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住院患者發生猝死誤吸護理應急預案3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383
2024-09-06
32頁
29.63KB
1、醫院住院患者發生猝死、誤吸護理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住院患者發生猝死的護理應急預案 1、發現患者在病房內猝死,應迅速做出準確判斷,第一發現者不要離開患者,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時,請旁邊的醫務人員或家屬幫助呼叫其他醫務人員。2、增援人員到達后,立即根據患者情況,依據心肺復蘇搶救程序,配合醫生采取各項搶救措施,搶救中應注意心、肺、腦復蘇,及時開放靜脈通路,必要時開通兩條以上靜脈通路。3、發現患者在走廊、廁所等病房以外的環境猝死,在迅速做出正確判斷后,立即,就地搶救,行胸外心臟2、按壓、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時,請旁邊的患者或家屬幫助呼,叫其他醫務人員。4、其他醫務人員到達后,按心肺復蘇搶救流程迅速進行心肺復蘇,及時將患者搬至病床上,搬運過程中不可間斷搶救。5、在搶救中,應注意隨時清理環境,合理安排呼吸機、除顫儀、急救車等各種儀,器的擺放位置,騰出空間,利于搶救。6、參加搶救的各方人員應注意相互密切配合,有條不紊,嚴格查對,及時做好各,項記錄,并認真做好與家屬的溝通、安慰等心理護理工作。7、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有關規定,在搶救結束6小時內,據實、準確地記錄,搶救過程。住院患者發生誤吸的護理應急預案1、住院患者發生誤吸而突然發生病情變化后,護理人員要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進行3、搶救處理。2、當患者處于清醒狀態時:取站立身體前傾位,醫護人員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當患者處于昏迷狀態時;可讓患者處于仰臥位,頭偏向一側,醫護人員按壓腹部,同時用負壓吸引器吸引;也可讓患者處于俯臥位、醫護人員進行拍背。在搶救過程中要觀察誤吸患者面色、呼吸、神志等情況,并請旁邊的患者或家屬幫助呼叫其他醫務人員。3、其他醫務人員應迅速備好負壓吸引用物,(負壓吸引器、吸痰管、0.9%生理鹽水、開口器、喉鏡等),給誤吸患者行負壓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內的吸入異物。4、當患者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氣管插管、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心電監護等心肺復蘇搶救措4、施,并遵醫囑給子搶救用藥,5、及時采取腦復蘇措施,如給予患者頭戴冰帽保護腦細胞,遵醫囑給予患者腦細胞活性劑、脫水劑等。6、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意識和瞳孔變化,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采取措施。7、患者病情好轉,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后,給予以下護理措施:(1)清理口腔,整理床單位,更換臟床單及衣物。(2)安慰患者和家屬。(3)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在搶救結束6小時內,據實、準確地記錄搶救過程。8.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穩,精神較好時,向患者詳細了解發生誤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盡可能的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住院患者發生精神癥狀的護理應急預案1、護理人員發現患者出現精神癥狀,立即向醫生匯報5、并通知其家屬?;颊叱霈F精,神癥狀期間,要有家屬陪伴。2、在興奮和有傷人企圖的患者面前,護士應做到冷靜、沉著、大膽,同時也要注意自我防護,防止被患者咬傷、打傷等意外事情的發生。3、對于躁動患者應專人重點護理,必要時采取約束措施,防止跌傷、墜床,標示疏散相鄰患者和家屬,以免誤傷。同時要經常觀察被約束患者的肢體顏色,以便了解血運情況。4、尊重患者,以消除患者的恐懼和敵對情緒。5、嚴格管理患者用物,如刀子、剪子、熱水杯等易造成自傷和傷人的物品,禁止放在患者周圍。6、吃藥時要看著患者咽下,經檢查確認服下后方可離去,最好在患者開始吃飯時,喂藥,以免患者將藥藏在手里或頰部。7、測試體溫時應有專人始終守護在患6、者身旁,免造假或將體溫表作為傷害性物品。8、配合醫生向家屬交待病情,根據病情遵醫囑轉院。住院患者發生輸血反應的護理應急預案1、患者輸血時,責任護士每15分鐘巡視一次,詢問患者主訴,如出現寒戰、高熱、腰痛等輸血反應癥狀時,應立即停止輸血。2、及時通知醫生到場。3、護士為患者吸氧、保暖、監測生命體征。4、遵醫囑給藥搶救。5、備好急救車等物品。6、連同輸血器等剩余的血制品、血袋(保持無菌狀態)送血庫檢查住院患者發生輸液反應的護理應急預案1、當患者發生輸液反應時,護士立即到患者身邊,暫時停止輸液,必要時吸氧,并立即通知醫生。2、如為發熱反應,應注意為患者保暖并測量體溫,高熱者遵醫囑給予物理降溫及抗過敏7、藥物或激素治療。3、如發生肺水腫,立即使患者取坐位,雙下肢下垂,給予高流量吸氧,并在濕化瓶內加入30-50%的酒精,緩解缺氧癥狀,同時配合醫生及時搶救。4、如發生空氣栓塞,立即使患者取左側臥位和頭低腳高位,同時配合醫生積極搶救。5、如發生靜脈炎,應協助患者抬高患肢,遵醫囑給予濕熱數、理療。6、患者發生發熱反應后,應將全套輸液物品封存、冰箱保存、并及時報告藥劑科、醫務處、護理部。7、備好急救車等物品。住院患者發生化療反應藥物外滲的護理應急預案1、注射藥物時懷疑漏出或漏出血管,須立即停止注藥或輸液。2、將針頭保留并將注射器回抽后注入解毒劑。3、遵醫囑給藥,皮下注入解毒劑。4、冰敷24小時(止痛并使8、解毒劑停留于局部以發揮作用)5、抬高患肢。6、如疼痛不緩解遵醫囑給藥局部封閉。7、及時報告醫生并詳細記錄藥物滲漏情況。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搶救預案1、發現患者消化道大出血時,立即通知醫生,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休克患者建立兩條以上靜脈通道),補充血容量。遵醫囑抽血、備血、急查血常規。2、如患者繼續出血,出血量1000ml,心率120次/分,血壓80/50mmHg,且神志恍惚、四肢厥冷,說明患者出現失血性休克,應加快靜脈輸液速度。遵醫囑靜脈給予各種止血劑、新鮮血或706代血漿等補充血容量。3、備好各種搶救用物,如三腔二囊管、負壓吸引器等。如為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應配合醫生插入三腔二囊管壓9、迫止血,同時準備100:8正腎素冰鹽水協助洗胃。4、靜脈應用垂體后葉素或生長抑素時,應遵醫囑嚴格控制滴速,防止速度過快而引起心悸、胸悶、頭暈等不良反應。5、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給予心電及血壓監護,做好危重病人監護記錄。大出血期間每15-30分鐘測量生命體征一次,病儲穩定46小時后可改為1-2小時一次, 12小時后改為4-8小時測一次。6、注意觀察患者嘔吐物及大便的性質、量、顏色,同時準確記錄出入量。密切觀察患者神志,面色、口唇、指甲的顏色,警惕再次出血。7、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氧氣吸入。嘔血時頭偏向一側,避免誤吸,備好負壓吸引器,及時清理呼吸道及口腔血跡。8、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取平臥位并抬高下肢10、,以保證腦部供血。保持室內安靜、清潔、空氣新鮮,及時更換污染被褥。注意為患者保暖,避免受涼。9、患者大出血期間,應嚴格禁食,出血停止后,可遵醫囑給予溫冷流食,逐漸過渡到高糖、低蛋白、無刺激的少渣食物。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做好口腔護理。10、作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大出血時陪伴患者,使其有安全感。聽取并解答患者或家屬的疑問,以減輕他們的恐懼和焦慮心情?;颊咄蝗话l生病情變化時應急預案1、應立即通知值班醫生。記錄病情變化的時間。2、做好搶救的準備工作。3,配合醫生搶救。4、必要時通知患者家屬。5、某些重大搶救或重要人物槍救、應及時通知醫務處、護理部。節假日、夜間通知院行政值班室。6、做好搶救護理治療,在搶11、救6h之內據實補記護理記錄。住院患者管道脫落應急預案,1、一旦發生管道脫落、立即采取必要的緊急措施。2、協助病人保持合適體位,安慰患者。3、立即報告經治醫生或值班醫生。4、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專科癥狀,不得隨意將管道進行回納,協助醫生采取相應的措施。5、認真做好護理記錄。住院患者發生跌倒應急預案,1、當患者突然跌倒時,護士應立即到患者身邊,檢查患者摔傷情況,并及時通知醫生判斷患者的神志,受傷部位,傷情程度以及全身狀況。2、對疑有骨折或肌肉韌帶損傷的,要根據損傷的部位和傷情采取相應的搬運患者方法,將患者抬至床邊,請醫生對患者進行檢查,必要時遵醫囑行x光片檢查及其它治療。3、對于摔傷頭部,出現意識障12、礙等危及生命的情況時,應立即將患者輕抬至病床,嚴格觀察病情變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通知醫生,迅速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4、受傷程度較輕者、可攙扶或用輪椅將患者送回病床,囑其臥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測量血壓、脈搏,加強巡視,根據病情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5、對于皮膚出現瘀斑者進行局部冷敷;皮膚擦傷滲血者用碘伏清洗傷口后,用無菌數料包扎;對于創面較大,傷口較深者遵醫囑注射破傷風針。6、加強巡視,及時觀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穩定。7、準確及時書寫護理記錄,認真交接班。8、向患者了解當時摔傷情景,分析跌倒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導,提高患者自我防范意識,盡可能避免再次跌倒。13、9、檢查病房設施,不斷改進完善,杜絕不良隱患。10、按護理安全(不良)事件與隱患缺陷報告制度有關規定上報處理。11、上報流程:患者摔倒護士立刻趕到患者身邊并報告醫生采取相應處理措施24小時內報護理部填寫護理不良事件上報表住院患者發生墜床應急預案1、患者不慎發生墜床時,護士應立即到患者身邊,采取必要的護理措施,并迅速,通知醫生查看患者全身狀況和局部受傷情況,初步判斷有無危及生命的癥狀,有無骨折,肌肉、韌帶損傷等情況。2、配合醫生為患者進行檢查,根據傷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3、加強巡視至病情穩定,巡視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發生異常及時通知醫生。4、及時、準確記錄病情變化,認真做好交接班。通知患者家屬14、。5、按護理安全(不良)時間與隱患缺陷報告制度有關規定上報處理。6、上報流程:做好安全防護發生墜床護士立即趕到并通知醫生采取相應處理措施24小時內報護理部填寫護理不良事件上報表,住院患者有自殺傾向時的措施預案1、當患者有自殺念頭時,應立即報告醫生及護士長向上級領導匯報。2、沒收銳利物品等防止發生意外。3、做好協調工作,將患者轉至單獨房間,通知家屬,要求24小時陪伴,不得離開。4、詳細交接班,同時多關心患者、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5、若患者不同意轉至單獨房間,將同室患者轉入其它房間,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住院患者外出不歸時的應急預案,1、護士首先巡視房間、了解掌握患者情況。如發生患者不在或通過同室患15、者確定為外出時,應立即通知主管醫生或值班醫生,特殊病例應通知院總值班室。2、立即用通訊工具與患者家屬取得聯系,同時上報護士長。3、節日期間除通知主管醫生外還應立即通知護士長及行政值班室。4、患者回來后應立即回復主管醫生、護士長及行政值班。5、護士還應為返院患者及時測量體溫、脈搏,需要治療者應立即實施,并做好護理記錄。住院患者自行離院應對預案,1、當發現住院患者不知去向時,應立即通知值班醫生、護士長。2、通知院保衛科院內尋找,或派人到附近尋找患者。3、并盡快與患者家屬取得聯系。4、若尋找不到患者,通知護理部、醫務處、行政值班室。5、進一步評估患者的潛在危險,與家屬交待。6、客觀記錄事情經過,向主16、管部門報告。住院患者躁動應急預案1、發現躁動時,首先尋找躁動原因,及時通知醫生,給予相應的處理。2、觀察患者病情,注意觀察意識及生命體征的變化,保持呼吸道通暢。3、在監護病房的患者,要有專人看護,給予床擋,必要時使用保護性約束,防止患者誤傷及自傷。4、對麻醉恢復期出現躁動的患者,與家屬進行溝通,以減輕他們的緊張心理,取得合作。5、病情逐漸加重引起的躁動患者,應及時通知醫生,采取措施控制病情。6、昏迷患者病情逐漸好轉出現的躁動,要經常呼喚患者, 了解意識恢復程度。7、對患者加強生活護理,增加患者舒適感,減少不良因素對患者的刺激。8、注意保持環境安靜,減少聲音對患者的不良刺激。9、對意識模糊或精神17、異常者要給患者加用床檔,按時巡視,以免發生墜床。10、對躁動患者實施保護性約束時,要征得家屬同意,并注意動作輕柔,約束帶松緊適宜,以免對患者造成損傷,同時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肢體顏色。患者在使用呼吸機過程中突然停電的應急預案住院患者在使用呼吸機過程中,如果遇到突然停電、跳閘等緊急情況時,醫護人員,應采取補救措施,以保護患者使用呼吸機的安全。1、在患者使用呼吸機的同時,應準備好應急物品,包括:簡易呼吸器及連接氧氣,管道、手電筒等。值班護士應熟知使用呼吸機患者的病情、應急物品放置的位置等。2、當發生突然斷電時,護士應立即到患者床前,同時通知值班醫生,觀察患者面色、呼吸、心率、意識及呼吸機工作情況。(有18、的呼吸機帶有直流電池)3、當呼吸機不能正常工作時,護士應立即停止應用呼吸機,迅速將簡易呼吸器、氧氣與患者呼吸道相連,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調整患者呼吸;如果患者自主呼吸良好,應給予鼻導管吸氧;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心率、面色、意識等情況。4、立即與有關部門聯系:總務處、電工室、院辦公室、醫務處、護理部、院總值班等,迅速采取各種措施,盡快恢復通電。5、停電期間,本病區主管醫生、護士不得離開患者,以便隨時處理緊急情況。6、停電期間護理人員應照常執行長期醫囑或臨時醫囑,不得延誤7、通電后,遵醫囑根據患者情況調整呼吸參數,重新將呼吸機與患者人工氣道連接。并觀察至呼吸機工作正常,患者一般情況平穩后方可離開。8、19、護理人員將停電經過及患者生命體征準確記錄護理病歷中。注:帶有蓄電池的呼吸機,在平日應定期充電,使蓄電池始終處于飽和狀態,以保證在出現突發事件時能夠正常運行。發生護理差錯事故時應急預案,1、各科室建立事故差錯登記本,由本人及時登記發生事故差錯的經過、原因、后果。護士長經常檢查,定期組織討論和總結。2、發生事故差錯時,要積極采取搶救措施,以減少和消除由于事故差錯造成的不良后果。3、發生事故差錯時,責任者要立即向護士長報告,護士長在24小時內口頭或電話報護理部、重大事故要立即報護理部、科主任,事故責任者應在3天內提交書面檢查材料。4、發生事故差錯的有關各種記錄、化驗及造成事故的藥品、器械等均應妥善保20、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并保留患者的標本,以備鑒定研究之用。病房發生失竊時應急預案,1、發生失竊或患者報告丟失貴重物品時,應保護現場,禁止人員出入。2、電話通知保衛科,到現場處理,夜班還要通知行政值班室。3、做好入院宣教及病區醫療護理安全工作,告知患者貴重物品應妥善保管好,如遇陌生人進入病室,立即用呼叫器通知值班護士。4、手術患者的貴重物品應立即交患者家屬保管,無家屬時應封存好,交護士長保管。停水應急預案,1、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準備。根據停水原因做好貯水工作,將貯水器灌滿備用放固定位置。2、將停水時間及時通知患者,做好停水準備。3、若停水時間長,應為患者備好生活用水及飲用水。4、上報護理21、部及醫院相關科室,做好相互協調工作。5、若突然停水,夜間要與行政值班室聯系,匯報停水情況,白天要與維修組聯系,查詢原因,緊急處理。病房應盡可能貯水。泛水應急預案1、立即查找泛水原因、如能自行解決應立即采取措施。2、不能自行解決者,立即與管道維修組聯系。夜間向行政值班室報告。3、告誠患者切不可涉足泛水區或湖濕處,防止滑倒。4、工作人員及時清理泛水,防止患者跌倒。停電應急預案,1,通知停電后,立即做好停電準備,備好手電、蠟燭等,如有搶救患者應立即通,知醫務處、護理部。2、突然停電后要維持搶教工作和正常工作狀態,應注意觀察應急燈,是否正常照,明,應急燈或已熄天時用手電、蠟燭照明。3、當班護士要沉著冷22、靜,告知患者盡量臥床休息,減少活動,以防發生摔倒等意外。4、必要時通知醫務處、護理部,夜間、節假日期間通知行政值班室。5、與電工組聯系,查詢停電原因及來電時間。6、加強巡視病房,安撫患者,同時保證防火防盜。失火時緊急疏散患者預案,1、當病區發現火種時,迅速通知所有工作人員進入應急狀態,用滅火器滅火,同時通知值班醫生,盡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打開消防通道,準備疏散患者。在搶救同時立即通知院領導、保衛處68016、院行政值班室68086.2、火勢不能控制時,值班人員立即撥打119報警電話、呼救,取得援助。迅速指揮病房內患者疏傲。避開火源就近疏散。3、由專人負責保障疏散通道的暢通,各科指定專人負責檢查23、每個房間,保證每名患者能安全撤離。對于重病患者派專人用輪椅或擔架撤離。4、如精密儀器、大型設備、電氣線線路著火,應立即切斷電源進行自救,防止火源進一步擴散。自救過程中注意愛護貴重儀器、設備,盡量防止破壞。搶救及特殊事件報告處理制度,1、對于各科室進行的重大搶救活動及特殊患者搶救治療應及時向醫院有關部門及,院領導報告,以便使醫院能掌握情況,協調各方面的工作,更好地組織力量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及治療。2、需報告的重大搶救及特殊病例包括:(1)涉及災害事故、突發事件所致死亡3人及以上或同時傷亡6人及以上的搶救。(2)知名人士、保健對象、外籍及境外人士的搶救。(3)本院職工的住院及搶救。(4)涉及有醫療24、糾紛或嚴重并發癥患者的醫療及搶救。(5)特殊及危重病例的醫療及搶救。(6)大型活動和其他特殊情況中出現的患者。3、應報告的內容,(1)災害事故、突發事件的發生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及分類,傷病亡人員的姓名、年齡、性別、致傷、病亡的原因、傷病員的病情、預后、采取的搶救措施等。(2)大型活動和特殊情況中出現的患者姓名、性別、診斷、病情、預后及采取的醫療措施。(3)特殊病例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診斷、治療、搶救措施, 目前情況、預后等。4、報告程序及時限(1)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應立即向科室及院有關部門報告;參加院前、急診及住院患者搶救的醫務人員向醫務處、護理部報告;節假日、夜間向院行政值班報告。(2)25、醫務處、護理部、院行政值班接到報告后應在10分鐘內向院領導報告。護理人力資源緊急調配預案,為了有效地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醫院廣大職工及就醫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根據醫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制定護理部緊急狀態下護理人力資源調配方案。1、本方案所指緊急狀態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及醫院公眾健康、環,境安全及正常醫療秩序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醫院感染暴發流行等,及其他影響醫院正常工作秩序的狀態。2、遇有緊急狀態時,護理部接到電話或報告后,立即啟動本方案。3、根據緊急狀態的類型,分別采取不同的方式調配護26、理人員,如遇有重大搶數任,務,配合醫務部門立即通知機動護士庫成員,在規定時間內到位。4、遇有院內重大搶救任務時,調動相關科室護理人員,在規定時間內到位。5、院內有重要醫療事件如:新技術的開展,原科室人力緊張時,抽調相關科室護理人員予以協助。6、各科室護士長在院有重大事件時,都應該從大局出發,積極配合護理部的人力調配。護理人員職業暴露后緊急處理程序,(一)職業暴露后的處理1、如不慎被銳器刺傷、應立即采取相應保護措施,如皮膚有傷口,當反復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2、用肥皂和清水沖洗傷口或沾污的皮膚2-3分鐘,如果是黏膜暴露,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3、受傷部位的消毒與包扎:傷口用75%酒精或27、0.5%碘伏消毒傷口、并包扎傷口。4、24小時內留取基礎血樣備查。(二)報告1、立即報告科主任、護士長。2、發生銳器傷后,緊急處理的同時,填寫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登記表上報醫院感染科。醫院感染科評估銳器傷情況并指導處理。(三)隨訪1、首先確定病人是否具有血源性傳染病(乙肝、丙肝、HIV等),如未進行檢測須立即抽患者血液進行檢查。2、追蹤和隨訪:醫院感染科督促銳器傷當事人按時進行疫苗接種和化驗,并追蹤確認化驗結果和服用藥物,當事人需配合醫生進行定期監測隨訪。3、醫院和有關知情人應為銳器傷當事人嚴格保密,不得向無關人員泄露當事人的情況。4、在銳器傷處理過程中,感染管理科為銳器傷當事人提供咨詢,心理疏導28、幫助減經其緊張恐慌心理、穩定情緒。(四)危險度評估和處理: 如果病人情況確定,則分類處理,1、病人為HBsAg (+):如銳器傷當事人HBsAg(+)或Anti-HBs(+)或Anti-HBc (+),不需注射疫苗或乙肝免疫球蛋白;如銳器傷當事人HBsAg(-)或Anti-HBs(),未注射疫苗,24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注射乙肝疫苗三次(銳器傷當時、1個月后、6個月后),當時及3個月、6個月監測肝功能及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標。2、病人為HCV抗原(+):如銳器傷當事人HCV抗原(-),當時及3個月后抽血,查HCV抗體和肝功能。3、病人為HIV抗體(+):如銳器傷當事人HIV抗體(-) ,經過評估后達到規定的危險度可在醫師指導下及時服用預防用藥并醫學觀察一年:刺傷后當天、1個月、2個月、3個月、6個月進行血液HIV抗體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