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站儲罐氧氣泄漏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及低溫液體安全防范知識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790
2024-09-06
13頁
117KB
1、氧氣站儲罐氧氣泄漏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及低溫液體安全防范知識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公司各部門: 為進一步增強全體職工安全防范意識,檢驗公司氧氣泄漏事故的快速反應和救援能力,公司決定組織一次氧氣泄漏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演練時間:XX年6月30日上午9:00 二、演練地點:公司安全教育會議室和氧氣站 三、演練內容:應急救援知識講解及應用、現場應急救援演練 四、參加人員: 五、具體要求: 1、所有參加演練的人員于6月30日上午8:50在公司安全教育活動室集中。 2、所有參加演練的人員穿公司2、統一發放的工作服,要服從現場指揮。附件1:氧氣泄漏應急預案演練方案附件2:氧氣泄漏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記錄表 公司安環部 XX年六月六日附件1:氧氣泄漏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提高事故防范和應急保障能力,實現公司能源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根據XX年應急演練計劃安排,公司決定在6月下旬開展一次氧氣泄漏事故應急預案實戰演練,為確保此次演練工作順利進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練目的 1、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應急應變能力與自我防護能力,使應急救援人員在發生氧氣泄漏時知道如何報警、現場處置、疏散人員、甄別傷員傷情及實施現場救護等。 2、加強應急救援人員應對突發事故的綜合3、指揮能力、快速反應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和協調作戰能力,提高我公司應急救援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生命和公司財產的安全。 3、檢驗應急設施的配備情況及使用狀態; 4、了解掌握應急管理知識,提高廣大職工事故預防和防災減災意識,增強應急處置能力。 二、演練情景 氧氣站值班工在巡檢中發現液氧儲罐出口閥門法蘭密封處發生泄漏,氧氣值班工采取措施未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升級,在處置中并造成1名氧氣值班工凍傷且中毒。針對以上情景進行現場處置及傷員救護。 三、演習時間 XX年6月30日9:0011:00 四、演習地點 公司安全教育會議室、氧氣站 五、演練準備 1、在公司安全教育會議室講解應急預案;講解本次演練重要意義、應急4、管理知識;發放演練計劃文字資料。 2、現場演練器材準備呼吸機 1臺;濃度測試儀 1臺;橫幅一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現場);警戒繩1卷;急救藥箱1個;滅火器2只;手持擴音器1個等。3、應急救援組織及人員職責分工總指揮 XX負責事故應急指揮工作,宣布啟動預案,對特殊情況進行緊急決定等。現場指揮 協助總指揮下達應急命令,協調事故現場搶救工作。綜合協調組 負責演練的協調及演練過程中的安全工作。a.負責演練的策劃和方案的制定,各部門的協調,組織預演工作;b.負責演練會場的布置等后勤準備工作;c.負責演練現場拍照、攝像,領導講話稿和演練總結工作。疏散組 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負責完成事故影響區域的人員疏散和5、安置工作。救護組 搶救受傷人員并進行現場救護,護送受傷人員到就近醫院進行醫治。警戒組 a.發生事故后,安保人員根據事故情景迅速奔赴現場;根據泄漏影響范圍,設置禁區,布置崗哨,加強警戒,巡邏檢查,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禁區;b.接到報警后,封閉廠區大門,維護廠區道路交通程序,引導外來救援力量進入事故發生點,嚴禁外來人員入廠圍觀;c. 維持現場秩序。搶險救援組 在總指揮的統一領導下,負責事故現場搶險救援的指揮和應急處置工作。a.組織偵查危險品的泄漏點、泄漏量、儲存裝置、影響范圍等情況;b.對事故進行科學分析、評估,確定事故警戒區域及搶險處置方案;c.調集、布置人員、車輛、裝備等,部署完成搜救、堵漏、轉移6、洗消等任務;d.及時向指揮部匯報事故處置、發展情況和處置意見、建議;e.負責尋找、集中、營救事故中的受傷人員。六、 演練啟動程序一、現場演練準備階段序號時間現場情況19:00公司安全教育會議室應急預案演練講解(演練的人員簽到)29:30裝備展示:展示呼吸機、濃度測試儀使用方法49:50講解氧氣理化性質、危險特性及急救措施、消防措施510:00總指揮在演練正式開始之前致開幕詞。610:05總指揮宣布:氧氣泄漏應急預案演練開始二、演練階段1泄漏發生生產氧氣站內一臺液氧儲罐出口閥門后法蘭密封處(初步判斷)發生泄漏。2發現與初期處理;氧氣站值班工在巡檢中發現后,向設備部報告。設備立即通知在現場作業人7、員立即撤離現場,切斷電源,停止相關生產操作,并組織人員查找泄漏點。3報告設備部向安環部報告:液氧儲罐發生大量泄漏,泄漏點初步判斷可能位于出口閥門后法蘭密封處。在查找泄漏點時,有一名操作人員被液氧噴濺凍傷且有中毒跡象。4報告安環部立即向公司總經理報告:氧氣站液氧儲罐閥門法蘭密封處大量液氧泄漏,泄漏無法控制,一名操作人員被液氧噴濺凍傷,請求救援。公司總經理在接報后立即終止正在進行的工作,宣布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同時通知公司各應急小組人員5分鐘內趕到事發現場。同一時間內公司其他領導也也先后趕到現場。5成立現場應急救援臨時指揮部總指揮強調(1)注意周圍環境防止次生事故發生;(2)搶救傷員是第一位的工8、作。應爭分奪秒;(3)注意保護現場,以利事后調查分析事故原因。警戒宣讀命令約3分鐘,傷員救護在此之前已開始進行。6按照預案分工,展開救援演練行動搶險救援組人員到事故地點進行搶險;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增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工作服,避免與可然物或易燃物接觸,合理通風加速擴散,用3M氧氣檢測儀進入泄漏區域檢測,佩戴空氣呼吸器,進入現場確認氧氣漏點和原因,檢測空氣的含氧濃度。在氧氣濃度偏高(大于22.5%)地點,處理人員應將手機、隨身攜帶金屬用品放置在安全處。處理人員不應過多,2-3名處理人員和1名指揮協調人員為最佳。7疏散疏散組人員迅速到事故區域疏散人員,通知周圍居民撤離(略);撤離泄漏污染區人9、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8警戒警戒組人員負責在事故區域內拉警戒條,并負責警戒,維持現場秩序;9傷員救護發現傷員后現場進行臨時救護的同時已通過120緊急聯系協作醫療單位,隨后救護人員帶好應急藥箱到事發地點對傷員進行處理,后由救護車送至醫院救治;(將中毒人員移植到空氣新鮮處,視中毒人員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將中毒人員的皮帶、衣扣松開,進行心臟復蘇和人工呼吸,待中毒人員恢復知覺蘇醒后。)10泄露處置搶險組同樣身著防護服、戴自給增壓式呼吸器進入現場,開始對事故現場的泄漏點進行檢查和堵漏工作。在搶險組工作人員的努力下,發現液氧泄漏點,迅速進行搶修。隨著蒸汽逐漸減小直至停止,表明搶修工作10、完成。三、演練結束1.演練人員集合(在指揮臺前列隊集合);2.由總指揮公司總經理宣布演練結束并進行總結性講話;事后由公司安環部組織有關人員,通過演練實施過程對預案進行評估,評價其可行性、適用性,分析預案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改進和完善。低溫液體的安全防范知識 一、前言 在1.0133105 Pa時,液氧的沸點為l83 ,由于低溫液體的溫度極低而且極易轉化成氣態,瞬間體積急劇增大,容易發生事故。所以操作者應熟悉它的特定性質及潛在的危險并做好預防措施。 二、液體氧潛在的危險 1、低溫液體的特性及其危害 低溫液體,對皮膚均會產生類似燒傷的危害。且還可導致某些材料、碳鋼、塑膠和橡膠變得易脆甚至在壓力下易折11、斷,在容器和管線內的低溫液體,在液化空氣沸點(-194.35)或低于此溫度以下時,會將周圍的空氣冷凝成液體,甚至凝結成固體。 2、低溫液體的氣化所潛在的危險 所有的低溫液體由液態轉化為氣態時,其體積將會增大數百倍乃至千倍以上。例如,1m3低溫液體轉化為標準狀態下的氣體體積,空氣為675 m3、氮氣為643 m3、氧氣為800 m3、氬氣為780 m3.假如這些低溫液體在密閉容器內氣化,就會產生足以使容器破裂或爆炸的巨大壓力。鑒于這種情況,在設計低溫壓力容器時都設置了不同類型的卸壓裝置。 3、液氧的潛在威脅 氧氣是空氣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占空氣的21,是人類生命活動所必須的元素之一。但是,正常人體12、只需要一定濃度的氧氣,濃度過低會導致缺氧癥,濃度過高則會引起“富氧中毒”。 如果泄漏氣化的是氧氣,勢必增加空氣中氧氣的濃度(超過21%),而使工作人員的衣服被氧氣飽和,氧氣是助燃性氣體,被氧飽和的衣服遇明火就會燃燒。在氧氣濃度超過23時,不僅是衣服,其他物質也會遇明火發生燃燒。濃度超過40時對人會引起“富氧中毒”。液氧與油脂、瀝青、織物、木材及各種可燃物質接觸時,不需火源都極易引起燃燒,潛在著爆炸危險性。 在0.1 MPa(1個大氣壓)的純氧環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時,就會發生肺炎,最終導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人在0.2 MPa(2個大氣壓)高壓純氧環境中,最多可停留1.5小時2小時,超過了會13、引起腦中毒,生命節奏紊亂,精神錯亂,記憶喪失。如加入0.3 MPa(3個大氣壓)甚至更高的氧,人會在數分鐘內發生腦細胞變性壞死,抽搐昏迷,導致死亡。 在常壓下,當氧的濃度超過40%時,有可能發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時,出現胸骨后不適感、輕咳,進而胸悶、胸骨后燒灼感和呼吸困難,咳嗽加?。粐缿蜁r可發生肺水腫,甚至出現呼吸窘迫綜合癥。吸入氧濃度在80%以上時,出現面部肌肉抽動、面色蒼白、眩暈、心動過速、虛脫,繼而全身強烈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低溫液體的安全預防措施 1、穿防護服對人體進行防護 人體沒有受足夠保護或裸露的部位在接觸沒有絕熱的管道或容器時,由于水分立即被凍結而被粘14、住,分開時可能撕傷皮膚,所以應避免穿濕衣服或用浸過水的手操作,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穿防護服,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凍傷。凡使用接觸低溫液體必須戴上石棉或干皮革手套。手套應當寬大,以便當液體噴濺到手套或進入手套時能及時脫掉。 如果容易產生噴濺或飛濺,應當戴上面罩或護目鏡以保護面部和眼睛。操作時應當穿工作褲或類似衣著,最好不要有口袋或褲腳卷邊,褲腳應當罩在靴子外面。 如果有大量噴濺的危險,應當穿上防凍、防火的專用工作服。 2、冷凍傷的處理(1)將阻礙凍傷部位血液循環的衣褲解開或脫掉,將患者及時送到醫院治療。(2)立刻將受低溫影響的部位進行4146的水浴加熱,切忌干加熱。(3)如果患者受到冷液體的15、影響導致全身溫度下降,則必須將患者全身浸入浴池中,使其回暖。 四、液體的安全輸送、充裝 1、液體槽車必須嚴格執行有關安全規定。 2、槽車在連接液體貯罐充裝管前,必須處于靜止狀態。 3、只有得到灌裝操作人員同意,槽車方可進入槽罐區充裝,液氧槽車充裝時。汽車必進入槽罐區充裝氧,槽車充裝時,汽車必須?;?,l5米內不準有明火。 4、槽車充裝結束后,在解脫連接管時,輸液軟管內殘液必須排盡,連接頭蓋上蓋,槽車應立即離去。 五、液體貯運設備的檢查、修理 1、液體貯罐、槽車及其安全附件,如壓力表、安全閥、液面指示器等應按規程作定期檢查。 2、液氧貯罐應定期進行乙炔含量分析。 3、檢修排放液體時,應注意排放安全16、,必要時應設警戒、掛危險區域標志。排放液氧時,附近不得有明火,絕對不準排放到可燃材料堆場、淘、坑內。 4、液體貯罐(包括附件)須徹底吹除,動火前應進行氣體分析,辦理動火手續和進塔入罐許可手續。 5、液體貯罐、槽車上的閥門、儀表應由專人修理。修后使用前應用干燥空氣吹除,液氧貯罐應進行脫脂,并用無油氮氣或空氣吹除。 6、防爆裝置應及時調試,液氧貯罐、槽車上只準裝無油壓力表,不得用其它壓力表代用。 7、液氧貯罐必須有安全閥等泄壓裝置,各種安全附件必須符合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程要求。 六、消防安全預防措施 盛裝低溫液體的儲罐和設備區域發生火災,對生命和財產具有相當大的威脅。應當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來防止火17、災發生。因此,預先應當針對每臺儲罐和設備或環境制定防火、救火的方案,良好的組織和方案是安全、有效防火、救火的關鍵。 撲救低溫液體火災,不同于一般性火災,要根據低溫液體的儲量、性質、火場位置、相鄰區域狀況及其他相關事項,準確地擬定消防措施和消防安全預防措施。公司有液氧和液氬儲罐,其中液氬本身幫助滅火,以下重點討論液氧地消防安全預防措施。 1、消防器材 撲救低溫液化氧氣火災地消防器材主要有:水、酸堿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劑、干粉滅火劑,其中根據氧氣火災性質推薦使用水作為滅火劑。 2、霧影響視線的預防 低溫液體泄漏或排放后,由于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被冷凝生成霧,嚴重影響視線。為了保證人們能沿著疏散通道撤18、離或到達設備控制點,必須設置簡單的設施。對現場撲救人員,應當明確規定其穿帶必要的防護服、工具器以及進入現場的任務和工作范圍。 3、氧氣危險的預防 在有濃度較高的氣態氧的環境中,物質著火溫度比正常情況低,并能使看起來已經熄滅的物質重新燃燒。因此要求人們救火時保持一定的距離,使熱量或火不致傷及人體和衣服。液氧與油脂、瀝青、織物、木材及各種可燃物質接觸時,不需火源都極易引起燃燒,潛在著爆炸危險性。 當泄漏的液氧引起可燃物燃燒時,如有可能首先切斷氣源,然后用大量的水用于滅火。當液氧與液體燃料相遇而起火時,要按下列方法滅火。(1)當泄漏的液氧流到大量燃料上起火時,首先要切斷液氧源,然后用適當的滅火劑滅火19、。(2)當液體燃料流到大量液氧上起火時,首先要切斷液體燃料源,然后進行滅火。(3)當液體燃料和液氧已經混合而尚未起火時,要立即消除所有火源,迅速撤離危險區,任其液氧自行蒸發。(4)如果是水溶性燃料,則可用水稀釋以壓火勢。此法對非可溶性燃料不適合,必須等液氧全部蒸發后才可用適當的滅火劑滅火。附件2:公司液氧泄露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登記表演練單位(蓋章) 填表時間: 年 月 日預案名稱預案類別綜合預案 專項演練演練類別單項演練 聯合演練演練形式桌面演練 功能演練 現場全面演練演練時間20年月 日(星期 ) 時 分至 時 分演練地點參加單位領導工作機構演練評估預案評估適宜性:全部能夠執行 執行過程不夠順利 明顯不適宜充分性:能滿足應急要求 基本滿足 不充分,必須修改演練評估好 較好 基本到位 不到位指揮評估整體組織指揮:好 較好 基本到位 不到位各搶險組分工:好 較好 基本到位 不到位協作評估按要求配合基本到位行動遲緩不配合總體評價優秀 良好 基本合格 不合格存在問題與整改簽 名總指揮: 職務: 說明:1.此表由演練組織單位填寫并蓋章,演練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與演練方案、評估報告一起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安全處備案。2.根據演練情況,選擇表內適合的項目,在中打,總指揮等相關人員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