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公路路面工程邊坡坍塌高溫中暑事件安全專項應急預案1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102
2024-09-06
15頁
34.16KB
1、縣城公路路面工程邊坡坍塌、高溫中暑事安全專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1、目的、原則 為提高XX線A6標項目部發生路面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后的快速反應能力,確保快速、有序、高效地應對路面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降低財產損失,以求在發生路面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后能夠迅速有效地組織搶救,避免人員傷亡,保障國家和人民財產的安全,結合項目部、架子隊和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制訂本應急預案。原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快速行動、減少損失;優先保護人,優先保護貴重財產原則。 1.22、工程概況本合同工程為省道XX線XX縣城公路的一段,主要施工項目包括路基土石方作業、路基擋土墻等石砌工程作業、橋涵構造物施工、路面及安全防護工程施工作業;工程性質為原有道路改造,部分路段需穿越村鎮街道,施工時要保證公路半通車狀態,交叉作業多,施工條件復雜。本分項工程計劃開工日期為年9月3日,計劃完工日期為年8月31日。1.3、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組成、職責1.3.1、組織機構工地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項目經理是應急救援小組的第一負責人,擔任組長,項目副經理和技術負責人是第二負責人,擔任副組長,成員有XX,項目部專職安全員為XX。發現重大火災、爆炸、山體滑坡、基坑坍塌、交通事故,機械傷害、物體打擊、3、觸電傷損到警戒狀態,以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全工地應急救援的工作和組織。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機構圖組長:XX電話:副組長:XX 副組長:XX電話:電話:專職安全員:XX 電話:XXXX XX1.3.2、職責1)、領導小組職責:負責工地應急計劃的制定、修訂;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火災、爆炸、山體滑坡、基坑坍塌、交通事故等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生事故時,由項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事故現場鄰近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2)、組長職責:分析緊急4、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與項目部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上報業主,監理及有關主管部門,決定請求外部援助;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3)、副組長職責:協助應急組長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向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保持與事故現場總指揮的直接聯絡;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5、源,設備以及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組織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根據各施工場區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單位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4)、其他人員職責:搶救現場傷員;搶救現場物資;組建現場消防隊;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對各施工現場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落實周邊協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6、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確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根據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保護事故現場;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調查了解7、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 按“三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定期收集和整理項目經理部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資源數據儲備。1.4、應急救援小組下設機構及職責項目部各職能部門和全體職工都負有對重大火災、爆炸等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為有效控制各種安全事故,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工地擬組成搶8、險組、質安組、后勤組、醫療救護組、善后處理組、事故調查組,由項目經理全盤負責。 1)、搶險組:由專職安全員劉萬勝負責,成員由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項目部班子成員、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工程機械人員組成。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搶險行動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及時向業主,監理以及企業法人報告搶險進展情況。2)、質安組:由專職安全員劉萬勝負責,成員由項目部質檢工程師,試驗工程師,安全員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維持治安秩序,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3)、后勤組:由項目副經理陽9、錦超負責,成員由項目綜合辦公室、財務人員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調集搶險器材、設備;負責解決全體參加搶險救援人員的食宿問題。4)、醫療救護組:由技術負責人陽樹龍負責,成員由計量工程師、綜合辦公室、救護車隊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現場傷員的救護,對搶救出的傷員視情況采取急救處置措施,盡快送醫院搶救。5)、善后處理組:由技術負責人陽樹龍負責,成員由項目領導班子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做好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協調落實遇難者家屬撫恤金和受傷人員住院費問題;做好其他善后事宜。6)、事故調查組:由項目副經理陽錦超負責,成員由項目部領導班子及有關技術專家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對事故現場的保護和圖紙的測繪,查明10、事故原因,確定事件的性質,提出應對措施,如確定為事故,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1.5、救援器材及設備的配備為滿足應急救援需要,項目部配備以下救援器材及設備:序號名 稱單 位數 量用 途1喇 叭個2指 揮2電 鋸個4清除障礙3扳 手把4清除障礙4鋼 釬根20支 護5手 電 筒把12照 明 6大 剪把4清除障礙7撬 棍根10支 護8報 警 器個2呼 救9砂 袋個30墊 路10鐵 鍬把20清除障礙11鎬把20清除障礙12指 揮 旗面4指揮聯絡13繩 索米100救 護14腳 手 板塊20支 護15急 救 箱個2消 毒16繃 帶卷14止血、包扎17溫 度 計支4測量體溫18手 術 剪把2清理黏結衣物11、等19擔 架副4救 護20應急車車號湘E394491轉運傷員救援機械: 寶山30T千斤頂2臺、卡特320挖掘機1臺、夏工機械L50C裝載機1臺等;1.6、安全事故的救護單位及應急聯絡為確保安全事故的及時救治,由隆回縣人民醫院及隆回縣中醫院擔任項目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單位。項目部必須將110、119、120、159、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人員及專職安全員應熟知這些號碼。1.7、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7.1、火災和爆炸事故發生火災和爆炸,首先是迅速撲滅火源和報警119,及時疏散有關人員,對傷者進行救治。1)、火災發生初期,是撲救的最12、佳時機,發生火災部位的人員要及時把握好這一時機,盡快把火撲滅。2)、事故現場負責人接到報告后,一邊組織現場人員救援,盡力控制事故漫延,疏散人員,爆炸事故后應迅速轉移臨近的易燃易爆物品到安全地方。3)、在現場的管理人員,應立即指揮員工撤離火場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災區域擴大。4)、組織有關人員對事故區域進行保護。5)、及時指揮、引導員工按預定的線路、方法疏散、撤離事故區域。6)、發生員工傷亡,要馬上進行施救,將傷員撤離危險區域,同時打“120”電話求救。7)、消防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消防人員配帶好空氣面具,首先查明現場有無受傷人員,并以最快速度將受傷者脫離現場,嚴重者盡快送醫院搶救。8)、項目部領導13、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9)、公安消防部門專業消防隊到達現場后,項目部應積極配合他們做好滅火救災工作,各救援隊伍自覺接受專業消防隊的調遣。10)、當事故得到控制后,應立即成立事故調查處理小組,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成立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快恢復施工。1.7.2中毒事件1)、發生集體中毒事故后,最早發現者應迅速向事故現場負責人報告并撥打120求救,防止事故擴大和保護事故現場。2)、事故現場負責人接到報告后,一邊組織現場人員救援,盡力控制事故漫延,疏散人員,同時向項目經14、理報告。3)、項目經理接到報告后,通知項目部成員和各專業救援隊迅速趕往事故現場。4)、項目經理部應迅速向業主,監理及有關責任單位報告事故情況。5)、項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6)、醫院救護隊到達現場后,項目部應積極配合他們做好搶救工作,各救援隊伍自覺接受專業救護隊的調遣。7)、當事故得到控制后,應立即成立事故調查處理小組,配合當地公安部門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1.7.3、邊坡坍塌及山體滑坡事故本標段邊坡開挖高度最大為10.52m,被雨水沖刷或開挖后山體受損開裂現象可能出現,出現情況15、,施工技術人員應立即向項目部報告,并立即停止開挖。采用補、堵的有效措施。1)、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急小組立即行動,進行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其他管理人員及后勤人員,協助項目經理做相關輔助工作。 2)、發生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現場搶救。施工隊隊長組織有關人員及機械進行清理土方或雜物,并盡快疏通交通,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進行搶救人員,其他成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讓施工技術人員隨時監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16、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合作,各負其責,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1.7.4、物體打擊事故1)、最先發現物體打擊的,要立即報告項目部負責人。2)、項目部成員或現場負責人即刻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救治,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3)、項目部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合作,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施工隊長協助送外搶救,救護車輛及人員到達后,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4)、造成重大傷害或死亡事故時,項目部應及時報告業主,監理及有關責任單位。事故后,立即成立調查事故處理小組,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17、施,處理有關責任人員。1.7.5、管線傷損事故1)、最先發現水、電、通信光纜、煤氣管道傷損的,要立即報告項目部。2)、應急小組成員現場指揮,即刻組織迅速封鎖(事故)事件現場,將事故點20米內進行維護隔離,采取臨時措施將(事故)事件的損失及影響降至最低點。3)、應急小組立即用電話撥打管線相應單位聯系人;并向相應單位聯系人講述內容清單有:單位名稱、所在區域、周圍顯著標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線、主要特征、等候地址、所發生(事故)事件的情況及程度。4)、搶修車輛及人員到達現場后,項目部積極配合他們做好搶救工作,各救援隊伍自覺接受專業搶修隊的調遣。5)、項目部應急小組事后立即組織事件調查,并將事件的調查結果18、,處理意見上報監理、業主及當地有關主管部門,等候調查處理。1.7.6、機械傷害事故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最早發現者應迅速向事故現場負責人報告并撥打120求救,并保護事故現場。2)、事故現場負責人接到報告后,一邊組織現場人員救援,疏散人員,同時向項目部應急小組報告。3)、應急小組接到報告后,通知項目部其他成員和各專業救援隊迅速趕往事故現場。4)、應急小組及時上報業主,監理及有關主管部門,事故后,立即成立事故調查處理小組,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處理有關責任人員。1.7.7、高空墜落事故1)、最先發現高空墜落事故的,要立即報告項目部應急小組成員,2)、應急小組成員現場指揮,即刻組織19、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救治,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3)、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合作,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施工隊長協助送外搶救工作,救護車輛及人員到達后,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4)、項目部及時上報業主,監理及有關主管部門,事故后,立即成立事故調查處理小組,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1.7.8、觸電事故1)、最先發現觸電事故的,應立即關閉電源,并報告項目部應急小組成員。2)、應急小組成員現場指揮,即刻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救治。3)、救治的方法:脫離電源對癥搶救,當發現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急救,關鍵是快;對于20、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可用有絕緣手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柄的斧頭、干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用高壓絕緣桿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4)、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21、斷開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送醫院;如故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臥,并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礙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溫,并迅速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發生痙攣,應立即準備對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搶救;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并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22、的途中,不應停止搶救,許多觸電者就是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的;人觸電后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通常都是假死,萬萬不可當作死人草率從事;對于觸電者,特別高空墜落的觸電者,要特別注意搬運問題,很多觸電者,除電傷外還有摔傷,搬運不當,如折斷的肋骨扎入心臟等,可造成死亡。5)、對于假死的觸電者,要迅速持久的進行搶救,有不少的觸電者,是經過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搶救而搶救過來的。有經過六個小時的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擠壓法搶救而活過來的實例。只有經過醫生診斷確定死亡才停止搶救。6)、人工呼吸是在觸電者停止呼吸后應用的急救方法。各種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對口呼吸法效果最好。(1)施23、行人工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等解開,同時取出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如脫落的斷齒、血塊,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讓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后仰,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暢通。(2)救護人員用手使觸電者鼻孔緊閉,深吸一口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向內吹氣,時約2秒鐘。吹氣大小,要根據不同的觸電人有所區別,每次呼氣要使觸電者胸部微微鼓起為宜。(3)吹氣后,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并松開觸電者的鼻子,使空氣呼出,時約3秒鐘。然后再重復吹氣動作。吹氣要均勻,每分鐘吹氣呼氣約12次。觸電者已開始恢復自由呼吸后,還應仔細觀察呼吸是否會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應再繼續進行人工呼吸,這時人工呼吸要與觸電24、者微弱的自由呼吸規律一致。(4)如無法使觸電者把口張開時,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緊嘴巴緊貼鼻孔吹氣。7)、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后的急救方法。(1)做胸外擠壓時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跪在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成人應擠壓35厘米,以每秒鐘擠壓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恢復,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部。(2)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是無法聯系的。心臟停止跳25、動了,呼吸很快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只有一人搶救,兩種方法交替進行??梢詳D壓4次后,吹氣一次,而且吹氣和擠壓的速度都應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搶救效果。(3)對于兒童觸電者,可以用一只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宜擠壓100次左右。1.7.9、高溫中暑事故1)、應急措施(1)發現工作人員中暑,班組長應立即把中暑人員扶到陰涼處休息。(2)報告項目部安全員,在安全員指導下給患者服用解暑藥品。(3)安全員組織人員給患者進行物理降溫(冰水、冰袋冷敷頭及腋下等),加強通風及散熱。(4)對重癥中暑者,26、必要時送醫院治療。可靜脈滴注冬眠靈2550mg加入5葡萄鹽水500ml中,靜點時需觀察血壓,以防血壓降到過低;痙攣抽搐者可給予安定及10葡萄糖鈣6等緩慢脈注射,高熱大于41半休克者,可快速靜脈滴入4的5葡萄糖鹽水100ml。 2)、應急物資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交通事故1、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最先發現的人應向項目部成員或現場負責人報告,并迅速撥打122電話,如有人員傷亡還需撥打120電話,同時還需通知保險公司,如有停止呼吸的人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人工呼吸。2、禁止一切閑人進入現場,在離出事地點20米范圍內用紅布圍成隔離帶并派人守護。27、3、在應急救護無效的情況下,立即安排車輛將傷亡人員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醫治。4、妥善安排受傷人員的家屬,保護現場,事故后調查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并按制度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 1.8、安全事故的報告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項目部成員和有關負責人報告。項目部成員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同時報告監理,業主及有關主管部門。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急性中毒、中暑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衛生部門。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災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公安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