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水泥部氨水泄露儲罐管道破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296
2024-09-06
12頁
99.06KB
1、化工公司水泥部氨水泄露、儲罐管道破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總則1.1 目的為了及時控制和消除氨水設備泄露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依據公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特編制本預案。1.2 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氨水儲罐、管道、汽車罐車等設備發生事故時的應急作業指導。2、介質特性2.1有強烈刺激性氨味,有毒。外觀與性狀:無色透明液體。氨溶于水大部分形成一水合氨,是氨水的主要成分(氨水是混合物),易揮發逸出氨氣,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能與乙醇混溶。呈弱堿2、性,能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與硫磺或其他強酸反應時放出熱,與揮發性酸放在近處能形成煙霧。2.2 危險特性不燃、不爆。易分解放出氨氣,溫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氣氛。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氨水具有揮發性和不穩定性,具有堿通性,易分解放出氨氣,溫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氣氛。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穩定性:不穩定;禁忌物:酸類;燃燒(分解)產物:氨和水。2.3 健康危害吸入后對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氣短和哮喘等;可因喉頭水腫而窒息死亡;可發生肺水腫,引起死亡。氨水濺入眼內,如不采取急救措施,可造成角膜潰瘍、穿孔,并進一步引起眼內炎3、癥,最終導致眼球萎縮而失明。 皮膚接觸可致灼傷。反復低濃度接觸,可引起支氣管炎。皮膚反復接觸,可致皮炎,表現為皮膚干燥、癢、發紅。由于呈堿性,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對魚類和哺乳動物應給予特別注意。低濃度的氨對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的氨可引起組織溶解性壞死、皮膚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學性炎癥及燒傷、肺充血、肺水腫及出血等。(1) 中毒癥狀輕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聲音嘶啞、吐咽困難,頭昏、頭痛,眼結膜充血、水腫,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悶和胸骨區疼痛等。重度中毒:吸入高濃度的氨時,可引起喉頭水腫、喉痙攣,發生窒息。外露皮膚可出現II度化學灼傷,眼臉、口唇、鼻腔、咽部及喉頭水腫,粘膜糜爛、可能4、出現潰瘍。(2) 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應用2%的硼酸液或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要特別注意清洗腋窩、會陰等潮濕部位,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臉,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2.4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大氣可造成污染,對動植物造成凍傷。3、 容易發生事故的設備部位3.1 氨水儲罐的氣相進出口、液相進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面計接口、安全閥接口、壓力表接口等接管、閥門、法蘭連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露。3.2 氨管道法蘭、閥門、法蘭連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5、露。 3.3 氨罐車裝卸用軟管泄露或爆裂。3.4 氨氣瓶泄露或爆炸。4、裝備與器材4.1 消防裝備與器材消防裝備與器材包括消防車、消防水幕、消防水槍、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砂土等。4.2 防護器材防護器材應配備過濾式防毒面具、空氣呼吸機、濕毛巾、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全密封阻燃防化服、防凍襯紗橡膠手套、工作靴等。4.3 設備物資儲備應儲備的設備物資包括吊車、可燃氣體濃度測試儀、救援繩索(3050米,用于救援中毒傷員和拖曳氣瓶)、不同規格帶壓堵漏器材和工具、防爆電筒、密封膠、稀鹽酸等。4.4 其他醫療救護車、2-3%硼酸溶液、生理鹽水,其它常用就護藥品。5、緊急處置5.1 發生泄露6、或泄露火災事故時應同時進行以下處置:啟動公司氨水泄露處置應急救援預案。搶險救援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接警警情判斷應急響應信息反饋啟動預案信息收集聯絡、上報擴大應急應急資源到位應急救援有關人員趕赴現場事態控制應急增援應急恢復應急結束總結評審現場清理解除警戒善后處理事故調查是i否現場搶救醫療救護人員撤離、疏散信息傳遞不可控否指揮人員到位報警是i響應程序流程圖事故發生應急避險(1) 報警通知公司管理、維修、應急搶險等相關人員立即到場。撥打119、120向消防、醫療等部門報警。通知供水部門對事故發生地段管線增壓,并將事故情況及時報告當地質監、安監等有關部門。(2) 關閥、斷源技術人員或熟悉現場的7、人員關閉輸送物料的管道閥門,切斷事故源。打開噴淋裝置,用水稀釋、吸收泄露的氨氣。消防人員在上風口負責用開花或噴霧水槍進行掩護、協助操作。關閥人員的防護用品必須穿戴齊全。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穩定燃燒的氣體。噴水冷卻容器,如有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3) 搶救傷員、設定區域、疏散人員A救援小組:由質技部牽頭,各部門、科室配合組成。該組成員要對事故現場、地形、設備、工藝熟悉,在具有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時深入事故發生中心區域,關閉系統,搶修設備,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損失,抑制危害范圍的擴大。并負責事故調查工作。職責:穿好全封閉防化服,戴上氧氣呼吸器,在消防水幕的掩護下,查找8、泄露發生的部位及形態,尋找和搶救傷員。B疏散小組:由綜合部牽頭各相關科室配合組成。職責:根據地形、風向、風速、事故設備內氨水量、泄露程度、以及周邊道路、重要設施、建筑情況和人員密集程度等,對泄露影響范圍進行評估,在專家的指導下設定危險區域、緩沖區域、疏散區域,實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導。C堵漏小組:有質技部技術室牽頭,各部門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組成。職責:根據救援小組現場偵查獲得的信息,會同專家組確定堵漏方案。如果設備有爆炸危險須迅速撤離。5.2 泄露處置及堵漏方法(1) 泄壓排空。當罐體開裂尺寸較大而無法止漏時,迅速將罐內氨水導入空罐或其他儲罐中。(2) 大量泄漏時,用帶壓力的水和稀鹽酸溶液,9、在事故現場布置多道水幕,在空中形成嚴密的水網,中和、稀釋、溶解泄漏的氨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廢水。對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網入口進行封堵,防止可燃物進入,造成二次事故。(3) 體積較小的氨水鋼瓶在運輸途中發生泄露,無器具堵漏或泄露無法控制時,可將其浸入水中。(4) 器具堵漏A、管道壁發生泄露,又不能關閥止漏時,可使用不同形狀的堵漏墊、堵漏楔、堵漏膠、堵漏帶等器具實施封堵。B、微孔泄露可以用螺絲釘加粘合劑旋入孔內的辦法封堵。C、罐壁撕裂泄露可以用充氣袋、充氣墊等專用器具從外部包裹堵漏。D、帶壓管道泄露可以用捆綁式充氣堵漏袋,或使用金屬外殼內襯橡膠墊等專用器具施行堵漏。E、閥門、法蘭盤或法蘭墊10、片發生泄露,可用不同型號的法蘭夾具并注射密封膠的方法實施封堵,也可直接使用專用閥門堵漏工具實施堵漏。F、對氨水鋼瓶可先用密封器堵漏,然后用專用工具處置。5.3 現場洗消處理根據氨水的理化性質和受污染的具體情況,可采用化學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處理,或對污染區暫時封閉等,待環境檢測合格后再行啟用。5.4 現場恢復經有關部門、專家對事故現場的安全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允許人員進入事故現場清理、維修設備、恢復生產等。6、安全防護6.1 處理氨水設備泄露時安全注意事項(1) 實施堵漏人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并配備專門的堵漏器材和工具,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防火、防靜電、防中毒等安全技術要求。(2) 佩戴防毒面具。11、空氣呼吸器、穿全密封阻燃防化服。堵較大泄露時,應內穿棉衣褲,外穿防化服,在處理液態氨泄漏時應佩戴防凍傷防護用品。無防護用品時,可以用濕毛巾捂住鼻嘴,向上風口方向轉移。(3) 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堵漏方案、如現場情況變化,應重新制定方案,不得隨意蠻干。(4) 事故救援應以人員安全為首要任務,在必要的情況下,應迅速撤離事故現場。6.2 傷員處置(1) 醫護人員及相關人員負責事故現場接觸人群的檢傷分類。分類類別為:表癥呼吸停止;重度中毒;輕度中毒;重傷;輕傷等。(2) 對表癥呼吸停止者,事故現場給予吸氧、人工呼吸及擠壓術,并立即由120急救人員轉送醫院。重度中毒、重傷者現場簡易清洗,并立即由120急救轉12、送醫院。輕度中毒、輕傷人員事故現場清洗、包扎護理并根據情況轉送醫院。(3) 對現場接觸人群,有不適感的,進行現場觀察至轉為正常。6.3 應委派一人專門負責清點進出事故現場搶險人員的人數和名單,以及事故現場人員及傷殘人員的人數和名單。7應急結束7.1 應急工作結束后,應急作業單位應調查總結本次應急處置工作的經驗,在應急工作結束后的15日內提出總結報告,送交公司安全環保室備案。7.2經應急處置后,單位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確認滿足專項預案終止條件時,可下達應急終止指令。8. 信息發布單位應急指揮辦公室負責單位應急響應行動的媒體采訪接待工作,確定接受的采訪單位和新聞發布內容。也可授權單位其他部門負責采訪接13、待工作。9. 后期處置9.1事故處理完成后,質技部寫出報告(總結):事故經過、事故發生原因、處理過程、經驗教訓、人員傷亡、損失大小情況、事故直接損失、間接經濟損失、獎罰人員名單等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并在部門辦公室存檔備案。9.2經事故調查報告批復后,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污染物處理、必要設備設施的搶修、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險過程應急搶救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10. 保障措施10.1 通信與信息保障 公司企劃部負責公司及外部的通信系統的建立及維護,并定期檢查評估通信系統的安全性。同時建立通信系統保障機制,確保應急期間信息通暢。應急14、機構聯系的方式方法見(附件一)10.2 應急隊伍保障搶險、搶修組由水泥部、動力部、包裝材料部全體人員組成。由各部門部長負責領導。消防救援隊由蒙西鎮消防隊組成,由綜合部保衛科負責領導。搶險、搶修組和消防隊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10.3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類別裝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儲備單位儲備地點負責人滅火器CO2滅火器MTZ8具136各部門防火部位各部門負責人干粉滅火器MFZL8具331各部門防火部位推車式滅火器11.3kg具24各部門防火部位沙土沙箱木箱個10各部門防火部位消防車消防車輛蒙西消防隊消防隊消防水管消防水槍個1各部門重點防火部位消防水車水車輛1水泥部中控鏟車對防護用品安全帽、防護服、防目15、鏡、防護手套、防毒面具等標準套標準配置水泥部生產車間10.4 經費保障應急專項經費由 質技部安全專項費用支出。使用范圍:應急救援 。10.5 其他保障a)應急指揮辦公室設在質技部安監體系室 b)應急指揮辦公室應日常備用一輛應急交通運輸車輛,或備用的車輛只承擔距單位較近的運輸任務,并留好司機手機電話,一旦應急事故發生,通知司機速回。c)應急指揮辦公室應當常備用于應急突發事故的警戒帶,一旦發生突發事故,在事故現場治安警戒使用。d)公司各部門安全負責人應每周對全廠的消防器材進行檢查、保養、維護。定期更換滅火器,日常維護消防設備設施的有效使用,清除消防器材前及安全通道的遮擋物,保持消防器材應急使用及安16、全通道暢通。11. 培訓與演練11.1 培訓年初制定生產計劃時,同時制定應急突發事故培訓計劃。培訓方式包括:防火、防爆、防煤氣、疏散及有關搶救知識輔導、有獎知識問答、滅火器材及防煤氣中毒工具的使用等。要求每名職工有自我保護意識;會正確使用滅火器及防煤氣中毒工具。11.2 演練a)公司各有關部門每年至少開展一次事故應急演練。必須做到有方案、有記錄、有總評、有考核。演練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 b)公司每年由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一次公司范圍的綜合模擬突發事故安全應急演練,檢驗指揮系統、現場搶救、疏散、響應能力。c)各搶救組成員必須熟悉各自的職責,做到動作快、技術精、作風硬。根據實際演練情況,17、查找不足,總結經驗,不斷完善事故應急預案。d)演練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及時修正及彌補應急突發事件搶救預案制定的缺陷。12. 獎懲12.1經營緊急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主任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12.2對在經營緊急事件應急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12.3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的經營緊急事件重要情況或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并處罰金。附 件附件1 有關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系方式部門負責人辦公電話移動電話公司領導水泥部動力部包裝材料部綜合部物資供應部質技部財務部蒙西醫院企劃部蒙西鎮政府蒙西消防隊蒙西安監站事故的應急現場處置18、方案1.氨水貯槽進口閥體及管道破裂時:1.1氨站崗位操作人員要向上級報告的同時,迅速關閉向貯槽進氨的閥門,并立即采取正確果斷的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的發展。1.2生產調度應立即通知消防及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并通知醫院做好救護傷員的一切準備。1.3立即佩戴好隔離式防毒面具進行工藝處理,切斷該貯槽的一切連通閥門,打開該貯槽放空閥門,緩慢降低該貯槽壓力。1.4將該貯槽氣氨送磷銨中和槽生產以減輕該貯槽的壓力,并盡快用完該貯槽氨水。1.5打開高壓消防栓,認準風向,向其泄露處強行補水,用以稀釋泄漏處氨水。1.6密切注視其泄漏量的變化。2.氨水貯槽出口閥門及管道破裂時:2.1氨站崗位操作人員必須立即向上級報告泄露的19、部位,同時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擴大。2.2迅速關閉該貯槽同其它貯槽的連接閥門,以防其它槽的氨水流向該槽。2.3通知生產調度調集消防及有關人員趕赴現場。2.4佩戴好隔離式防毒面具進行工藝處理。2.5加大該貯槽向磷銨中和崗位的送氨量,降低貯槽壓力,打開該貯槽排污閥,排放氨水。2.6迅速打開消防栓對準泄露處,用水稀釋泄露處氨水。2.7操作人員及現場人員應密切注意泄露量的變化。3.氨水貯槽體及連接附件破裂時:3.1發現貯槽破裂,并有大量的氨水泄露,應立即停止向該貯槽送氨水,關閉所有與該槽連接的閥門,加大向中和崗位送氨水量。3.2通知公司調度急調消防人員及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并通知醫院做好搶救傷員的一切準備20、。3.3立即配戴好隔離式防毒面具,有可能接觸時,應穿戴好防護服進行工藝處理。3.4用大量的一次水對準破裂處(人員必須站在上風向)稀釋泄露氨水。3.5打開該貯槽排污及放空閥,減少其破裂處的氨水的泄露量,降低該槽內壓力。3.6密切注視泄露量的變化。4.氨水區著火時:4.1迅速切斷該槽同其它各貯槽的連接閥以防事故繼續擴大,要沉著、冷靜并立即向公司生產調度報警。4.2公司生產調度立即通知消防及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并通知衛生所做好搶救傷員的一切準備工作。4.3在消防隊未趕到之前,要迅速采取措施滅火。4.4車間義務消防隊員要迅速配合操作人員滅火。4.5迅速打開各貯槽噴淋冷卻水,對各貯槽進行冷卻,防止事故蔓延。21、5.現場應急處置原則:5.1急救措施誤食:誤服者用水漱口,給牛奶或蛋清。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若鼻粘膜受到強烈的刺激,可滴入1%的麻黃素溶液,重者應吸入糜蛋白酶。皮膚接觸:一旦氨水沾污皮膚,先用大量清水沖洗,再用2%的食醋液沖洗。若有灼傷,就醫治療。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發現氨水吸入中毒者(出現呼吸道、眼、鼻、皮膚粘膜的嚴重刺激感,并伴隨咳嗽、流涕、發癢、氣促、紫紺、煩躁等癥狀),應讓他迅速離開現場,并脫去被氨水污染的衣、褲;口服食醋50-100毫升,同時22、服用維生素C50毫克,每日3次;并應請醫生急診治療,以免發生意外。5.2滅火方法滅火注意事項:易分解放出氨氣,溫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氣氛。滅火劑:水、霧狀水、砂土。5.3泄漏應急處置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調節至中性,再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沒有專業防護用具時,用潮濕的毛巾捂住口鼻,其效果也很好(因為氨氣極易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