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公共環境放射事故應急防治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420
2024-09-06
9頁
34KB
1、醫院公共環境放射事故應急防治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關于印發XXXX醫院放射事故應急方案的通知各科室:為規范和強化應對突發放射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提高從業人員對放射事故應急防范的意識,將放射事故造成的損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放射工作人員與公眾的安全,維護正常和諧的放射診療秩序,做到放射事故早發現,速報告,快處理,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現將XXXX醫院放射事故應急方案的通知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XXXX醫院放射事故應急預案XX年七月十日1 總則1.1編制目的為規范和強化應對突發放射2、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提高從業人員對放射事故應急防范的意識,將放射事故造成的損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放射工作人員與公眾的安全,維護正常和諧的放射診療秩序,做到放射事故早發現,速報告,快處理,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特編制XXXX醫院放射事故應急預案。1.2編制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主席令第69號)、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國務院令第449號)、衛生部核事故和輻射事故衛生應急預案(衛應急發【2009】101號)、關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事故分級處理和報告制度的通知(環發【2006】145號)和輻射損傷醫學處理規范(衛法監發【2002】133號)3、的相關規定及上級衛生部門與環保部門要求,制定本放射事故應急預案。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在本醫院內涉及射線裝置工作場所內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下,可能發生的造成人員及設備設施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工作。2 組織機構與職責2.1成立放射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醫院成立放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具體成員名單如下: 組 長:副組長:成 員:2.2主要職責定期組織對放射診療場所、設備和人員進行放射防護情況進行自查和監測,發現事故隱患及時上報至院辦并落實整改措施; 發生人員受超劑量照射事故,應啟動本預案; 事故發生后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 負責向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告事故情況;4、 負責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具體方案的研究確定和組織實施工作; 放射事故中人員受照時,要通過個人劑量計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員的受照劑量。 負責迅速安置受照人員就醫,組織控制區內人員的撤離工作,并及時控制事故影響,防止事故的擴大蔓延。3 信息接報發生事故后必須立即將發生事故的性質、時間、地點等報告給放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立即將主要情況報告衛生局,環保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4 應急響應4.1 響應分級放射事故以特別重大放射事故、重大放射事故、較大放射事故及一般放射事故分為4級(詳見附錄A)。依據放射事故分級輻射安全管理小組全面負責放射事件應急有關工作,并根據放射事件的程度及時報告。根5、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規定,在2小時內上報XX省環保廳、衛生廳和公安廳。同時在12小時內填寫放射源事故報告表報送西寧市環保局、衛生局和公安局及XX省環保廳、衛生廳和公安廳。4.2啟動應急預案 放射事故應急指揮中心接到現場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指揮系統,指揮應急小組迅速趕赴現場,開展工作,工作人員應服從指揮,相互配合、支持。4.3事故現場處置及醫療救治(1)現場控制:切斷射線裝置的電源,除了工作人員外,禁止其他人員進出輻射污染區;(2)病人救治:對受到輻射傷害的人員進行現場急救,而后轉到指定醫院治療;(3)現場保護:配合區公安局、衛生局、環保局進行現場調查;(4)觀察病人:對超劑量輻射照射的病人6、,應定期進行體檢;(5)解除隔離:現場調查結束,查明原因,工作場所沒有輻射污染,解除隔離。4.4評估和總結對放射事故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和總結,找出原因,為整改提供證據。人員受劑量估算主要包括:全身受照劑量估算;局部受照劑量估算;體外放射性污染的評估;體外放射性污染的評估。4.5應急的終止及整改突發放射事故后經緊急協調工作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如:丟失、被盜或失控放射源找回并按規定得到妥善處置;失控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得到控制,可終止緊急響應程序。環保局、衛生局和公安局聯合調查的結論和建議進行整改,杜絕安全隱患,避免類似事件發生5 保障措施5.1 通信與信息保障本院應急處理電話:應保證暢通,非工作7、時間與相關人員以手提電話聯系。省市衛生、環境、公安等部門相關電話聯系方式應記錄在案,并告知本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以確保應急期間信息暢通。5.2 應急隊伍保障 醫院放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為兼職,應各司其職、認真工作。放射事故醫學應急隊伍包括呼吸科、消化科等內科主治醫師職稱以上工作人員;普外科、皮膚科等外科主治醫師職稱以上工作人員。5.3 應急物資和裝備保障 應急響應所需物資及裝備有放療科護士及技師長負責保管及定期維護,并及時補充劑更新。5.4 經費及其他保障 應急響應所需經費每年初由放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提出,并報請院財務部門審批,保證其及時到位。應急響應所需交通運輸、技術8、后勤等保障由醫院相關職能部門提供。6 培訓與演練6.1 培訓放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及相關科室,如腫瘤放射治療科、放射科等專業技術人員按時開展放射應急培訓工作,具體如下:(1)放射防護基本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的培訓; (2)可能發生的放射事故及其醫學應急處置措施的培訓(包括內外科有關工作人員);(3)學習國內外典型放射事故及其醫學應急處理的經驗教訓;(4)所涉及的應急預案和程序的培訓;(5)急救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本培訓科和醫院同類培訓合并執行);(6)人員去污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7)心理危機干預基本知識和技術培訓;(8)有關放射測量儀表的性能和操作培訓。6.2 演9、練放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指導、指揮醫院相關部門每年進行一次放射事故應急演練,并組織評估、總結。7 健康教育和心里咨詢放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在院內組織、實施內容豐富、方式多樣的有關放射防護、放射損傷等健康教育和心里咨詢工作,并進行必要的放射生物學講座。8 附則8.1 應急預案備案 本放射事故應急預案經批準后送省市環保、衛生、公安等部門備案。8.2 維護和更新放射事故應急預案依據國家有關法律、規范及本院發展等情況適時組織更新,并送呈有關部門備案。8.3 制定與解釋放射事故應急預案由醫院放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制定及解釋工作。8.4 實施 本放射事故應急預案自批準之日起實施。10、附件A放射事故等級劃分 根據輻射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從重到輕將輻射事故分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重大輻射事故,較大輻射事故和一般輻射事故四個等級。 (一).特別重大輻射事故,是指類、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二)重大輻射事故,是指類、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含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三).較大輻射事故,是指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四).一般輻射事故,是指類、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制的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