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通道四電系統集成工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2190
2024-09-06
25頁
302.88KB
1、新建鐵路通道四電系統集成工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第一章 綜合應急預案31總則31.1工作目的31.2工作原則31.3編制依據41.4適用范圍41.5生產安全事故(事件)的界定42、機構設置及職責52.1生產安全事故(事件)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成員52.2 生產安全事故(事件)應急各救援小組53預防機制63.1預防63.2信息監測74 事故報告75應急響應95.1分級響應95.2先期處置95.3擴大應急105.4應急支援105.5應急通訊105.6應急處置105.7應急結束116、應急2、保障措施116.1 通信與信息保障116.2 應急隊伍保障116.3 應急物資保障127 應急后期處置127.1事故(事件)調查和應急工作總結127.2事故(事件)聯合調查處理128 培訓與演練138.1培訓138.2演練139 附件13第二章 專項應急預案181 基坑坍塌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92 支柱傾倒侵限專項應急預案203 高空墜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214 觸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225 食物中毒事故專項應急預案226 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237 軌行車輛脫軌專項應急預25第一章 綜合應急預案1總則1.1工作目的為確保XX鐵路通道ZNZH-1標段第四分部生產安全事故(事件)應急救援搶險處理工作快3、速、緊張、有序地進行,提高員工應急反應意識和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程度和經濟損失,保障國家、企業和員工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1.2工作原則統一領導、職責明確,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反應迅速、規范有序,以快為主、高效運轉。統一領導、職責明確XX集團公司XX鐵路通道ZNZH-1標項目部第四分部按照本預案及相關文件規定,統一領導所屬各專業施工生產安全事故(事件)的應急處置。分級管理、條塊結合按照生產安全事故的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積極建立健全、項目分部、各專業,各作業隊,三級事故(事件)響應機制,并將三級機制與屬地化管理相協調、配合。反應迅速、規范有序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地方人民4、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是處置生產安全事故(事件)的主體,項目分部、各專業,各作業隊要各司其職,密切協作,有組織地參與生產安全事故的處置、配合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將事故的危害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圍。以快為主、高效運轉事故(事件)一旦發生,各級管理單位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按照相關要求向上級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報告,準確傳遞生產安全事故(事件)信息。各級人員接到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后,必須在第一時間啟動相應應急方案,迅速開展應急救援搶險工作。1.3編制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鐵路建設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XX集團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規定XX集團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XX通道股份5、有限公司。1.4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在XX集團XX鐵路通道ZNZH-1標段第四分部范圍內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事件)的搶險救援工作。1.5生產安全事故(事件)的界定重、特大人身傷亡事故:(1)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6、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5)集體急性職業中毒、食物中毒和其他中毒,一次超過3人及以上事故。2、機構設置及職責2.1生產安全事故(事件)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成員:組 長:XX副組長:成 員:。職責:應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項目所有安全事故的救援、協調、善后等工作。2.2 生產安全事故(事件)應急各救援小組應急領導小組下設六個救援小組:綜合協調組、現場處置組、現場調查組、安全保衛組、善后處理組、后勤保障組,具體人員構成及職責如下。綜合協調組:人員構成:有分部經理牽頭,各部門參加。職責: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組織、協調搶險救援工作,啟動相關專項方案,確7、保現場治安、醫療救援和通訊暢通,調集搶險救援相關資料、所需器材物資和搶險救援隊伍,負責對外信息聯絡,上報搶險救援進展情況。現場處置組:人員構成:專業副經理牽頭,工程部、作業隊派人參加。職責:負責現場的安全救護,按照先救人的原則,根據現場的險情情況,設置現場臨時救援處置方案,實施快速救援,同時注意防止現場發生二次傷害。現場調查組:人員構成:安全部牽頭,工程部、專業經理及隊長等有關人員參加。職責:協助地方、上級負有法定職責的部門對現場事故公正調查取證,勘察事故現場,提出事故或險情處置、搶險救援方案建議意見,協助開展搶險救援工作。現場事故調查所取物證等材料,在應急救援搶險結束后須如實、完整、及時送交8、事故調查領導小組。安全保衛組:人員構成:由專業副經理牽頭,機械部等有關部門人員參加。職責:全權負責事故(事件)現場應急救援搶險的安全保衛工作,封閉事故現場,查封與事故有關的管理資料,協助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行業部門和上級主管單位進行事故調查取證。善后處理組:人員構成:由綜合部牽頭、財務部等有關人員參加。 職責:對事故或險情傷亡人員實施救治、處置、安撫和理賠工作,接待、安撫傷亡人員家屬和親屬,以保障社會穩定。后勤保障組: 人員構成:綜合部牽頭、物資部、財務部等人員參加。 職責:負責救援搶險及事故調查工作人員的生活保障、食宿安排等后勤服務。提供必要的辦公用品、交通工具、通訊(信)器材,以及必備的醫9、療藥品和急需物資。3預防機制3.1預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觀念,逐級建立健全規范完善的、以預防為主的日常監督檢查機制,開展對生產安全隱患及重大危險源的排查,按照XX集團有限公司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XX重大事故隱患排查實施工作指導意見對重大隱患(危險源)實行風險管理。項目分部要針對鐵路既有線行車安全,特殊地質地段防高處墜落,土方開挖防坍塌,橋梁施工、隧道內施工、大型臨時結構、臨時用電、起重設備、非標專用設備的使用,民爆物品、油料儲存使用、防火災爆炸等危險源,進行認真的危險源辨識及風險分析。并制訂相應的控制預防措施,加強防范工作。各專業施工作業隊要針對作業人員工作場所防10、機械傷害、物體打擊、意外傷害、交通事故、火災等危險源,進行認真的危險源辨識及風險分析。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以減少傷害。 加強對各專業作業隊所承擔工程項目、工業生產環境易發各類突發事件的調研,提出杜絕人身傷亡和預防突發事件發生的改進建議,強化應對突發事件的有關預防工作和預測預警系統的資源整合,實現信息資源共享。3.2信息監測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收集、掌握事故全過程的有關動態信息,為救援工作的科學決策、高效處置創造良好條件。定期研究工程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加強事故應急救援的宣傳教育、監督檢查,防患于未然。項目分部定期檢查各專業作業隊、生產作業(現場)班組各項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并定期組織應急救11、援演練。應急物資器材、機具設備等應設專人進行維護管理,并作好記錄。4 事故報告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各作業隊必須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報告第四分部,分部依據事故類別,按照下圖表相應要求,同時報告工程所在地當地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項目發生事故企業上級主管部門項目業主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4.1人身傷亡事故人身傷亡事故企業上級主管部門項目業主地方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4.2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企業上級主管部門項目業主地方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公安部門4.3急性中毒事故急性中毒事故企業上級主管部門項目業主地方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公安部門衛12、生防疫部門4.4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險化學品事故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險化學品事故企業上級主管部門項目業主地方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公安部門4.5鍋爐、壓力容器和特種設備事故鍋爐、壓力容器和特種設備事故企業上級主管部門項目業主地方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公安部門技術監督部門4.6火災事故火災事故企業上級主管部門項目業主地方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公安部門消防部門4.7其他事故其他事故企業上級主管部門項目業主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行業主管部門5應急響應5.1分級響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實行“分級管理、分級響應”的原則。各專業作業隊在工程施工、生產活動中發生的各類事故(事件),均要以電話、傳13、真、書面等形式報告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響應)領導小組。應急響應控制程序圖見附件1。現場(作業班組駐地等)發生未構成人員死亡的一般以下事故(事件),須以電話、傳真、書面形式報告項目部。現場(含作業班組、駐地等)發生一般(死亡1人)以上事故(事件),發生單位必須在規定時間之內,以電話、傳真等形式報告至局項目部5.2先期處置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事故現場先期應急救援組織指揮(含組織人員疏散和安置等)。應急救援隊伍必須堅決、迅速地實施先期處置,相互協同,密切配合,全力控制情態發展,防止次生、衍生連鎖反應事故,迅速果斷地控制或切斷事故災難鏈。5.3擴大應急當事故涉及到外商、港澳臺或其他境外人員時,事故單位在報14、告上級單位有關部門的同時,應提請所在地人民政府逐級上報有關部門,請求協助處置或聯合處置。5.4應急支援接到事故信息后,單位領導和有關人員要迅速趕赴現場,立即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搶險指揮部,并根據本預案指揮處置程序,組織相應資源,實施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置行動。5.5應急通訊XX集團XX鐵路通道ZNZH-1標項目部第四分部事故應急救援(響應)領導小組辦公室電話(傳真):5.6應急處置按照事故發生地和企業隸屬關系實施分級處置。(1)發生一般(未有人員死亡或重傷2人以下)事故(事件),事故單位應立即向項目部主管部門報告,項目部接報后,主管領導應帶領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時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并將處理15、情況及時向集團公司主管部門、業主及指揮部、相關管理部門報告。(2) 發生一般(死亡1人)及以上事故(事件),項目分部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必須帶領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積極組織搶救并及時向業主及建設指揮部、集團公司領導及相關部門報告。集團公司分管副總經理、安全監察室、工程管理中心、工會及相關部門應盡快到達事故現場,組織開展事故救援搶險工作。并及時向工程總公司主管部門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當地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報告。5.7應急結束事故險情得到有效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消除了可能導致滋生、衍生的事故隱患,人員生命、國家財產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經現場應急救援搶險指揮部批準,應急救援搶16、險工作結束。6、應急保障措施6.1 通信與信息保障為確保應急期間相關信息及時、準確、可靠地傳遞和有效地實施指揮,以現場的有線、無線通信系統構成應急通訊保障系統。以社會救援保障110、120、122、119為應急處置支援通信保障,各應急救援組織及單位聯系電話見附件2、附件3。6.2 應急隊伍保障項目部應急救援工作組建以下應急救援響應力量:(1)應急救援力量:項目部根據承擔的專業工程,按項目分部成立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工程生產、物資管理部門根據生產產品、生產環境、管理范圍,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人員、物資;應急搶險救援隊伍擔負事發現場的搶險救援和安全保障工作。(2)專家咨詢力量:由從工程部組織,聘請集團17、公司在工程管理、安全質量等工作的技術專家組成。負責事發現場的工程設施安全性鑒定,應急方案、技術措施、恢復方案的研究制定、審核確認。(3)應急管理力量:由應急指揮小組有關工作人員組成。擔負接收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應急指令,組織各有關單位進行應急處置,并與有關部門進行協調及信息溝通等。6.3 應急物資保障項目部必須按照有關管理規定,按項目分部組織事故搶險用資金、物資器材和機具裝備(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聯系方式等),并按本預案職責由相關部門負責保管和供給。應急物資清單見附件4、附件5。7、應急后期處置7.1事故(事件)調查和應急工作總結事故(事件)調查事故調查組在調查取證18、工作結束后,要盡快寫出事故調查報告,總結事故教訓,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事故定責建議。對一般(死亡1人)及以下傷亡事故,應根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調查結論、事故性質、責任認定和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的建議,按照事故調查處理程序的有關規定,形成事故調查處理報告,為安委會對事故作出處理決定提供依據,并作為事故案例在安質部存檔。應急響應總結應急救援搶險結束后,應急救援指揮部要進行工作總結,修訂完善應急救援搶險預案。要按照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求,繼續完善補救措施和現場處置方案,并將完成情況報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及上級主管單位。7.2事故(事件)聯合調查處理發生一般(死亡3人)及以上傷亡事故,由事故所在19、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與總公司相關部門人員組成事故聯合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集團公司、項目部相關部門派員協助,項目分部積極配合,按有關規定提供相關資料、人、財、物等便利條件。7.3事故處理項目分部將按照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調查報告,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深刻分析事故原因,舉一反三,查堵生產安全隱患,制定整改措施,指定專人監督其落實情況。并對責任單位、責任人進行處分/處罰,落實事故責任。8 培訓與演練8.1 培訓項目分部將統一部署,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安全、災害事故(事件)應急處理知識的培訓教育,提高員工事故(事件)防范意識和應急反應能力。8.2演練項目分部每年和不定期的舉行20、事故(事件)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以檢驗、強化和改善員工的應急響應能力。9 附件附件1應急響應控制程序圖應急啟動搶修人員到位信息網絡開通應急資源調配現場指揮到位應 急 增 援響應升級N現場清理解除警戒善后處理事故調查應急恢復事故發生接事故報告事故判斷Y事態控制救援行動YY應急結束總結評審指揮協調搶險救援醫療救護警戒疏散現場檢測技術支持信息反饋N附件2電化局及項目部,分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搶險小組聯系電話序號名稱姓 名小組職務職 務聯 系 電 話備 注1總總部XX調度2電氣化公司調度3建筑公司調度1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2副組長常務副經理3副組長黨工委書記4組員總工程師5組員安全質量總21、監4項目部第四分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員項目分部經理5副組員工程部部長6組員變電電力專業副經理7組員接觸網專業副經理8組員房建副經理9組員物資設備部長10組員綜合部長11組員機械隊長12組員調度部長13組員安質主管14作業隊組員接觸網第一作業隊15組員接觸網第二作業隊附件3業主及鐵路設備管理單位聯系電話(部分)序號單 位電 話備注123456附件4: 第四分部區段急救醫院電話名 稱地址電話備注一級乙等三級甲等三級甲等附件:5:應急物資裝備一覽表序號名 稱類 型數 量存放位置備注1酒 精常備消毒藥品1瓶第四分部現場2紫藥水常備消毒藥品1瓶第四分部現場3創可貼常備急救物品10盒第四分部現場4繃 帶常22、備急救物品若干第四分部現場5無菌敷料常備急救物品若干第四分部現場6仁 丹常備急救物品2瓶第四分部現場7常用小夾板常備急救器材5套第四分部現場8擔 架常備急救器材2副第四分部現場9止血袋常備急救器材5袋第四分部現場10氧氣袋常備急救器材若干第四分部現場11鐵 鍬搶險工具若干第四分部現場12撬 棍搶險工具若干第四分部現場13氣割工具搶險工具1臺第四分部現場14小型金屬切割機搶險工具1臺第四分部現場15滅火器消防器材3個第四分部現場16消防桶消防器材若干第四分部現場17架子管應急器材若干第四分部現場18安全帽應急器材若干第四分部現場19安全帶應急器材10個第四分部現場20防毒面具應急器材若干第四分部23、現場21應急燈應急器材20個第四分部現場22對講機應急器材10個第四分部現場23電焊機應急器材1個第四分部現場24水 泵應急器材1個第四分部現場26普通轎車應急設備2輛第四分部現場27汽車吊應急設備1輛第四分部現場28裝載機應急設備1輛第四分部現場附件6搶險工具及材料表 搶險工具表序號工具名稱單位數量序號工具名稱單位數量1梯 車臺113大鉤子把12滑輪組付114安全帶條63緊線器套415接地線(帶接地靴)付44大剪子把116驗電器付15手 錘把117對講機組56鋼鋸把118防護旗、喇叭組37鋸條根若干193t手扳葫蘆組28鐵絲套個420水平尺、光錘、測桿套各19小滑輪付221鐵 锨把210手電24、筒個622撬 棍把211竹梯子付123大 繩條212整彎器把124鋼絲繩條1搶險材料表序號材料名稱單位數量序號材料名稱單位數量14.0鐵線公斤2011導線接頭線夾套221.6綁線公斤212承力索米2003承導吊弦線夾個各1013導線米2004定位器套214回流線米1005杵頭懸式絕緣子片415腕臂支持裝置套26耳環懸式絕緣子片216電連接線套27棒式絕緣子(平)只117鋼線絲卡子套108棒式絕緣子(斜)只118承導終端線夾套各49雙環桿根219吊弦線米2510雙耳連接器套420母線米10第二章 安全環境事故(事件)專項應急預案1 基坑坍塌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1當發生基坑塌方時,第一發現人員要及25、時通知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成員,向其匯報現場情況,由組長根據情況決定具體的搶險方法并組織人力、物力實施救援。1.2若現場情況有可能危及行車安全,則第一發現人員還應在現場設好防護,并通知兩端車站值班員。1.3發生基坑塌方的處理方法一般為加強基坑的支護或直接回填。1.4發生此類緊急情況,組長在組織搶救的同時還要及時通知項目經理部相關領導。1.5救援物資:詳見 “基坑塌方應急救援設備器材表”。基坑塌方應急救援設備器材表名 稱數 量名 稱數 量杉木棒20根繩子2捆(100m)耙子5把抬杠20根鐵鍬30把鋼釬5根十子鎬10把籮筐20個編織袋400個50角鋼(1.5m)20根50角鋼(2m)20根錘子2把326、.0鐵線1捆4.0鐵線1捆方木20.10.1m80塊木板60快電線2盤釘子10kg照明設施10把信號燈62 支柱傾倒侵限專項應急預案2.1當發生支柱傾斜、斷桿侵限時,第一發現者首先應設好防護并通知相鄰車站值班員、應急領導小組。由發現者或車站值班員負責攔停列車,由應急救援小組組織人力、物力安排搶險。2.2支柱、電桿傾斜、倒桿的急救方法一般為: 使用整桿器整正支柱。 使用鏈條葫蘆或手扳葫蘆拉正支柱。 使用安裝列車、汽車吊吊立支柱。 使用大錘砸斷支柱(針對混凝土支柱)。2.3應急小組根據匯報情況決定是動用安裝列車還是使用其它方法處理緊急情況,并按決定方案實施求援。2.4由調度部負責申請列車運行計劃及27、協調工作。2.5由綜合部負責事故應急的車輛安排和調動。2.6救援工機具詳見下表支柱傾斜、倒桿侵限救援工具、材料準備表名 稱數 量名 稱數 量安裝列車1組(備用)汽車吊1兩(備用)鏈條葫蘆2套手扳葫蘆1套對講機6臺防護旗(燈)4面(臺)安全帶2副大錘3把大繩(15米)1根鋼絲套2副五金工具2套對應型號支柱1根(備用)整桿器1套3 高空墜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3.1 現場施工負責人應立即撥打當地120救護電話請求救護,受傷或骨折傷員,不要輕易搬動,現場人員要對傷員做臨時救援處理(保暖、人工呼吸等),救援車到來后,送往事故發生地的就近醫院進行搶救。3.2 保護好事故現場,畫好受傷人員位置圖,等待事故調查28、組現場調查。3.3 現場負責人同時將事故發生的類別、時間、地點、簡要過程、人員傷情等情況向項目部領導、調度、安質人員報告。3.4 項目分部負責人根據接到的事故現場信息,立即啟動一級(項目部級)救援預案,有關救援組織立即到達事故現場、醫院等進行調查,維持施工現場秩序。3.5 發生重傷及以上事故后,項目分部領導應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進行報告。3.6 項目分部各應急救援組織,對事故現場進行處置后,盡快回復生產,減少事故影響。4 觸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4.1發現有人觸電時,首先盡快使觸電者脫離危險,禁止直接接觸觸電的人員。4.2在高壓設備上發生觸電時,必須立即停電,同時穿上絕緣鞋,戴上絕緣手套,用符合耐壓29、要求的絕緣棒使觸電者脫離帶電體,或脫離地面。4.3在低壓設備上發生觸電時,如果電源開關插座在附近,必須立即斷電源,如附近無開關、插座,要用絕緣柄、電工鉗或干燥木柄斧頭及時切斷電源線,避免短路傷人。4.4 當傷員脫離帶電體后,應立即檢查傷員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跳,并應根據以下癥狀立即就地搶救。 輕癥: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傷員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休克或心衰。 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心臟按壓。 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則應在人工呼吸的同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現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以1:30、5的比例進行,即人呼吸1次,心臟按壓5次。如現場搶救僅有1人,用15:2的比例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臟按壓15次,再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進行,搶救一定要堅持到底。4.5 電擊傷的救治 應注意有無其他損傷。如觸電后彈離電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發顱腦外傷、血氣胸、內臟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傷、灼傷均需同時處理。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需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4.5.2 移動傷員或將其送醫院,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外,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在醫院醫務人員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5 食物中毒事31、故專項應急預案5.1 職工有3人及以上人員在短時間內陸續發生上吐下泄、身體無力等癥狀時,應考慮是否為食物中毒,并立即送往醫院就診。5.2 在確診為食物中毒后,應立即向單位及項目負責人匯報,同時對近期食用過同類食物的人員進行身體癥狀監控,發現其他身體不適人員要盡快送往醫院。5.3 根據醫院診斷說明確認食物中毒的原因和病源物,必要時對其進行化驗檢測。5.4 發生人員死亡時,單位及項目負責人應立即向公司領導和安質部匯報,必要時由公司啟動公司級救援預案。6 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6.1火災發生時,根據火災發生時間和火勢發展的趨勢,按以下程序進行應急處理:火災第一發現者發現初發火災時,應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32、負責人報警,同時立即采取最簡便、直接的滅火方法,就近取得滅火器材或使用滅火設施進行滅火,并通知防火領導小組人員到場。 如火災第一發現者或應急領導小組發現火災的火勢已大時,以本項目分部的力量難以撲救或認為火勢不能控制時,應立即撥打119報警。火災現場指揮長在報警后,還應繼續組織有關人員及義務人員撲救和控制火勢的蔓延,同時派專人作好接警工作。 專業消防隊到場后,現場負責人交出指揮權,同時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配合專業消防隊參加撲救。 火災撲滅后,項目分部防火領導小組須指定有關人員配合公安消防機關,做好火災原因的調查及處理等善后工作。6.2不同火災的應急措施 發生自然火時,如雷擊、柴草等火災:若火勢較小33、,首先隔離火源,組織現場救火人員撲救,利用自然水及沙、土掩埋。若火情較大,立即撥打火警電話119,說明失火地點,現場情況;同時組織現場被困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并積極配合消防部門做好 火災撲救工作。 由油源引起的火災:首先關閉閘閥,領導小組成員或現場臨時負責人組織被困人員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及時利用現有的消防滅火設施進行滅火,如火勢較大,及時報警。 發生電器起火時:如果開關或插頭在附近,應立即拉閘刀開關或電源插頭切斷電源,再滅火。電源無法切斷時,須用不導電的滅火劑滅火。滅火的同時要立即向消防部門報告。發現電線斷落地上,不能直接用手去揀。要派專人看守,不許人、車靠近,特別是高壓電線滑落地上時,要求34、遠離其米以外。發生時趕快通知電工或供電部門來處理。6.3 若電氣火災發生時,有人員觸電,則按照觸電應急措施一并執行。7 軌行車輛脫軌專項應急預案7.1 軌行車輛在區間脫線或傾覆后,司機應立即使用列車無線調度電話通知兩端車站值班人員,報告脫線或傾覆原因和停車位置,是否影響鄰線行車等。7.2 軌行車輛在區間脫線或傾覆后,應迅速檢查車輛損壞情況,判斷復軌的可能性以及復軌所需時間,同時向項目部領導匯報。7.3 若短時間內難以復軌,應請求項目分部(車站值班人員)派出救援車輛進行救援,司助人員要做好迎接救援車輛的各項準備工作。7.4 已請求救援時,從救援車輛開來方向(不明時,從車輛前后兩方面)距離車輛不少于300m處防護。7.5 救援車輛司機接到救援命令后,司助人員必須認真確認。命令不清、停車位置不明確時不準動車。7.6 救援車輛進入封鎖區間后,在接近被救援車輛2km時,要嚴格控制車速,同時,使用列車無線調度電話與請求救援車輛司機聯系,或以在瞭望距離內能夠隨時停車的速度運行(20km/h),在防護人員處或壓上響墩后停車,聯系確認,并按要求進行作業。7.7 項目分部接到救援請求后,應按應急救援預案以及現場的具體情況,立即啟動應急救援工作,調集人員、設備等,奔赴現場投入緊急救援。7.8 救援車輛的出發或返回,均應通知列車調度員及對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