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生產項目高空墜落事故準備及響應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508
2024-09-06
17頁
53.06KB
1、建筑生產項目高空墜落事故準備及響應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了保護本企業從業人員在經營活動中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本企業在出現生產安全事故時,能夠及時進行應急救援,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安全事故給本企業及本企業員工所造成的損失,特制訂本火災、高空墜落、坍塌、傾覆、機械傷害、觸電等應急預案。本預案適用于所在公司內部實行生產經營活動的部門及個人。發生潛在(事故)事件、物質:不安全行為、環境、心理素質;發生潛在(事故)事件場所:生產作業區域;發生潛在(事故)事件場所配備器材:急救器材、設施、防汛物資;2、應急計劃:每年一次;應急準備和響應物資:急救器材、設施、防汛物資。高空墜落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一、應急準備1、組織機構及職責(1)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2)高處墜落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高處墜落事故的應急處理。2、培訓和演練(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3、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達損傷藥品、包扎紗布。(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4、防墜落措施1)使用安全用品材質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必須進行定期檢查及試驗。2)2m以上空作業,必須綁扎安全帶,佩戴二道防線。3)施工現場必須設安全監護人和施工負責人,班前會必須要宣讀安全工作命令票和施工任務單,施工人員必須要明確施工時的主要安全范圍并在安全工作命令票上簽字。4)高空作業時,注意高空活動物體,二道防線一定要高掛低用,嚴禁掛在活動物件上。5)臨邊施工區域,對人或物構成危險的地方必須設境界線或施工圍欄,派專人監護,確保人、物的安全。高處作業使用的工器具,要抓牢,嚴禁投擲材料和工器具。64、)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經過現場培訓、交底、安裝人員必須系安全帶,交底時按方案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作業條件和隊伍情況做詳細交底,并確定指揮人員,在施工時按作業環境做好防滑、防墜落事故發生。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記、整改檢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險情,應立即停止作業。二、應急響應1、一旦發生高空墜落事故由安全員組織搶救傷員,及時撥打“120”急救中心,由安全員及施工現場人員保護好現場防止事態擴大。其他義務小組人員協助安全員做好現場救護工作,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現場安全員組織臨時搶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將傷亡5、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度。2、處理程序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2)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發生。3)對所有員工進行事故教育。4)宣布事故處理結果。5)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報告。坍塌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一、應急準備1、組織機構及職責(1)項目部坍塌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2)坍塌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坍塌事故的應急處理。2、培訓和演練(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坍塌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6、保持。(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等。(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4、預防措施1)深基礎開挖前先采取井點降水,將水位降至開挖最深度以下,防止開挖時出水塌方。2)材料準備:開挖前準備足夠優質木樁和腳手板,裝土袋,以備護坡(打樁護坡法),為防止基礎出水,準備2臺抽水泵,隨時應急。3)深基礎開挖,另一種措施是準備整體噴漿護坡,開挖時現場設專人負責按比例放坡,分層開挖,開挖到底后,必要時由專業隊做噴漿護坡,確保邊坡整體穩固。二、應急響應1、坍塌事故發生后,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7、,施工現場負責人馬上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搶救,立即通知救援小組負責人進行急救,同時保護現場。2、救援小組到達現場后,由組長總指揮,進行緊急救援措施安排;1) 發現有被埋人員首先撥打搶救電話“120”,或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撥打電話搶救,同時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現場搶救。2) 救出受傷人員后,以受傷情況而定,進行相對應的急救方法進行搶救,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協助120”急救車輛送往醫院。3) 現場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或雜物,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隨時監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8、成再次事故的發生。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4、事故后處理工作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吊車傾覆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一、應急準備1、組織機構及職責(1)項目部傾覆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2)傾覆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傾覆事故的應急處理。2、培訓和演練(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9、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傾覆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達損傷藥品、包扎紗布。(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4、預防措施1)為防止事故發生,吊車必須由具備相同噸位條件的專業司機進行操作,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吊車必須經過年審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機手操作時,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不準違章作作業,嚴格執行“十不10、吊”,操作前必須有安全技術交底記錄,并履行簽字于續。3)必須先編好起吊方案,經有關技術人員審批后遵照執行。4)所有起重工必須持證上崗,工作時佩帶好個人防護用品,幫扎吊點時嚴格按方案計算位置施工,作好周圍監督工作工作,防止吊物滑落傷人事故。5)所有工作人員不準在吊物垂直下方走動或停留,必須設專人安全監護,專人指揮。二、應急響應1、如果有塔吊傾覆事故發生,首先有現場第一發現者發出信號,并進行搶救。2、現場負責人負責人接到信號后,馬上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搶救,同時通知應急小組組長及撥打應急救護電話“120”,通知有關部門和附近醫院,協助現場救護。3、應急小組及時趕到現場后有組長負責全面的營救組織及協調工11、作,發現有重傷人員必須相對應的救護方法進行急救,“120”救護車輛到后送往醫院進行搶救。4、現場負責人對現場清理,抬運物品,及時搶救被砸人員或被壓人員,最大限度的減少重傷程度,如有輕傷人員可采取簡易現場救護工作,如包扎、止血等措施,以免造成重大傷亡事故。5、事故后處理工作1)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責任人。2)寫出書面報告,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受傷害人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受傷部位、受傷程度。3)制訂或修改有關措施,防止此類事故發生。4)組織所有人進行事故教育。5)向全體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處理意見。機械傷害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一、應急準備1、組織機構及職責(2)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12、負責對項目突發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處理。2、培訓和演練(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達損傷藥品、包扎紗布。(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二、應急響應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第一發現事故的人員首先發出信號并關掉設備開關。2、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進行搶13、救,同時通知應急小組和撥打急救電話“120”或附近醫院打電話搶救。3、應急小組負責人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3、事故后處理工作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觸電事故應急準備14、與響應預案一、應急準備1、組織機構及職責(1)項目部觸電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2)觸電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觸電事故的應急處理。2、培訓和演練(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觸,對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2)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二、應急響應1、脫離電源對癥搶15、救。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急救,關鍵是“快”2、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21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頭,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22可用有絕緣手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柄的斧頭、干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23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3、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31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32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16、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33用高壓絕緣桿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4、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斷開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41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送醫院。42如故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臥,并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比肩稍低,一面妨礙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溫,并迅速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發生痙攣,應立即準備對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搶救。43如果觸電者傷勢較17、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并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應停止搶救,許多觸電者就是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的。44人觸電后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萬萬不可當作“死人”草率從事。45對于觸電者,特別高空墜落的觸電者,要特別注意搬運問題,很多觸電者,除電傷外還有摔傷,搬運不當,如折斷的肋骨扎入心臟等,可造成死亡。46對于昏迷的觸電者,要迅速持久的進行搶救,有不少的觸電者,是經過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搶救而搶救過來的。有經過六個小時的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擠壓法搶救而活過來的實例。只有經過醫生診斷確定死亡18、,才能停止搶救5、人工呼吸是在觸電者停止呼吸后應用的急救方法。各種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對口呼吸法效果最好5、1施行人工正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等解開取出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脫落的斷齒、血塊,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扣仰(可用一只于拖觸電者頸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暢通。52救護人員用手使觸電者鼻孔緊閉,深吸一口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向內吹氣,兒時約2秒中。吹氣大小,要根據不同的觸電人有所區別,每次呼氣要個觸電者胸部微微鼓起為宜。53吹氣后,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并放松觸電者的鼻子,使空氣呼山,工時約3秒中。然后再重復吹氣動作。吹氣要均勻,每分鐘吹氣19、呼氣約12次。觸電者已開始恢復自由呼吸后,還應仔細觀察呼吸是否會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應再繼續進行人工呼吸,這時人工呼吸要與觸電者微弱的自山呼吸規律一致。54如無法使觸電者把口張開時,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緊嘴巴緊貼鼻孔吹氣。6、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后的急救方法61做胸外擠壓時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跪在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成人應擠壓35厘米,以每秒鐘擠壓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20、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恢復,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部。62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是無法聯系的。心臟停止跳動了,呼吸很快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I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只有一人搶救,兩種方法交替進行。可以擠壓4次后,吹氣一次,而且吹氣和擠壓的速度都應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搶救效果。63對于兒童觸電者,可以用一只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宜擠壓100次左右。7、事故后處理工作7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7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21、害程度、受傷部位。7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7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7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7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6、發生環境污染、擾民事件發生潛在(事故)事件、物質:化學物質、噪音發生潛在(事故)事件場所:辦公、生產作業、休息區域發生潛在(事故)事件場所配備器材:急救器材、設施應急計劃:每年一次應急準備和響應物資:急救器材、設施火災事故應急預案與響應一、組織機構及職責(1)項目部火災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二、火災事故處理原則發現項目部、材料站或施工現場起火后應保持鎮靜,分析火災情況,了解清楚著火物體的化學特性,采用相應的滅火器滅火22、并撥打“110”或“119”報警求助。報警時注意清楚說明火災現場名稱、地址、起火物品和報警人姓名、電話,報警后派人在火災現場附件的路口接應消防車,并向消防隊指揮員報告火情,如起火物品、現場是否存在危險品以及附近消防器材的擺放點、消防水龍頭的位置等,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以全力配合消防隊官兵的工作。撲救火災應遵循“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則,若火災程度較小,易于控制,則應立即組織員工撲救,在撲救過程中撲救人員須慎防吸入有毒氣體;若火災程度難以控制,現場負責人應立即組織人員將所有易燃易爆物品搬離現場,防止火災進一步蔓延,并疏散人員到安全的地方,等候消防隊到達。三、火災事故應急措施1、易燃氣體泄漏應急措施(123、)保持鎮靜,迅速關閉氣瓶角閥,切斷氣源;如果角閥損壞,無法斷氣,應立即將氣瓶搬至室外遠離建筑物、車輛和人員的空曠地方,并應防止氣體在附近低洼地方積聚,疏散附近有可能受影響的人員,派專人在安全的地方看守,防止任何人員接近,并在遠離氣瓶和漏氣場所的地方撥打電話報警;同時做好防爆滅火的準備,必要時應不停地向氣瓶噴水降溫,但噴水人員必須處于確保安全的位置。(2)對發生易燃氣體泄漏的室內場所,應立即熄滅一切火種,打開門窗,驅散易燃氣體。疏散室內所有人員到安全的地方,并派專人在安全的地方看守,防止任何人員接近,直到氣體完全驅散為止。漏氣現場及附近禁止火種,嚴禁使用任何電器設備,包括開關任何電器設備和打電話24、,嚴禁進行任何敲打、研磨等有可能產生火花或高溫的工作,必要時要不停地向現場噴水,防止火災。2、易燃氣體著火應急措施:(1)氣瓶漏氣部位著火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用濕布蓋在氣瓶上,使火焰熄滅。滅火后要迅速關閉角閥,切斷氣源,防止第二次燃燒。(2)在角閥損壞,不能切斷氣源的情況下,不要盲目滅火,可任其燃燒,并用適量的自來水冷卻氣瓶,防止氣瓶爆炸,但噴水人員必須處于確保安全的位置,并迅速將燃燒氣瓶附近的所有易燃易爆物品搬運到安全的地方。3、易燃液體著火應急措施:(1)若在小容器內起火或少量著火的液體淌出容器,應設法阻止其流動,立即將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搬離現場,并用濕布掩蓋著火液體使其熄滅;若無法25、阻止其流動或大量著火液體淌出,并立即將場內所有易燃易爆物品搬到遠離火場的安全地點,同時擊碎火災報警器和撥打電話報警。(2)應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或干砂滅火,不得用水進行撲救,以防燃燒的液體隨水漂流,擴大火災面積。4、易燃固體或電器著火應急措施:(1)對易燃固體著火,撲救人員應慎防吸入有毒氣體,并了解清楚著火物體的化學特性,避免使用錯誤的器材滅火而導致火災進一步蔓延甚至爆炸。撲救時宜用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和干砂,金屬固體著火時禁止用水撲救。(2)對電器著火,應遵循“先斷電,后滅火”的原則,立即切斷電源開關。撲救時宜用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和干砂,盡量避免用水,爭取將損失降到最低。四、火災事故救護措施:1、發生火災,不要驚慌,盡可能做到沉著、冷靜,更不要大喊大叫,互相擁擠。2、若火勢無法控制,應正確判斷火源、火勢和蔓延方向,聽從指揮快速、有秩序地撤離火場;在逃生時,采取一定的自我保護措施,如將衣服等物弄濕,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毒氣或濃煙,以爬行等貼近地面的方式逃離。3、如有人員受傷,應馬上將傷員脫離火災現場進行急救,情況嚴重的應馬上送往醫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