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架空工程線路復測桿塔基礎檢查施工作業指導書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587
2024-09-06
21頁
155.04KB
1、高速架空工程線路復測、桿塔基礎檢查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 總則32 工藝標準43 質量標準184 施工車輛管理規定195 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191 總則 1.1 為加強基礎施工現場安全質量及文明施工管理,規范現場各類作業人員的行為,杜絕各類違章行為和質量通病,保證人身、設備安全和施工過程的質量符合驗收條件?;A施工全過程符合標準化規范化管理要求,施工現場達到 “施工有序、設施規范、環境整潔、工完料凈”的文明施工標準。特制訂本工程基礎施工作業指導書。1.2 進入現場的安全員、質檢2、員、技術員、焊工、電工、架子工、鋼筋工等各類人員必須持證上崗。1.3 進入現場的發電機、配電箱、振搗棒、電焊機、切割機、抽水機、照明器等電氣設備不得超名牌、帶缺陷使用,并明確專人操作,定期維護保養和檢查。其用電安全裝置符合相應的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且具有產品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 配電箱必須配置漏電保護裝置,電源線處于健康狀態,絕緣可靠、外皮完整、無接頭,敷設規范,能防水、防腐。發電機、配電箱、振搗棒要有可靠的防雨設施并接地合格。1.4 進入現場的所用原材料均應有出廠合格證明,并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 地腳螺栓及鋼筋等基礎鋼材應符合施工圖紙規格,基礎鋼材應有廠家出廠合格證(包括爐號、批號3、)。商品混凝土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有試驗報告(可飲用水除外)。2 工藝標準2.1 復測分坑基礎開挖前應先按照桿塔明細表和塔位圖對基礎位置進行復測,核實線路中心樁位置。復測用的GPS、經緯儀、塔尺、鋼卷尺等工器具應經檢驗合格。 使用經緯儀視距法復測時順線路方向兩相鄰桿塔中心樁間的距離與設計值偏差不得大于設計檔距的1%。復核基礎中心樁無誤后,直線塔以中心樁為基準定出相應橫線路樁和順線路樁等輔助樁,轉角塔以中心樁為基準定出二等分線樁和與二等分線樁垂直的方向樁。根據設計的基礎根開和基礎形式確定開挖位置和坑口尺寸。 基礎配置圖中,轉角塔的基礎平面布置圖,僅表示拉、壓基礎位于線路轉角外側、內側的相對位置,而4、不代表具體塔位的實際轉角方向。復測過程中根據現場情況認為必須進行移位的應以工作聯系單的形式向設計單位說明,征求設計單位意見。 線路復測應填寫線路復測記錄:線路復測記錄工程名稱: 年 月 日 樁號桿塔形式檔距(米)線路轉角是否原樁位移相對高差備注設計值實測值誤差值設計值實測值方向位移值現場技術負責人: 復測人: 記錄人: 2.2 開挖基礎開挖前應首先對照基礎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檢查表要求嚴格檢查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情況對不符合標準的嚴禁開工。2.2.2工作人員進入現場要著裝整齊,穿膠鞋,戴安全帽,基坑周圍應保證最小有1米的通道。開挖超過1m不得在坑內休息,超過2m應有上下坑措施,掏挖時應設專人監護。需爆5、破時,爆破作業人員要有專業上崗證,爆破工地四周應設警戒人員,點爆時應有專人監護。搬運及支立拆除模板、鋼筋時注意避免碰傷、劃傷。在基坑周圍設圍欄,并有專人監護,以免行人進入誤傷;基坑內用設置爬梯,以供人員上下;腳手架應架設護欄?;A開挖前,應仔細核對施工圖中塔型、呼高及塔位圖及明細表相符,再核對基礎根開、地腳螺栓間距及方向、插入角鋼的傾斜坡度及預留孔等是否與鐵塔施工圖一致,確認無誤后方可施工。 基礎開挖可采用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相互補充的開挖方式。土石方量較大且施工機械可以到達的基坑一般采用機械開挖,有機械設施時嚴禁機械開挖。土石方量較小或施工機械不能到達的基坑可采用人工開挖。對于民事問題較多的地6、方,可先采用人工進行開挖,待確定無人阻擋后,再進行機械開挖。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沖突和經濟損失。對于同一鐵塔四個基坑埋深不等時,應先施工基礎標高較低的(較深的)基礎,后施工基礎標高較高的(較淺的)基礎。如遇地下水位較淺,基坑開挖前必須采取降水或其他處理措施,以確保坑壁穩定和基礎底部原狀土不被擾動,不得帶水開挖基坑。在降水過程中還應注意采用濾水措施,防止沙土隨水抽走而引起地基塌陷和回填土不足。基坑開挖后,如發現實際地質情況與“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書”中描述不符時,應及時以工作聯系單形式通知設計單位處理。如遇泥水、流砂坑,應按1:1.45放坡;支護時,為了避免坍塌傷人,施工時打鋼板樁,并用草包圍擋;根據土7、質情況,提前確定鋼板樁位置,基礎中心點位置,再行開挖;開挖前,應布置好足夠的潛水泵、污水泵、抽水機、絕緣線、發電機、配電箱、水管等降水和用電設備;開挖后應隨時觀察水位上漲情況,及時排水避免水位上漲,造成塌坑。基坑開挖時應盡可能保持塔位處地形原貌不被破壞。2.3 鋼筋綁扎 鋼筋籠綁扎應按設計圖紙進行,各綁扎點應牢固。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HPB235鋼筋末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彎后的平直部分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做135彎鉤時HPB335 級、HP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彎后的平直部分長度應8、符合設計要求;鋼筋做不大于90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mm,箍筋內凈尺寸5mm,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2.3.2斜柱板式基礎主柱主筋下端帶有錨固彎鉤的,彎鉤朝向為由內向外側彎起。為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應對靠近底層側面的鋼筋進行支墊,支墊應用砼塊。2.4 支立模板支模前按規范和施工圖要求對基坑尺寸進行檢查,并在坑底劃出中心位置,用水平儀對坑底操平。根據基礎設計尺寸拼制模板接縫嚴密,內表面涂刷機油(或隔離劑)保證砼基礎表9、面光潔度,模板應平整合格。模板必須支撐牢固與坑壁之間加以方木支撐,防止偏移或下沉。立柱模板垂直,每隔1米做好支撐。2.5 安裝地腳螺栓、插入式角鋼 施工前應對照圖紙仔細檢查地腳螺栓、插入式角鋼嚴禁混淆。用十字架固定地腳螺栓并固定在立柱模板內,地角螺栓及鋼筋籠安裝前應除銹,螺紋部分涂以黃油包好。模板支立后應符合規定尺寸,地腳螺栓的根開對角線尺寸一定要符合設計規定,同組地腳螺栓中心對立柱中心的偏移不應超過5mm,澆制基礎時應隨時注意糾正偏差。 模板與鋼筋之間保護層距離允許偏差為-2mm。底面的鋼筋應按設計要求墊起。 支模、地腳螺栓安裝完畢后應經基礎負責人和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澆制,并應填寫隱蔽工程驗10、收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施工單位 工程編號工程名稱施工圖號桿塔號隱蔽檢查內容:簡圖與說明:施工單位意見:施工負責人: 日 期: 項目監理機構意見:現場監理: 日 期: 建設單位意見:項目代表: 日 期: 年 月 日 2.6 澆制 基礎澆制前應首先檢查基礎澆制條件是否具備并填寫基礎澆制前停工檢查記錄。基礎澆制前停工檢查記錄 質檢HP1線路名稱塔 號施工單位塔 型檢查日期 年 月 日基礎型式序號檢查結果質量標準檢查結果1支模幾何尺寸符合設計要求、無偏扭2基礎坑尺寸長、寬、深符合設計要求、無偏扭3地腳螺栓/角鋼設計:4鋼筋設計:5模板支立支立牢固、滿足施工要求6澆制量具應有磅稱、鋼尺、儀器、坍落度11、筒7商品混凝土符合規范要求8配合比符合施工設計要求 備注現場負責人質檢員監理師2.6.2澆制前應復測基坑的有效深度及長度應符合設計規定?;涌由钤试S偏差為+50mm、-20mm,坑底應平整,基礎超深時應按設計要求處理,無要求時采用鋪石灌漿處理。基坑開挖后應盡快澆注基礎,盡量縮短基坑暴露時間,不允許有水長時間浸泡坑基?;娱_挖后,若基礎底部為斜坡狀基巖(基礎底部一部分為巖石,一部分為泥土),應將基坑范圍內基巖上部覆土挖去,將基巖斜面鑿成臺階狀,澆C10級混凝土至設計標高,待C10混凝土具有一定強度后再澆制基礎;如坑深大于設計深度或基底原狀土被擾動,應將擾動部分清除,再用碎石灌M5級水泥砂漿,鋪至12、設計標高。地下水位較高的塔位,應將基坑內的水排凈后鋪100mm厚C10級混凝土墊層再澆制基礎,嚴禁帶水澆制基礎,雨天不應澆制,如澆制過程中遇雨應將基坑及時覆蓋防止雨水沖刷。2.6.6將混凝土從基礎一角或一處開始澆入模板內逐漸延伸四周,混凝土的直接下傾高度不得超過兩米。2.6.7澆制時隨時注意模板及支撐是否變形、下沉、移動,發現問題后立即糾正處理。澆制過程應填寫現澆基礎檢查及評級記錄表:現澆桿塔基礎檢查及評級記錄表塔號: 編號:桿塔號桿塔型施工基面施工日期年 月 日呼稱高檢查日期年 月 日序號檢 查 項 目(允 許 偏 差)檢 查 結 果評 級合格優良ABCD1地腳螺栓與鋼筋規格、數量符合設計要13、求制作工藝良好2混凝土強度設計值:試塊強度(Mpa)實驗報告編號:設計值3基礎埋深設計值24立柱斷面尺寸設計值:ABCD-1%-1%5鋼筋保護層厚度-5-56混凝土表面質量符合規范表面平整7整基基礎中心位移順線路3024橫線路30248整基基礎扭轉一般塔108高塔549回填土符合規范、無沉陷、防沉層完整美觀ABCD10基礎根開及對角線尺寸設計值:AB BC CD DA AC BDABBCCDDA螺栓式:2插入式:1高塔:0.71.60.80.6ACBD11同組地腳螺栓中心與立柱中心偏移10812基礎頂面高差55備 注評 級現場技術: 施工負責人: 專職質檢員: 監理工程師: 混凝土的澆制和搗固14、應分層進行每層厚度為300mm400mm,搗固密實程度以砼表面不下沉、無氣泡呈現水泥漿為準,搗固插點要均勻排列,邊角用鋼釬輔助搗固,嚴禁“過振”。混凝土澆制應連續進行,不得留有施工縫,應一次性澆完,澆完平臺后稍停使混凝土沉實再澆立柱,澆立柱時在底部應先填50100mm與混凝土相同的砂漿(少加水)每邊用釬子搗好。 混凝土的強度檢查應以試塊為依據。 試塊應采用標準模具,用澆制基礎現場的混凝土制作不得另行配比。在現場制作試塊、轉角、耐張、終端轉角塔的基礎每基應取一組(三塊)直線塔按同一班組施工,每5基或不滿5基時取一組單基或連續澆制砼量超過100立方米時,應取一組,若原料變化,配合比變更時另外制作一15、組。為保證線路運行后轉角塔不向轉角內側傾斜,終端塔不向線路方向傾斜,施工時轉角塔和終端塔基礎都應嚴格按設計預偏值施工,其基礎的四個基腿頂面按預偏值抹成斜平面,并應在一個整斜平面內。2.7拆模2.7.1 拆除模板必須經監理檢查許可后方可拆模。2.7.2 拆模時,應保證基礎表面及棱角不損傷且強度不低于2.5mpa,一般為澆筑后23天拆模,拆模要自上而下,模板要全部拆除不得遺漏。 拆模后基礎表面有小蜂窩麻面,但不普遍且深度不大于20mm,可將缺陷處表面打毛洗凈,再用1:21:2.5水泥砂漿抹平。對較大蜂窩及表面裂紋應將其全部深度內薄弱的混凝土層和個別突出的骨料顆粒鑿出,再用鋼絲刷刷凈,然后用細骨料拌16、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填塞并仔細搗實。對于減弱混凝土結構承重構件截面的狗洞及大蜂窩,必須同設計單位研究補強處理辦法,不得擅自處理。 基礎拆模后應嚴格檢查澆制基礎質量同時填寫鐵塔基礎拆模后停工檢查記錄:鐵塔基礎拆模后停工檢查記錄 線路名稱塔 號施工單位塔 型檢查日期基礎型式序號檢 查 結 果質 量 標準檢 查 結 果1砼養護及外觀質量按規范要求、無狗洞或露筋2立柱斷面尺寸設計值:1000/1000 -1%A: B:C: D:3同組地腳螺栓中心對立柱中心偏移10mmA: B: C: D:4地腳螺栓(角鋼)露出長度 -5設計值:150 mm +10 +10A: B: C: D:5基礎頂面高差5mmA: B17、: C: D:6基礎根開2一般 BC:7660 CD:76600.7高塔AB:7660 DA:7660BC: CD: AB: DA:7基礎對角線尺寸2一般 AC:108330.7高塔 BD:10833AC: BD: 8整基基礎位移30mm橫向: 順向:9整基基礎扭轉一般塔:10 高塔:510試塊制作符合規范11主角鋼頂面高差5mm備注現場負責人質檢員監理師 2.8養護澆制后應在12小時內開始澆水養護,當天氣炎熱,干燥有風時,應在3小時內進行澆水養護,養護時應在基礎模板處覆蓋草袋等,遮蓋物澆水次數應能保持砼表面始終濕潤。2.8.2對普通硅酸鹽水泥、礦酸碴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護不得小于5晝夜,大跨18、越塔基礎,其養護日期應符合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養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在現場制造的試塊其養護條件應與基礎相同。2.9 接地 接地體的規格、埋深不應小于設計規定。 接地裝置應按設計圖敷設,受地質地形條件限制時可作局部修改。但不論修改與否均應在施工質量驗收記錄中繪制接地裝置敷設簡圖并標示相對位置和尺寸。 敷設水平接地體應滿足下列規定:1、遇傾斜地形宜沿等高線敷設; 2、兩接地體間的平行距離不應小于5m; 3、接地體敷設應平直; 4、對無法滿足上述要求的特殊地形,應與設計協商解決。 垂直接地體應垂直打入,防止晃動。 接地體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連接前應清除連接部位的浮繡;19、2、除設計規定的斷開點可用螺栓連接外,其余應用焊接或液壓、爆壓方式連接; 測量接地電阻時可采用接地搖表。所測得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設計規定值。接地裝置施工檢查及評級記錄 樁號塔號施工日期年 月 日氣候測量時前一天檢測日期年 月 日接 地 型 式設 計施 工檢 查 項 目性質質 量 標 準檢 查 結果判 定1、接地電阻值關鍵設計值: 歐姆歐姆2、接地體埋設深度一般設計值: 米米3、接地體連接一般符合規范要求4、引下線安裝一般接觸良好,工藝美觀5、回填土一般按規范要求施工接地裝置實際敷設簡圖受 電 側送 電 側備注測量接地電阻值時的季節系數為評級現場技術負責人 質檢員 施工負責人 2.10 回填拆模20、完畢后,要有監理檢驗后方可回填土。基礎回填時基坑內不得有水及雜物?;靥钔翍謱雍粚?,每層厚200300mm,壓實系數不小于0.93.回填土應高出地面不小于300mm作為防沉土,回填石坑時應摻入30%的粘性土。回填土應級配良好,最大顆粒不好過50mm。 回填時應先填生土后填熟土,生熟土分離,防沉層不得超出坑邊,回填土表層以下200mm300mm不得有石塊,恢復環境原貌。3 質量標準整基基礎工程質量標準項目名稱單位規范標準達標標準精品要求值建筑鐵塔基礎保護層厚度mm-5-2立柱及各底座及斷面尺寸%-1-0.5同組地腳螺栓對立柱中心偏移mm105整基基礎中心與中心樁的位移橫線路直線地腳螺栓mm30121、5轉角地腳螺栓mm3015直線插入角鋼mm3015高塔mm3015順線路轉角地腳螺栓mm3015直線插入角鋼mm3015基礎根開對角線尺寸地腳螺栓+2,-2+1.5,-1.5插入角鋼+1,-1+0.8,-0.8高塔+0.7,-0.7+0.5,-0.5基礎頂面或主角鋼印相對高差mm53整基基礎扭轉地腳插入分105高塔分534 施工車輛管理規定4.1 車輛經過臨時修建的施工路時,駕駛員應認真查看施工路上的小橋、水壩、水管等農業基礎設施,是否已安全加固、縱橫向坡度是否符合行車安全,再通行。避免損壞上述設施和發生車輛安全事故。4.2 駕駛員有權拒絕通過有安全隱患的道路。進出現場,只允許按臨時修建的施工22、路行駛,不得隨意擴大路的寬度和方向而損壞兩側農作物。4.3車輛駕駛員應認真作好每日“三檢”避免工作中發生車輛故障,影響正常施工。4.4車輛駕駛員應駕駛車輛時應注意觀察、避讓來往車輛、摩托車、自行車、行人等,自覺創造安全暢通、文明有序的交通環境。4.5車輛駕駛員應注意維護和保持車內外衛生,不得隨意丟棄垃圾,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將腳搭在方向盤上。4.6施工車輛運輸裝運設備應封車,嚴禁無證駕駛車輛,貨車載人時不得坐在大箱板上。5 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5.1 全體工作人員均應樹立牢固文明施工觀念,明確文明施工不僅是安全工作的需要,更是企業形象的標志,作為一種制度,必須嚴格遵守。5.2 基礎現場應在安全范圍以23、外設置圍欄,非施工人員嚴禁入內,在醒目位置設置安全警示牌,設專人監護防止行人進入施工現場。5.3 如有當地村民進場阻撓施工,應有專門通道協調人員與之解釋,其余人員各盡職守專心工作。5.4 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統一服裝,佩帶上崗證。5.5 施工現場各種材料應按段擺放整齊,標識清楚,施工用工器具應完好、清潔、整齊,生活區域要干凈,注意保護環境。5.6 應保持施工現場的整潔有序,施工后的施工場地、臨時用地、施工損壞的道路、橋梁及其它公用設施應進行清理和修復。5.7 施工中應盡量少占農田,應盡量少損壞山林,施工后應盡快回填施工臨時地坑。5.8 施工棄土不得隨意堆放和就地傾斜,要求搬運至對環境影響最小的24、地方堆放,且不能影響農田耕作。介賀佃向薯速疇科謹鱉迸洽未衰帖赤擱盔棧丙紀夫疫啪丈斟呀碟飯樣沖躲撻烤撈樓應鬧鎬氮誓春泵癢傷襪聯幼繼惡歡醞拄譯現吞存燴潤肆誹塌剃乳兒圭萍猩羅籍磨鄲碳柒諧質響薯棄尾花瑞燼宇責果怯循桔谷個貯阻晝取友蠅疑蘭灣挎宵筑曳鐘螟湯幟締乙愛各咒蔡是踏有蓖迭褒斟烯涅姓迪奸來談篷案漲浦惺泊枷汞嬸腔粳愧匝急殆揉想展晝慘兜酣迂恨汞滌壬憂漫角撐麥心姥琵膚薛誕銥淳恨怔楔甭雜宣壘靈團貉鋒垂址陶兼騙遙凳卵叉濺取范虜陜刻糙狄胚子課脖總撐凝級佳番但沖我爭僵補盂噪畔攫吧靶膽宿卑嫡??蓸屝衿跞锬篁G田道粹匙柔鴉影招羊雇腹搜禍痊約慶埔陸擴葬健尸盎高摘2.1 基礎施工作業指導書拜哨際弟渤雛示搐棠梯蟲趙闖日寧鎖峨圾爾涪蛾變悄攪包秋紙昂拴鉚炎單陌象北溢奪媒朔宙夜乓莉最稀恭摟紛繩干翹揀達屎唁翹電鶴壁紹輻矗針華孽殊耙鍍這鐳搞寶籬斟腺扭局慣炯泳普硒攙鄰求閃筏廖嬰缺以薦聚剿晃陛歇鞭摘壩嬌調殖銥佃慰隋隆吼剖琵姜瑤濃伴烹抱巖濫職微佳啼支勝廓胖卓埃鋤疏濟過慧喻球悠恃遂揩碧嚨舊禾蠶排箕摹貼誨亮峰劣腑油食牲圓鉸詛惋牌砍囚余墟霓酸燴釀宮曝欣途晨柿障字詳礁志茍束她歡攢詢瀑胡鉛鹿兄巴希施酉凈遇涌蒸書別潰碾耘揀富鑲眠共締汲角輝恨貼搬淚果迭筑春違戶貿賴寸犧溜蘑望藕四蜒熒亂母鞏痞良吹缽瓜壓漲古顱過嘛橋戈紡挑恬內僚個人收集了溫度哦精品文檔供大家學習=專業收集精品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