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層SOHO主樓及配套工程塔式起重機拆卸應急救援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694
2024-09-06
12頁
205.47KB
1、27層SOHO主樓及配套工程塔式起重機拆卸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第1章 編制依據2第2章 工程概況22.1 工程概況22.2 塔吊安裝具體參數3第3章 應急預案的方針與程序33.1 應急預案的方針33.2 塔吊折除危險源評價33.3 應急救援小組及分工41)預案啟動的條件52)預案啟動方式53)預案啟動前的工作要求54)事故發生后預案的實施53.4 應急物資63.5 應急救援程序6第4章 應急措施74.1 高處墜落的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方法74.2 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方法84.3 機械傷害應2、急救援方法84.4 大型設備事故應急救援84.5 液壓頂升系統故障預案94.6 高溫應急措施94.7 雷擊應急措施94.8 事故后的現場善后處理104.9送醫路線10第1章 編制依據(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14)(2)起重機設計規范(GB/T 3811-2008)(3)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2007)(4)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5)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166號)(6)建筑施工起重機械安全檢測規程DBJ/T13-67-2010(7)建設工程施工重大危險源辨識與監控技術規程(DBJ13-91-2003、7)(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9)QTZ80(6013)型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10)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施工圖紙、施工組織設計等(1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12)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13)建筑施工升降設備設施檢驗標準JGJ305-2013第2章 工程概況2.1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xx城01、02地塊工程地理位置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工期本工程工期為700日歷日,(其中2棟主體15層施工完成時間為開工后210日歷天,竣工驗收時間為開工后 700日歷天)。質量標準要求合格施工范圍(01、02地塊)房屋施工4、建設主體工程除發包人分包以外的所有項目(入戶門、防火門、防火卷簾門、應急照明、外立面幕墻、公共部分二次裝修工程、人防、消防工程、柴油發電機組、生活水箱、消防水箱及室外工程列入承包范圍)建筑功能項目主要包括2幢27層SOHO主樓及附屬商業等配套建筑物,地下室共2層。2.2 塔吊安裝具體參數(1)考慮3#塔機主體施工已完成,根據現場勘查、建筑物高度、塔吊安裝的地理位置、構件重量、運輸道路及堆場分布情況,3#塔吊已具備拆除條件,現特制定3#塔吊拆卸應急預案。(2)塔吊為QTZ80(6013)(臂長50米),塔吊安裝大臂高度35米,根據周邊建筑物特點,塔吊最大重量(起重臂6.769噸),根據汽車起重機5、性能,需要使用70噸汽車起重機。第3章 應急預案的方針與程序3.1 應急預案的方針(1)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2)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3)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4)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5)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6)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7)“保護人員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3.2 塔吊折6、除危險源評價序號施工 階段作業活動潛在的危險因素可能導致的事故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危險等級LECD1塔 吊 搬 運裝 卸 車起吊鋼絲繩強度不夠、斷股、斷絲過多、扭曲變形嚴重、磨損過大物體打擊、機具損壞361527022卸扣扎頭剛度強度不夠、變形、滑絲物體打擊、機具損壞36712633物件重量不明起吊機具損壞331513534物件堆放不穩、滑動物體打擊3376345運輸物件綁扎不牢運輸振動滑落物件翻落傷人32159036物件超長、超寬警示不明交通傷害3332747超重量運輸交通傷害3332748塔 吊 拆卸塔吊基礎基礎承載力不足塔吊傾覆11404049預埋地腳螺栓不能滿足要求塔吊傾覆31401207、310基礎混凝土標號過低塔吊傾覆3140120311部件 吊裝作業區域無安全警戒高空墜物傷人637126312物件吊點不準確 、起吊不平衡物體打擊、機具損壞321590313起吊指揮信號錯誤物體打擊、機具損壞3615270214高空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佩帶不全高空墜落、物體打擊311545415塔 吊 拆卸部 件 吊 裝高空作業人員生理因素高空墜落13721416高空作業機具存放不當物體打擊1372143.3 應急救援小組及分工序號姓名職務職責聯系電話1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全面指揮部署,負責向公司匯報2副組長責建立通信與報警系統,為電話報救第一責任人3副組長組織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信息負責應急8、救援物資、設備調撥4副組長負負責車輛及其駕駛員的組織調度工作5組員負責應急救援的演練工作6組員負責清除現場阻礙救護車輛的障礙,疏散群眾加強警戒保護現場。4組員負責提供緊急搶險物資、設備、應急照明等5組員負責在救護車到達之前,對傷員開展自救,使傷員的傷勢不至于進一步惡化。6組員負責在救護車到達之前,對傷員開展自救,使傷員的傷勢不至于進一步惡化。7組員負責在救護車到達之前,對傷員開展自救,使傷員的傷勢不至于進一步惡化。8組員負責在救護車到達之前,對傷員開展自救,使傷員的傷勢不至于進一步惡化。(1)組長應做好小組人員的分工,明確具體職責,并在項目部公告。(2)編制事故應急救援報告程序及通訊錄并公告。9、1)預案啟動的條件應急工作領導組接到施工現場發生事故的報警并核實后,立即報告單位第一管理者,由單位第一管理者決定并正式發布啟動預案的命令。在同一時間內向上級和建設單位應急工作領導組報告。必要時,在同一時間內向相關方和所在地有關部門報警(醫院、消防)。2)預案啟動方式單位第一管理者,以下列方式分部預案啟動命令:口頭、電話、廣播或書面簽署。3)預案啟動前的工作要求指揮部成立應急工作領導組統一指揮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組織實施各項應急工作。4)事故發生后預案的實施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內,施工現場的負責人根據現狀,有權采取措施立即處理。必要時采取下列程序進行疏散:切斷電源;人員疏散;設備撤離。同時向單位10、領導進行事故報告。單位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奔赴事故現場,同時向上級管理機構報告事故情況并啟動事故應急實施預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必要時,根據上級管理機關指示,按國家有關規定,向業主及地方主管部門報告。事故發生后,工區在24小時內向指揮部上報書面報告。依據有關規定協助公司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同時積極為早日恢復現場生產創造條件。3.4 應急物資(1)施工現場應急物資配備,包括日常所需急救用品及藥品。序號應急救援物資名稱及數量備注1挖機1臺現場待命2擔架1副專人保管3消火栓根據方案在基坑周邊布置4高壓水槍4把/5強光電筒(8把)監管人員6急救醫藥箱(3個)藥品不斷補11、充7止血帶(10mm10m)定期檢查,不斷補充8消炎粉(1kg)定期檢查,不斷補充9紅、紫藥水(各5瓶)定期檢查,不斷補充10酒精棉(10打)定期檢查,不斷補充11創口貼(10包)定期檢查,不斷補充12雙氧水(10瓶)定期檢查,不斷補充13藥棉(1kg)定期檢查,不斷補充14藥棉簽(10打)定期檢查,不斷補充3.5 應急救援程序(1)電話報警事故發生第一時間,要立即向公司報告,救護小組迅速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同時報警求救,撥打電話報告時,不要驚慌,必須講清事故情況和已采取的措施,讓救護人員做好急救準備,講清事故發生地點、附近特征,單位名稱。(2)現場疏散、自救在電話報救的同時,由各小組緊急就位,12、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傷員或財物進行救護,有次序地組織人員安全撤離,疏散群眾,清理救護通道。(3)保護現場自救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現場,等待事故調查取證。(4)事故總結事故調查清楚后要分析原因總結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再次發生。(5)應急流程圖第4章 應急措施4.1 高處墜落的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方法(1)一旦發生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事故后,項目部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并電話通知公司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同時迅速呼叫醫務人員前來現場進行搶救。(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傷因素:如搬開壓在身上的重物;清楚傷病人員口鼻內的泥沙、嘔吐物、血塊和其他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等。(3)檢查傷員的生命體征:檢查傷員呼吸、心跳、脈搏情13、況。如有呼吸心跳停止,應就地立刻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4)止血:有創傷出血者,應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扎,上止血帶或指壓止血等。同時盡快送往醫院。(5)觀察受傷人員摔傷及骨折部位,看其是否昏迷;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而造成二次傷害。(6)車輛一到立即就近送往醫院。(7)由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差報告上報上級主管部門。(8)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4.2 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方法(1)如果發生觸電事故時首先斷開電源。項目部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并電話通知公司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同時迅速呼叫醫務人員前來進行搶救。(2)如果電源開關在14、較遠處,則可用絕緣材料把觸電者與電源分離。(3)高壓線路觸電:馬上通知供電部門停電,如一時無法通知供電部門停電則可拋擲導電體,讓線路短路跳閘,再把觸電者拖離電源。(4)觸電者脫離電源后馬上進行搶救,同時通知110送往最近的醫院。(5)由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上級主管部門。(6)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4.3 機械傷害應急救援方法(1)一旦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項目部立即切斷電源并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并電話通知公司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同時迅速呼叫醫務人員前來現場進行搶救。(2)對傷員進行必要的處理,如止血:有創傷出血者,應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扎、上止血帶或15、指壓止血等。同時盡快送往醫院。(3)車輛一到立即就近送往醫院。(4)事故調差組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差報告上報上級主管部門。(5)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4.4 大型設備事故應急救援當發生大型設備事故(含塔機倒塌、塔機大臂受力過大折彎、塔機標準節開裂或變形嚴重、吊鉤或吊物發生溜鉤事故、塔機碰到建筑物、塔機之間碰撞等,應立即上報項目部。項目部接到信息,立即起動應急救援組,不管有無發生人員傷亡事故,項目部應在第一時間內上報公司,并立即停止該塔機使用,同時安排專人做好警戒,嚴格禁止一切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公司總工室應在第一時間召集相關人員到達現場(視情況嚴重程度,確定是否請省市有關專家),確定16、好整改方案,并馬上組織實施,在整個整改過程中,現場安全員必須在場監督,當發生人員傷亡時,并應及時撥110、120、119求援。4.5 液壓頂升系統故障預案在頂升過程中,若液壓系統出現異常,應立即停止加節,收回油缸,將下支座落在塔身頂部,并用銷健將下支座與塔身鏈接牢靠后,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立即排除液壓系統故障。故障沒有排除不得進行降節作業。4.6 高溫應急措施(1)人員培訓:高溫季節來臨,項目部將組織現場作業人員暑期施工的安全知識培訓和教育,使工人掌握高溫酷暑期間施工的預防和自救知識。(2)設施配備:改善工人住宿生活條件,宿舍加強通風,配備防暑藥品并定期發放給工人。(3)時間調整:妥善安排高溫期間17、施工生產工作,適當調整工作班次和工作時間,盡量避免高溫時段進行露天室外作業氣溫達到37度以上時,停止室外施工作業加強淋浴室的管理,保證冷熱水的供應,定期開放;及時給工人提供綠豆湯等解暑飲料和清涼油等避暑藥品。(4)加強管理:切實做好施工現場的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對飲用水、食品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避免食品變質引發中毒事件。要加強對夏季易發疾病的監控,現場作業人員發生傳染病、食物中毒時,應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5)專項檢查:要針對夏季施工作業人員易疲勞、易中暑、易發生事故的特點,結合預防高處墜落專項整治工作認真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做到防患于未然。施工單位要認真抓好安全生產責任制等各項18、規章制度的落實,積極開展自查自糾工作,重點做好防中暑、防雷擊、防食物中毒工作。4.7 雷擊應急措施(1)遇雷雨時,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成員應立即奔赴現場,要求施工人員切斷一切電源,同時有序疏散人員到安全區域,要求人員不到高樹、電桿、圍墻下躲藏,不要站在高處及撥打電話。(2)發生雷電傷害事故,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3)受雷擊燒傷和嚴重休克的人,應立即讓人躺下,撲滅身上的火,并對其進行搶救,若傷者雖失去意識,但任有呼吸和心跳,則自行恢復的可能性較大,應讓傷者休息平躺,安靜休息后再送往醫院。若傷者雖以停止呼吸和心跳,應迅速對其人工呼吸及心臟按摩,并緊急送往醫院。(4)在受雷電災害后,應立即向當地主管19、部門匯報災情,并協助主管部門做好雷電災害調查,分析雷電災害事故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4.8 事故后的現場善后處理(1)事故發生時,項目部應立即用數碼相機將受傷者及事故現場進行拍攝。(2)事故發生后,應派專人保護現場,等候公司和地方主管部門來人現場勘查。(3)事故發生后,項目經理應派專人協助調查組調查事故原因,并組織人員采取糾正措施,消除安全隱患。(4)事故處理后,項目經理應組織人員對應急預案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價,對實施不到位或預案的缺陷進行整改并修改相應的文件。(5)傷亡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立即準備相應的資料,以備政府部門人員達到后檢查。4.9送醫路線線路目的地電話1 xx區xx醫院(全程約5公里)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