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防汛搶險救災事故處置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699
2024-09-06
6頁
24KB
1、村莊防汛搶險救災事故處置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縣XX鎮XX年XX村防汛搶險救災應急預案為提高緊急應對抗洪搶險救災能力,做到有防、有序、有效指揮協調防汛防御工作,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本預案。一、基本概況XX村設有8個村民小組,有3個自然村落,328戶1277人,總面積5.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73.76畝,山林面積6532畝;海拔835米。二、機構與職責1、指揮機構。成立XX村防汛搶險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村防汛救災指揮協調工作。成 員:XX(支 委) 聯系電話2、工作職責。領導小組成員采2、取包片包點包戶劃分責任片區、責任點。日常負責聯系、巡查、觀察、報告險情;汛情期間,負責緊急通知、指揮協調、疏散轉移和搶險救災工作;汛情過后,負責災情檢查、統計上報、災民安置、生產自救、重建家園等工作。三、救災應急預案1、定點避災。為應急避災、安置村民,經村兩委成員選點決定XX村部為村民避災和XX兩所小學避險中心及安置點,通往西天款公路為緊急疏散轉移路線。避災和避險中心、安置點和疏散轉移線路標有明顯的指示、去向牌。2、防汛重點。為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邀請縣國土、水利等部門對易發洪澇、滑波、民房地質災害等逐項逐座民房進行鑒定排查,做到防汛即顧全面又保重點。3、預警預報。每逢接到汛情或臨時出現險情3、預兆時,采用手機、電話、大鐘、銅鼓等方式將臺風、暴雨、洪水等可能發生的災情事先通知村民;遇到電源、通訊中斷時,村兩委成員和村民小組長分別到點入戶通知村民,尤其是夜間做到不漏戶不漏人。確定三聲銅鑼聲為預警信號,三聲大鼓聲為緊急避險、轉移信號。4、轉移疏散。根據風力、雨情、水情和上級有關汛情的通知要求,村兩委成員即時加強防汛值班,并提前組織應急小組,按責任片區、責任點分別組織發動群眾就近疏散或轉移到指定避災或避險中心,必要時可采取強制性轉移;對低洼地帶、民房地質災害點、危房、易發山體滑坡等重點防汛部位實行24小時巡查值守,確保群眾生命安全。5、搶險救援。自接到上級汛情通知起,村防汛搶險救災領導小組4、成員立即趕回本村待命,指揮協調搶險救援工作,若接到上級命令或接到巡查人員、村民的災情報告時,應即時趕赴災害現場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必要時向鎮或直接向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取得多方救援,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同時要保障搶險救災人員的安全。6、物資籌備。為應急搶險救災及時到位,確定村部為物資倉庫,籌備了鋤頭10支、鏟子5支、雨衣6條、雨傘6支、編織袋50 個、手電筒6支、蠟燭20支、銅鑼4個等防汛救災物資。四、救災安置方案1、災民安置。災情過后,對倒房、危房的群眾,采取投親靠友、村部校舍分散與集中的安置辦法,妥善解決災民臨時居住等問題。同時,要確保災害隱患點居住的群眾不回遷,以絕后患。2、災后自救。5、對農田、水渠、道路沖毀、農作物被淹、電力、通訊破壞、房前房后塌方等組織群眾投工投勞搶修、搶種,盡快恢復災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確保災區社會穩定。3、重建家園。對災后民房倒塌、造成危房的,要盡快幫助災民落實選址定點、規劃設計,采取邊建邊批的辦法,搞好災民重建家園工作,確保當年春節前遷入新居,解決災民住房的后顧之憂。4、物資分配。對群眾捐糧、捐物和上級下撥的救災物資,視其災情,合情合理分配救災款物,并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的評議、監督;對群眾意見較大的,該調配的予以重新調配,做到救災款物分配公平、公正。5、災情核定。災情穩定后,村兩委班子成員要組織村民代表黨支部村委會對本村的受災情況,實地逐戶逐項核定,既6、做到據實上報災情又可作為合理分配災民救災款物的依據。五、預案運行機制1、宣傳機制。采取日常與汛情相結合,做好“五個告知”家喻戶曉的宣傳機制,即告知防汛、避災知識和預警信號;告知群眾防汛重點及易發災害點;告知群眾防災責任片的責任人職責及手機、電話號碼;告知群眾汛情的起始及變化情況;告知群眾避災或避險中心及轉移疏散線路。2、運作機制。汛情來臨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落實“六個到位”的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機制,即預報預防到位;指揮協調到位;安全轉移到位;巡查防守到位;救援人員到位;救災物資到位,做到防范在先、安全第一、眾人救援。3、幫扶機制。以“幫扶災民、服務災民”為著力點,采取“五項措施”的幫扶工作機制。一是幫助災民修復因災造成 “水、路、電、通訊”等四不通的生產生活問題;二是組織群眾捐糧捐物,幫助解決災民缺糧食、缺衣服、缺棉被等基本生活問題;三是發動群眾親幫親、鄰幫鄰、戶幫戶、解決災民臨時居住問題;四是幫助災民科學選址、規劃設計,扶持災民家園重建,協調解決重建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五是幫助因災農房倒塌、破損的農戶聯系農房保險理賠事宜,確保農房保險理賠及時到位。XX鎮XX村 XX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