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群體性食物中毒溺水等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預案2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398
2024-09-06
26頁
39.27KB
1、幼兒園群體性食物中毒、溺水等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突發校園安全事件 1.犯罪分子持刀行兇、實施暴力侵害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2.收到恐嚇電話、短信或信件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3.校園內發現可疑分子應急處理程序 4.校園內發現可疑物品應急處理程序二、突發校園公共衛生事件 5.突發校園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三、校內其它突發事件 6.群體性斗毆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7.火災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8.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9.體育活動傷害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10.觸電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11.2、防臺風、建筑物坍塌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12.防暴雨雷擊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13.交通安全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14.溺水事件應急處理程序基本預案一、工作思路 我園是一所地處鄉鎮結合部且人口較為密集地段的,隨著近年來我鄉經濟的飛速發展,學校安全工作便顯得愈來愈重要。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不僅是全體師生員工和廣大家長的迫切意愿,也是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使學校成為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高素質人才搖籃的重要保證。為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經常性做好應對風險、預案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堅持防患于未然”的指示精神,增強做好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學校建立和完善應對各類突發事件3、的預案、機制和制度,以確保全體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制定基本預案,是編制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的基礎和關鍵。編制應急處理預案應堅持以人為本,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原則。只有認真摸清學校基本情況,科學評估學校所面臨的事故危險,健全和完善學校師生安全培訓和演練的制度與計劃,才能全面提高學校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綜合管理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二、突發事件分類:學校可能面臨的突發安全事件大致有以下幾類: 1地震、臺風、暴雨雷擊:危害非常嚴重,但發生可能性較小;2SARS、禽流感、類流感、霍亂、感染性腹瀉、風疹、流腦、麻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暴發、流行:危害很嚴重,有可能發生;3持刀4、行兇、暴力侵害、火災、溺水、食物中毒、交通安全事件、觸電:危害非常嚴重,有可能發生; 4、收到恐嚇電話、短信或信件、群體性斗毆、校園內發現可疑分子或可疑物品、體育活動傷害事件:危害非常嚴重,有可能發生; 5、建筑物坍塌:危害很嚴重,但近年發生可能性較小。三、應急處理救援組織網絡、職責 1、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指揮部設在中心學校校長室) 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是學校整個應急處理救援工作的指揮中心,負責向上級部門報告和請示,負責與應急處理救援相關部門和社區聯絡,負責協調應急處理救援期間各救援行動組的運作,統籌安排各項應急處理救援行動,保證應急處理救援工作及時、快速、有序、高效地進行。負責事5、件的調查、分析和處理,排查原因和責任。指揮部成員在接到事件報告或通知后,應火速(校內接報后5分鐘、校外15分鐘以內)趕到現場,并迅速了解和掌握事件基本情況,盡快控制局面,阻止事態發展,立即研究事件處理的具體策略。(1) 人員組成總 指 揮:園長XX副總指揮:XX成 員:各班主任(2) 總指揮職責 決定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的啟動和終止; 統一領導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工作,確定現場指揮人員,負責應急處理救援行動組人員和所需各種資源的統一調度; 向公安、消防、衛生、安監、技監等相關應急救援部門報告,并始終保持密切聯系;相關部門人員到達學校后,配合相關部門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向縣有關部門和單位6、通報事件情況和要求提供救援事項; 向教育局報告事件情況和求援事項; 向本校師生員工通報事件情況; 根據教育局授權,向新聞媒體公布事件情況; 負責事件原因調查和善后工作。2、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現場指揮: (4) 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現場指揮職責:葉麗燕 根據事件應急處理救援預案,在事件現場指揮應急處理救援行動,力求把事件消滅在初始狀態; 指揮事件現場無關人員有序疏散,撤離到安全區域; 負責救護受傷人員和尋找失蹤人員; 負責現場應急救援任務分配和人員調度; 把事件情況,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求援事項向總指揮報告; 與相關應急救援部門合作,提供建議和信息; 維持現場秩序,負責事件現場的警戒和保護7、; 負責事件后的現場清理工作。 3、突發安全事件現場值班人員: (1) 節假日值班:節日值班領導 (2) 日常值班:值班教師和帶班領導 (3) 突發安全事件現場值班人員職責: 在事件發生初始階段,擔當事件現場指揮; 在確認事件即將發生或已經發生后,向學校領導報告; 按照應急處理預案的規定,啟動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維持現場秩序,負責事件現場的警戒和保護。4應急處理救援行動組: (1) 通訊聯絡組:XX (2) 疏散引導組:XX (3) 醫療救護組:XX (4)警戒保衛組:XX (5) 排險搶修組: 保安 (6) 后勤保障組:XX 5、應急處理救援責任制(1) 總指揮是學校突發安全事件8、應急處理救援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整個突發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理救援工作負總責。(2) 現場指揮和現場值班承擔本預案規定的相關職責,指揮有關人員進行事件搶險,對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工作現場指揮和現場值班負責。(3) 學校定期進行安全考核,對安全工作做出顯著成績者,實施獎勵。(4) 對校內發生安全事件,根據責任大小,實施批評、行政處分、經濟處罰等。(四)突發安全事件的報告與現場保護: 突發安全事件發生后,知情者在向110、119報警和通知120醫療救護的同時,應立即將事件地點、時間、類別等事件有關信息報告當日現場值班領導,由當日現場值班領導立即向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再由總指揮向縣局報告。迅速組織力9、量,全力保護現場,并在24小時內寫出突發安全事件書面報告,報上級部門。突發安全事件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2、事件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3、事件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4、事發后采取的措施及事件控制的情況;5、事件報告單位。(四)應急報告救援聯系電話:教育局值班室(行政辦)XX教育局安全科XX急救中心:110 (晝夜)消防火警:119 (晝夜)緊急醫療救護:120(晝夜)園長室:XX,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程序一、突發校園安全事件 1.犯罪分子持刀行兇、實施暴力侵害事件應急處理程序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是:迅速集結優勢力量,阻止犯罪分子行兇。 首獲事件信息10、的任何個人都應當在第一時間向當日學校總值、年級值導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并同時打110報警。 當日學校總值、年級值導和首獲事件信息人員立即組織現場人員,不惜一切代價建立警戒線,使犯罪分子無法靠近學生,防止事態擴大。 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宣布學校進入全面應急狀態,各應急處理救援行動組立即實施應急救援行動。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集結優勢力量,攜帶防衛器械,與犯罪分子周旋,勸阻與制止犯罪行為,為警方援助贏得時間。在有利條件下設法制服犯罪分子。 疏散引導組負責把所有學生和無關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 醫療救護組負責救護受傷學生和其它傷員。 通訊聯絡組向公安、消防、救11、護、社區有關部門、單位求援,爭取外援迅速趕到事件現場,并保證學校應急救援組織信息暢通。警戒保衛組組織人員實施事件現場警戒,阻止無關人員進入學校,維護現場秩序,防范別有用心的人肇事,引導外部救援人員進入事件現場。事件發生后,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應當立即向教育局報告。 2.收到恐嚇電話、短信或信件事件應急處理程序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是:迅速調查清楚來電、來信人的身份和意圖,維護學校和人員安全。 收到恐嚇電話、短信或信件的任何個人都應當在第一時間向當日學校總值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 因個人糾葛收到恐嚇電話、短信或信件的人,若事件有可能影響個人人身安全或學校安全,則必須向學12、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 收到匿名恐嚇電話時,要保持鎮靜,對來電人的無理要求,不要馬上拒絕,通過商談的形式延長通話時間,盡可能從對方獲得最多的信息。有來電顯示的電話機應記下對方的電話號碼,否則可用寫字條、做手勢的方法示意身邊的人員,向電信局查詢電話號碼,有條件的可對恐嚇電話作錄音。 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應當立即對恐嚇電話、短信或信件進行分析研究:-立即派專人在收到恐嚇電話的話機旁值班,電話機應裝有來電顯示和錄音裝置。 -若來電來信人姓名、身份和意圖明確,對方因個人糾葛失去理智而實施恐嚇行為的,學校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妥善處理該事件。-若來電來信人匿名,學校突發13、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應通過來電人的口音、音色、口氣、語調、語言特征和通話內容,來信人的筆跡、信件內容進行分析,并在校內發動教職工提供線索。通過初步推測作案人的動機,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對于匿名的恐嚇電話和信件事件,應當立即向教育局和公安局報告,應當爭取警方盡快加入事件調查。對于破案的計劃和策略要保密。 對于與學校及教職工無經濟或其他糾紛,為勒索錢財或報復社會的人物的恐嚇電話和信件,單位除全力配合警方破案外,應當提高戒備,制訂預案,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對于有可能受到襲擊的人員和部門,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證其安全。3.校園內發現可疑分子應急處理程序 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是:迅速采取措施,控制14、可疑分子。 在校園內發現形跡可疑,四處游蕩,可能作案的可疑分子,保安或目擊人員都應當立即向當日學校總值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 保安和當日學校總值或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指派的人員應當迅速對此人進行詢問,同時把他的行動限制在局部區域內。 若此人自述進入學校的目的明顯缺乏可信度,無人證、物證可以證明,甚至說話前后矛盾、蠻不講理,保安應當將其帶入傳達室進行進一步盤問,同時要封鎖大門。 若有證據表明此人是危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應當立即打110報警,由警方帶走作進一步調查。 若可疑分子在盤問時奪路逃跑,校內目擊人員應當將其相貌、身高、衣著及其它特征和逃15、走方向,向警方報告。同時,學校應當做好此人再一次闖入校園作案的思想準備和預案準備。 在整個過程中,學校應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防范可疑人物使用暴力,要確保周圍人員的安全。 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應當把事件情況及時向教育局報告。4.校園內發現可疑物品應急處理程序 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是:防范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傷害事件。 收到可疑郵包或發現可疑物品的任何個人都應當在第一時間向當日學校總值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 可疑郵包是指:郵戳異常(寄包人地址與郵戳地址不符)、字體奇特、打印粗劣以及收件人姓名、形狀、重量、氣味、包裝包扎、郵包內的聲音都異常。可疑物品是16、指:物品外表、重量、氣味可疑,不是本校的物品,也從未看到過此種物品,不知此物品有何用途,為何會擺放在校園內某處。發現可疑郵包和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員,都不應當試圖打開或隨意擺弄它。要禁止在周圍吸煙或使用手機、對講機或發動機動車輛等。學校應當指定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員進行初步鑒別,判斷是不是危險物品。若不能排除其危險性,應當立即打110報警,請警方專業人員進行檢測和處理。若可疑郵包和物品被警方確定為危險物品,學校應當立即在其周圍設置警戒線,無關人員應當立即撤離,并采取嚴密的防范措施。學校應當配合警方組織人員在校內其它區域搜尋檢查,確定在校園內是否還有其它可疑物品。 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17、配合警方開展各項處理工作,并及時向教育局報告。二、突發校園公共衛生事件5.突發校園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為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使師生的身體健康得到應有的保護和增強,預防和控制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和及時實施應急處理救援工作,就成為當務之急。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具有起病急、傳播迅速等特點,對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社會安定會造成一定影響。為確保疫情能夠得到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處理,保障師生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依據上級有關法規及規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本預案適用于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的處理工作。工作原則-預防為主:加強對傳染性疾病監測,及時發現可疑病例,采取18、有效的預防與治療措施,切斷傳播途徑,迅速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分級控制:傳染性疾病,根據衛生部的控制要求,按疫情波及的區域范圍,分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大事件。在具體的疫情預防控制措施上,根據疾病的實際流行強度,實施分級控制措施,以達到最有效的預防控制效果。本縣的分級控制以疾病是否發生或傳入、是否形成傳播鏈、是否發展為暴發或流行為基本特征,實施動態管理和控制。-分類處置:呼吸道傳染病(SARS、禽流感、類流感)、腸道傳染病(霍亂、感染性腹瀉)、其它傳染病(風疹、流腦、麻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病例,在于早期發現疫情,提高對疫情的早期預警和預報工作。SARS早期預警病例分類標準、禽流感、類19、流感、霍亂病例分類標準、風疹、流腦、麻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病例分類標準,按江蘇省衛生廳規定的病例分類標準執行。(四) 及時處置為有效控制疾病的傳播,根據傳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預防控制措施時,對疑似病例、臨床確診病人實行隔離治療;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實行(隔離)醫學觀察。預防控制指揮系統為確保預防和控制工作正常運作,學校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組織指揮系統,相應建立由學校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管理下的綜合協調組、信息組、疫情調查組、消毒組、宣傳組和后勤組。制定相關的工作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消毒制度、傳染病宣傳制度、晨檢制度等。預防控制網絡及職責班主任老師 -負責每天20、對本班學生健康狀況的動態觀察,發現與某些傳染性疾病相關的癥狀或因病缺課情況,應詢問學生健康狀況并做好相應記錄,如病例數超過正常值時,應及時報告校醫。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應提供本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生當時的身體狀況。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對本班學生的發病情況作動態了解后,每天2次報告校醫。 校 醫-負責每天接受班主任晨檢情況報告,并記錄歸檔。-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負責及時將事件發生地點、時間、主要病征、發病人數、發病班級、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現狀和趨勢,向學校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報告。-負責對出現癥狀的學生進行暫時隔離,必要時護送至相關醫院就診。 -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1、后,負責每天2次接受班主任的各班發病情況報告,并統計后上報學校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對病愈返校的學生,返校當天必須先到學校醫務室,經校醫檢查(衛生部門出具的返校證明)后,方可進入教室上課。學校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學校組建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明確分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的領導和職能處室,負責統一組織、協調應急工作。當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學校根據疫情波及范圍和流行的情況,停止進行集體性活動,避免發病班級學生進入集體活動場所(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實驗室和食堂等),對發病較多班級的學生,相對限制活動區域,必要時使用備用教室,防止發病班級之間的交叉感染。疫情嚴重時,報請22、相關部門后,考慮全校停課。 學校加強同疾控中心的聯系,保持信息通暢,密切關注學生的發病狀況。 學校正常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利用健康教育課、晨會、班會、廣播、電視、板報等多種形式,堅持正面宣傳,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緒,使之自覺配合學校做好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根據不同季節傳染病發生特點,宣傳傳染病的危害與防控知識,增強疾病預防的意識和能力,幫助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學校發生傳染病流行時,對發病班級教室進行徹底消毒,保持教室、宿舍內空氣流通,要經常開窗通風。對食堂、廁所進行消毒,以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學校發現傳染病疫情后,迅速向全體師生公布疫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護措施,讓23、廣大師生了解情況,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樹立戰勝傳染病的信念。個人防護與消毒工作 在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時,接觸可疑病例、臨床診斷病例應做好個人防護工作。上述人員應穿戴工作服、隔離衣、工作帽和防護口罩。每次接觸病人后立即進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各種污染對象的消毒方法-地面、墻壁、門窗:用0.2%-0.5% 過氧乙酸、500mg/L-1000 mg/L二氧化氯、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為1000 mg/L-2000 mg/L的消毒液噴霧。水泥墻、石灰墻為100 ml/m2。對上述各種墻壁的噴灑消毒劑溶液不宜超過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內噴霧一次,噴藥量為200ml/m-2300ml/m2,待室內24、消毒完畢后,再由內向外重復噴霧一次。以上消毒處理,作用時間應不少于60分鐘。-空氣:房屋經密閉后,每立方米用18%-20% 過氧乙酸溶液5-6 ml(即每立方米用純過氧乙酸1克),使用過氧乙酸熏蒸器進行消毒,也可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裝有適量酒精的酒精燈加熱蒸發,薰蒸2 小時,即可開門窗通風。熏蒸消毒時要注意防火,還要注意過氧乙酸有較強的腐蝕性。對于體積較大的房屋,密閉后應用0.3-0.5過氧乙酸、3%過氧化氫、500mg/L二氧化氯或有效氯含量為1500 mg/L的消毒溶液,用氣溶膠噴霧,20-30 mlm3,作用1-2小時。消毒后即可開門窗通風。-衣服、被褥、書報、紙張:耐熱、耐濕的紡25、織品可煮沸消毒30分鐘,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 分鐘,或用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為250 mg/L-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不耐熱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纖尼龍制品和書報、紙張等,可采取過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時,將欲消毒衣物懸掛室內(勿堆集一處),密閉門窗,糊好縫隙,每立方米用18%-20% 過氧乙酸5-6 ml(1克/米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熱薰蒸1小時-2小時。或將被消毒物品置環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溫度為54,相對濕度為80%條件下,用環氧乙烷氣體(800毫克/升)消毒4小時-6小時;或用壓力蒸汽進行消毒。 -病人排泄物和嘔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嘔吐物,每1000 毫升可加漂白26、粉50克或有效氯含量為20000 mg/L的消毒液2000毫升,攪勻放置2小時。無糞的尿液每1000毫升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鈣1.5 克或有效氯為100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100 毫升混勻放置2小時。成形糞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 漂白粉乳劑(含有效氯5%),或有效氯含量為50000 mg/L的消毒液2 份加于1份糞便中,混勻后,作用2小時。-餐(飲)具:首選煮沸消毒15 分鐘-30 分鐘,或流通蒸汽消毒30 分鐘。也可用0.2%-0.5%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為250 mg/L-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 -盛排泄物或嘔吐物的容器:可用有效27、氯含量2000mg/L-5000mg/mg/L的消毒液、或0.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30 分鐘,浸泡時,消毒液要漫過容器。 健康教育 要充分利用廣播、板報、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廣泛開展SARS、禽流感、霍亂、感染性腹瀉、風疹、流腦、麻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防治知識的宣傳,宣傳普及衛生科普常識,指導學生以科學的行為和方式對待SARS、禽流感、霍亂、感染性腹瀉、的風疹、流腦、麻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三、校內其它突發事件 6.群體性斗毆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是:迅速制止斗毆,避免人員傷亡。獲得群體性斗毆事件信息的任何個人都應當在第一時間,向當日學校總值和學校突發安28、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若事態已經失控或后果嚴重,應立即打110報警。學校領導應迅速集結優勢力量(必要時攜帶防衛器械)趕到現場制止斗毆,并在斗毆現場設置警戒線,防止事態擴大。 若斗毆者手中有器械,應首先收繳所有斗毆器械。 若有校外人員參與斗毆,應設法不讓他們逃離。 若有學生受傷,應立即進行救治,或打120送醫院,并及時與家長聯系。 分離斗毆雙方,由學校、年級部領導、班主任等進行詢問,了解斗毆原因和過程,并做好筆錄。對有流氓惡勢力嫌疑的校外人員,應交警方處理。對外校學生,應與學生就讀的學校聯系。對參加斗毆的學生進行教育,對情節嚴重的給予必要的處分,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要對斗毆事29、件的校內外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要防范學生在校外遭到毆打。 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應當將斗毆事件有關情況及時向教育局報告。7.火災事件應急處理程序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是:安全撤離人員,盡快撲滅火災,減少事件損失。 獲得火災信息的任何個人都應當在第一時間向當日學校總值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并同時打119報警。 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立即啟動火災應急預案,各應急處理救援行動小組立即實施應急救援行動。通訊聯絡組應當立即進行火警廣播,指導師生疏散。 在初起火點現場的教職員工,要使用消防栓、滅火器材等進行滅火自救。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應當根據應急預30、案,選擇合適的疏散路線,迅速地組織師生撤離建筑物。 疏散引導組趕赴指定位置,在樓梯口、拐彎口、*道路,引導師生安全撤離,并在上風向的指定地點集合。搶修排險組應當在消防隊到達之前,全力滅火,控制火勢,保障應急照明,并采用通風排煙辦法,為安全疏散創造條件。疏散引導組應當在集合地點對學校所有人員和外來人員進行清點,尋找滯留在現場的人員。醫療救護組應當努力營救事件現場的傷員,并將他們安全轉移。警戒保衛組要立即在事件現場和學校周圍設置警戒線,維護現場秩序。引導外部救援人員進入現場,保護學校財產安全。火災撲滅后,學校周圍警戒線和事件現場警戒線,必須根據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或消防部門的命令,方可解31、。事件發生后,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應當立即向教育局報告。8.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應急處理程序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是:立即控制可疑食品,防止事態擴大,迅速組織救治病人。發現師生出現食物中毒癥狀的任何個人都應當在第一時間向當日學校總值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 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立即下達命令,停止食用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追回已售出的食品,立即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容器、工具、設備。 現場控制組立即在食堂事件現場實施警戒保衛。校醫立即對有食物中毒癥狀的學生進行醫治,有明顯或嚴重癥狀的學生,立即送醫院救32、治。 派學校、年級部干部、班主任、教師去醫院,探視、安慰師生,并及時與患病學生的家長和教師親屬聯系。立即上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并配合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和取樣工作。負責提供學校師生用餐的餐飲公司或食品店,一旦發現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應當立即停止一切生產和經營活動,封存所有食品及原料。若有證據證明或有理由懷疑有人投毒,應當立即報警。事件發生后,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應當立即向教育局報告。9.體育傷害事件應急處理程序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盡快用合適的方式救治受傷學生。發現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受傷時應當立即向當班體育老師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體育老師應當立即送學33、生去醫務室救治、如校醫認為有必要,立即送醫院救治。下肢受傷的學生,不可讓其自己行走,必須背運;胸悶、暈倒的學生不可背運,必須抬送。對頸椎、腰椎骨折學生不宜推動,應請骨科專業醫生協助。學校應隨時掌握受傷學生情況,并與受傷學生家長聯系。 學校應當檢查學生受傷地點的設施、設備是否有事故隱患。學校應當了解,在學生受傷的過程中,是否有人對事故的發生和擴大負有責任,還應了解學生的體質是否適合進行該項體育活動。學校應當妥善處理學生受傷事件。出現嚴重傷害事件時,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應當立即向教育局報告。10.觸電事件應急處理程序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是:搶救觸電者,避免在搶救時發生其它事故。 發現34、觸電事件的任何個人都應當在第一時間搶救觸電者,并讓在場人員打120求援,同時向當日學校總值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觸電解脫方法:切斷電源;若一時無法切斷電源,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等絕緣材料解脫觸電者;用絕緣工具切斷帶電導線;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體。 注意:要預防觸電者解脫后摔倒受傷。另外,以上辦法僅適用于220/330V“低壓”觸電的搶救。對于高壓觸電應及時通知供電部門,采用相應的緊急措施,以免發生新的事故。醫務人員到達前的現場搶救方法:觸電者神智清醒,讓其就地休息;觸電者呼吸、心跳尚存、神智不清,應35、仰臥,保持周圍空氣流通,注意保暖;觸電者呼吸停止,則用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用體外人工心臟擠壓維持血液循環;若呼吸、心跳全停,則兩種方法同時進行。注意:現場搶救不能輕易中止,務必堅持到醫生到場后接替搶救。 觸電事件發生后,學校應立即在現場設置警戒線,維護搶救現場的正常秩序,相關人員應當引導醫生快速進入事件現場。事件現場警戒線必須待醫生將觸電者帶離現場赴醫院救治,事件調查和排險搶修工作完畢,現場已無事故隱患時,方可解除。 事件發生后,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應立即向教育局報告。11.防臺風、建筑物坍塌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是:防范事故,確保人員安全,減36、少財產損失。臺風來臨的整個時段,學校、年級部值班人員應當不斷地在校園內巡視,若發現險情,立即向當日學校總值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啟動應急處理程序。若建筑物在臺風中發生傾斜、開裂、坍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應立即組織人員引導師生撤離現場,疏散至安全區域,同時切斷建筑物電源。 若有人受傷,醫療救護組進行現場救治,或打120送醫院。在危險建筑物周圍設置警戒線,派專人密切觀察建筑物狀況。 在城建局、安全監管部門和有資質的房屋檢測專門機構檢測后,經他們同意,方可在確保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搬遷貴重設備和重要資料。若電線桿、樹木或其它高架物傾斜,應立即組織人力進37、行支撐和加固。對不牢固的空中懸掛物或屋頂材料要進行加固或拆除。關閉學校所有的玻璃門窗。在所有存在事故隱患的建筑物和高架物周圍設置警戒線,把人員活動限制在安全區域內。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指揮部應當把人員受傷、財產損失和嚴重事故隱患情況及時向教育局報告。12.防暴雨雷擊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是:防范事故,確保人員安全,減少財產損失。暴雨來臨時段,學校、年級部值班人員應當在學校各處巡視,若發現險情,立即向當日學校總值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啟動應急處理程序。 若房屋內漏雨,應當切斷電源,有秩序地轉移室內學生,以及貴重設備。學校應當關閉所有門窗。 若38、有雷電,應當盡可能地切斷除照明以外重要的設施設備的電源,防止電器在雷擊時遭到雷電侵襲。配電房和電氣設施周圍不要放置可燃物。排險、救護等應急人員應當做好救援準備。四、若暴雨造成房屋進水、校園積水:應當切斷電源,用抽水泵等器具排水,疏通下水道,詢問市政部門排水設施運行情況。應當盡可能防止廁所進水和溢水,防止水污染。 放學時,應為學生搭設臨時通道,減少因腿腳浸入污水中受到病菌感染。學校應當組織師生,有秩序地轉移,避免推擠踩踏,堵塞通道。房屋積水時應當把設備、資料等物品往高處轉移。五、保安應當維護校門口秩序,安撫家長,疏導交通。積水退盡后,學校應當和防疫部門一起做好消毒和清潔工作。13.交通安全事件應39、急處理程序 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是:防范事故,盡快用合適的方式救治受傷學生。各班主任應經常在班內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常識的宣傳教育,提醒學生進出校園和經過馬路時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別是對走讀生過馬路應經常提醒,防止交通事件的發生。 教職工如遇學生在校外馬路上發生交通安全事件,要及時撥打110報警,對受到傷害的學生進行緊急處置,對肇事車輛進行記錄,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學校醫務人員和120醫院,派車將受傷學生送往最近醫院救治,還應報告給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班主任和家長。 學生一旦在馬路上發生交通安全事故時,經過現場的教職工都應負責地保護好現場,電話報警,通知交通警察到現場勘察。一40、旦發生交通事故,經過現場的教職工應配合交警對學生做好疏散工作,保證交通的暢通與安全。學校保安應對學生進出校門的情況進行現場監督,對違反交通安全規定的學生應進行批評教育,對不聽從教育的學生應及時報相關的年級主任和班主任進行處理,嚴重的由政教處查處。學校保安應在學生放學和上學時間維持學生過馬路,在馬路旁擺放警示牌,學生騎車進出校門必須下車。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在場的教職工和值班領導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指示、標志和圖示合理正確地疏散學生。. 14.溺水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本應急處理程序的要點是:防范事故,盡快用適當的方式搶救溺水學生。 對學生加強游泳安全教育,教育學生不到河邊、池塘邊玩耍,不得私自下河游泳,如確須到游泳場游泳的,必須經學校組織或家長帶領。 讓學生掌握有關防溺水、自救等知識,在緊急情況下,會進行簡單的處理。 一旦發生學生溺水事件,應在第一時間內報警、組織施救,同時向當日學校總值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 如有傷者,應及時送最近醫院救治。 通知家長,密切配合,共同救護。 組織調查、上報,處理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