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建設項目現澆支架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741
2024-09-06
11頁
52.38KB
1、橋梁建設項目現澆支架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橋梁現澆支架坍塌事故應急預案為加強對橋梁施工現澆支架坍塌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確保迅速、正確地處理突發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項目部施工生產的實際,特制定項目部橋梁現澆支架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 為更好地適應本項目部施工安全要求,給施工一線作業人員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2、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二、適用范圍 項目部施工一線內發生類似橋梁現澆支架坍塌需要采取應急措施的事故。三、橋梁現澆支架坍塌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1、所用支架的材料應詳細檢查,不得使用腐朽、劈裂、鑄蝕、扭曲嚴重的萬能桿件和鋼管等。 2、地基承載能力應符合設計標準和施工方案,否則應采取加固措施,使其達到設計要求。 3、根據施工季節,支架工程應采取防沖刷或凍漲等安全措施。 4、支架設計方案要進行驗算,經有關技術部門審批。 53、支立排架要按設計要求施工,應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并要與支架樁聯結牢固,防止不均勻沉落(降)、失穩和變形。 6、支立排架時,應設專人統一指揮。支立排架以整排樹立為宜。排架樹立后,用臨時支撐撐牢后豎立第二排,兩排架間的水平和剪刀撐用螺絲擰緊,形成整體。 7、跨公路支架現澆橋梁要與當地交通管理部門聯系,設置合理的行車道、防撞墻,在公路兩側設限高、寬、龍門架,減速慢行標志牌,并派專人指揮過往車輛行駛,必要時請當地公安交警協助指揮。 8、夜間在支架上安裝紅色警示裝置。 9、做好支架搭設、預壓、澆注、拆架等工序的安全技術交底和施工現場的檢查、監督工作。10、支架搭設施工前,要制定支架搭設方案,并對支4、架的強度、撓度、穩定性等進行驗算,確保支架的承載力等各項技術指標符合要求。11、支架搭設要嚴格按照方案進行,并對薄弱地方進行必要的加固,設置必要的剪力撐,以保證支架的牢固和整體穩定性,防止支架不均勻沉降。12、支架搭設完成以后,技術和施工管理人員要對支架進行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13、支架預壓現場設專人指揮、調度,確定合適的機械車輛走行路線,并設立明顯的標志。防止相互干擾碰撞。14、預壓加載從一端向另一端分層有序地進行,加載順序、速度等與梁體施工基本一致。砂袋或土袋吊上支架上后應及時分布開,不得集中堆放,以免支架受力過于集中。15、在預壓過程中,除應觀測測點的沉降外,還應觀測支架基礎變形5、情況,在有異常時應暫停加載;加載過程中如有支架突然變形或沉降觀測值有突變時,應暫停加載,分析原因,采取處理措施后方可繼續進行加載作業。 16、現場施工人員(特種工種)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17、從事高處作業的員工必須定期進行體檢,患有高血壓、低血壓、嚴重心臟貧血病、癲癇病等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18、起重設備必須經過國家有關行政部門檢測手續。四、啟動程序、聯系電話(一)、施工一線發生安全事故時啟動程序:1、項目部應急反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2、在第一時間向110、119、120發出求救6、信號;3、向公司應急反應指揮部報告事故情況及救援情況;4、向北疏港高速項目辦、總監辦及駐地辦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及救援情況;5、在事故發生時,施工現場負責人在項目部應急事故現場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沒有抵達事故現場前,施工現場負責人即為臨時現場總指揮;6、項目部的應急領導小組是事故報告的一級應急反應指揮部,當發生突發事件時,事發單位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報項目部的機料安全科;7、機料安全科接到報告后及時向副總指揮報告,視情況同時報告總指揮。總指揮按突發事故的性質決定小組成員按各自職能采取應急措施準備,及時趕赴事故現場,已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8、總指揮根據有關法規及時、如實地向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7、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還應當同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二)、聯系電話現場技術處理組現場善后工作組: 事故調查組: 五、現場應急救援處理 1、現場處理原則:員工安全優先,預防蔓延優先 2、全體人員應按照應急疏散路線有序地撤離。 3、撤到安全地點后,各班組清點人數,發現有沒有撤出的人員,及時挖掘、打撈受傷人員,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的發生,并轉移至安全地帶。 4、將傷者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后對傷者進行檢查、清除傷員口鼻泥塊、血塊、嘔吐物等急救,直到救護車到來。如心跳、呼吸停止,馬上進行心肺復蘇術等措施。 5、對傷員進行必要的包扎、止血、固定8、措施如判斷為骨傷,應將傷者輕輕地放在平板上,不可在搬運時將病人身體彎曲或劇烈震動。 6、盡快與120急救中心聯系,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7、對于深基坑現澆支架坍塌,在處理好傷員情況下,及時做好排水、降水措施,加強邊坡支護,對薄弱環節加固處理,撤走邊坡料具,削去部分坡體,防止二次坍塌。 六、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工作恢復 1、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起動應急救援預案條件時,由應急總指揮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令。 2、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已完全9、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應急總指揮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應急總指揮下達應急終止令。3、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可恢復施工生產。4、對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作出總結,完善應急救援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修改提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 七、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情況 項目部橋梁現澆支架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分為一、二級編制,項目部設置應急預案實施的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施工各工區設置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具體組織框架圖如圖1、圖2。圖1:項目部一級應急反應指揮部框架總 指 揮 副 總 指 揮10、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組事故調查組 善后工作組現場搶救組 保衛疏導組 后勤供應組 技術處理組 圖2:工程項目經理部二級反應組織機構框架圖事故現場指揮 臨時保衛疏導組臨時傷員營救組組八、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 (一)、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 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與項目部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11、 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應急預案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在到達現場之前,保持與事故現場指揮的直接聯絡;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組織項目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根據各施工場區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相臨標段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12、應急救援協議。3、現場搶救組的職能及職責搶救現場傷員;搶救現場物資;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4、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各施工現場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落實周邊協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確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5、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根據各項目經理部及加13、工廠的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 6、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到達現場后拉起警戒線,疏散現場警戒線內與搶救無關人員;保證搶救順利進行;疏導交通,確保搶救車輛能夠及時到達搶救現場;7、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職責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與保險部門14、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8、事故調查組的職能及職責保護事故現場;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按“三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9、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廠場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15、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二)、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1、事故現場指揮的職能及職責所有施工現場操作和協調,組建臨時營救組和臨時保衛疏導組;現場事故評估;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控制緊急情況;做好與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的聯系;2、臨時傷員營救組的職能與職責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3、臨時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場區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疏散場區內外人員撤出危16、險地帶;當保衛疏導組到達后與其合并聽從指揮。(三)、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在應急總指揮、應急副總指揮的領導下由各職能部門、項目部的人員分別兼職構成。1、應急總指揮由項目部的項目經理擔任;2、應急副總指揮由項目部的項目總工擔任;3、現場搶救組組長由項目部的生產副經理擔任,項目部各工區組成人員為成員;4、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組長項目部的計劃副經理擔任,項目部各工區組成人員為成員;5、技術處理組組長由項目部的質檢科科長擔任,項目部各工區組成人員為成員;6、善后工作組組長由項目部的綜合辦公室主任擔任,項目部各科室人員為成員;7、后勤供應組組長由項目部的機料科科長擔任,項目部各工區組成人17、員為成員;8、事故調查組組長由項目部的機料安全副經理擔任,項目部各科室人員為成員;9、現場保衛疏導組組長由安全科長擔任,安全員及施工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10、事故現場指揮由項目部的工區區長擔任;11、現場臨時傷員營救組組長由現場班組長擔任,各作業班組分別抽調人員組成;12、現場臨時保衛疏導組組長由現場安全員擔任,施工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九、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一)、培訓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項目部、施工工區的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1、一級應急組織每年進行一次培訓;2、二級應急組織每一項目開工前或半年進行一次培訓;3、新加入的18、人員及時培訓;主要培訓以下內容:1、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2、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3、事故報警;4、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5、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二)演練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項目部人員、各工區人員定期演練。施工工區在項目開工后演練一次,根據工程工期長短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的應增加演練次數。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十、救援器材、設備、車輛等落實項目部設立安全專項基金帳戶,根據項目部施工生產的性質、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19、需要有針對、有選擇地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對應急救援器材、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不得挪作他用。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后,搶險物資的設備有:(一)通訊器材:應急指揮部應事先制定通訊聯絡方法,設備和設置通訊器材,如移動電話、值班報警電話,并要求有人員熟悉使用方法。(二)防護用品:搶險救援人員在高溫、有毒、腐蝕區域搶險作業時應配備防護服、防護帽、防護眼鏡和面罩及相應的防護用品。(三)輔助工具:應急照明、移動照明、擴音話筒、帳篷、雨具等其他工具。應事先配備并適當數量的儲存。(四)應急設備:急救器材、藥品、運送工具(擔架,車輛等)。(五)搶險與搶修設備:工程車輛、營救設備、其他維修、檢測、現場測量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