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管理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507
2024-09-06
15頁
134.37KB
1、危險化學品管理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XX市突發事故災難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應急救援預案。一、指導思想與目的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講政治、保穩定、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高度來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真正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落到實處,確保把事故危險降到最低限度,實現救災減災的目的,維護社會安全和穩定。二、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一)成立XX2、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副組長: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 市安監局局長市經貿委主任市公安局分管副局長市公安消防支隊支隊長市衛生局局長市交通局局長市環保局局長市氣象局局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成 員:市安監局分管副局長 市經貿委分管副主任市公安消防支隊分管副支隊長市衛生局分管副局長市交通局分管副局長市環保局分管副局長市氣象局分管副局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分管副局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安監局),主任由市安監局分管副局長兼任,副主任由市安監局監管一處處長擔任。(二)領導小組的任務發生事故時,領導小組應及時召開會議,在事故現場設立現場指揮部、事故現場應急總指揮由領導小組3、指定人員擔任。指揮部負責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匯報和通報事故有關情況,必要時向省和國家救援中心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現場取證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三)設立事故應急救援小組1、危險源控制組:由市公安消防支隊指定專業人員負責對事故提出應急處理方案及安全措施,及時控制事故源。2、醫療救護組:由市衛生局負責在現場附近的安全區域內設立臨時醫療救護點,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并做好傷員合理分流轉運到相關醫院進一步治療。3、消防組:負責現場滅火,設備容器的冷卻、噴水隔爆、搶救傷員及事故后對被污染區域的洗消工作。由企業消防人員和市公安消防支隊組成。4、安全疏散組:4、由事故單位安全保衛人員和當地政府負責對現場及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疏散人員、現場周圍物資的轉移。5、安全警戒組:由市公安局及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負責安全警戒,禁止人員和車輛進入危險區域,在人員疏散區域進行治安巡邏。6、物資供應組:由事故單位和當地政府部門共同負責組織搶險物資器具的供應,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和人員。7、環境監測組:由市環保局負責對大氣、水體土壤、天氣變化等進行環境即時監測,確定危險區域范圍和危險物質的成份及濃度,對事故造成的環境影響做出正確評估,為指揮人員決策和消除事故污染提供依據。8、氣象保障組:由氣象局負責提供監測事故現場氣象信息和預報,為現場救援開展現場氣象服務。9、專家咨詢組5、: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組織專家負責對事故應急救援提出方案和安全措施,現場指導救援工作,參與事故的調查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10、善后處理組:由事故單位和當地政府負責,市衛生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參加,做好喪葬和撫恤、安撫工作,做好社會穩定工作。三、應急處理實施機構、人員職責1、領導小組職責:負責全市“預案”的制定、修訂;統一安排,組織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指定應急總指揮,指揮參與應急救援的機構開展工作,組織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習工作;檢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2、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檢查督促存在重大危險源的單位制定應急救援處理預案并評價其有效性,檢查配備的安全6、。消防、電氣設施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組織學習和檢查落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摸擬演習工作。3、指揮:指揮協調參與應急救援的組織和人員按預案規定的職責任務展開工作;需要社會支援時,迅速組織有能力處理和消除事故危害的組織和單位進行處置;迅速確定應急救援的實施方案,警戒區域,并組織隊伍實施。4、事故單位職責:積極快速全力組織自救,配合事故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做好應急救援工作,對周邊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和事故可能產生的后果等情況提供報告,同時提供必要的救援設備工具。5、公安部門:負責交通和運輸的管理,控制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危險區域;負責保護人員和財產的安全,對事故可能危及區域內的人員疏散撤離,對人員撤離區域進行治7、安巡邏,確定傷亡人員情況。6、消防部門:負責控制和撲滅火災,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質泄漏的事故現場,防止爆炸事故發生,事故得到控制后負責洗消工作;參與傷員的搜救工作。7、衛生部門:負責制定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援預案;負責組織醫務人員和藥品,搶救受傷人員;指導現場救護和轉送至相關醫院進一步救治工作。8、環保部門:負責及時測定危險物質的品質成份及可能影響區域的濃度;對可能存在較長時間環境影響的區域發出警告并定期定點進行監測控制;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導現場遺留危險物質的消除和治理,控制其對周邊環境進一步污染。9、民政部門:負責傷亡和疏散人員的安撫、救濟工作。10、經貿委:負責組織搶險物資供應和輸送,參與組8、織事故調查,組織恢復生產。11、氣象部門:負責提供處理事故期間天氣變化情況,盡可能避免因天氣情況造成危險品的擴散和災害的增加。12、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重大危險源的普查,為應急處理提供詳細情況;組織供應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用具以及協助提供必要救援搶險的物資、材料,以及調集有關設備、器材、人員等。組織專家為應急救援的具體實施制定方案;組織事故后現場的保護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四、應急救援程序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一般包括報警與接警,應急救援隊伍的出動,實施應急救援即緊急疏散,現場急救,溢出或泄漏處理和火災控制幾個方面,其過程見下圖: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單位組織自救事故報警與接警應急領導小組組織9、指揮出動應急救援專業隊火災撲救泄漏處理現場急救緊急疏散1、事故報警。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或有可能發展成為事故,應及時向應急救援辦公室電話3986153或110報警。報警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企業名稱、交通路線、聯絡人電話、聯絡人姓名、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事故類型(火災、爆炸、有毒物質的大量泄漏等)、周邊情況、需要支援的人員、設備、器材等。2、救援程序。接到報警后,應急救援辦公室應迅速向領導小組成員匯報,指派應急總指揮,調集車輛和各專業隊伍、設施迅速趕赴事故現場;事故發生單位應指派專人負責引導指揮人員及各專業隊伍進入事故救援現場;指揮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了解現場情況及事故的性質,確10、定警戒區域和事故控制具體實施方案,布置各專業救援隊伍任務;專家咨詢人員到達現場后,迅速對事故情況作出判斷,提出處置實施辦法和防范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后,參與事故調查及提出防范措施;各專業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后,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按各自的分工展開處置和救援工作;事故得到控制后,由專家組成員和環保部門指導進行現場洗消工作;事故得到控制后,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決定,應妥善保護的區域,組織相關機構和人員對事故開展調查和處理工作。五、要求領導小組成員、專業處理隊伍各人員要保持通訊暢通。車輛、各類隊伍、人員要服從總指揮的調度和指揮。對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泄漏處理,使用防爆型器材和工具11、,應急救援人員不得穿帶釘的鞋和化纖衣物。手機、呼機應關閉;對具有有毒物質的泄漏,必須使用正壓自給式防毒面具,對皮膚有危害的物質,必須穿全封閉化學防護服,防護手套等。事故污染區域應有明顯警戒標志。附:1、XX市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名單及聯系方式 2、XX市危險化學品救援裝備器材分布情況表3、XX市危險源分布情況表 4、XX市救援中心分布情況表 5、專家組成員名單及聯系方式附件1:XX市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名單及聯系方式職務市政府副市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安監局局長市經貿委主任市衛生局局長市環保局局長市技術質量局局長市交通局局長市氣象局局長市公安局副局長市消防支隊支隊長市安監局副局長市經貿12、委副主任市消防支隊副支隊長市衛生局副局長市交通局副局長市氣象局副局長市環保局助調市質監局助調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副支隊長市安監局監管一處處長附件2:XX市危險化學品救援裝備器材分布情況表分布圖編單 位裝 備 、 器 材1空氣呼吸器161具、隔熱服78套、防化服174套、防化手套6雙、電絕緣手套6雙、防割手套6雙、防高溫手套10雙、防化靴3雙、移動供氣源1組、內置式重型防化服3套、防火防化服2套、專用防核服3套、防毒面具44個、閃光警戒燈8個、方形反光標牌4個、警戒標識桿30根、警戒標志桿插座30個、三角反光椎16個、500米警戒標志帶6根、軍事毒品偵檢儀1個、智能型水質分析儀1個、有毒氣體探測儀213、個、煙霧視象機1臺、核放身檢測儀1個、漏電探測器1個、生命探測器1個、綜合電子氣象儀1個、下水道阻流袋4條、無火花工具2套、木質堵漏工具1套、管道斷裂包扎袋1條、外堵漏氣袋2條、內堵漏氣袋1條、孔縫堵漏槍1把、金屬堵漏工具2套、金屬管道封堵套管1根、內封漏器材組1組、外封式堵漏氣袋1條、堵漏膠1組、燃料吸附墊組1組、防爆毒液抽吸泵1臺、手動隔膜抽吸泵1臺、有毒物質密封桶1只、45米長電線卷輪盤4只、有毒液體收集袋1條、便攜式個人洗消蓬1頂、洗消污水回收泵1臺、移動式洗消泵1臺、敵腐特靈洗消罐2具、敵腐特靈洗消劑20只、眼部洗消劑20只、逃生面罩10只、防化綜合洗消車1臺、防化搶險救援車1臺。214、蘇生器4臺、長管面具10副、通風式長管面具4副、氧氣呼吸器備用13臺、氧氣充填泵1臺、過濾式面具100個、擔架2付。3氧氣呼吸器5個、一氧化碳檢測儀5臺、測報儀1臺、氧化檢測儀1臺。4耐酸工作服50套、耐酸手套100雙、防毒面具20個、長管面具3套、氧氣呼吸器2個、泡沫51型、二氧化碳51只、干粉140只、干粉手推車4輛。5氧氣呼吸器3個、3號濾毒盒7個。6氧化呼吸器1個、液氯吸收保護器1臺。7氧化呼吸器1個、液氯吸收保護器1臺。8氧化呼吸器1個、液氯吸收保護器1臺。9氧化呼吸器1個、液氯吸收保護器1臺。10壓縮氧氣自救器1個、自動搜生器2個、氧氣充添棒1個、氧氣包2個、氧氣救護器6個、擔架2個。附件3:XX市重點危險源分布情況表編號危險源所在單位主要危險化學品類別單位地址1234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附件4:全市救援中心分布情況表分布圖編 號指定救援中心所在單位救援區域負責人救護醫院姓 名電話123附件5:專家組成員名單及聯系方式職 務單 位手 機組 長市安全生產科學服務中心副組長市消防支隊市安全生產科學服務中心成 員市消防支隊江西氨廠江西氨廠XX鋼鐵廠XX鋼鐵廠XX石油公司XX石油公司XX氯堿總廠XX氯堿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