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煤礦擴建工程聯合試生產冒頂透水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541
2024-09-06
16頁
86KB
1、扁煤礦擴建工程聯合試生產冒頂、透水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編制說明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適用范圍:XX XX 區XX 扁煤炭開采有限公司XX 扁煤礦,擴建工程聯合試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適用于礦區范圍內地面及井下各生產作業場所。第二章 礦井概況一、交通位置XX 扁煤炭開采有限公司礦山位于XX 區城區,直距13Km處,地理座標:面積1.7841Km2 ,行政區劃屬XX 區南城辦事處XX 扁村所轄。實測井口西安80坐標為X3220990.82,Y36398747.38,Z+633.251 2、(85高程基準)。交通以陸路汽車運輸為主,礦山有公路向東行程6Km與南(川)涪(陵)公路相連,然后向北行程15Km,直達XX 區火車站,交通運輸方便。二、地質情況1、地形地貌礦區處于中高山區的山間斜坡地帶,地勢總體上是西部稍高東部稍低,細部地形是中間高兩邊低。礦區西側最高山峰標高746米,西側孝子河(區外)最低標高485米,東側緩坡地段標高625m,相對高差261121米,山高坡陡,有利于地表水排泄,礦區范圍內沒有河流通過。2、地質構造礦區構造部位處于XX 背斜北段傾沒端兩翼,XX 背斜為一向北傾伏的傾伏背斜,南北全長約12000m,背斜東翼地層較平緩,西翼為急傾斜,局部直立、倒轉,背斜軸向在3、紅巖以南呈南北向,往北到陸家埡折向北14西,再往北以北15東傾伏。礦區東翼地層總體傾向80102,平均為97,傾角1825,平均傾角22。傾斜方向上煤層有起伏,但對該礦今后煤層的開采影響不明顯。西地層總體傾向290,傾角7080,平均傾角74。西側發育有F14、F15、F39、 F42四條較大斷層;東側發育有F32隱伏斷層。F14逆斷層:全長1800m,走向N20E,傾向東,傾角平均15,平均斷距35m,對XX 背斜西翼煤層影響較大,對東翼煤層沒有影響。F15斷層:逆斷層,全長1500m,走向N22E,傾向東,傾角平均70,平均斷距30m左右,位于本礦區邊界,對礦山開采影響小。F39逆斷層:全4、長3300m,走向N20E,傾向東,傾角平均45,平均斷距20m,對XX 背斜西翼影響較大,對東翼煤層沒有影響。F42逆斷層:全長2500m,平均走向N20E,傾向東,平均傾角50,斷距不詳,切割背斜西翼立槽煤層,對東翼煤層沒有影響。F32逆斷層,位于礦區南東邊界外,為一隱伏走向逆斷層,走向北北東,傾向西,傾角2736,上盤切割+240m標高以上煤層;下盤切割+210m標高以下煤層,煤層破壞較大。綜上所述,礦區地質構造中等復雜。3、瓦斯從XX 扁煤礦現開采和相鄰礦井的瓦斯鑒定結果表明,均為低瓦斯。4、水文地質井田內主要含水層有茅口組、龍潭煤組、長興灰巖,本礦屬水文地質條件為中等。5、煤的自燃傾5、向性經XX 地礦院鑒定,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煤的自燃傾向性為三類,自燃煤層。三、為了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預防各種災害事故的發生,以及在事故發生后,能有組織、有計劃、有效地搶險救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迅速展開事故救災工作,減少事故損失,根據礦井實際,特編制聯合試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第三章 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序號事故類別可能發生的地點可能產生的后果1瓦斯爆炸采、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總回風巷等1、造成人員傷亡;2、破壞井巷設施和設備;3、導致礦井停產甚致礦井徹底毀滅。2煤塵爆炸采、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進、回6、風巷、總回風巷等3火災井下機電硐室、采、掘工作面機電設備、電纜及連接裝置,地面機修車間,坑木房、變電所、炸藥庫及其它地方。4冒頂頂板巖性較差、支護不符合規定的巷道、采煤工作面、掘進頭等5突水、涌水所有采、掘巷道接近含水斷層、小窯老窯老空積水、頂板積水、破壞防隔水煤柱等6機電事故所有機電設備存放場所、電纜線敷設經過的所有巷道及場所(包括地面)等7運輸事故礦車運輸的所有巷道(包括地面)等8爆炸事故地面炸藥庫及爆炸物品的儲、運及使用過程中。9其它事故礦區范圍內地面及井下各生產作業場所第四章 應急救援系統組成一旦發生事故,救援應急預案由應急救援系統來組織實施。應急救援系統由指揮部、專業隊(組)、現場人7、員應急三部分組成。 一、指揮部組成總指揮由礦長XX 擔任;副總指揮由總工程師XX 擔任;指揮部成員有:。二、 專業隊(組)1、調度通訊組負責人:確保各專業隊、調度室、指揮部之間的通訊暢通及信息傳遞和記錄。負責人:XX 2、搶險隊:負責協助礦山救護隊對傷員的現場搶救及應急搶險,以防止事故擴展和傷員再傷。負責人:XX 3、搶救隊:負責協助礦山救護隊對傷員的急救及護送,避免傷員傷情惡化或再傷。負責人:XX 4、供應隊:為救援行動提供物資保證,確保應急搶險器材,救援防護器材,指揮通訊器材的供應。負責人:XX 5、運輸隊:負責傷員護送,應急人員接送及應急物資運輸。負責人:XX 6、治安組:維持廠區治安,8、疏散井口閑雜人員,控制周邊人員進出礦區。負責人:XX 7、后勤組:負責應急救援人員的生活安排,傷亡人員家屬的安置與安排,善后事務處理。負責人:XX 8、外援(1)XX 區人民醫院:距礦井16公里,能對礦井發生的工傷事故的各種傷員進行救治。 (2)XX 區礦山救護隊:距礦井16公里,能對礦井發生的各種安全事故進行救護。9、事故應急救援有關機構的聯系事故應急救援有關機構的聯系方式為通過電話(無線電話與有線電話)聯系。應急救援系統組成人員通訊表名稱姓名住址聯系電話調度室礦長總工程師安全礦長生產礦長機電礦長副 總副 總機電科長采煤隊長掘進隊長通風隊長安監科長運輸隊長XX 區人民醫院XX 區城區醫院XX9、 區城區XX 區礦山救護隊XX 區城區礦物局救護大隊萬盛區第五章 應急救援裝備及應急救援資源信息一、礦井應急救援裝備1、冒頂事故應急材料(1)庫房常備5m3大于16公分的坑木。(2)出現頂板來壓時,另運3m坑木到現場備用。非應急不動用。2、火災或瓦斯事故的應急器材(1)購置便攜式瓦斯儀35個,存于充電室,常備5個急用。(2)設置消防備用物資。備8Kg的干粉滅火器3臺、水泥5袋、砂1m3、紅磚500塊、20m及50m膠管各一根,以及常用工器具等。3、通訊器材(1)井下各作業點均有礦用直撥電話。(2)地面用手機聯系。6、運送車輛(1)礦現有小車1輛,可調用。若不足,尚可就近借用。(2)通知就近醫院10、派急救車。二、應急救援資源信息:1、XX 區人民醫院:距礦井16公里,能對礦井發生的工傷事故的各種傷員進行救治。 2、XX 區礦山救護隊:距礦井16公里,能對礦井發生的各種安全事故進行救護。第六章 事故報告及事故應急救援方案一、事故報告程序: 1、對于一般事故或輕傷事故,由事故發生地區作業人員直接向調度室及班組長匯報,再由調度室向應急救援系統指揮部匯報,由應急救援系統指揮部組織搶救。2、對于重大非人身事故或重傷事故,由事故發生地區作業人員直接向調度室及班組長匯報,再由調度室向應急救援系統指揮部匯報,由應急救援系統由指揮部組織搶救。并向XX 區煤炭管理局及南平鎮安辦匯報。3、對于重大人身事故,由11、事故發生地區作業人員直接向調度室及班組長匯報,再由調度室向應急救援系統指揮部匯報,并向XX 區煤炭管理局及南平鎮安辦匯報,同時通知XX 區礦山救護隊、XX 區人民醫院等單位組織救治。4、對于特大人身事故,由事故發生地區作業人員直接向調度室及班組長匯報,再由調度室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并向XX 區煤炭管理局、南平鎮安辦及XX 區人民政府匯報,同時通知XX 區礦山救護隊、XX 區人民醫院等單位組織救治。二、接到事故報告后應采取的行動及措施:1、調度室值班調度員得到事故報告后,要問明事故簡況,內容包括:發生地點,事故類型及程度,人員傷亡概況。之后立即通知指揮部在礦人員立即趕到井口辦公室,接著按通訊表12、次序通知不在礦的指揮部成員及各專業隊人員趕到井口待命,隨后向市有關部門報告。調度通訊組成員趕到后,要協助值班調度員通知有關人員和繼續向現場調度事態發展情況,并及時安設直通事故現場的電話。2、指揮部在礦指揮部成員趕到調度室聽取事故簡要情況匯報后,總指揮(總指揮不在由副總指揮或值班領導)立即分工分頭組織各專業隊(組)執行應急任務,并分配在礦其余人員充實各專業隊。之后到調度室聽取事故現場現況匯報,親自向市有關部門匯報情況和請求外援。趕到的指揮部成員,聽從總指揮安排。3、各專業隊(組)各專業隊(組)成員得到事故報告后,攜帶各自的應急救援器具趕到井口待命。三、現場應急搶救一旦發生人身事故,輕傷員應迅速脫13、離險區,未受傷人員應在保證自身不再受傷的前提下,采取立即可行的防止傷員再受傷的應急措施,搶救易救的傷員脫險,接著采取防止事故擴展的應急措施。搶險隊到場后,聽從指揮,對現場情況作仔細觀察,協同搶救,采取防止搶救時候發生事故傷人的應急措施,而后搶救尚未脫險的傷員,并對脫險傷員進行急救處理。若有死亡,在采取救人的應急搶險措施時要保護好現場,如救人必須要變動現場則要做好現場變動記錄。不同的事故,應有不同的應急搶救辦法和措施。1、冒頂壓人事故(1)先采取預防繼續冒落再砸傷傷者的措施。如對被壓者外露部位的掩護,防止冒落石塊再堆積的掩護。(2)采取防止大塊險石冒落和控制冒落區擴大的措施:如支護險石,增加冒落14、區周邊支護。(3)對大出血傷員進行止血應急措施:如手、腳出血進行傷口包扎和上部捆扎,對其他出血部位進行壓迫止血。(4)對骨折傷員,在搶救過程中要防止折骨刺傷內臟或刺穿肌肉。(5)對內出血傷員要盡快護送出井,急送醫院搶救。(6)搶險隊到場后,要仔細觀察險情,采取可行而且可靠的控制險情措施,繼而搶救在壓傷員。不得冒險搶救,確保搶救過程中控制措施不失控。可采用戴帽頂柱,或木垛托梁,梁上結頂等措施控制救人區域頂板。2、冒頂關人事故(1)被關未傷人員要按冒頂壓人事故所述,搶救可搶救傷員和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而后撤至安全地點待救。不得冒險從冒落空硐中翻越。若能與外面的人員通話,應報告事故情況。(2)在場未15、被關人員,要向被關人了解情況,并立即向調度室匯報,并告知被壓不能脫險人員忍痛待救,不要亂動,以免增加傷情和險情。(3)采取可行的應急措施,控制冒落區擴展。(4)搶險隊到場后,采取應急措施支護冒落區頂板,然后出渣救人。3、瓦斯自窒事故,自窒未立即死亡,搶救及時即可獲救。(1)首先要向事故點送風,排放瓦斯。救援人員要在新鮮風流側的安全地點。不得無風冒險搶救,并及時向調度室匯報。(2)若不能及時送風,應啟動空壓機,打開壓風管路開關,保證事故搶救區域有足夠的新鮮風流。(3)救至新鮮風流處,若未能蘇醒,呼吸微弱或閉氣,則要進行人工呼吸,同時給自窒者戴上自救器口具,若心臟已停跳動,人工呼吸的同時反復緩慢壓16、放胸部。4、瓦斯爆炸事故(1)瓦斯爆炸事故的幸存者,若可行動,應彎腰并用水打濕毛巾或衣服蓋住口、鼻,匍匐撤離險區,若不能行動,則臥地待救。(2)事故波及未傷及輕傷人員,應救扶可行走的重傷人員,沿新鮮風流撤離險區。不得進入爆炸氣體擴散區域觀察。(3)搶救隊要有個體防護裝備,戴機(氧氣呼吸器或自救器)供氧正常后,才能進入險區救人。并要保護好事故現場。同時設法向事故點送風,按排放措施進行。5、火災事故(1)火源初現時,發現人員應該立即采取可行的直接滅火措施撲滅。若無可能,則應由近到遠通知井下人員沿避災路線迅速出井。(2)若未見明火,只見濃煙涌出,不得冒險進入觀察,而應立即退出,并通知井下人員撤出地17、面。(3)若機電硐室發火,而又不能直接滅火時,立即斷電后撤離。關閉防火門。(4)凡發現災情,都應及時向調度室匯報。(5)直接滅火方式若為電氣起火,首先斷電,接著就近取滅火器撲滅,或取下電纜,使火源觸地,用掩埋方式撲滅。不得在未斷電前用水澆。若為巷道高頂浮煤自燃引起支架燃燒,可用水撲滅或就近取滅火器撲滅。6、觸電事故(1)首先斷電,然后救人。未斷電前不得接觸遇難者。(2)因不清楚電路情況,不能斷電時,可用干木材將帶電體挑離遇難者。7、跑車事故跑車可能撞人、擠人、壓人,或沖跨支架壓人。在場未傷人員在派人向調度室匯報的同時,留下人員要設法營救傷員。在撬抬礦車時,要確保不滑脫再壓傷傷員,拖抬傷員時要盡18、可能平穩,以防折骨刺傷內臟或刺穿肌肉。8、透水事故采掘工作面,若煤層原較干燥而變得濕潤,頂棚出現滴水,應停止作業,向調度室匯報,安排探放水。采掘工作面出現煤壁冒汗(有水珠)、頂板漏水,或后方巷道突然漏水,應立即停止作業,沿高方向撤離,并沿途通知其他作業人員撤離,用安全地點的電話向調度室匯報。若突然透水,水勢較緩,遇險人員應立即沿避災路線撤離,路過有人作業處,高呼:“透水了,快跑!”。若水勢兇猛,流速超過人速,遇險人員應靠壁抱柱,待水勢減緩后逃離。若順水奔跑,會被水沖倒或失足而被淹遇難。若水勢減緩時不逃,會因水漫漲而淹沒遇難。9、現場急救礦井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水災、冒頂、運輸等事故后,可19、能會出現中毒、窒息、燒傷、大出血、骨折等情況,在救護隊未到和未送到醫院之前,現場人員應對這些傷員進行及時合理的急救。(1)對中毒、窒息者的急救立即將傷員從危險區送到頂板完好和新鮮風流中。立即將傷員口鼻內的粘液、血塊、煤泥等物清除干凈并解開上衣和腰帶,脫掉膠鞋。用衣服覆蓋在傷員身上保曖。根據心跳、呼吸、瞳孔等三大特征和傷員的神志情況初步判斷傷情,當心跳停止時,除進行人工呼吸外,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擠壓急救。(2)對于燒傷員的急救對于燒傷員的急救,礦工燒傷的急救的要點是滅、查、防、包、送五字。滅:撲滅傷員身上的火,使傷員盡快脫離熱源,縮短燒傷時間。查:檢查傷員呼吸心跳情況,檢查是否有其它外傷或有毒有害20、氣體中毒,以爆炸沖擊波燒傷員應特別注意有無內臟和呼吸道燒傷。防:要防止體克窒息、環境的污染、傷員因疼痛和恐懼,發生休克性喉龍梗阻而窒息時進行人工呼吸急救,在現場檢查和搬運傷員時,為了減少全面污染和損傷,傷員的衣服可以不解開。包:用較干凈的衣服把傷員包扎起來,防止感染,在現場除化學燒傷可以用大量的流動清水持續沖洗外,對外面一般工作處理,盡量不弄破皮膚以保護皮膚表面。送:把嚴重傷員迅速送往醫院,搬運傷員時,動作要輕,步行要平穩,并隨時觀察傷情。(3)機械性外傷的急救機械性外傷:是指各種機械設備、材料、工具等造成的機械性外傷,加工碎悄引起的外傷及井下各類事故引起的各種外傷等。礦井瓦斯、煤塵爆炸產生的21、氣浪沖擊和老塘穿水沖擊或其它原因引起的激烈震蕩傷常出現皮膚發紫、胸痛和嘔吐等癥,嚴重震傷,由于內出血、傷員顏面蒼白、血壓低,出現休克不及時搶救可在短期內死亡。電機、絞車以及由于高速利器的強力作用,使肢體完全或大部份離斷,發生這類事故后,傷員除受組織嚴重破壞和出血外常因劇痛、大出血而休克。對于常見的機械性外傷的急救措施,首先要使傷員呼吸道通暢,止住大出血和防止休克;對于出血者,首先要爭分奪秒準確有效地止血,然后,再進行其它的急救處理。止血方法:一般用干凈布條(有條件的用消毒棉紗和繃帶)包扎傷口即可,大的靜脈出血可用加壓包扎法止血;對于動脈出血應采用指壓止血法或加壓包扎止血。對于因內傷而出血的傷員22、,首先使其半坐半躺的姿勢以利于呼吸和預防窒息,然后,勸慰傷員平穩呼吸,不要驚慌以免血壓升高呼吸加快,而使出血增多。對于骨折者,首先用毛巾或衣服做襯墊,然后,就地取用木棍、木板、竹片等材料做成臨時夾板將其肢體固定,對受擠壓的肢體不得按摩熱敷邦止血帶,以免加重傷情。(4)對溺水者的急救水災發生后,溺水者大量吸入肺部,可造成呼吸困難而窒息死亡,所以對溺水者應迅速采取以下措施:轉送:把溺水者從水中救出后,要立即送到比較溫曖,氣流通暢的地方,松開腰帶脫掉濕衣服,蓋上干衣服。檢查:以最快速度檢查溺水者的口鼻,如有泥沙堵塞應迅速清除干凈,以保持呼吸道暢通。放水:使溺水者俯臥,用木料、衣服等墊在肚子下面,把左23、腿抱下,把溺水者腹部放在右側大腿上,使其頭部朝下,并不斷壓其背部,把灌入胃里的水擠出來。人工呼吸:把溺水者胃里的水倒出來后,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心臟停止跳動,要做心臟按摩,但必須連續進行,直到確實無效時才停止。在進行搶救的同時,要派人立即向調度匯報,請求醫生趕來協同搶救,搶救成功后,立即轉送地面醫院。(5)對觸電者的急救立即切斷電源,用木棍或干劈材將電源電纜挑開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觀察傷員有無心跳和呼吸,如發現已停止呼吸或心音微弱,應立即人工呼吸或胸外擠壓。對遭受電擊者,如有其它損傷,應作相應的急救處理。搶救觸電者時,一定要防止自已觸電,因此,救護者必須沉著,在觸電者沒有脫離危險之前,不要24、直接接觸觸電者。第七章 保障應急救援預案貫徹執行的措施一、組織保障礦井主要領導(法人代表)必須充分認識到應急救援預案及應急救援系統對礦井安全生產產生的作用,并從組織上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應急救援系統的各組織機構完整,并從人員、資金、裝備及物資方面給與充分保障,保證應急救援系統正常運轉。二、資金保障礦井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安全基金,并專款專用,以保證應急救援預案需要的資金。該款不得挪作他用。三、人員保障礦井必須按應急救援預案足額配備應急救援系統各組織機構的組成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不配備或少配備,當其中組成人員因故離礦后,必須立即抽調人員,進行補充,保證應急救援系統各組織機構人員配備充足。四、裝備25、及物資保障礦井必須按應急救援預案足額配備應急救援需要的各種裝備及物資,不得以任何理由不配備或少配備,當裝備及物資因故損壞不能正常使用時,必須立即進行修復,進行補充,保證應急救援需要的各種裝備及物資系足額到位。五、監督保障礦長(法人代表)、南平鎮安辦、XX 區煤炭管理局、XX 區人民政府應定期對礦井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應急救援系統的各組織機構、人員、資金、裝備及物資的配備及應急救援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保障礦井應急救援預案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貫徹1、本預案由礦組織全礦職工學習。本預案如有修改補充,應組織職工重新學習。2、試運行期間必須組織一次全礦性救援應急預案的演習,由礦長組織,全礦人員都要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