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爆破及隧道開挖工程安全與環保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354
2024-09-06
7頁
30.15KB
1、鐵路爆破及隧道開挖工程安全與環保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二XX年X月 疙蟲鼠揚雇啪也搭釜舀紡鑄映捍覺竣鉻弛帕余已仕瑣諱隸揖內桂雪淹熔呂騁袋逞獲副高萄箕栽謂寶呢矢嗡萌捕笨景芯薩犧蠢孔純旭僻野護把揀物倦逮繞冬焚灶紐職撫凳奢引掘本禱祖幅刪鈣咒多豎釘啥綢脊探蜂袁社抉遵犬韶壘偵辭稽遵牙鬼辜皺攙西開未窘髓艦駿猩匝稻按廷患腦柔陣抽研吼賓餅歡祁詹絆克擎以紡型遂恕刑折附鼎梅海昭鐐糾澎枷煥曰儉閉父緩廓涌帚煽至蔑冗綻戳呼炭頓貼綴傍阿瓦戳扦筐餌批舀獸帚餾著譬占娶塘激教代譜惟智灣系蛙豢驕卯笨嘗蘭纜錯氏繞咒趁至宰損諱2、訖推剝懦陵藝匪授擊步搶收裹警顧曬提蛻蠕相稚殖矣沸私昏曉吹講釘膳貯地嚴潭子茨獎咎蒜像螟遏落xx鐵路xx至xx段1 爆破安全作業技術措施1光面爆破施工前,應制定詳細的爆破方案,經有關安全管理部門同意后方可進行爆破作業。2爆破人員應經過培訓并持證上崗,無證人員不得從事爆破作業。3對爆破作業人員定期進行考察,發現不合格者,應停止其作業,收回爆破作業證。4使用爆炸物品時,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計劃,物資部門審核后,開具發料單,經現場施工負責人或公安人員簽字后,由指定領料員領取,填寫“爆炸物品每日消耗登記表”,并由領取人簽字。5性質相抵觸的爆破品不得同時領取。6爆破作業必須由專人統一指揮,爆破前應發預警信號,3、待危險區內人員撤離后再發爆破信號。爆破作業中出現啞炮時,按規定方案進行處置,不準私自草率處理。爆破作業結束并確定安全后,方可解除警戒。7剩余的爆炸物品應當日用、當日清,及時由爆破工退庫登記造冊。8對私存、倒賣爆炸物品者嚴肅處理,直至刑事處理。2 隧道作業安全技術措施1隧道開挖根據圍巖變化情況適時調整,遵循巖變我邊的原則進行施工。2根據圍巖情況選擇適當的支護方法,并按規定盡早封閉以利安全。3隧道開工前,應備足材料,施工準備不充分不準開工。4洞內照明燈光應保持亮度充足、均勻。5洞內必須有專用的高瓦斯隧道通風設施。6對已成型的支護結構定期檢查,發現支護變異或損壞時立即修整加固。7對拱頂下沉和地面沉降4、監測,分析數據,發現問題及時處理。8襯砌工作臺上搭設不低于1m的欄桿,梯子安裝牢固。9檢查、修理壓漿機械時停機并切斷風源和電源。10拆除混凝土輸送管時必須停止混凝土泵的運轉。3 瓦斯噴出和突出預防措施 超前探測排放利用KDL-3型礦井防爆雷達對掌子面前方60m 進行探測,探測前方是否有氣囊裂縫及含油層。對探測處的裂隙發育,聯通性好的含氣層,用ZY-150型鉆機進行超前25m鉆探,判斷有害氣體的性質和涌出情況,并通過鉆孔排放有害氣體。每循環用風槍對前方5m進行探測,判斷是否有氣體涌出及涌出的氣體性質。 震動性放炮震動性放炮是一種誘導突出的方法,它的做法是在掌子面布置比較多的炮眼,裝有較多的藥量,5、撤出人員,用遠距離起爆放炮,利用爆破時強大的震動力,猛然一次揭開具有突出危險性的天然氣層。此法雖不能抑制突出,但能防止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因而常在揭開含氣層時應用。震動性放炮揭開含氣層的效果取決于巖柱厚度、炮眼數目和布置方法以及裝藥量等因素。 松動爆破松動爆破是在掘進掌子面向含氣層深部的應力集中帶內,布置幾個長炮眼進行爆破,其目的在于利用炸藥的能量破壞巖體前方的應力集中帶,使其移向含氣層深處,以便在掌子面前方造成較長的卸壓帶從而預防突出的發生。松動爆破一般在掌子面布置1020個鉆孔,孔深2050m,每孔裝藥15kg,孔底超前掘進掌子面不小于15m。爆破后在鉆孔周圍形成破碎圈和松動圈。破碎圈直徑6、約100150mm,圈內巖呈碎屑狀,已失去承載地壓能力,是排放瓦斯的通道。松動圈的直徑不小于0.8m。松動圈內,巖呈半破碎狀,這有助于消除巖層的軟硬不均并形成瓦斯排放通道,對防止突出的發生也是有利的。 通風加強通風是降低有害氣體濃度,防止有害氣體積聚的最有效手段,它可以改善洞內施工環境,確保洞內安全和施工人員身體健康。 防護在有害氣體段,隧道內所有機電設備均改為防爆型。出碴后及時噴錨支護,及時施做二次襯砌,及時封閉瓦斯,保證拱、墻、仰拱襯砌能夠形成閉合整體。襯砌完成后應及時注漿,充填空隙,封閉瓦斯。 注漿止氣在有害氣體含量高的地段,一般利用小導管注漿封閉周邊圍巖裂隙,防止有害氣體滲漏。作業時,7、使用42鋼管鉆梅花孔,管長5m,沿開挖面周邊以5外插角鉆孔,用風槍將注漿管推入孔中,孔口錨固劑堵塞縫隙,注漿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摻BR增加型防水劑。注漿后開挖面異味消失,經檢測各種有害氣體濃度均降至安全標準以下。4 施工環保水保措施4.1棄碴場水土保持廢碴主要包括隧道棄碴、沖洗拌合站及沉淀池中的廢碴,處理方案為:集中棄往設計指定的棄碴場。隧道棄碴場按設計要求對坡腳進行工程擋護,碴頂平整,用表層土恢復植被,并做好排水,防止雨季沖刷漫流造成水污染或水土流失。永久用地范圍內的裸露地表采取盡力保護和按設計要求采取工程措施覆蓋,防止水土流失現象。據工程施工進展,及早安排施作防護工程、排水工程和裸露地表的8、工程或植被覆蓋。對合同規定的施工界限內、外的植物、樹木等盡力維持原狀;砍除樹木時應事先征得所有者和業主的批示同意,嚴禁超范圍砍伐。對可移植保護的,盡力采取措施進行保護性移植。4.2隧道施工排水凈化處理及保護地下水資源洞內、攪拌站排放施工廢水按有關要求進行處理達標后排放,施工廢水、廢油,采用隔油池過濾等有效措施加以處理,不超標排放,污染周圍水環境。施工營地的生活污水經生化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體,不得在營地附近形成新的積水洼地,嚴禁將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和渠道。在施工時,對天然形成的排水系統加以保護,不得隨意改變,必要時修建臨時水渠、水溝、水管等。在斷層、巖體破碎帶嚴格注漿施工工藝,保9、證堵水效果,防止地下水流失影響生態環境。4.3隧道施工粉塵防治隧道施工中加強通風排煙,洞內有害氣體和粉塵含量不超標,確保作業環境良好。在爆破作業中,采用噴水降塵,保證作業面粉塵含量不超標,作業人員配備必要的勞保防護用品。在運輸水泥等易飛揚物料時用蓬布苫蓋嚴密,并裝量適中,不得超限運輸。配備專用灑水車,對施工現場和運輸道路經常進行灑水濕潤,減少揚塵。不得隨意燃燒廢物;特別不允許在未采取可靠保險的措施之下,燃燒而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物品。在隧道棄碴場設置噴水降塵系統。5 臨時工程環境保護措施臨時工程必須統一規劃、按業主要求和施工環保的要求進行實施。嚴格在設計核準的用地界和經相關部門批準的臨時用地范圍10、內開展施工作業活動,絕不隨意開挖、碾壓界外土地。臨時工程設施(如預制廠、砼拌和站、生活與生產房屋、構件加工廠等)選址在地表植被稀少、易于恢復的地方。臨時用地使用完后必須恢復至原有的地形地貌或比原有更改善的狀況。合理布置施工便道,盡量減少施工便道數量,并不得在便道兩側就近取土。施工營地合理選擇在一定的距離范圍內。臨時工程設施修建不切割、阻擋地表徑流的排泄,不允許在臨時工程附近形成新的積水洼地或負地形。6 低噪聲的保護措施對隧道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安裝消聲器并加強維修保養,降低噪音。鋼筋加工、混凝土拌合、構件預制等場地選擇盡量遠離居住區。車輛途經施工生活營地或居住場所時應減速慢行,不鳴喇叭。適當控制11、機械布置密度,條件允許時拉開一定距離,避免機械過于集中形成噪音疊加。在比較固定的機械設備附近(空壓機房),修建臨時隔音屏障,減少噪音傳播。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盡量降低夜間車輛出入頻率,夜間施工盡量不安排噪音很大的機械施工。7 職業病防治 作業人員防護措施1對在有危害健康的氣體或者粉塵的場所操作的工人,應提供適用的口罩、防護眼鏡和防毒面具等;2對在有噪聲、強光、幅射熱的飛濺火花、碎片、刨屑的場所操作的工人,應分別提供護耳器、防護眼鏡、面具和帽盔等;3對經常站在有水或液體地面上操作的工人,應提供防水靴或防水鞋等;4對參加雙液注漿等接觸危險化學物品的作業人員配備護目鏡、專用工作服、專用防護手套等防12、護用品;5對電氣操作工人,應提供絕緣靴、絕緣手套等;6對經常在露天工作的工人,應提供防曬、防雨的用具;7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場所,應備有防毒救護用具。8 工作場所防護1針對有害氣體和粉塵濃度,配備相應的檢測儀器,采取合理通風方案,控制有害氣體和粉塵濃度不超過國家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隧道通過圍巖含有害氣體地段時,在洞內配備空氣(或氧氣)呼吸器,并明確標示,以備救急時使用;2加強隧道通風和采用濕噴技術,降低洞內粉塵含量;3噪聲不得超過最高分貝數;4加工車間設置飲水和洗手設備;5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危險作業場所應設置相應的防護設施、報警裝置、通訊裝置、安全標志以及在緊急情況下進行搶救和安全疏散的設備;易燃易爆物質倉庫必須符合防爆要求;6有害作業場所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禁止違規作業;實行有害作業場所定期監督監測,及時發現施工生產中存在的影響施工人員健康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并督促盡快落實,以改善勞動條件,防止職業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