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民醫院公共衛生傳染事件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401
2024-09-06
14頁
64.25KB
1、城市人民醫院公共衛生傳染事件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人民醫院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援預案一、總則(一)目的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導和規范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二)編制依據根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2、XX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豐順縣應急救援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預案。(三)工作原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工作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統一領導,明確職責;依法處置,科學規范;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原則。(四)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縣范圍內突然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五)本預案是根據國家、省、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規章制度制定的。在執行中必須服從上級衛生主管部門的指揮。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一)事件分級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3、涉及范圍,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I級)、重大(級)、較大(級)和一般(級)4個等級。(二)分級標準1、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1)我市發生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有擴散趨勢,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多個縣(區),并有進一步擴散趨勢。(2)我市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疫情有擴散趨勢。(3)涉及多個縣(區)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擴散趨勢。(4)發生新傳染病、我國尚未發現的傳染病發生或傳入,并有擴散趨勢,或發現我國已消滅的傳染病重新流行。(5)發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丟失事件。(6)周邊以及與4、我國通航的國家和地區發生特大傳染病疫情,并且我縣出現輸入性病例,嚴重危及我國公共衛生安全的事件。(7)發生跨國、跨地區的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的事件。(8)國務院衛生部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我市發生以下一種情況,并且事態未能有效控制的。(1)在我縣行政區域內,1個平均潛伏期內(6天)發生5例以上肺鼠疫、敗血癥鼠疫、肺炭疽病例,或相關聯的疫情波及2個以上的縣(區)。(2)腺鼠疫發生流行,在我市范圍內,1個平均潛伏期內多點連續發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圍波及我市以外周邊地區。(3)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45、)霍亂在我市1個區范圍內流行,1周內發病30例以上;或疫情波及2個以上縣(區),有擴散趨勢。(5)乙類、丙類傳染病波及2個以上縣(區),1周內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2倍以上。(6)我國尚未發現的傳染病發生或傳入,尚未造成擴散。(7)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擴散2個以外的縣(區)。(8)發生重大醫源性感染事件。(9)預防接種或群體預防性用藥出現人員死亡事件。(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100人并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10例以上死亡病例。(11)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12)境內外隱匿運輸、郵寄烈性生物病原體、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內人員感染或死亡的。(13)省級以上人6、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3、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我市發生以下一種情況,并且事態未能有效控制的。(1)發生肺鼠疫、敗血癥鼠疫、肺炭疽病例,一個平均潛伏期內病例數1-4例,流行范圍在一個縣(區)范圍內。(2)腺鼠疫發生流行,在一個區范圍內,一個平均潛伏期內連續發病10-19例,或流行范圍波及2個以上縣(區)。(3)霍亂在一個縣(區)范圍內發生,1周內發病10-29例,或波及2個以上縣(區),或我市的縣(區)首次發生。(4)1周內在一個縣(區)范圍內,乙、丙類傳染病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1倍以上。(5)在一個縣(區)范圍內發現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6)對我7、市2個以上縣(區)造成危害的較大食品安全事故。(7)一次食物中毒人數50-99人,或學校、幼兒園、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25-99人,或地區性或全國性重要活動期間發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25-99人,或出現1-9人死亡。(8)預防接種或群體預防性服藥出現群體心因性反應或不良事件。(9)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49人,或1-4人死亡。(10)省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和我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4、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1)腺鼠疫在我縣行政區域內發生,一個平均潛伏期內病例數1-9例。(2)霍亂8、在我縣行政區域內發生,1周內發病9例以下。(3)一次食物中毒人數30-49人,未出現死亡病例,或學校、幼兒園、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5-24人,或地區性或全國性重要活動期間發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5-24人。(4)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9人,未出現死亡病例。(5)縣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標準將根據國家衛生部、省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和我市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際情況適時作出調整。三、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一)突發公衛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朱春龍成 員:黎劍泉 朱少慧 侯躍芳 陳 彬 徐小琳張 彰 高清琴 劉 靜 楊展交職 責9、:負責指揮突發公衛事件全面領導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醫務部,由張彰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處理日常事務。(二)突發公衛事件應急協調小組組 長:成 員:彰 各臨床、醫技科室正副主任、護士長職責:1、負責制定應急預案,落實救援措施,保障醫療安全。2、負責管理、協調及調動相關科室及救援小組成員。3、負責突發公衛事件救援物資、藥品及器械儲備和供應。4、負責維持院內秩序和保衛工作。(三)突發公衛事件應急救治專家組組 長:成 員:職責:1、負責突發公衛事件的確定、評估和審查救援方案。 2、負責指導突發公衛事件病例的診治和護理。(四)突發公衛事件救援隊第一應急醫療救援隊隊長:副隊長:隊 員:第10、二應急醫療救援隊隊長:張副隊長:胡隊 員:黃 巫食物中毒醫療急救隊 隊長:副隊長:隊 員: 張 傳染病爆發流行醫療急救隊隊長:副隊長:隊 員 重大創傷事故醫療急救隊隊長:黃副隊長:彭隊 員:唐 職責:1.負責病員的診斷、治療、護理及醫學觀察。2.負責制定危重病員的診療方案、組織會診、決定轉診等。3.負責傷病員的轉運工作。4.負責檢測標本采集并配合疾控中心進行流調。疫情監測報告組組長:張成員:羅職責:1、負責突發公衛事件病例登記、匯總,并及時上報突發公衛事件領導小組。 2、負責疫情的網絡直報工作。 3、負責與縣疾病控制中心的聯絡工作。院內感染控制、消毒組組 長:劉成 員:羅職 責:1、負責院內感11、染控制、消毒隔離的指導工作。 2、負責消毒藥品、器械及隔離服的準備工作。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時限和程序 (一)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在2小時內,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1、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爆發、流行的 2、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 3、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 4、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 5、發生重大火災、水災、特大爆炸、車禍及其他重大傷害事件(二)突發時,實行“零報告”制度,嚴格報告程序。接診醫師應立即匯報醫務科和預防保健科(或醫院總值班),主管部門匯報分管院長和院長。醫務科(或醫院總值班)當在2小時內向縣衛生局、疾12、控中心或食藥局報告,不得緩報和瞞報。如系傳染病,醫務人員在報告預防保健科的同時應及時準確填報傳染病報告卡。疫情監測報告組接到疫情報告后要在2小時內向縣衛生局和疾控中心報告,并及時網絡直報。任何科室、個人未經授權不得擅自發布突發公衛事件相關信息。(三)突發事件報告電話:6656501。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反應和終結(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反應政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后,我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自然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后,突發公衛事件救援隊及裝備等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集結到位。(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終結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確認無新病例出現,且宣布本次突發公衛事件終止后13、,我院即終止本次突發公衛事件的應急狀態。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保障醫院應當遵循“平戰結合、常備不懈”的原則加強突發公衛事件救援隊伍的建設,組織對救援應急隊伍的培訓,儲備救援物資并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保證突發公衛事件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七、附則(一)責任與獎懲突發公衛事件應急救援工作實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醫院對突發公衛事件應急救援工作作出貢獻的先進科室和先進個人給予表彰。對失職、瀆職的有關責任人,要根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二)預案制訂與修訂本預案定期進行評審,根據突發公衛事件應急救援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更新、修訂和補充。(三)預案解釋14、本預案由醫務部負責解釋。(四)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搶救預案一、流程1、應急反應及組織 接“120”急救電話后,“120”緊急出動的同時,應立即向主管部門匯報(下圖為突發意外傷害事件搶救應急預案啟動程序)。2、主管部門:(1) 向值班院長匯報、請示。(2) 與上級及搶救現場取得聯系,必要時請求支援,根據情況啟動醫院應急預案。(3) 根據需要選擇不同專業的醫務人員和醫療物品, 擴大急救隊伍。(4) 協調院內各方面的工作, 做好接待大批傷病員的準備。(5) 根據需要安排休班的醫務人員參加搶救。急診科分診臺護士接到突發事件緊急通知 立 即呼 叫立 即通 知急診科二線 , 急診科主任15、 , 急診科護士長 ,各相關科室一線值班和二線副班醫師, 救護車醫教科(白天) 院值班(夜間)立即報告值班院長 按事件選擇通知第一應急醫療救援隊、第二應急醫療救援隊、食物中毒醫療急救隊、傳染病爆發流行醫療急救隊、重大創傷事故醫療急救隊要求第一批被呼叫的科室人員必須在10min內到達急診科外科系統 外一科、外二科、婦產科、麻醉科、手術室 內科系統內一科、內二科、內三科、兒科向上級衛生主管部門匯報,請求支援繼 續呼 叫1. 各科夜班休息的護士及醫師2. 各科在家休息及下夜班休息的護士及醫師將外出急救品(院外急救成套設備、內、外科用物、靜脈輸液用物)搬到急診分診大廳等侯急救車及第一批出發隊員 指 揮16、現 場進入綠色生命安全通道(6) 指揮院內現場搶救工作。(7) 根據需要通知并組織第二批相關科室醫務人員到位。3、院內接待大批傷病員場所安排。4、根據應急規模, 啟動人員緊急替代程序, 調動一、二、三梯隊人員。二、檢診、分診體現優先服務原則 :1、外科系統指定普外科高年資醫師負責。2、內科系統指定急診科高年資醫師負責。3、驗傷標志要求一律系在傷病員左上肢。黑色死亡 ; 紅色危重 ; 黃色中度 , 綠色輕度4、搶救分類(1) 特重度: 1 次傷病亡 50 人以上,或死亡 20 人以上 ;(2) 重度 : 1 次傷病亡 20-49 人 ,或死亡 1O-19 人 ;(3) 中度 : 1 次傷病亡 617、-19 人 , 或死亡 2-9 人 ;(4) 輕度 :1 次傷病亡 5人 , 或死亡 1人以下。三、急救用品主要負責供應單位1、總務科 病床、被褥等2、設備科 一次性醫療用品、氧氣、儀器、治療車等。3、藥劑科各種急救藥品。四、實施要求1、首診科室必須了解患者全面狀況, 遇有新情況給予及時處理, 并組織相關科室會診, 在未經其他科室接管之前, 實行“一站式服務”, 對患者負全責。2、遇有各科搶救組長不在時, 由在場最高行政領導或最高年資醫師負責組織搶救工作。3、遇有涉及多科搶救的患者協調困難時, 由指揮部指定科室搶救并接收患者。4、遇有超過 20 人, 由指揮部決定成立臨時病房。所需設備、物資由設備科、物資科負責提供。醫師、護士由醫教科、護理部負責在全院進行調配。5、夜間派遣醫療隊, 由各科副班或二線人員組成, 院內工作由三線或科主任另行安排人員接替。6、被叫人員接到呼叫后,10分鐘內必須趕到指定崗位參加搶救。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