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生產經營安全監控人員定位系統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736
2024-09-06
11頁
55KB
1、煤礦生產經營安全監控人員定位系統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總 則一、編制目的為使礦井安全監控、人員定位系統正常運行,正確、有效和快速地處理礦井安全監控系統各類故障、事故、超限報警,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保障井下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財產損失,有效地控制并盡可能減少煤礦次生事故的發生,保證礦井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制定本預案。二、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安監總2、煤礦2005133號、134號、135號文件規定、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第446號令)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AQ/T 90022006)龍新煤201089號文件,落實國家安監總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安監總局令第17號)等法律法規,以及龍巖市XX區XX村XX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礦井基本情況、安全監控系統及主要電氣設備、設施基本情況編制本應急預案。三、礦井基本情況礦井采用平硐喑斜井開拓方式,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法。礦井共有2個井口(+794m主平峒、+816m風井),現有一個生產采區,一個采面,一個是+3、745-38#S采煤工作面,開采水平為+745m-+765 m,目前生產平為+745m。本礦井瓦斯等級為低瓦斯礦井,礦井設計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風方式,機械抽出式全負壓通風系統,由+794m主平硐進風,+816m風井回風,在+816m風井配備兩臺礦用防爆對旋式軸流主通風機,其中一臺使用一臺備用;礦井每年都有進行瓦斯等級鑒定,根據閩經貿能源【2010】875號關于龍巖市2010年度煤礦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的批復,礦井為低瓦斯礦井。礦井設計為平硐喑斜井開拓,在+794m絞車房裝備一臺型號為JTP1.21.0型礦用絞車,配套電動機為75KW,絞車電控系統和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在+794m+745m斜井軌道下山4、采用串車提升下放重車,在+794m主平硐采用CTY2.5/6G礦用隔爆型蓄電池機車運輸,工作面運輸采用人力推車運輸方式至水平車場。礦井運輸礦車采用1噸U型礦車。主上山鋪設15kg/m鋼軌,區段運輸巷及區段石門鋪設15kg/m鋼軌,軌距為600mm。礦井采用10kV雙回路供電,一回路電源引自巖山變電所10kV電網,另一路電源引自雁石供電所。兩回路電源一回路工作,另一回路帶電備用,可滿足礦井安全生產用電要求。排水方式:XX區XX村XX煤礦排水系統為單級排水方式,在一采+745區段設容量達600立方的水倉,安裝三臺DW80-200離心式抽水泵,二趟六寸管路,可滿足每小時排出50立方米最大涌水量的需要5、。礦井涌水匯集到在一采+745區段水倉里,再由水泵排到+794主平峒水溝,然后由+794主平峒水溝自流排出硐外。該礦井平硐水溝的斷面能滿足安全規程規定的井下排水的需求。礦井采用KJ251A井下人員定位管理系統,設有地面安全監控中心(井口調度分控室);地面安全監控中心安裝1臺研祥工控機、KJ251A型人員定位軟件、煤礦綜合監控軟件、傳輸接口等;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安裝有2臺分站,9臺讀卡器,對井下各人員出入井口、重點區域出入口、限制區域及各采掘工作面等重要區域有信號覆蓋,對巷道分支處、各主要車場安裝設備了分站讀卡器,能滿足對采掘作業人員實時定位的要求。實現與上級監控中心的互聯互通,能實時上傳從井下分6、站采集上來的數據。第二節、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一、應急準備一)、組織機構及職責1、安全監控、人員定位系統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組 長:(礦長兼法人)副組長:(技術負責人)成員:值班電話:0XX2、安全監控、人員定位系統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安全監控系統事故的應急處理。二)、安全監控、人員定位系統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分析1、系統遭雷擊2、機房火災3、監控系統故障(計算機、井下通訊中斷、網絡系統故障等)4、監控系統門禁、超限報警(1)門禁功能門禁功能:在井下一些重要峒室、危險場合(如盲巷等)配備識別器和語音站,可有效地阻止人員違章進入,并將違章人員記錄在案。(2)超時員工報警超時員工報警:在人員定位7、系統設計中使用了多種報警機制。可以根據礦方的實際工作情況設定額定工作時間。在超過正常工作時間范圍,此人如果沒有上井,軟件自動在此人最后出現的地方以人員超時圖標進行提示,并為此人提供當天的詳細運行記錄報表。(3)區域超員報警區域超員報警:特定危險區域超過安全規定人數時,自動報警,可有效地阻止其他人員繼續進入;三)、培訓和演練1、礦長負責主持、組織每年進行一次安全監控系統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存。2、主管安全副礦長負責組織對8、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應投入必要的資金,配備應急所需的各類設備和搶險物資;做好監控系統備品備件和生產資料的儲備和管理工作,配備相應數量的干粉滅火器、以及事故醫療搶救所需的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由供銷及機電部門負責對應急物資、材料定期檢查,做好維護和保養工作。第三節、應急響應一、發生系統遭雷擊:一)、處置原則:雷擊是突發性事件,本著“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原則,應做好抗雷救災工作,提高單位應急意識和抵御雷擊災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雷擊造成的損失。二)、預防措施:1、雷電可能對接地不好的建筑物或設備造成危害,機電科要安排專人定期進行接地檢查。尤其是每年雨季前,9、必須對避雷裝置進行一次全面打壓試驗,對不合格的裝置立即更換,對未設避雷裝置的建筑物等設施要重新裝設。2、通訊線路必須在入口處裝設熔斷器和避雷裝置,其接地極電阻不得大于10歐姆;等電位過渡電阻不大于0.03歐姆。機電科每年定期組織對接地極電阻進行測試。三)、雷擊事故的處置方法1、雷電正在發生時;應當關好沒穿,防止球形雷(滾雷)竄入室內造成危害;不得打電話和接聽手機;人員不要靠近室內的金屬設備(如水管)及門窗等容易被雷擊中的地方。2、當發生事故后,由現場負責人向礦生產調度值班人員匯報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害的嚴重程度等。調度值班人員接到事故匯報后,須立即向礦長、值班礦領導、機電負責人、調度主任匯10、報。3、發現有人被雷擊后,立即轉移該地點,現場負責人在指揮就地搶救的同時,盡快向有關醫療單位求援。受雷擊后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應立即讓其躺下,撲滅身上的火,并對其進行搶救。若傷者雖失去意識,但仍由呼吸或心跳,則自行恢復的可能性很大,應讓傷者舒適平臥,安靜休息后,再送醫院治療。若傷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臟跳動,應迅速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跳按摩,在送往醫院的途中要繼續進行心肺復蘇的急救,由救生員對呼吸和心跳停止者立即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跳胸外擠壓,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復為止。如呼吸不恢復,人工呼吸至少應該堅持4小時,出現尸僵和尸斑時方可放棄搶救,有條件時直接 給予氧氣吸入更佳。4、在遭受雷擊災害后,現場11、負責人 待天氣正常時應檢查監控系統及防雷裝置能否正常使用,檢查情況要及時報告礦值班領導,并向氣象主管機構報告災情。做好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工作,分析雷電災害事故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5、在遭受雷擊災害后,若安全監控系統遭受破壞,機電科負責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搶修,盡快恢復工作。當設備遭受嚴重破壞時,應請求外部支援,聯系的單位人員有:北京天一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龍巖辦事處;電話:.同時,將有關情況向礦值班領導匯報。二、機房火災:一)、處置原則:沉著冷靜、消于初期、忙而不亂、先人后物,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財產的損失。二)、預防措施1、值班人員應做好機房巡查工作,機房內禁止抽煙。2、機房設備定期檢查12、維護,避免帶病運行;同時做好設備散熱工作,利用空調調節機房內溫度。3、值班人員應做好機房內用電安全,嚴禁額外負荷加入現有供電線路上。三)、火災事故的處置方法1、立即報警:發生火情,第一發現人應高聲呼喊,使附近人員能夠聽到或協助撲救,同時通知礦生產調度部門。2、控制火情:對初級火災,先切斷電源,運用消防器材(如干粉滅火器),全力進行撲救。監控室值班人員負責斷電,礦行政科人員負責水源,監控值班負責人組織各部門人員用滅火器材等進行滅火。如果是由于電路失火,必須先切斷電源,嚴禁使用水或液體滅火器滅火,以防觸電事故發生。3、搶救重要資料和物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應組織搶救監控中心站內的重要資料和物品13、。為防止有人被困,發生窒息傷害,有礦行政科準備部分毛巾,濕潤后蒙在口、鼻上;搶救被困人員時,為其準備同樣毛巾,以備應急時使用,防止有毒有害氣體吸入肺中,造成窒息傷害。被燒人員救出后應采取簡單的救護方法急救,如用凈水沖洗一下被燒部位,將污物沖凈,再用干凈紗布簡單包扎,同時聯系急救車搶救。4、當火災有蔓延趨勢時:迅速向“119”報警,并觀察火勢蔓延方向和現場情況,向火場救災指揮報告。監控室值班負責人負責撥打火警電話“119”。電話描述如下內容:單位名稱、所在區域、周圍顯著標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線、候車人姓名、主要特征、等候地址、火源、著火部位、火勢情況及程度,隨后到路口引導消防車輛。5、火災消除后:14、防止事故擴大,必須以最快的方式逐級上報,如實匯報,不得隱瞞。安全部門要做好現場保護,調查火災發生原因,事發部門及時總結教訓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三、監控、人員定位系統故障(計算機、井下通訊中斷、網絡系統故障等)一)、處置原則:監控系統的故障除了設備自身故障外,加強管理是關鍵,須提高使用人員和維護人員的基本素質,嚴格按照設備操作規程及管理程序進行管理和運行,提高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二)、預防措施:1、礦定期組織監控系統值班人員、維護人員進行培訓教育,提高相關人員素質;2、定期組織全系統的大檢查,維護人員應每天對線路、設備進行巡查、維護;3、做好雙機備份工作,防止資料丟失;4、按照有關規定備好備品備15、件;5、監控計算機不運行游戲軟件、不插接U盤、不上公共網絡、不做與監控系統工作無關事項。三)、監控系統故障的處置方法1、監控系統故障時:應當及時切換到備用計算機,觀察故障現象是否恢復。2、當發生事故后,由現場負責人將故障情況向礦調度室報告,匯報故障發生的時間、情況、嚴重程度等。3、當監控系統故障值班人員無法排除,調度室應通知機電技術人員進行處理;本礦機電技術人員無法排除時,就通知設備供應商或聯通公司進行處理。4、在監控系統故障發生后, 現場負責人應做好故障的調查、鑒定工作,分析監控系統發生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四、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安全保障措施一)、井上部分:1、監控機房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16、的要求建造,同時,中心站配套裝設有防靜電地板、消防器材、通訊及辦公設施。2、地面中心站配備雙回路供電且配備了不小于2小時在線式不間斷電源,中心站主機安裝有可靠的防火墻及殺毒軟件。3、地面中心站所在機房裝設有防雷接地,且防雷設施齊全可靠。4、對網絡、主通訊線等嚴格接地,且接地電阻有效可靠。5、嚴格執行值班值守制度、崗位責任制度。配備值班、網管和維護人員,安排人員24小時不間斷值班。做好門禁管理,杜絕無關人員隨意動用系統設施或篡改系統參數、某張卡的定位數據及相關資料、信息。6、加強培訓,對系統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維護人員處理故障水平。7、做好相關資料、圖紙及檔案管理,做到及時指導系統維護的作用。17、8、實時對井下現場系統相關設備運行狀況跟蹤,及時修改系統參數,做到井上下一致。二)、井下部分:1、對井下人員定位設備定期進行調試、校正,做到及時升級、擴展系統功能和監控范圍2、井下分站等人員定位設備,必須嚴格接地,且接地嚴格可靠。3、井下分站電源必須可靠、穩定。電源開關必須閉鎖,避免無關人員隨意更改。4、井下讀卡器安裝必須符合要求;吊掛位置合理,避免被破壞。5、井下通訊電纜必須符合要求,電纜吊掛、接線必須合理,不得出現明接頭等。6、分站、讀卡器、電纜、接線盒等要放置在無滴水處,與其他電器設備有一定的距離,分站必須上架。7、對分站的要求去開啟分站電源時必須先檢查分站連接插頭座連接電纜是否正確和檢18、查分站站號是否正確;井下,除了相關維護人員,任何個人不得隨意擰動主板上的各電位器或者更改跳線;檢修分站時,不得改動原電路參數及條件,不得改動電氣元件的規格和型號;嚴禁未經聯檢的設備直接與分站配接使用;使用中,若要打開電源箱,必須把電源箱的交流輸入電源和備用電池用電全部斷開;分站若長期不使用時,應將備用電池電斷開,且每隔三個月充一次電,以保證電池使用壽命,充電一次大約需要15小時;人員攜帶識別卡在不使用時必須遠離具有磁場的環境;8、對讀卡器的要求;井下嚴禁拆卸讀卡器;關聯設備未經聯檢不得接入讀卡器;嚴禁改變本安電路和與本安電力哭有光的電器元件的型號、規格與參數;使用中,要經常檢查讀卡器的連接線是19、否可靠,箱蓋是否壓緊、蓋板螺絲是否緊固;讀卡器拆卸、維修必須經由廠家專門培訓的人員進行;讀卡器發生故障,應首先切斷電源,難后再按照安全規程的要求進行處理。第四節、報警處理一、呼救報警當監控主機收到發出井下人員發出呼救信號而發出語音信號時,值班人員必須將呼救人員所在地點立即報告值班領導,并將呼救的識別卡的當天的運動軌跡打印出來上報你給值班領導;二、門禁功能報警監控主機發出有人員違章進入禁止進入的硐室和機房時,值班人員必須立即報告值班領導,通知調度室處理,并將違章人員的記錄打印出來報給值班領導。三、超時員工報警超時員工報警:有員工超過正常工作時間未下班時,系統會發出語音信號,并將該員工最后出現的地方以人員超時圖標進行提示,值班人員必須將此人當天的詳細運行記錄報表和最后出現的地點一起報告給值班領導。四、區域超員報警特定危險區域超過安全規定人數時,系統自動報警,值班人員必須立即將超員地點和超員人數報告值班領導。第五節、事故后處理工作一、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二、以書面形式向上級行業管理部門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分。三、制定有效地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四、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五、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發生事故后召集的單位和人員名單如下表:單 位姓 名手機號碼單 位姓 名手機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