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信號工程電纜測試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612
2024-09-06
15頁
247.58KB
1、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 適用范圍12 作業準備12.1 內業技術準備12.2 外業技術準備1核對電纜的盤號、型號、規格、盤長、端別、數量。1對使用的工具、儀表要進行檢查,確認性能指標合格。13 技術要求13.1 電纜型號符合設計要求。13.2 電纜電氣性能指標符合相關標準。13.3 電纜測試完畢及時進行電纜封端。13.4 根據產品說明書選用測試儀表。14 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14.1 施工程序14.2 工藝流程1電纜測試工藝流程如圖4.2所示15 施工要求25.1 施工準備2準備2、施工圖紙、記錄表格、材料和工具。2根據作業需要,合理配備人員。2核對電纜規格型號,進行編號標記。2單盤測試時,檢查電纜外觀是否有破損等現象。25.2 電纜測試內容如表5.2所示。25.3 電纜電氣特性測試標準如表5.3所示。35.4 各環節測試項目如表5.4所示45.5 施工工藝45.5.1 開剝電纜45.5.2 核對確認電纜A、B端45.5.3 絕緣電阻測試51芯線間絕緣測試,如圖-1所示52 芯線對地測試,圖5.5.3-2所示53 芯線導通,如圖-3所示65.5.4 電纜直流電阻測試72 測試步驟:75.5.5 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計算85.5.6 工作電容測試,如圖5.5.6所示81 3、將電纜盤內端電纜的芯線全部開路。84 填寫測試記錄。85.5.7 電纜封頭91 用鋼鋸將電纜測試端整齊鋸斷,去掉已開剝的部分。95.5.8 清理現場96 施工組織106.1 勞動力組織方式:采用班組為單位的組織模式。106.2 人員配備如表6.2所示。10機具材料搬運107 材料要求108 設備機具配置109 質量控制及檢驗119.1 質量控制11雨天禁止進行電纜測試。119.1.2 開剝電纜時,防止損傷到電纜芯線。119.1.3 測試完畢電纜兩端要密封完好。119.2 質量檢驗11電纜測試結果符合相關技術標準。1110 安全與環保要求1110.1 安全要求11人員進入現場,必須穿安全防護服,4、并根據相關要求配置其他防護用品(安全帽、防護燈、通訊工具等)。11防護員帶齊防護用具。11電氣化區段上道施工必需穿絕緣鞋。11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嚴格遵守“三不動”、“三不離”制度。11隧道內施工配置專用防護燈。11機具、材料不得侵入限界。11單盤電纜測試前對電纜盤進行固定,避免電纜盤移動而發生危險。1110.1.8 注意用火安全。1110.2 環保要求11將施工中的廢棄物集中回收,統一處理,做到人走料清場地凈。11xx高速鐵路信號工程 電纜測試作業指導書 編號:JHXHZDS-01 V1.01 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xx高速鐵路信號工程電纜測試項目。2 作業準備2.1 內業技術準備在作業5、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核對施工設計圖紙,作業人員熟悉相關規范和技術標準,掌握電纜測設的作業要領。2.2 外業技術準備 核對電纜的盤號、型號、規格、盤長、端別、數量。 對使用的工具、儀表要進行檢查,確認性能指標合格。3 技術要求3.1 電纜型號符合設計要求。3.2 電纜電氣性能指標符合相關標準。3.3 電纜測試完畢及時進行電纜封端。3.4 根據產品說明書選用測試儀表。4 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1 施工程序開剝電纜核對確認電纜A、B端絕緣及導通測試直流電阻測試不平衡電阻計算電容測試電纜封端清理現場。工程結束4.2 工藝流程電纜測試工藝流程如圖4.2所示圖4.2 電纜測試工藝流程圖5 施工要求5.1 施6、工準備 準備施工圖紙、記錄表格、材料和工具。 根據作業需要,合理配備人員。 核對電纜規格型號,進行編號標記。 單盤測試時,檢查電纜外觀是否有破損等現象。5.2 電纜測試內容如表5.2所示。表5.2 電纜測試根據數字電纜、非數字電纜及應答器電纜測試項目:序號電纜類型導線直流電阻芯線導通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絕緣電阻工作電容1A型電纜中屏蔽四線組的測試2A型電纜中普通四線組及對絞組、單芯線的測試3B型電纜測試4非數字電纜電纜5應答器專用電纜測試5.3 電纜電氣特性測試標準如表5.3所示。表5.3-1 信號電纜在敷設前單盤測試時主要電氣特性指標序號電纜類別項 目單位標準換算公式1綜合護套、鋁護套信號7、電纜導體直流電阻20時 (芯線直徑1.0mm)Wkm23.5L1000絕緣電阻(芯線間,芯線對屏蔽層及金屬護套間)Wkm30001000L2鐵路內屏蔽數字信號電纜導體直流電阻20時 (芯線直徑1.0mm)Wkm22.51L1000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20時1-絕緣電阻DC500V20每根絕緣線芯對其他絕緣線芯(與金屬及金屬套連接)Wkm100001000L工作電容(0.81.0kHz)四線組nF/km282L10003應答器電纜導體直流電阻 20Wkm9.9L1000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20時1絕緣電阻DC100500V20Wkm100001000L工作電容(0.81.0kHz)nF/km8、42.3L1000表5.3-2 信號電纜在敷設后全程測試時主要電氣特性指標序號電纜類別單位對地絕緣線間絕緣備注1綜合護套、鋁護套信號電纜Wkm20202鐵路內屏蔽數字信號電纜Wkm20203應答器電纜Wkm20205.4 各環節測試項目如表5.4所示表5.4 各環節的測試項目序號測試項目導線直流電阻芯線導通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絕緣電阻工作電容適用指標1電纜單盤測試表5.3-12電纜敷設完畢后測試表5.3-13電纜接續前后測試表5.3-14電纜配線完成后全程測試表5.3-25.5 施工工藝5.5.1 開剝電纜電纜的開剝長度以能夠進行儀表連接的最小長度為宜。將電纜外護套、鋼帶、鋁護套及屏蔽層完全9、剝開。一般按下列尺寸開剝電纜:電纜盤外端電纜開剝長度為150200mm, 電纜盤內端電纜開剝長度為50100mm。將電纜芯線剝開約50mm。5.5.2 核對確認電纜A、B端1 以電纜四線組的顏色排列順序確定,面對電纜端頭,綠色四線組在紅色四線組的順時針方向側為A端,反之為B端,或者以每個四線組內芯線絕緣層的顏色排列順序確定。面對電纜端頭,在一個四線組內綠色單芯線在紅色單芯線的順時針方向側為A端,反之為B端。 2 確認電纜端別后,及時在電纜盤兩側明顯位置標注電纜盤外端的電纜端別并作記錄,當電纜外端別為A端時,標寫“外A”字樣;當電纜外端別為B端時,標寫“外B”字樣。同時用記號筆分別在電纜的內、外10、端頭50mm處,A端標寫“A”字樣,B端標寫“B”字樣。5.5.3 絕緣電阻測試1芯線間絕緣測試,如圖-1所示1)將電纜盤內端電纜的芯線全部開路。2)將電纜盤外端電纜的所有芯線用一端帶有鱷魚夾的導線短路連接,連接后接到兆歐表一個測試端,然后從連接后的電纜芯線中任意取出一根與兆歐表的另一個測試端連接。3)進行單根芯線對其他芯線絕緣測試。4)將測試完的單根芯線與未測試芯線分開,重復步驟2、3,直至全部芯線測試完畢。5)填寫測試記錄。注:1-已測試完的芯線; 2-待測芯線;3-測試芯線。電纜兆歐表12開路3圖-1 芯線間絕緣測試示意圖2 芯線對地測試,圖5.5.3-2所示1)將電纜盤內端電纜的芯線全11、部開路。2)將電纜盤外端電纜的所有芯線短路后用一端帶有鱷魚夾的導線連接到兆歐表一個測試端,兆歐表的另一個測試端與鋼帶、鋁護套、排流線連接。3)進行所有芯線對地絕緣電阻測試。注: 1-測試芯線;2-電纜的鋼帶、鋁護套、屏蔽層及排流線 電纜兆歐表2開路1圖-2 芯線對地測試示意圖4)如果測試不合格,則將電纜盤外端電纜的所有芯線開路,然后從電纜芯線中任意取出一根與兆歐表的一個測試端連接,兆歐表的另一個測試端與鋼帶、鋁護套、排流線連接。5)將電纜的每一根芯線對地測試,測試完的單根芯線與未測試芯線分開,依次測量。6)全部芯線測試完后,填寫測試記錄。3 芯線導通,如圖-3所示1)將電纜盤內端電纜的芯線全部12、短路。2)將電纜盤外端電纜的所有芯線,用一端帶有鱷魚夾的導線短路連接,連接后接到兆歐表測試端,然后從連接后的電纜芯線中任意取出一根與兆歐表的另一個測試端連接。3)進行單根芯線對其他短路芯線導通測試。4)將測試完的單根芯線與未測試芯線分開,重復步驟2、3,直至全部芯線測試完畢。5)填寫測試記錄。注:1-已測試完的芯線 2-待測芯線 3-測試芯線圖-3 電纜導通測試示意圖電纜兆歐表12短路35.5.4 電纜直流電阻測試1 導線直流電阻測試在測試導線直流電阻過程中,當周圍環境溫度變化較大時,須考慮環境溫度的變化,將測試值換算成20時電阻值,換算公式如下:溫度20時每公里長度芯線直流電阻值(R20)換13、算公式:R20=式中:R20:20時每公里長度電阻值,/kmL: 電纜長度,mt: 測量時的環境溫度,a20: 電阻溫度系數,1/(0.00393)RX: 實測電阻值2 測試步驟: 1)將電纜盤內、外端電纜的芯線全部開路。2)將電纜盤內、外端同一根芯線兩端分別連接到直流電橋的測試端子上,測量電阻值。3)將測試完的單根芯線與未測試芯線分開,重復步驟2,直至全部芯線測試完畢。4)填寫測試記錄。圖5.5.4 電纜直流電阻測試方法示意圖內屏蔽數字電纜直流電橋內端電纜芯線外端電纜芯線5.5.5 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計算1 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是指屏蔽四線組內每個工作線對的電阻不平衡。即:在一個屏蔽四14、線組內,紅、白芯線為1個工作線對,藍、綠芯線為1個工作線對。2 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的定義為:工作線對兩根導體的電阻之差與其電阻之和的比值。例如:工作線對導體不平衡電阻=式中:R20(H):20時紅線直流電阻R20(B):20白線直流電阻5.5.6 工作電容測試,如圖5.5.6所示1 將電纜盤內端電纜的芯線全部開路。2 將電纜盤外端電纜的鋼帶、鋁護套、全部屏蔽層及排流線用一端帶有鱷魚夾的導線連接,連接后接到測試儀表的接地端。3 將電纜外端頭任意一組內屏蔽四線組的紅、白線對或藍、綠線對連接到電容測試儀的測試端子上,逐對測試電容值。4 填寫測試記錄。注:1-屏蔽四線組 2-電纜的鋼帶、鋁護套、屏15、蔽層及泄流線圖5.5.6 電纜工作電容測試方法示意圖電容測試儀1內屏蔽數字電纜2開路儀表接地端5.5.7 電纜封頭電纜測試結束后,要立即對測試用的電纜端頭進行密封處理??刹捎脽峥s端帽封端法:1 用鋼鋸將電纜測試端整齊鋸斷,去掉已開剝的部分。2 用清潔布將電纜端頭擦凈,然后用砂布條對電纜端頭外護套100mm部分進行打磨。選擇與電纜外徑相適合的熱縮端帽套在電纜端頭上。3 使用噴燈對熱縮端帽均勻加熱,當熱縮端帽均勻的包裹在電纜上且熱溶膠流出后停止加熱。如圖5.5.7所示。注意:用噴燈加熱時要隨時觀察熱縮端帽的變化,避免因過度加熱而影響封端質量。同時要注意人身安全,避免燙傷。4 待熱縮端帽冷卻后,用尼16、龍扎帶或鐵絲等將電纜端頭綁扎固定在電纜盤上。1 2 3 100注:1-熱縮帽;2-熱熔膠;3-電纜端頭圖5.5.7熱縮端帽電纜封端方法示意圖5.5.8 清理現場將作業中產生的廢棄物裝袋,清運出現場。6 施工組織6.1 勞動力組織方式:采用班組為單位的組織模式。 6.2 人員配備如表6.2所示。表6.2 電纜測試作業人員配備表1施工負責人1人負責施工組織2防護員2人上道作業安全防護3技工2人負責電纜測試4普工2人機具材料搬運7 材料要求電纜測試的材料按表7配置表7 電纜測試主要材料表序號名 稱規格備注1防水膠帶2電纜封頭3環保袋8 設備機具配置電纜測試的主要施工機具按表8配備。表8 電纜測試主要17、施工機具配置表序號名 稱規格數量備注1組合工具12電容測試儀13直流電橋14兆歐表15噴燈個16溫度計個17計算器個18萬用表個19通信工具套39 質量控制及檢驗9.1 質量控制 雨天禁止進行電纜測試。9.1.2 開剝電纜時,防止損傷到電纜芯線。9.1.3 測試完畢電纜兩端要密封完好。9.2 質量檢驗 電纜測試結果符合相關技術標準。檢驗方法:儀表測試。檢驗數量:全部檢驗。10 安全與環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 人員進入現場,必須穿安全防護服,并根據相關要求配置其他防護用品(安全帽、防護燈、通訊工具等)。 防護員帶齊防護用具。 電氣化區段上道施工必需穿絕緣鞋。 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嚴格遵守“三不動”、“三不離”制度。 隧道內施工配置專用防護燈。 機具、材料不得侵入限界。 單盤電纜測試前對電纜盤進行固定,避免電纜盤移動而發生危險。10.1.8 注意用火安全。10.2 環保要求 將施工中的廢棄物集中回收,統一處理,做到人走料清場地凈。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