向兩側平移4m、8m,側有10個交點作為梁體的加載中心點,最后在每一加載點鋪設墊層及鋼座板,鋼座板用水平尺找平后移入千斤頂。千斤頂中心與梁體加載中心縱橫向位置偏差均應不大于10mm。7.3、吊入靜載試驗架梁進行安裝。各千斤頂中心與試驗架梁縱橫向中心線位置偏差不大于10mm,且應墊實兩者之間的空隙。7.4、在梁體兩端支座處及跨中分別安裝百分表進行撓度測量。測量撓度的支架應牢固、穩定,且不應受加載時試驗臺座變形的影響。7.5、加載前用10倍放大鏡在梁體跨中兩側1/2跨度范圍內的下緣和梁底面進行外觀檢查;對初始裂縫(表面收縮裂縫和表面損傷裂縫)及局部缺陷用藍色鉛筆8、詳細描出。7.6、試驗梁靜載試驗前應仔細核查原始資料。7.7、梁體撓度測量部位應在跨中及支座中心兩側,測量撓度的支架應牢固、穩定,且不應受加載時試驗臺座變形的影響。8、加載方法8.1、名詞解釋a)加載循環: 試驗梁加載分兩個循環進行,當在第二個循環中不能判斷是否已出現受力裂縫時,應進行受力裂縫驗證加載。驗證加載從第二加載循環至靜活載級后開始。b)加載等級: 以加載系數k表示加載等級,加載系數K是加載試驗中梁體跨中承受的彎矩與設計彎矩之比。c)梁體初使狀態: 試驗準備工作結束后梁體承受的荷載狀態為初使狀態。d)基數級下梁體跨中承受的彎矩: 指梁體質量與二期恒載質量對跨中彎矩之和。82、預應力梁各9、循環的加載等級:第一加載循環:初始狀態基數級(靜停3min) 0.6(靜停3min) 0.8(靜停3min) 靜活載級(靜停3min) 1.0(靜停20min) 靜活載級(靜停1min) 0.6(靜停1min) 基數級(靜停1min) 初始狀態(靜停10min);第二加載循環:初始狀態基數級(靜停3min) 0.6(靜停3min) 0.8(靜停3min) 靜活載級(靜停3min) 1.0(靜停5min) 1.05(靜停5min) 1.10(靜停5min) 1.15(靜停5min) 1.20(靜停20min) 1.10(靜停1min) 靜活載級(靜停1min) 0.6(靜停1min) 基數級(靜10、停1min) 初始狀態當在第二加載循環中不能判斷是否已出現受力裂縫時,應進行愛力裂縫驗證加載。驗證加載從第二加載循環卸載至靜活載級后開始。驗證加載:靜活載級(靜停5min) 1.0(靜停5min) 1.05(靜停5min) 1.10(靜停5min) 1.15(靜停5min) 1.20(靜停5min) 1.10(靜停1min) 靜活載級(靜停1min) 0.6(靜停1min) 基數級(靜停1min) 初始狀態注:若基數級大于0.6級,則取消0.6級。8.1、各千斤頂宜同速、同步達到同一荷載值;加載速度不宜超過3KN/s。8.2、每級加載后均應仔細檢查梁體下緣和梁底有無裂縫出現。如出現裂縫或初始裂11、縫延伸,應用紅鉛筆標注,并注明荷載等級,量測裂縫寬度。8.3、每級加載后均應測量梁體跨中和各支座的位移變化。8.4、對每級加載下的實測撓度值應仔細復核,發現異常立即查明原因。9、評定標準9.1梁體剛度判斷、梁體剛度合格的評定方法實測靜活載撓度值(f實測):為靜活載級下實測撓度值減去基數級下實測撓度值。實測靜活載撓度值合格評定標準:f實測1.05(f設計/)。等效荷載加載撓度修正系數見附錄E(規范性附錄)。附錄E 等效荷載圖示及撓度修正系數名稱加載圖示中-活載修正系數ZK活載修正系數五集中力四分點等效荷載L/4=7.754444PPPPP7.75注:1、T形梁單排加載為P,箱梁雙排加載為2P。212、非中-活載的等效荷載加載撓度修正系數應另行計算。3、表中未包括的,修正系數由設計方提供。4、對于箱梁,加載時為雙排加載,P=2P。、全預應力梁抗裂合格的評定a)在K=1.20加載等級下持荷20min,梁體下緣底面未發現受力裂縫或下緣側面(包括倒角、圓弧過渡段)的受力裂縫未延伸至梁底邊,評定全預應力梁合格。、梁體剛度不合格的評定當最后一輪加載循環時的實測靜活載撓度值不滿足全預應力梁抗裂合格要求時,則梁體剛度不合格。9.2梁體抗裂判斷、當在某加載等級下(最大加載等級除外)的持荷時間內,梁體下緣底面發現受力裂縫或下緣側面受力裂縫延伸至梁底邊,按加載程序規定加至后一級荷載后,受力裂縫延長或在上述部位13、又發現新的受力裂縫,即評定在該加載等級與前一級加載等級的平均加載等級為抗裂等級,全預應力梁抗裂不合格。、當在某加載等級加載至后一級加載等級的過程中,梁體下緣底面發現受力裂縫或下緣側面受力裂縫延伸至梁底邊,按加載程序規定加至后一級加載等級后,受力裂縫延長或在上述部位又發現新的受力裂縫,即評定該加載等級為抗裂等級,全預應力梁抗裂不合格。、當在最大加載等級的持荷時間內,梁體下緣底面發現受力裂縫或下緣側面受力裂縫延伸至梁底邊,應在持荷20min后,對全預應力梁分級卸載至靜活載級,按加載程序規定重新加載至最大加載等級。重新加載至最大加載等級過程中裂縫張開,即評定該加載等級為抗裂等級,全預應力梁抗裂不合格14、。9.3梁體靜載彎曲試驗是否合格的判斷對全預應力混凝土梁,梁體豎向剛度和抗裂合格,評定該梁靜載彎曲試驗合格,否則為不合格。9.4不合格梁處理若該梁靜載彎曲試驗評定為不合格,應對備用梁進行靜載彎曲試驗。兩件備用梁靜載彎曲試驗均合格,仍可評定為該批梁靜載彎曲試驗合格(該靜載彎曲試驗不合格梁除外)。若加倍抽樣靜載彎曲試驗仍有不合格,則應對本批梁逐片進行靜載彎曲試驗。10、靜載試驗記錄和試驗報告10.1、試驗記錄的主要項目包括:a)試驗梁、支座、試驗設備、設備、儀器安裝記錄;b)千斤頂與油壓表配套標定記錄參見附錄B(資料性附錄);c)各級加載數值及加載時間記錄參見附錄C(資料性附錄)及附錄F(資料性附15、錄);d)支座沉降和跨中豎向位移測量及撓度記錄參見附錄C(資料性附錄);e)裂縫部位、裂縫寬度與荷載等級關系的記錄參見附錄C(資料性附錄)。10.2、靜載彎曲試驗報告表見附錄D(規范性附錄)10.3、靜載彎曲試驗報告主要內容包括:a)檢驗單位和受檢企業名稱:b)受檢產品型號和規格;c)檢驗類別;d)檢驗日期;e)檢驗項目和檢驗依據;f)抽樣辦法和抽樣數量g)試驗設備和器具、儀表;h)加載圖式和加載程序;i)檢驗結果、評定標準和檢驗結論;j)檢驗報告審批簽章。9、安全及防護措施吊梁設專人指揮,按操作規程,注意安全;吊裝千斤頂時梁下嚴禁站人;高壓油路和電路應符合有關要求;試驗梁在必要時應設防風、防傾支護;儀器、儀表和電器應有防雨、防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