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兒科停電小兒驚厥突發猝死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364
2024-09-06
17頁
49.59KB
1、醫院兒科停電、小兒驚厥、突發猝死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停電或突然停電的應急預案與程序2吸氧過程中中心吸氧裝置出現故障的應急預案與程序3住院患兒發生墜床的應急預案與程序4患兒住院期間出現摔傷的應急預案與程序6小兒驚厥的應急預案與程序8發生輸液反應的應急預案與程序9住院患兒出現輸血反應的應急預案與程序10住院患兒發生誤吸的應急預案與程序11突然發生猝死的應急預案與程序13發生火災的應急預案與程序15停電或突然停電的應急預案與程序【應急程序】接到停電通知 備好應急燈 準備動力電器的應急方案 突然停電2、后 采取措施保證搶救儀器的運轉 開啟應急燈 與電工班聯系 查詢停電原因 加強巡視病房 安撫患兒及其家長 防火、防盜【應急預案】1. 通知停電后,立即做好停電準備,準備應急燈、手電、蠟燭等;如在搶救患者使用動力電器時,需找替代的方法。2. 突然停電后,立即使用搶救患兒機器運轉的動力方法,維持搶救工作,開啟應急燈或點燃蠟燭照明燈。3. 與電工班聯系,查詢停電原因,盡早排除故障或開啟應急發電系統。4. 加強巡視病房,安撫患兒及其家長,同時注意防火、防盜。吸氧過程中中心吸氧裝置出現故障的應急預案與程序【應急程序】備用氧氣袋接吸氧管 繼續吸氧 繼續吸氧 或接備用氧氣筒 觀察病情 通知維修【應急程序】1.3、 立即打開備用氧氣袋,試好流量連接吸氧管,繼續為患兒吸氧,并向患兒家長做好解釋及安慰工作。2. 必要時將備用氧氣筒裝置推至床旁,給予吸氧。3. 應用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缺氧癥狀有無改善以及其他病情變化。4. 通知器械維修組進行維修。住院患兒發生墜床的應急預案與程序【應急程序】做好安全防范 發生墜床時 護士立即趕到 通知醫生查看受傷情況 判斷病情 采取急救措施 加強巡視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準確記錄 做好交接班【應急程序】1. 對于有意識不清并躁動不安的患兒,應加床擋,并有家長陪伴。2. 對于極度躁動的患兒,可應用約束帶實施保護性約束,但要注意動作輕柔,經常檢查局部皮膚,避免對患兒造成損傷。3. 在4、床上活動的患兒,囑其活動要小心,如有需要可以讓護士幫助。4. 對于有可能發生病情變化的患兒,要認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訴患兒家長不做體位突然變化的動作,以免引起血壓快速變化,造成一過性腦供血不足,引起暈厥等癥狀,易于發生危險。5. 教會患兒家長一旦患兒出現不適癥狀,最好先不要活動,應用信號燈告訴醫護人員,給予必要的處理措施。6. 一旦患兒不慎墜床時,護士應立即到患兒身邊,通知醫生檢查患兒墜床時的著力點,迅速查全身狀況和局部受傷情況,初步判斷有無危及生命的癥狀、骨折或肌肉、人呆的損傷等情況。7. 配合醫生對患兒進行檢查,根據傷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8. 加強巡視至病情穩定。巡視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發5、現病情變化,及時向醫生匯報。9. 及時、準確記錄病情變化,認真做好交接班。患兒住院期間出現摔傷的應急預案與程序【應急程序】患兒突然摔倒 立即通知醫生 檢查患兒摔傷情況 將患兒抬至病床 進行必要檢查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對癥處理 加強巡視 觀察效果 寫護理記錄 認真交班 做健康教育 【應急預案】1. 檢查病房設施,不斷改進完善,杜絕不安全隱患。2. 當患兒突然摔倒時,護士立即到患兒身邊,檢查患兒摔傷情況,通知醫生判斷患兒的神志、受傷部位、傷情程度、全身狀況等,并初步判斷摔傷原因或病因。3. 對疑有骨折或肌肉、韌帶損傷的患兒,根據摔傷的部位和傷情采取相應的搬運方法,將患兒抬至病床;請醫生對患兒進行檢6、查,必要時遵醫囑行X光片檢查及其他治療。4. 對于摔傷頭部,出現意識障礙等危及生命的情況時,應立即將患兒輕抬至病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通知醫生,迅速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5. 受傷程度較輕者,可抬至病床,囑其臥床休息,安慰患兒,病測量血壓、脈搏,根據病情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6. 對于皮膚出現瘀斑者可進行冷敷;皮膚擦傷滲血者用碘伏或1.0%新潔爾滅清洗傷口,以無菌敷料包扎;出血較多或有傷口者先用無菌敷料壓迫止血,再由醫生酌情進行傷口清創縫合。創面較大,傷口較深者遵醫囑注射破傷風針。7. 加強巡視,及時觀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平穩。8. 準確7、及時書寫護理記錄,認真交班。9. 向患兒及其家長了解當時摔倒的情況,幫助患兒分析摔倒的原因,向患兒家長做宣教指導,提高患兒及其家長的防范意識,盡可能避免再次摔傷。小兒驚厥的應急預案與程序【應急程序】立即搶救 通知醫生 繼續搶救 及時清理分泌物 觀察生命體征 告知患兒家長 記錄搶救過程【應急預案】1. 住院患兒出現驚厥時,護理人員應立即掐住患兒人中,就地取筷子等東西放在患兒的臼齒部,讓患兒頭偏向一側,同時用負壓器進行吸引,并請家長幫組呼叫其他醫務人員。2. 醫務人員立即給患兒持續氧氣吸入。3. 給予建立靜脈通道。4. 遵醫囑給予鎮靜劑:a、安定0.2-0.3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1 0mg8、,直接靜注,速度1mg/min,后用1-2min發生療效。b、水合氯醛50-60mg/kg,配成10%溶液,保留灌腸。c、苯巴比妥鈉每次1-2mg/kg肌肉注射。5. 如果是高熱引起的驚厥,應迅速給予物理降溫。6. 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神志和瞳孔變化。7. 患兒病情好轉,神志清楚,生命體征逐漸平穩后,護理人員應給患兒:清潔口腔,整理床單,更換衣物。安慰患兒及其家長,給予患兒及其家長提供心理護理服務。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在搶救結束后6h內據實、準確地記錄搶救過程。8. 待患兒病情完全平穩后,向患兒家長詳細了解發生驚厥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療措施。發生輸液反應的應急預案與程序【應急程序9、】立即停止輸液 更換液體及輸液器 報告醫生 遵醫囑給藥 就地搶救 觀察生命體征 記錄搶救過程 及時上報 保留輸液器和藥液 送檢【應急預案】1. 立即停止輸液或保留靜脈通路,改換其他液體和輸液器。2. 報告醫生并遵醫囑給藥。3. 記錄患兒的生命體征、一般情況和搶救過程。4. 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科、護理部、藥械科、消毒供應中心。5. 保留輸液器和藥液送檢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同時取相同批號的液體、輸液器和注射器分別送檢。6. 患兒家長有異議時,立即按有關程序對輸血器具進行封存。住院患兒出現輸血反應的應急預案與程序【應急程序】立即停止輸血 更換輸液管 改換生理鹽水 報告醫生 遵醫囑給藥 嚴密觀察并作好記10、錄 必要時填寫輸血反應報告卡 上報輸血科 懷疑嚴重反應時 保留血袋 抽取患兒血樣 送輸血科 【應急預案】1. 立即停止輸血,更換輸液器,改換生理鹽水。2. 報告醫生并遵醫囑給藥。3. 如是一般過敏反應,情況好轉者可繼續觀察并做好記錄。4. 必要時填寫輸血反應報告卡,上報輸血科。5. 懷疑溶血等嚴重反應時,保留血袋并抽取患兒血樣一起送輸血科。6. 患兒家長有異議時,立即按有關程序對輸血器具進行封存。住院患兒發生誤吸的應急預案與程序【應急程序】立即搶救 通知醫生 繼續搶救 及時清理分泌物觀察生命體征 告知家長 記錄搶救過程【應急預案】1. 住院患兒因誤吸而發生病情變化后,護人員要根據患兒具體情況進11、行搶救處理。當患兒處于神志清醒時:取站立身體前傾位,醫護人員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當患兒處于昏迷狀態時:可讓患兒處于仰臥位,頭偏向一側,醫護人員按壓腹部,同時用負壓吸引器進行吸引;也可讓患兒處于俯臥位,醫務人員進行拍背。在搶救過程中要觀察誤吸患兒面色、呼吸、神志等情況。并請患兒家長幫助呼叫其他醫務人員。2. 其他醫護人員應迅速準備好負壓吸引藥品(負壓吸引器、吸痰器、生理鹽水、開口器、喉鏡等),遵醫囑給誤吸患兒行負壓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內吸入的異物。3. 患兒出現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氣管插管、人工呼吸、加壓給氧、心電監護等心肺復蘇搶救措施,遵醫囑給予搶救12、用藥。4. 給患兒行持續胸外按壓,直至患兒出現自主呼吸和心跳。5. 及時采取腦復蘇,給予患兒頭戴冰帽保護腦細胞,護理人員根據醫囑給予患兒腦細胞活性劑、脫水劑等6. 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神志和瞳孔變化,及時報告醫師采取措施。7. 患兒病情好轉,神志清楚,生命體征逐漸平穩后,護理人員應給患兒:清潔口腔,整理床單,更換臟床單及衣物。安慰患兒及其家長,給予患兒及其家長提供心理護理服務。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在搶救結束后6h內據實、準確地記錄搶救過程。9. 待患兒病情完全平穩后,向患兒家長詳細了解發生誤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療措施,盡可能地防止以后在發生類似的問題和情況。突然發生猝死的應急預13、案與程序【應急程序】防范措施到位 猝死后立即搶救 通知醫生 繼續搶救 告知家屬 記錄搶救過程【應急預案】1. 值班人員應嚴格遵守醫院及科室各項規章制度,堅守崗位,定時巡視患兒,尤其對新患兒、重癥者應按要求巡視,及早發現病情變化,盡快采取搶救措施。2. 急救物品做到“四定”,班班清點,同時檢查急救物品性能,完好率達到100%,急用時隨時投入使用。3. 醫護人員應熟練掌握心肺復蘇流程,常用急救儀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儀器及時充電,防止電池耗竭。4. 發現患兒在病房內猝死,應迅速做出準確判斷,第一發現者不要離開患兒,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時請旁邊的患兒家長幫助呼叫其他醫14、務人員。5. 增援人員到達后,立即根據患兒情況,依據本科室的心肺復蘇搶救程序配合醫生采取各項搶救措施。6. 搶救過程中應注意心、肺、腦復蘇,開放靜脈通道,必要時開放兩條靜脈通道。7. 發現患兒在走廊、廁所燈病房外的環境發生猝死,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后,立即就地搶救,行胸外按壓、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時請旁邊的患兒家長幫助呼叫其他醫務人員。8. 其他醫務人員到達后,按心肺復蘇搶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復蘇,及時將患兒搬至病床上,搬運過程中不可間斷搶救。9. 在搶救中,應注意隨時清理環境,合理安排呼吸機、除顫儀、急救車等各種儀器的擺放位置,騰出空間,利于搶救。10. 參加搶救的各位人員應注意互相密切配合,15、有條不紊,嚴格查對,及時做好各項記錄,并認真做好與患兒家長的溝通、安慰等心理護理工作。11. 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準確地記錄搶救過程。12. 搶救無效死亡,協助家長將尸體運走,向醫務科或總值班匯報搶救過程結果,在搶救過程中,要注意對同室患者進行安慰。發生火災的應急預案與程序【應急程序】做好病房安全管理 消除隱患 緊急疏散患兒 立即通知保衛科或總值班 積極撲救 盡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 積極搶救貴重物品、設備和科技資料火情無法撲救立即撥打“119” 告知準確方位【應急預案】1. 做好病房安全管理工作,經常檢查倉庫、電源及線路,發現隱患及時通知有關科室,消除隱患。2. 16、住院患兒家長不允許私用電器。3. 當病區內發生火災時,所有工作人員應遵循“高層先撤,患兒先撤、重患兒和老人先撤、醫務人員最后撤離”的原則,“避開火源,就近疏散,統一組織,有條不紊”,緊急疏散患者。4. 當班護士和主管醫生要立即組織好患者,不得在樓道內擁擠、圍觀,并立即通知保衛科或總值班,緊急報警。5. 集中現有的滅火器材和人員積極撲救,盡量消滅或控制火勢擴大。6. 所有人員立即用濕毛巾、濕口罩或濕紗布罩住口鼻,防止窒息。7. 在保證人員安全撤離的條件下,應盡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積極搶救貴重物品、設備和科技資料。8. 發現某一房間發生火災,室內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如已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速度疏散鄰近人員。9. 如室內無人,也無易燃易爆物品,不要急于開門,以免火勢擴大、蔓延;要迅速集中現有的滅火器材,做好充分準備,打開房門,積極滅火。10. 關閉鄰近的窗門,斷開燃火部位的電閘(由消防中心或電工室人員操作)。11. 發現火情無法撲救,要立即撥打“119”報警,并告知準確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