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公司礦井帶式輸送機運輸傾斜井巷傷亡提升事故應急預案3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2117
2024-09-06
29頁
181.67KB
1、煤業公司礦井帶式輸送機運輸、傾斜井巷傷亡事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事故類別和危害度分析41.1、運輸提升事故類型41.2、運輸提升事故危害性分析41.3、運輸提升事故易發生的地點及季節42、應急處理基本原則53、應急組織與職責53.1、應急組織體系53.2、指揮機構及職責53.2.1、指揮機構53.2.2、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職責65、調用公司應急救援基礎資料和信息。77、完成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73.2.3、現場應急指揮部及職責71、現場搶險救災組:72、技術專家組:83、警2、戒保衛組:84、與同煤三醫院簽訂了救護合同95、后勤保障組:96、善后處理組:97、宣傳組98、通訊、機電組103.2.4、搶險救援人員崗位責任制101、總指揮102、副總指揮103、各副總經理104、調度室主任105、公司救護負責人116、調度室和值班人員117、事故區(隊)、班(組)負責人及相關人員118、保衛部門負責人129、安全監察部門負責人1210、物資供應部門負責人1211、機電、安裝部門負責人1212、技術部門負責人1213、醫療救治單位負責人1214、通信信息部門負責人1215、工會和勞資部門負責人134、預防與預警134.1、危險源監控134.1.1、事故前可能出現的預兆133、4.1.2、運輸提升事故的預防151、完善和改進運輸提升設備安全保護系統152、機構設置和管理制度153、運輸提升設備的要求154.2、預警行動與安全注意事項164.2.1、預警行動164.2.2、注意事項161、救援人員應按規定攜帶必要的救援工具。165、信息報告程序165.1、預警信息報告165.1.1、預警信息報告程序和方式164、預警基本情況包括:175.1.2、預警報告方式173、情況緊急時可越級報告。185.1.3、相關部門的通訊、聯絡方式181、礦相關部門及負責人:182、值班和通信方式:185.1.4、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185.1.5、出現明顯事故征兆時,應急響應人4、員向外求援的方式。195.2、預警信息的發布和報告196、應急處置196.1、響應分級196.1.1、應急響應的標準196.1.2、應急響應程序206.2、響應程序216.3、應急處置216.3.1、礦井提升運輸事故應急救援處理程序216.3.2、礦井提升運輸事故處置措施221、必須了解(詢問)的內容232、必須分析判斷的內容233、必須做出決定并下達的命令236.3.3、恢復正常狀態的條件和程序241、恢復正常狀態的條件242、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24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25救援指揮部成員通訊錄27應急救援隊伍聯系方式28井上、下救援材料庫救援材料品種及數量29 1、事故類別和危害度分析在煤5、礦安全生產災害事故中,礦井運輸死亡事故僅次于頂板事故而居第二位。這主要是人員違章及運輸作業環節安全防護措施不完善或環境安全保護設施有缺陷造成。礦井發生的運輸傷亡事故主要有以下幾類:1.1、運輸提升事故類型(1)、帶式輸送機運輸傷亡事故(2)、刮板輸送機傷人事故(3)、傾斜井巷運輸傷亡事故1.2、運輸提升事故危害性分析提升運輸事故有可能使設備嚴重損壞,造成全礦井或區域停產.致使提升運輸設備停止運行.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等事故.均嚴重威脅礦工人身安全和礦井安全。1.3、運輸提升事故易發生的地點及季節(1)、主副提升機運輸巷。 (3)、皮帶機運輸巷。 (4)、刮板機運輸巷。(5)、礦車運輸巷,及工作面搬6、家運輸設備過程中。在年末和節假日期間,由于人的心理因素影響,可能較平常出現更多的違規現象,使運輸提升事故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運輸提升事故的季節性不明顯。2、應急處理基本原則井下發生運輸提升事故后,干部職工要沉著,冷靜地按照“緊急救援,妥善避難,安全撤退,救人優先”的原則搶險救援。1、以搶救遇難人員為主,本著,“先活者、后死者,先重傷、后輕傷” 的原則救險。井下運輸提升事故發生后,調度室應先利用快捷的通信系統通知各負責人迅速趕赴事故現場。2、應馬上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援救。3、應急組織與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應急組織體系如附表所示。運輸提升事故應急組織體系主要由指揮管理系統,救援隊伍系統,技術支持系7、統,和相關保障系統組成。3.2、指揮機構及職責3.2.1、指揮機構發生運輸提升事故時,現場帶班干部和班組長要立即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有序迎救,同時要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調度室要按照應急程序和有關規定快速上報。運輸提升負責人必須趕往現場處理事故。總經理、總工程師和其他領導必須立即趕往指揮現場,組織處理事故,總經理是負責處理事故的全權指揮者,在總經理未到之前,由值班副總經理負責指揮。總 指 揮: XX(董事長)常務副總指揮: XX(總經理)副 總 指 揮: XX(生產總經理) XX(安全副經理)XX(機電副經理) XX(總工程師)XX(通風助理)成 員: XX(調度主任) XX(安監科長) XX(技術8、科長) XX(機電科長) 職 責:負責搶險救援的全面工作,完善應急救援方案,發布搶險救援命令,根據搶險需要合理配置人、財、物資源,組織搶險救援工作,核實出入井人員,匯報和通報事故有關情況,向上級救援機構發出救援請求,做好善后工作,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3.2.2、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職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具體事務工作,辦公室設在調度室,電話:0352xxxxxx.主 任:XX 副主任:XX 成 員:XX職 責: 1、負責礦山應急救援指揮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管理,根據事故情況和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9、部報告。2、與現場應急救援指揮保持聯系,傳達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命令。3、調動公司應急救援力量,調配公司應急救援資源。4、提供技術支持,組織公司應急救援技術組參與救援工作,協調公司醫療救護工作。5、調用公司應急救援基礎資料和信息。6、運輸提升事故處理難度大,資源不足時,協調相關求援救援力量及設備增援。7、完成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3.2.3、現場應急指揮部及職責結合運輸提升事故的具體情況,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八個小組:1、現場搶險救災組:副組長:XX 成 員:XX職 責:按照救援方案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緊急調用搶險物資、設備、人員,根據事故情況,有危及周邊工作地點和人員的10、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疏散工作。負責記錄、保存救援過程資料,總結應急救援經驗和教訓,具體負責實施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2、技術專家組:副組長:XX成 員:XX職 責:參與研究制定搶險救援技術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解決事故搶救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收集整理救援過程中的技術資料,為指揮部提出建議意見及相關依據,參與分析事故原因和責任。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3、警戒保衛組:副組長:XX職 責:維護礦區和居民生活區的治安,做好事故發生后的人員疏散、封閉相關場所,維護交通秩序,杜絕無關人員進入事故救援現場,確保事故救援的順利進行。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4、與同11、煤三醫院簽訂了救護合同負責對受傷人員的醫療救護,組織醫療救治,提供所需藥品,醫療器械。負責災區消毒防疾,確保災區飲食衛生。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5、后勤保障組:成 員: XX 職 責:負責搶險救援車輛的調度,保障有關搶險救援人員的日常生活需要。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6、善后處理組:副組長:XX 成 員:XX職 責:負責核實遇難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況并通知遇難者親屬。安排遇難者親屬善后處理期間的生活和遇難者喪葬事宜,負責洽談撫恤條件。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7、宣傳組副組長:XX 成 員:XX職 責:做好宣傳報導工作,協助現場保衛組維持礦區秩序。編發事故簡報,負責新聞媒體12、的組織與接待工作,發布事故搶險進展情況。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8、通訊、機電組組 長:XX 電話:付組長:XX成 員:XX職 責:保障事故發生時通訊暢通,架設臨時通訊線路,提供災區所需機電設備,并保證正常運轉。3.2.4、搶險救援人員崗位責任制1、總指揮根據事故發生情況,統一組織實施搶險救援工作,執行經救援指揮部研究批準的應急救援方案,負責具體的應急處理措施的審定,聯系救援相關事宜,爭取社會支援,下達搶險救援命令。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工作,檢查救援工作落實情況。3、各副總經理根據搶險救援方案組織所需人員及時調集救援所需物資裝備,控制入井人員,協助實施搶險救援方案。4、調度室主任做好應13、急救援指揮部現場辦公室的各項應急工作,準確、快速地完成接警和正確下達接警后的初次反響調度命令,按照報告程序,快速報告事故信息。不斷收集和處理事故實情信息,通知相關單位統計遇險職工人數,通知相關人員在調度室集結待命,轉達指揮部的各項求援命令,完成各項救援協調工作。5、公司救護負責人參與制定搶險救援方案,負責制定公司救援隊行動和處理措施,具體指揮公司救援隊和輔助救援隊執行救援行動,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完成指揮部下達的其它救援工作任務。6、調度室和值班人員及時準確地上報事故情況,傳達總指揮部命令,了解并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救援情況,整理搶險救援命令,工程進度等有關救援信息,核實和統計人數。召14、集有關人員在調度室待命和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完成總指揮部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7、事故區(隊)、班(組)負責人及相關人員(1)、區隊長,班組長是本單位(區、組)應急管理的負責人,對本單位所有作業和作業人員的應急管理承擔責任,負責本單位應急組織工作和應急責任制的制定,承擔應急管理教育和宣傳培訓任務(2)、發生災難,現場跟班的區、隊長或班(組)長是自救和互救負責人,是現場指揮者。(3)、現場跟班的區隊長和班(組)長及所有現場人員承擔向調度室匯報災情的義務,要注意觀察災情的變化、查清災區人員情況,向指揮部匯報災區情況和事故前的相關現場作業情況。8、保衛部門負責人組織人員維護事故礦井的秩序和治安,積極與15、當地公安部門溝通信息,協助公安部門對事故直接責任人實施監護和控制,協助追捕逃逸人員等。9、安全監察部門負責人協調并參與事故的應急救援,參與應急救援方案制定、修定與實施,監督檢查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與執行情況。協助事故調查組開展工作。10、物資供應部門負責人積極準備救援裝備和器材,并運送到指定地點。11、機電、安裝部門負責人根據指揮部命令,組織實施供配電應急安裝工程,保證礦井主要電氣設備正常運轉,及時搶修安裝搶險救災機電設備。12、技術部門負責人參與事故初步評估、信息分析、提出應急處置措施的初步意見,參與救援方案的制定,提供相關圖紙、資料,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13、醫療救治單位負責人負責提供16、相關醫療救治。組織醫療救治隊伍,調集藥品和醫療器材,實施現場傷員救治,參與相關事故調查工作。14、通信信息部門負責人確保現場應急救援通信和電子信息采集,傳輸工作。15、工會和勞資部門負責人負責事故善后處理工作。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4.1.1、事故前可能出現的預兆1、乘人裝置事故出現的預兆:乘人裝置在運轉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險因素,導致的事故類型主要有機械傷害、觸電、掉座、斷繩、過速飛車、過乘事故等。斷繩事故的預兆:鋼絲繩接頭搭接長度不夠或接頭工藝不合格鋼絲繩不按規定進行檢查或維護保養不到位,斷絲、斷股較多。致使鋼絲繩局部受力過大,導致斷繩事故。過速飛車,以及過乘都易造成事故。2、刮板17、運輸機事故出現的預兆:刮板輸送機機鏈長時間沒檢修易造成斷鏈傷人,運送作業規程規定以外的物料傷及人員,人員與刮板輸送機轉動部位接觸造成的夾擊、碰撞、剪切卷入、絞、碾、刺、割等形式的傷害,人員違章蹬乘刮板輸送機,刮板輸送機飄鏈彈傷人員等。安裝或更換刮板輸送機部件時,需要起吊部件,發生傷害事故的幾率較大,其原因主要為起吊時牽引鏈或鋼絲繩斷裂、部件滑脫、碰撞等,可能導致損壞設備、人員傷亡等。刮板輸送機液力偶合器未按規定注入規定的難燃液,當帶負荷過大液力偶合器內液體溫度達到燃點起火噴出引起火災,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3、傾斜井巷運輸事故出現的預兆:礦車掉道是指絞車在運行過程中,礦車或者人車輪對脫離18、軌道造成不能正常運行的事故。掉道事故多發生在軌道的道岔、變坡點、曲線段,并對軌道、運輸設備、鋼絲繩造成一定的破壞。礦車或人車掉道易造成運輸生產中斷,少量人員傷亡,設備及軌道損壞。但一般不會造成重特大事故。運輸跑車事故發生的原因為連接件脫落、連接件斷裂、斷繩、絞車閘失靈及斜巷人車制動機構失靈。造成礦車及人車高速下滑的事故,運輸跑車事故會造成現場人員傷亡,甚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人員違章傷亡事故多發生為蹬鉤、扒車、跳車,違犯“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規定。人員違章事故易造成現場人員傷亡。過卷就是提升容器被提到正常位置時沒有停車而是超越正常停車位置繼續上提或下放,防過卷保護又不起作用,使提升容器與安全19、防護裝置相撞,造成人員傷亡、提升容器損壞。4、帶式運輸機出現的預兆:膠帶輸送機各處的轉動部位均可能造成機械傷害,造成人體肢體傷殘、直至死亡。輸送帶負荷過大、膠帶打滑磨擦、膠帶跑偏、托輥不轉、電焊、氣焊等作業防護不當等原因有可能引起火災。輕者毀壞設備,重者造成人員窒息傷亡。電氣設備失爆、電纜老化、短路或電火花等可能引起電氣火災,可能造成電器設備損毀或人員傷亡。敷設輸送機的煤巷,因未采用不燃性支護,因煤炭自燃或其它外因火災造成設備損壞或人員傷亡。輸送機液力偶器未按規定注入規定的難燃液,當帶負荷過大液力偶合器內液體溫度達到燃點起火噴出引起火災,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4.1.2、運輸提升事故的預20、防運輸提升事故的預防主要是對運輸提升設備的現場檢測和檢驗。如發現過載、及設備運行不正常等情況要發出預警信息按照規程要求進行處理。1、完善和改進運輸提升設備安全保護系統安裝和使用新的運輸提升系統保護裝置,對運輸提升事故的預防能起到重要作用,進一步完善其功能,強化管理、加強維護、提高準確性,確保可靠性和可用性。2、機構設置和管理制度(1)、對于機電運輸提升設備管理的監控組管理要加強和充實力量,強化培訓,建立健全運輸提升設備管理制度(2)、進一步完善安全儀表計量檢驗制度,各種安全監控設備的性能檢驗及大修等工作。(3)、建立運輸提升設備巡檢制度,要建立巡檢登記表,記錄發現的問題,及時檢修和維護。(4)21、運輸提升設備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經有關部門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3、運輸提升設備的要求(1)、必須符合有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通過煤炭行業標準化歸口審查,通過國家技術監督局認證的檢測機構的形式檢驗,并取得“MA標志準用證”。(2)、用于爆炸環境的煤礦安全運輸提升設備,必須通過國家技術監督局認證的檢測機構的防爆檢驗,并取得“防爆合格證”,優先采用本質安全型煤礦安全設備。(3)、入井道軌必須具有防雷保護裝置,以防止雷電通過礦井道軌進入井下引起井下瓦斯、煤塵爆炸。4.2、預警行動與安全注意事項4.2.1、預警行動預警行動的執行標準,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對于井下運輸提升不同地點規定,執行人工22、系統預警行動.4.2.2、注意事項1、救援人員應按規定攜帶必要的救援工具。2、在救援處置時要設置事故警示牌,禁止行人通過、禁止其他作業。3、在進行搶險救援時,要切斷電源、設置警戒人員、固定提升運輸設備,保護救援人員和遇險人員的安全。4、提升運輸設備在恢復運行前,必須確保信號系統工作正常后再進行空載測試,測試結果報礦總工程審批。不能載人(物)直接運行。5、信息報告程序5.1、預警信息報告5.1.1、預警信息報告程序和方式1、設立預警報告接警專用電話0352xxxxxx(設在調度室),預防與預警的工作職責納入應急管理系統中,明確預警管理機構辦公室、預防與預警負責人及相關應急救援單位的聯系電話。2、23、需要報告預警信息時,現場工作人員要立即向調度室匯報,匯報的內容包括出現事故的征兆具體內容、地點、發現事故征兆的簡要經過、預警區域作業內容、人員分布等。3、調度員接到預警匯報后,立即按照預警電話通知順序,通知相關負責人和有關單位,通知受威脅地點的人員撤離。特別緊急的預警信息要直接向單位主要負責人和上級管理部門報告。4、預警基本情況包括:(1)、事故征兆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別;(2)、事故征兆發現的簡要經過;(3)、可能發生事故的發生原因初步判斷;(4)、已采取的措施及當前事故搶險處置情況等,必要時附現場簡圖。5、匯報內容包括:可能發生的事故性質、地點,可能的影響范圍,預警區域24、涉及的區域的巷道、通風系統、風流情況及瓦斯濃度等。5.1.2、預警報告方式1、現場預警信息報告人員要以最快的方式,在最近的地點使用井下調度電話報告預警信息。也可使用井下無線通訊系統,包括井下小靈通、井下漏泄通訊系統、井下無線應急通訊系統。2、要根據礦調度室下達的預防與預警處置措施,監督現場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處置。3、情況緊急時可越級報告。4、告警區域作業單位的當班負責人要立即落實調度室下達的處置措施并根據情況的變化繼續報告預警信息。5.1.3、相關部門的通訊、聯絡方式1、礦相關部門及負責人:救援指揮部成員通訊錄及應急救援隊伍聯系方式見附表3、附表4。2、值班和通信方式:(1)、調度室必須24小25、時有人值班,其他相關單位8-18點也必須有人值班,不得空班漏班。(2)、相關二級單位的負責人、副總工程師、礦總工程師、副總經理、總經理的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不得停機。(3)、如有事要離開煤礦現場時,必須按照礦上規定指派應急事件處置臨時負責人。臨時負責人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不得停機。5.1.4、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1、電話形式的預警報告要作好電話記錄,力求記錄準確、完整。井下相關人員上井后要填寫詳細的報告。2、監控系統的報告以監測系統記錄的數據為準,不得對數據進行修改。3、預警預防措施以相關領導簽發的調度通知形式下達。緊急情況可先執行電話或口頭通知,電話或口頭通知必須得到相關負責人26、的授權,事后需補簽書面調度通知。5.1.5、出現明顯事故征兆時,應急響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1、發現明顯事故預兆,現場人員都應立即向礦調度報告,請求救援。2、礦調度應按照“應急預案的響應程序”進行報告,并按照要求請求專業應急搶險隊伍進行處置。3、出現明顯事故征兆的現場人員在向外求援的同時,要做好自救、互救一切準備。5.2、預警信息的發布和報告1、專職運輸提升人員,發生運輸提升事故時,要立即匯報礦調度室并按規程要求采取相應措施。2、調度室負責人要根據井下人員的匯報,按照規程要求立即核對情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要立即匯報礦技術負責人,采取進一步的預防處置措施。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 發生運27、輸提升事故由公司主要負責人決定啟動哪一級別應急預案和哪一級別應急響應。6.1.1、應急響應的標準執行國家礦山事故災難應急預案響應分級標準,按照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礦山事故應急響應級別分為級(特別重大事故)響應、級(重大事故)響應、級(較大事故)響應、級(一般事故)響應等。1、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100人以上中毒、重傷,或造成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以上包括本數)2、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造成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下同)3、級響28、應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造成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4、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造成3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6.1.2、應急響應程序1、發生特別重大事故,執行級應急響應。事故信息分別報送屬地各級政府、屬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單位、國家安全生產管理總局。啟動國家總局、省人民政府以下各級政府預案及企業預案。2、發生重大事故,執行級應急響應。事故信息分別報送屬地省、地(市)、縣人民政府及屬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單位。啟動省人民政府以下各級政府預案及企業預案。3、發生較大29、事故,執行級應急響應。事故信息分別報送屬地地(市)、縣人民政府及屬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單位。啟動屬地地(市)、縣人民政府預案及企業預案。4、發生一般事故,執行級應急響應。事故信息分別報送XX煤炭XX集團XX有限公司煤業公司和XX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單位。啟動企業預案。6.2、響應程序井下發生運輸提升事故后,現場區隊長、班組長要組織和指揮未傷人員迅速搶救受傷人員。同時利用最便捷的通訊方式向礦調度室報告。當調度室接到運輸提升事故的匯報后,要立即啟動應急措施:按礦井應急預案規定的順序通知總經理、總工程師等有關人員立即向公司調度室匯報(獨立煤礦要立即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告)召請礦山救援大隊(事故礦專業救援隊先30、行下井救援)啟動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派遣偵查小分隊進行災情偵察、人員救治進行災害的初步評估指揮部根據災情制定救援方案救援隊現場搶險救災直至災情消除,恢復正常生產。6.3、應急處置6.3.1、礦井提升運輸事故應急救援處理程序1、發生事故后,現場人員要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礦調度室接到報告后,立即向礦值班報告,并按礦應急預案程序向總經理、總工程師、安全礦長等人員報告。2、所在災難事故單位接到報告后,在第一時間通知到單位所有相關人員,立即清點災難事故地點人數,并到礦調度室集中待命。3、當發生軌道絞車提升和大巷運輸事故時,迅速切斷電源,設置警戒標志。立即向區值班人員和礦調度室匯報,請求處置救助。4、事故單31、位的跟班區(隊)長,班長發現事故或得到消息后,應及時趕到事故地點指揮或協助指揮應急處置。要采取措施對危險和危害因素進行控制,對受害人員進行有效的幫助。5、專業人員要果斷的采取措施,將絞車和電機車的控制手柄打到零位,控制制動閘,及時切斷電源。6、事故現場的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積極有效的自救和互救。對于輕傷者應現場對其進行包扎止血,將其抬放到安全地帶。而對于骨折人員不要輕易挪動人員,等待專業救助人員的到來。7、調度室人員接到事故的匯報后,要及時做好車輛的調度和人員接送工作。將傷員及時運送到井口,井底信號工要按傷員提升規定做好聯絡工作,及時將人員運送到地面救治。6.3.2、礦井提升運輸事故處置措32、施獲悉井下發生提升運輸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災情,判斷災情的發展趨勢,及時果斷地做出決定,下達救援命令。1、必須了解(詢問)的內容(1)、提升運輸系統事故波及范圍;(2)、人員分布及其傷亡情況;(3)、是否發生火災及其火災范圍;2、必須分析判斷的內容(1)、如果是皮帶著火影響的范圍。(2)、是否會使工作人員中毒,根據綜合信息及氣體分析化驗結果做出判斷。(3)、可能影響的范圍根據綜合信息做出判斷。3、必須做出決定并下達的命令(1)、撤出災區和井下所有人員。(2)、切斷災區電源(3)、立即通知礦山救援隊。(4)、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災情。(5)、成立搶險救援指揮部,依據應急預案33、制定完善的現場救援方案。(6)、保證升降人員的井筒正常提升。(8)、清點井下人員,控制入井人員。(9)、按照救援方案布置救援隊搶救遇險人員,偵察災情、,防止再次事故擴大。(10)、備好救援物資、維護好事故現場秩序,做好搶救傷員準備工作。6.3.3、恢復正常狀態的條件和程序1、恢復正常狀態的條件通風系統全面恢復,能夠實現井下的正常通風:井下變電所,采掘工作面及其它有關地點瓦斯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運輸提升系統能正常運行。2、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一是檢查變電所、泵房、電氣設備、供電電纜及風流中瓦斯情況,瓦斯濃度在規程標準以下時,保證電氣設備及供電電纜完好時,恢復地面對中央變電所變電設施上端的供電34、,不能恢復中央變電所對采區變電所的供電;二是檢查各采區電氣設備及供電電纜瓦斯情況,瓦斯濃度在規程標準以下時,保證電氣設備及供電電纜完好時,恢復對采區變電所上端的電源供電,不能恢復采區變電所對采煤及掘進工作面電氣設備的供電;三是檢查采煤工作面及掘進工作面電氣設備及供電電纜的瓦斯情況,在確認瓦斯濃度低于規程標準以下,并且電氣設備及供電電纜完好時,恢復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的供電;待井下全面恢復正常供電后,礦井即可恢復正常生產。應急處置程序通用流程圖見附表2。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礦井按照災難預防和處理計劃要求,建立健全井上、井下消防材料庫,儲備局扇、水泵、風筒、水管、滅火器材、施工材料(如料石、紅35、磚、水泥、黃沙)等必要的救援裝備、物資等,詳見附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XX XX應急救援辦公室主任:XX物質供應保障組組長:XX事故善后處理組組長:XX醫療救援組長:協議醫院通訊機電組組長: XX現場保衛警戒組組長:XX現場搶救組組長:李XX宣傳組組長:柴XX技術專家組組長:XX通風組組長:XX后勤保障組組長:XX救援指揮部成員通訊錄 單 位姓 名職 務辦公電話手 機礦領導董事長礦領導總經理礦領導生產副經理礦領導安全副經理礦領導總工程師礦領導機電副經理礦領導副書記礦領導通風助理安監科安監科長 技術科技術科長調度室調度主任 機電科機電科長 地測防治水科 地測防治水科長應36、急救援隊伍聯系方式 單 位地 址值班電話負責人手 機XX煤業有限公司救護隊XX煤炭XX集團XX有限公司煤業公司XX市軍事化礦山救護中隊三醫院XX市煤炭工業管理局XX市煤礦安全監察局XX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XX市消防隊119 井上、下救援材料庫救援材料品種及數量 序號備品名稱規格及型號數量存放地點用途負責人1焊管2吋300m井上、下救援材料庫滅火,除塵張 勇1.5吋200m2噴 嘴1.5吋3同上同上張 勇3管鉗子4吋6同上同上張 勇4救生繩1吋8同上同上張 勇5撬棍4同上同上張 勇6木鋸20同上同上張 勇7平板鍬30同上同上張 勇8伸縮梯3m20井上救援材料庫同上張 勇9泡沫滅火器MJP6L337、0井上、下救援材料庫滅火張 勇10CO2滅火器MT/330同上同上張 勇11干粉滅火器MFZ831同上同上張 勇12伸縮風筒直徑600mm5同上通 風張 勇13風筒直徑600mm500m同上通 風張 勇14接管工具2吋10套同上滅火,除塵張 勇16膠 管1吋200m同上同上張 勇17鋼絲繩1吋1000同上同上張 勇18編織袋300個同上臨時墻張 勇19方木100 m3同上臨時墻張 勇20砂子50m3同上臨時墻張 勇21鐵釘200KG同上通 風張 勇22局扇11kw2臺同上通 風張 勇23水泵6臺同上排 水張 勇24料石500m3同上臨時墻張 勇25紅磚2000同上臨時墻張 勇26黃沙 30m3同上臨時墻張 勇27水泥425#10噸同上臨時墻張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