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住樓基坑支護工程人工挖孔樁基礎安全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924
2024-09-06
10頁
39KB
1、城市商住樓基坑支護工程人工挖孔樁基礎安全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商住樓工程基坑支護工程一、基本原則和方針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事故發生后,應防止事故擴大,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優先保護人,優先保護貴重財產等原則和方針。二、工程基本情況1.工程概況XX商住樓工程位于XX市XX中路。本工程基礎采用人工挖孔樁基礎,共計105條人工挖孔樁。樁身直徑分別為1400mm、1600mm、1700mm、182、00mm、2000mm、2200mm六種,樁長7.5-10米,樁端由擴大頭,護壁采用C20混凝土,樁身混凝土等級為C35,主筋采用二級鋼。2.本工程安全施工特點.本工程基坑深、作業面廣,施工項目多、工種協作范圍大,施工工期較短,交叉作業多,這樣,施工安全就變得格外重要。.人工挖孔樁施工過程不確定因素多,安全工作難度大。加以使用爆破施工,安全工作控制因素多,需各職能部門協調配合做好安全工作。.基坑底部以下已基本進入巖層,施工難度大。部分挖孔樁樁徑1400-2200,孔內施工空間較小,一旦出現意外操作人員難以躲避。3.施工現場內外醫療設施及人員狀況現場附近5分鐘車程有XX醫、省人民醫院,可24小時3、提供醫療救援服務。如有緊急情況,立刻用車送傷者去醫院治療。施工現場設有醫藥箱,配有醫用酒精、體溫計、碘酒、止血白藥、傷口帖、棉簽、繃帶、擔架,放于現場辦公室,由辦公室文員保管。4.消防、救助設施及人員狀況現場按有關要求配備消防設施,在辦公、生活區設置手提式干粉類滅火器。要設消防水籠頭及水帶,2處設置。義務消防人員由現場管理人員、保安員擔任。三、可能發生的事故和影響根據工程特點,目前施工可能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有:坍孔事故、氣體中毒事故、高空墜物及觸電事故、上落孔墜事故。四、應急機構的組成、責任和分工1.指揮機構及其成員項目部成立現場安全施工管理組織,并成立應急小組,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擔任組長4、,組員由管理骨干和各專業負責人組成。小組組成人員按各人職責和分工對施工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匯報。發生較大事故時,領導小組成員要迅速到達現場指揮救援工作。應急救援小組組長: 副組長: 組 員:2.應急救援專業小組成員由各專業部門的技術骨干、義務消防人員和專業技術工人組成。. 義務消防人員:.醫療救護應急人員:.治安隊人員:3.職 責1.負責制定和修訂本項目的“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實施和交底。3.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活動。4.事故發生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并組織指揮救援行動。5.向上級匯報和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5、援工作的經驗和教訓。五、相關人員聯系電話及報警信號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相關人員聯絡電話 姓 名電話號碼姓 名電話號碼姓 名電話號碼火警:119 公安:110 醫療:120 交通:122六、事故應急與救援安全事故的應急和救援措施應根據事故發生的環境、條件、發展狀態和嚴重程度的不同,而采取相應合理的措施。因此本事故應急與救援是安全事故發生后,實施搶救工作和進行事故處理的指導性意見,在實施過程中應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處理。1.應急程序.重大事故首先發現者或目擊者應立即大聲呼救并向工地當班負責人報告條件許可緊急施救、組織疏散報告聯絡有關人員(緊急時立刻報警、打求助電話)成立指揮小組必要時向社會發出救援請求6、實施應急救援、上報有關部門、保護事故現場等善后處理.一般傷害事故首先發現者或目擊者應立即大聲呼救條件許可緊急施救報告聯絡有關人員實施應急救援、保護事故現場等事故調查處理2.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基本要求.各有關人員接到報警救援命令后,應迅速到達事故現場。尤其是現場急救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內到達事故地點,以便傷者得到及時、正確地施救。.事故發生后,要立即與附近醫院取得聯系,請求協助救護。.事故發生后或發現事故征兆時,應立即疏散無關人員撤離事故現場,積極采取有關措施并組織治安隊人員建立警戒,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并保證事故現場的救援道路通暢,以便救援的實施。.當發生重特大事故,如上一級部門在事故現場建7、立應急指揮部,專業救援隊到達事故現場后,要協助他們進行施救,并服從他們的統一指揮。3.事故的應急處置.本工程的樁基礎開挖施工階段,主要可能發生事故為坍孔事故或發現土方坍塌預兆,中毒事故及觸電事故。.坍孔事故原因及預防措施:a護壁支護失效:健全施工質量管理制度和措施,以質量保安全;每節護壁施工堅持三檢和監理復檢制度,護壁混凝土澆注質安員旁站監控,拆模后及時檢查成形質量。b孔口堆載:堅持每日安全檢查,孔口邊不得堆載,樁孔余泥及時清運。c流沙或軟弱夾層:遇到流沙或軟弱夾層,減少每節護壁高度并按設計要求增加鋼筋。下井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由剛性爬梯上落.所有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必須檢查,不合格者不8、得使用。.中毒事故原因及預防措施:中毒事故主要由于孔底遇到有毒氣體且沒有及時通風換氣導致。預防措施為:a.每天施工前向樁井內通風5-10分鐘,排出樁井內氣體。b.操作人員每天下樁井前先使用毒氣檢測儀或進行放鳥檢測孔內氣體,確認樁井內無有害氣體方可入內。c.每個井口至少安排一名人員出土并負責觀察井下作業人員情況,如臨時有事走開,須請臨井工作人員暫時照看。d.發現事故應大聲呼救,決不盲目下井救人,應采取正確方法施救.中毒或缺氧,必須向井下通風,帶好有供氧的防毒面具方可下井救人. 觸電事故原因及預防措施:觸電事故主要由于操作人員不遵守用電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紀律導致。預防措施為:a.施工用電開關必須集9、中于井口,并應裝設漏電保護器,防止漏電而發生觸電事故,確保“三級”安全保護;b.電工經常檢查電線、電路,發現破損及時更換或處理;c.孔內作業時,使用12V安全電壓照明,抽水時井內不得有操作人員,抽水完畢關閉電閘后,操作人員方可下井施工。.現場救援措施a發現隱情要立即呼救,并積極組織施救,同時向有關部門報告或報警。b.按照應急程序處置,迅速成立指揮部門。c.迅速與醫院聯系,組織醫療工作。d.如發生坍孔,判斷掩埋人員位置,組織挖掘搶救。e.如發生觸電,應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對觸電者進行口、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等方法進行搶救。f. 搶救過程中要對危險的地方采取措施及警戒等。g急救人員按照有關救護10、知識,立即救護搶救出來的傷員。h.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時,立即向社會求救。 i.分析事故的影響范圍,迅速組織疏散無關人員撤離事故現場,并組織治安隊員建立警戒,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事故影響范圍。j. 發現事故預兆后,應及時撤出樁井孔內操作人員,并召開有關人員到場作出處理。七、有關規定和要求為能在事故發生時,迅速準確、措施得當、有條不紊的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的損失,落實好各項崗位責任制和各項措施,特規定如下的要求:1.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指揮部成員和救援人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落實人員,當人員由變化時,要及時根據情況給予調整,并及時通知到有關人員,確保11、救援組織的落實。2.事故發生時,如應急救援小組名單的第一負責人不再現場時,由名單的第二人頂替。3.應把報警電話和報警注意事項貼于各辦公室放置電話的附近,以便事故發生時能緊急報警和聯絡有關人員。4.按照任務分工做好物資器材準備工作,各種器材制定專人保管,并定期組織檢查保養,使其隨時處于良好狀態。在倉庫或儲物柜存放的應急物品,除保管人員有鑰匙外,亦要有備用鑰匙,一時無法找到鑰匙時要砸鎖。5.要按照預定的演習時間,定期組織事故應急救援訓練或學習,并要組織現場所有人員學習事故應急常識教育,了解和熟悉本救援法案、了解消防逃生疏散通道、消防設備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6.事故發生時,各有關人員接到報警通知后要迅速趕往事故現場,履行自己的職責。7. 工地應配備氣體檢測儀,通風設備,有供氧的防毒面具,擔架,醫用氧氣瓶等急救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