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供水企業供應運營項目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529
2024-09-06
14頁
51.35KB
1、縣城供水企業供應運營項目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縣供水公司突發供水公共事件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城市供水事業、服務面積廣,影響范圍大,關系城市運行安全和群眾切身利益。編制突發供水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全面加強應急處置工作。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建設行業城市供水水質標準城鎮供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山東省、XX市、XX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上級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1.3 適用范圍本預案2、適用于XX縣城區由于水質、供水管網出現故障導致供水事故的應急搶險搶修。1.4 工作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堅持依法規范、職責明確的原則。突發公共事件處置過程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區別不同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快速反應,及時妥善處置,盡快平息事態,恢復秩序,維護穩定。參與處置的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辦事,防止濫用職權和處置失當,導致事態擴大,造成負面影響。(3)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性、可控性,所需動用3、的資源、影響范圍等因素,對突發公共事件進行分級管理、分級處置。(4)堅持依靠科學、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原則。加強對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研究,規范防控措施和應急程序,實現應急處置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采用先進的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提高預防和應對事件的科技水平。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處置的裝備、設施和手段,切實加強應急救援的科學指揮和人員的安全防護。建立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能力。保證預警、響應、處置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出現險情,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要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尤其是專家的作用,對事件信息進行準確判斷,建立科學決策體系,保證突發事件發生時能4、采取果斷措施。2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組織領導機構成立公司突發供水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作為公司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最高決策機構。組長由供水公司經理王金榮同志擔任,副組長由分管經理范晉堂擔任,成員由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責:(1)對本公司突發供水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施統一領導、統一協調;(2)組織編制、修改、評審、發布突發供水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3)決定本公司應急工作重大事項。2.2辦事機構及職責設立應急管理辦公室,履行值班應急、信息匯總和綜合協調職責,發揮運轉樞紐作用。設立現場指揮組、專家組、搶險搶修組、醫療救護組、物資保障組、治安維護組。應急管理辦公室主要職責:(1)及時傳達、貫5、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XX市委、市政府,XX縣委、縣政府及上級有關部門關于處置公共事件的工作意見、措施和要求; (2)定期召開會議,分析有關公共事件方面的新形勢、新問題,研究提出對策;(3)保持與縣專項應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聯系,及時溝通情況,互通信息; (4)負責公共事件有關重大情況、處置措施和預警信息、現場采集信息的上報下達和反饋; (5)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各項任務。現場指揮組主要職責:主要職責:(1)迅速設立應急處置現場指揮部營地,指揮現場應急處置工作;(2)確定應急救援的實施方案、警戒區域、安全措施;(3)及時向縣有關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匯報和通報有關情況;(4)根據實6、際情況指揮救援隊伍施救;(5)負責對事態的監測與評估。搶險搶修組主要職責:對事故現場的地形、設備、工藝運行熟悉,在防護措施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必要時進入事故發生中心區,關閉動力、電網、閥門系統,搶修、搶救生產設備,防止事態擴大,降低事故損失,抑制危害范圍的擴大。醫療救護組主要職責:營救、尋找、保護、轉移事故中的受傷人員,并同醫療衛生部門保持暢通有效的聯系和協調,及時處理各種醫療救護情況。以人為本,注意安全,減少和避免傷亡。物資保障組主要職責:平時有序、定點、安全保管和存放各種應急處置所需設備、物資。發生應急情況時,及時將所需物資安全、齊全地運送到位,保證應急處置所需。治安維護組主要職責:維護事故7、發生地區治安,按事故的發展態勢有計劃地疏散人員,控制事故區域周邊人員、車輛的進出。專家組主要職責:為應急管理提供決策建議,必要時參加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2.3組織機構體系(見表2)XX縣供水公司突發供水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組現 場 指 揮 組搶險搶修組醫療救護組物資保障組治安維護組表2 應急組織機構框架圖2.4各辦事機構人員組成:應急管理辦公室人員組成:專家組人員組成: 2.4.3現場指揮組人員組成:2.4.4搶險搶修組人員組成: 2.4.5醫療救護組人員組成: 2.4.6物資保障組人員組成: 2.4.7治安維護組人員組成:2.5組織機構的行動原則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8、主和統一指揮的原則,依據事件的性質和危及程度,各司其職,迅速展開救援和善后處置工作。3 預測預警3.1 信息監測與報告由公司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突發事件監測、報告工作,主要職責:建立監測網絡,及時獲取預警信息;對常規監測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對突發事件征兆動態進行收集、匯總和分析,進行實時監測,并做出預警。接到任何單位或當事人發現突發供水公共事件發生的報告,要立即向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負責人報告。3.2 預警(1)報警。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要對報告內容的可靠性進行初步審核。核實后,如果超出本公司應急管理權限的,要在先期采取應急行動的同時,逐級上報上一級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及上級9、有關部門。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應立即向市專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有關部門報告。事故報告采用電話報告和傳真相結合的方式,先電話口述,后傳真文字。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事件發生時間、地點、救援路線、傷亡情況、導致傷亡的因素、尚存在的危險因素、需要的救援隊伍類別、聯絡人、聯絡電話等。(2)接警。公司應急救援領導指揮機構及其辦公室應保證24小時有人值班,接警人員要做好詳細記錄,及時判斷報警的真實性和可靠性。(3)處警。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值班人員接警后,應初步擬定救援的專業隊伍、專家組成人員名單、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人員名單,同時將以上情況報告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10、主任,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報告領導小組組長。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要依據預案,迅速通知參與處置的有關部門組成現場應急處理指揮部,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在開展應急準備和處置的同時,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及時掌握、匯總和研判相關信息,通報參與處置的有關部門,重要信息迅速向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和市專項應急領導小組報告。(4)預警預防行動。事件現場處置人員要及時疏散現場無關人員和群眾,設立警戒范圍;必要時使用檢測儀器對有毒有害物質種類和濃度進行檢測,對警情進行評估;有重大警情的,應通知所在地政府,統一對外發布險情。4應急響應4.1供水管網爆漏事故的處理目前,我縣的主供水管管網基本實行管網互11、聯,一般爆漏不會影響全城停水。因此,在供水系統出現重大事故時,應及時報告應急指揮小組,必要時可進行現場調度,并根據城區主閥門布置將做到最小范圍的停水。搶險搶修組要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現場,做到:DN100及以下管線12小時內搶修完畢;DN150DN400管線24小時內搶修完畢;當DN500及以上管線發生事故時48小時內搶修完畢通水。4.2水質異常的處理(1)當原水水質出現異常,水廠化驗室要實行24小時值班,加強水質檢測頻率,及時向水廠領導及公司主管領導匯報水質情況,并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和衛生監督部門。(2)當供水水源水質或供水設施發生重大污染事件時,應立即查明原因,及時采取相應有效措施,同時上報供水12、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部門。(3)當發生不明原因的水質突然惡化,及水源性疾病爆發事件時,應立即采取以下相應措施。A、加強對水源水質的監測,增加檢測頻率和項目,會同衛生監督部門盡快查明原因,進行事故原因分析,確定具體解決辦法并組織實施,如:調整絮凝劑、消毒劑等的投加量和投加種類;調整工藝流程等方法。B、停止使用該水源,緊急啟用地下水自備水源,所有自備井對外開放,合理調配有限的水源,采取定時、限量供水最大程度地保證城鄉居民生活和重點單位用水安全。4.3有毒有害物質泄漏事故的處理由于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可能發生泄漏事故造成環境安全隱患的因素有鹽酸和二氧化氯。4.3.1鹽酸泄漏事故的處理(1)發生鹽酸泄露的13、原因可能有罐體腐蝕出現裂縫或孔隙、進出料口閥門因腐蝕密封不嚴等。可采取的防范措施:對放置鹽酸儲罐的地面做防滲處理,建立圍堰,防止物料泄露對地下水的污染;在鹽酸灌區附近準備適量的液堿,發生少量液體泄露時可以進行中和處理。(2)一旦事故防范措施落實不到位,發生事故時,應嚴格一下措施進行事故的處理工作:A、疏散泄漏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泄漏附近區域,并迅速組織應急處理人員進行搶修,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堵漏。B、鹽酸池泄漏時應迅速隔離池體,并用一定濃度的液堿進行中和處理,人體不慎被鹽酸灼傷時可用大量清水沖洗,再去醫院治療。4.3.2二氧化氯泄漏事故的處理(1)一旦發現漏氯應立即檢查泄漏回收裝置14、,確認是否正常運行,如自動失靈應立即手動開啟。(2)戴好防毒面具,用氨水瓶檢查漏氯源及漏氯情況。(3)如泄漏點在加氯機上,應馬上關閉相應的加氯機角閥,然后關閉壓力水閥門。馬上開啟備用加氯機角閥調節加氯量。檢查加氯系統是否運行正常,并做好記錄。(4)如漏氯點在加氯機角閥前,應馬上關閉所有氯瓶的角閥,立即報告相關部門,采取相應措施恢復運轉,并做好記錄。4.4停、供水的通知(1)停水通知因發生供水事故造成停水面積較大、時間較長時,公司應急管理辦公室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采取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派人到停水區域內告知、到重要單位通知的方式,發布停水令,告知停水地點、范圍、預計時間和臨時取用水的地15、點路線等,盡量滿足用戶的需要。(2)供水恢復當供水事故處置完畢,可以恢復正常供水時,由應急管理辦公室通過新聞媒體正式向社會發布“恢復正常供水通告”,并將通知情況向主管部門報告。 4.5基本響應程序(1)應急行動程序。突發事件發生后,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通知有關部門,迅速調集有關應急救援隊伍趕赴事故現場。首先由現場指揮部觀察了解險情,迅速制定應急方案,由指揮部總指揮分別對搶險救助、醫療救護、衛生防疫、交通管制、現場監控、人員疏散等工作下達任務,各有關部門和救援隊伍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迅速展開應急救援工作,并隨時報告工作進度情況,供指揮部調整救援方案。(2)應急準備。各應急隊伍按照自己的職責和權16、限,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搞好人員培訓,備足應急物資,做好預案的演習和職工應急知識的培訓工作等,確保隊伍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3)應急資源的管理與使用。應急救援機構、隊伍都應儲備相應的應急物資,并加強維護管理工作。(4)擴大應急。事態難以控制或有擴大趨勢,需要協調其他救援力量參與救援時,現場指揮部應立即向縣專項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縣專項應急領導小組應及時請示市政府或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請求上級或外部支援。4.6 指揮與協調公司專項應急領導小組發布應急命令后,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組織工作的落實,并負責與上級機構、現場指揮機構的協調工作,協調采取到事發現場、電話和傳真聯系相結合的方式。各參與部門17、,要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在應急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迅速有效地展開救援工作,并隨時保持與現場指揮部的聯系暢通。4.7應急結束事件已得到控制,重大險情已經消除,傷亡人員已全部找到并送達救治點得到妥善救治,事故主要信息已經采集,善后工作已有序展開,無群體性事件,即應判定為應急結束。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并宣布解除應急狀態。宣布應急結束后,各應急機構必須及時補充應急救援所需物資和器材,重新回到應急準備狀態。5后期處置5.1 突發事件善后處置由公司應急辦組成善后處置工作小組,負責處置災后重建、現場清理、物資和勞務征用、人員安置和賠償、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善后工作。各部門對所負責18、的善后工作要制定嚴格的處置程序,盡快恢復災區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5.2 總結備案及時總結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經驗和教訓,為加強和改進應急管理、完善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救援體系提供有益的借鑒,處置工作進行備案。總結內容主要包括:事件基本情況、接報和應急處置過程,組織指揮和應急預案執行情況,應急處置各階段采取的主要措施,處置效果,遇到的問題,經驗和教訓,改進應急救援工作的措施和建議等。5.3 事件調查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有關部門牽頭組成調查組,具體負責事件的調查并寫出書面報告,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備案。6 保障措施6.1 通信與信息保障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有關部門,建立穩定、可靠、19、便捷、保密的通訊手段,明確處置突發事件參與部門有關人員的通訊聯系方式,并建立備用方案和通訊錄,確保處置行動能夠快速有效展開。6.2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保障建立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信息數據庫。各級應急機構應將可供應急救援使用設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列表造冊,逐級上報,供應急救援查詢和調用。各救援隊伍和工程搶險隊伍要加強演練和設備維護,建立相應的設備維護、保養、調用等制度。6.3應急隊伍保障要建立相應的救援隊伍,配備必要的裝備。確保突發事件發生后,能夠迅速集結到位,及時參與處置工作。6.4物資保障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范圍和應急處置實際需要,儲備足夠的處置物資,并建立緊急情況下處置物資采購20、,調撥和運輸制度。6.5經費保障公司應急辦應加大處置突發事件的經費投入,并視情況及時追加。6.6技術儲備與保障成立公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專家組,明確聯系方式,為應急救援決策提供依據。依托有關科研機構,建立應急技術信息系統。組織開展處置突發公共事件預測、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等技術的科學研究,掌握處置技術發展的動向和趨勢,制定應急技術建設規劃。根據實際情況變化,有針對性地組織對策研究,不斷提高處置工作水平,確保處置工作及時、穩妥、有序、高效。7宣傳、培訓和演習7.1 宣傳教育要對公司內部公布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程序和有關規定及應急報警電話。廣泛宣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常識,開展應對突21、發供水公共事件教育。7.2 培訓對各應急機構的領導、應急處置人員和救援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并建立定期常規性培訓制度,將有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作為培訓的內容,開展普及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應急救援的工作原則、方法,熟悉救援的程序。常規性培訓一般每年進行1次。7.3 演練和演習所有參與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特點,定期組織專業演練,檢驗提高應急準備、指揮和響應能力。8名詞術語本預案所稱事故災難,主要包括事故,各類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的供水事故、特種設備等安全事故,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等。9獎懲對在應急處置工作中反應迅速、應對得當、措施扎實有效、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由公司進行表彰獎勵。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應急處置工作重視不夠、組織不力、措施不落實導致重大問題發生,造成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的,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10預案管理本預案由XX縣供水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編制并負責解釋。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生效。11應急聯系電話: XX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