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建設工程空墜落人身傷亡事故專項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512
2024-09-06
11頁
142.15KB
1、企業建設工程空墜落人身傷亡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熱電事業部高空墜落人身傷亡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危險性分析工作人員在工作崗位上經常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并且在事故發生后受傷人員不能得到及時救治,將加深事故的嚴重性,擴大事故后果,同時也在員工之間形成一種不良影響。若事故嚴重,受傷人數較多還會影響公司及事業部整體的正常生產運行。1.2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分析#1-#2機組鍋爐系統、汽機系統、電氣系統、熱控系統、化水系統、輸煤系統以及廠區范圍內2.0米及以上的檢修維護工作及使2、用起重機具的工作,安全設施不合格、違章作業,均可能發生高空墜落。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熱電事業部突發高空墜落人員傷害事件應急管理,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自救為主和外援為輔”相結合。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事業部高空墜落人身傷亡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副 組 長:成 員:日常管理機構負責人:安全環保處副處長日常管理機構成員:生產運行處副處長,設備機動處副處長、發電一車間副主任、發電二車間副主任、檢修車間副主任、燃化一車間副主任、燃化二車間副主任現場總指揮:總經理現場副總指揮:副總經理3.2.指揮機構及職責3.2.1應急指揮部職責:貫徹落實應急工作方3、針、政策,提出修訂高空墜落人身傷亡事故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負責每年組織全事業部高空墜落人身傷亡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演練,監督檢查各部門應急演練;對發生事件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決策,調動各應急救援力量和物資;及時掌握突發事件現場的態勢,全面指揮應急救援工作;組織應急公眾宣傳和教育培訓,統一發布應急信息。3.2.2安全環保處職責負責組織應急預案的編寫。監督各級人員、各部門在事故時按預案進行工作。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事故的情況。發現預案存在不足,半年組織修編。當危急事件發生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時,保衛安全員做好事故地點的人員警戒、疏散工作。除應急搶險人員及指揮部同意的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進入隔離區。在突4、發事件區域隔離帶處設置明顯警戒標志。3.2.3生產運行處職責 .1負責事故時生產指揮,指揮協調故時有關運行設備。根據現場實際,提供突發事件出現時應急救援方案的修改意見,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2參與預案的審核和編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事故時分析事故產生的原因,制定預防方案,防止同類事故的重復發生。設備機動處協調應急所需物資和設備,確保應急保障工作。組織相關人員組成后勤保障組。車間職責:3.2.51負責對各種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分析事故產生的原因,對設施盡快進行修復、改造和完善,盡快投入運行。負責組織和領導事故出現時的危急事件搶險隊。 3.2.5.2危急事件搶救隊:立即對事故現場進行處理,防止5、事故進一步擴大。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的教育,提高對高空墜落事件的防范,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高空作業的平臺或腳手架應檢查牢固可靠,架板堅固且穩固可靠。高空作業人員應經醫療部門體檢合格,身體不適應于高空作業的人員嚴禁登高作業。4.2.預警行動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其他作業人員,應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主管領導,主管領導應及時報告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同時將情況告安全環保處。事故現場的其他作業人員也可直接報告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同時將情況告安全環保處。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接到報告后,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5.信息報告程序突發事件知情人當值值長當班調度事業部應急6、指揮部公司應急指揮部車間級應急領導組突發事件信息報告程序公司應急指揮部判定東山區120、119、110等事業部應急指揮部當班調度當值值長車間級應急領導組突發事件知情人信息報告程序報警、通訊聯絡方式:表1內部報警聯系方式24小時值班電話事業部安全環保處內線電話事業部生產運行處內線電話事業部設備機動處內線電話米東消防站表2熱電事業部通訊錄姓名移動號碼內線(固話)外線(固話)姓名移動號碼內線(固話)外線(固話)事業部領導安全環保處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III級響應為車間級應急處置,II級及以上響應為事業部級應急處置。事故的響應級別為級響應(車間級).1不啟動本預案,由事故現場進行應急處理。.27、安全環保處進入預備狀態,為應急啟動做出初步準備,將事件情況通知有關領導。.3安全環保處監督事故現場開展事故應急工作。.4安全環保處與事故現場的應急指揮建立通訊聯系,密切關注事故應急工作的進展。.5按照日常工作流程參于事故處理工作,根據事故現場應急指揮的報告和請求,負責協調和調配其他有關單位的應急力量及其應急物資。事故的響應級別為級及以上響應或預期發展為級及以上響應.1全面啟動本應急預案。.2安全環保處與事故應急有關的責任人員就位,事故應急車間全面啟動。.3應急指揮組組長負責做出各項應急決策,確定各項指揮任務的指揮員,負責發布和執行應急決策。.4事故車間的應急指揮車間和應急場建立通信聯系,取得事8、故應急指揮權,對事故應急工作進行全面的指揮與控制。.5將傷員快速轉送當地醫院。.6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調配事故應急體系中的各級救援力量和資源開展事故現場救援工作。6.2.響應程序 傷員自救 預案啟動撥打“120”請求救援 需要時請求上級支援 應急人員進入現場送醫院救治減少人員傷害挽救傷員生命6.3.處置措施6.3.1 在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后,凡在現場的應急指揮機構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組長、副組長、成員)必須立即奔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保衛安全員做好現場保衛工作,保護好現場并負責調查事故。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并根據傷情需要,迅速聯系醫療部門救治。6.3.2 認真9、觀查傷員全身情況,防止傷情惡化。發現受傷人員有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對傷員進行止血、包扎、轉移搬運傷員、處理急救外傷等。現場救護辦法按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附錄七緊急救護法及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執行。6.3.3 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后,應立即用快速方法報告給事業部負責人和安全環保處。6.3.4 救護人員到達現場時,首先應立即與救護負責人取得聯系并交待現場有關情況,然后協助救護人員進行搶救。6.3.5 人身輕傷事件應急預案實施6.3.5.1輕微傷:a、停止傷者的工作;b、實施簡易處置;c、傷勢為創口時,迅速將傷者送醫療點救治; d、需要一定處置才能行走時,電話通知就近醫院醫10、生趕赴現場;e、傷情難以確定時,由醫生或根據傷者意見決定是否轉市級醫院治療;f、班組向傷者部門安全負責人進行簡要匯報;6.3.5.2輕傷:a、立即停止傷者的工作;b、實施簡易處置;c、傷勢為創口時,迅速將傷者送就近醫療點救治;d、需要一定處置才能走行時,電話通知就近醫院醫生趕赴現場;e、出現非重傷任一條件的骨折及器官、四肢傷害或傷情難以確定時,由醫生決定或根據傷者意見轉市級醫院救治;f、值班調度接到報警電話后,應在1分鐘之內安排駕駛員緊急出車,駕駛員接到調度命令后,必須在5分鐘內將救護車開至事發現場。在確保安全、不盲目快速的原則下,車速可不受廠內限速規定限制。6.3.5.3人身重傷事件應急預案11、實施處置、匯報程序a、救助傷者;b、停止他人及傷者工作,保護事故現場,防止他人進入;c、電話要求醫生趕往事發地點實施緊急救治;d、由醫生做出傷勢診斷或根據傷者意見做出送市級醫院決定;e、迅速向事業部負責人、安全負責人匯報,要求事故現場拍照和事故調查。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應急物資與裝備清單序號器材名稱型號、說明數量1干粉滅火器MFZL4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453具489具MFTZ25型手推車式干粉滅火器36具2二氧化碳滅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20具20具3手提式磷酸銨鹽滅火器MFZL4型166具4室內消防栓SN-65(地上式)165個5室外消防栓SW-65(地下式)36個6消防泵電動消防泵1臺12、4臺消防變頻消防泵2臺柴油發電機消防泵機組1臺7濕式報警閥組、隔膜雨淋閥組、末端試水裝置濕式報警閥組3套13套隔膜雨淋閥組7套末端試水裝置3套8防毒面具6具9消防蓄水池工業、消防蓄水池1000m31座化學、消防蓄水池1000m31座10泡沫滅火系統泡沫間1個泡沫液貯罐2個泡沫發生器4個11防火門主廠房77個輸煤系統10個化水20個空壓機及除塵脫硫配電室綜合樓6個引風機房4個12應急燈具36個13對講機發電二車間21部37部燃化二車間6部檢修車間10部14廣播擴音裝置輸煤廊1套1套15應急藥箱發電二車間2個4個燃化二車間1個檢修車間1個廠區主要建筑物和設備火災監測及滅火系統型式序號保護對象探測器13、類型滅火系統型式報警控制方式說明一主廠房區1電纜夾層、隧道及主通道感煙或線型感溫移動式磷酸胺鹽干粉滅火器自動報警2電子設備間感煙移動式磷酸胺鹽干粉滅火器自動報警3計算機室感煙移動式磷酸胺鹽干粉滅火器自動報警4控制室感煙移動式磷酸胺鹽干粉滅火器自動報警5繼電器室感煙移動式磷酸胺鹽干粉滅火器自動報警6汽機頭部及主油箱線型感溫移動式CO2 滅火器自動報警二輸煤系統1轉運站、棧橋感煙移動式磷酸胺鹽干粉滅火器、水幕自動報警2控制室、配電室感煙移動式CO2 滅火器自動報警三電氣1主變壓器線型感溫水噴霧自動報警自動滅火或人工確認后手動滅火2廠用配電裝置感溫手推車式手提式滅火器自動報警3架空電纜橋架、隧道線型定溫手推車式手提式滅火器自動報警四其他1貯油罐線型感溫泡沫自動報警同時外部噴水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