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溢油泄漏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3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2406
2024-09-06
31頁
243.31KB
1、船舶溢油泄漏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節序言1、船上油污應急計劃用于幫助船員處理意外的排油。其主要目的是采取必要措施,以控制或減少排放或減輕其危害。有效的在其結構、邏輯性和及時程度上應能確保采取必要的措施。2、本計劃能指導船長事故中應用流程表和檢查表實施所必要的各種措施和決定的反應能力。圖表和檢查表能在應急情況早期提供一個一目了然的資料文本,以減少差錯和失誤。3、準備參考資料、管線圖、船容圖,甲板總布置圖附加在計劃上。4、本計劃的設計與本船隊的共同計劃涉及應急油污污染聯系在一起。因當船2、舶在事故發生的需要,船長可能被任命為管理人員滯留在事故發生地點。5、本計劃生效后應做到:一在船上的墻上有大家熟悉的圖解;一定期復查、修訂;一定期進行生存性試驗操練。6、船舶協調程序的訓練和演習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定期舉行。同樣,必要的通訊聯絡演習將證實計劃的有效性。第二節報告要求概述1、本節為船長或負責管理本船的其它人員按照778防污公約第條及議定書的要求,以國際海事組織制訂的指南為基準,在報告油污事故時遵循的程序。1.1、實際的排放:涉及下述情況時,便應向最近的長江海事局和港口作出報告。1.船舶在加裝燃油時燃油艙發生泄漏現象及輸油較管破裂時。2.船舶因擱淺而燃油艙破損溢油時。3. 船舶因碰撞而發3、生溢油現象時。.船舶因船殼破損而發生溢油時。.因船舶嚴重橫傾而造成溢油時。.船舶尾軸密封裝置因磨損或損壞而造成溢油時。.船舶因機械檢修導致甲板溢油時。.船舶運行時,油類的排放超過允許的濃度時(15).船舶在加裝滑油,液壓油時造成甲板溢油時。.在轉駁船上的廢油時而發生船舶甲板溢油時。.可能發生的排放。盡管尚未發生實際的排放,但可能發生排放,因此必須報告,在判斷是否有可能和仍需作出報告時,至少應考慮下列因素:1.船舶遭受自然災害情況。2.船舶機械設備的缺陷和損壞對船舶的操作及泵系能力產生能力不力的影響情況。3.船位和影響航行危險物。4.天氣、潮汐、水流及水況。5.天氣預報情況及交通密度。.船員應付4、情況時素質。身體狀況和能力。1.當涉及下述情況時,船長應報告。1.當船舶發生碰撞、擱淺、著火、爆炸、結構受損、船體進水、貨物移動而影響船舶安全時。2.因船舶機器設備(如船舵、推進器、軸系、發電系統的缺陷而影響船舶航行安全時。1.4資料要求:這部分包括初始報告、補充報告,或進一步報告所需提供的報告細節要求。見表:1.5向誰聯系:1.為了增強反應能力和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的污染損害,應馬上通知相應的長江海事局和港口。2.本計劃附錄1中列有負責受理和處理報告的主管機關。3.如與主管機關直接聯系會導致不必要的遲延時,船長應盡可能快的方式與最近的江岸電臺,指定的船舶報告站或應急搜救協作中心聯系。1.6、港5、口相關聯系部門。1.對于在港船舶來說,通知港口相關聯系部門將能得到快速反應。2.本計劃附錄1中列有船舶定期抵達港口聯系電話。1.7、船舶重要聯系人。1.本計劃附錄2中列有事故后需通知的與船舶有重要利害關系的所有方面的名單(船公司、保險公司和海事部門等)。2.所有送達給長江各港和沿海地區或港口當局的詳細報告和文電付本,均應報告給船公司。3.應考慮到聯系人的更換,有關電話、電傳、傳真號碼的變動,這些欄目必須經常地更新,此項工作由大付負責完成。報告內容:下面是初始報告的內容和格式。XX拖XX輪船上油污應急計劃最初報告格式樣本(船名、呼號、船籍港)BB(事故日期和時間、單位時間編碼)CC(事故位置、經6、緯度)或(與岸標方位、距離)(航向)(船速節)GG(預定航線)MM(監聽的無線電臺)NN(下次報告日期和時間、單位時間編碼)PP(船舶上所裝貨物及燃油料各類和數量)QQ(事故原因、缺陷及受損情況)RR(污染簡況,包括估計流失油量)SS(氣象及水況簡述)風風向浪方向風速風力浪高(米)TT(與船東、營運人、代理人聯系的細節)VV(船舶尺度和類型) 船長 m、船寬 m、吃水 m、類型XX(附加情況)事故簡要向外求援正在采取的措施船員人數未受傷情況保險協會或當地相應機構細節第三節控制排放的措施本節為確保符合7378防污公約附則一第26條規定而編制的有關控制排放措施,指導船長如何在各種情況下迅速采取措施7、以減少或控制船上的排油。船舶人員幾乎始終處于迅速采取措施以減輕和控制排油的最佳位置。無論什么時候,一旦船舶及油駁發生溢油事故,船上值班人員一經發現,應立即報告船長或船上其他負責人,船長或船上其他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立即發出溢油報警信號()。組織全船人員實施應急反應。非機動船在編隊作業及航行途中發生溢油事故時,一切行動應聽從機動船船長的指揮,按照船上油污應急計劃執行,非機動船舶在裝卸作業和錨泊是發生溢油事故時,駕長(值班人員)應立即向所在地的港監、港口及本公司有關部門及時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控制溢油。船上實施溢油事故應急反應的組織結構形式如下:船 長輪機長大 副駁船駕長值班駕駛員值班輪機員水手、8、加油、炊事員所有船員都應熟悉其在發生溢油事故時的職務分工,船員在實施溢油事故應急反應中職責,按公司制定的溢油應急部署表(見附錄5表1)執行。1、由海損所致溢油。11本節列入船上為控制下列海事、擱淺、火災、爆炸、碰撞、船殼破損、嚴重橫傾導致溢油減至最低限度所采取的特殊措施的資料。111擱淺:如果油拖船隊發生擱淺,就應采取以下措施:1、當班駕駛員應立即發出應急警報,實施應急反應程序。2、校測油拖及駁船擱淺部位,測量周圍水深,確定擱淺部位,了解擱淺水域河床底質、當地氣象、水流情況。3、迅速測量油駁所有艙室及船殼鄰近的其它艙室外變化情況,如在可能情況下,盡量采用自行脫淺方法,不用他船相助脫淺。4、如發9、現艙底破損進水,應迅速查明破損部位及破損程度,并考慮如果船體應力和穩性的影響決定是否排水堵漏、減載過駁或是將破損油艙的油轉入其它艙室等,并避免進一步溢油造成較大的損失。5、如果溢油量較大,僅由本船人員組織反應,難以獲得理想效果時應聯系并通知當地清潔隊伍協助。6、如果船隊嘗試自行脫淺,應評估由此造成的額外損壞情況是否大于停留在原地直接獲得援救。一份擬采取措施的檢查表,見表二:112、火災、爆炸:如果船上發生火災爆炸,應采取以下措施:1、迅速發出警報,實施應急反應程序。2、按本船消防部署表中規定的人員職責迅速組織人員運用各種消防器材進行施救,力爭控制水勢。3、迅速探明著火部位,查明火情,了解起火原10、因及火場周圍有無易燃或爆炸物品。4、調整油拖船隊航向,使著火部位處于下風位置,盡量減低航速或搖擺,避免急劇轉向。5、切斷通向失火艙室的油管和電路,關閉水密門窗和不必要的進風口,防止火勢蔓延。6、如果發現本船柴油外溢,應迅速查明溢油源,采取轉駁措施,設法將破損油艙的油轉入其它艙,并迅速采取控制排放措施。7、如果火災繼續燃燒無法控制,并可能爆炸時,應迅速將船隊向安全地點搶灘,在船長下達棄船命令后撤離船隊人員到達安全地點。8、如火災和溢油量較大,僅由本船隊人員應變難以獲得效果時,應迅速報告就近港監和有關部門協助救援聯系和通知當地清潔部門予以協助。一份擬采取措施的檢查表,見表3。113、碰撞:如果船舶11、發生碰撞,應采取以下措施:1、迅速發出應急警報,實施應變反應程序。2、探明本油拖船隊和他船碰損情況(在未查明破口,對本船及油駁穩性和強度影響等,應采取相應的措施盡量減少損失)。3、迅速查明碰撞部位附近的油艙、淡水艙,壓載水艙、艙底水位和油位的水深變化,確定船體及油駁破損情況。4、如發現船底破損進水,應立即查明破口位置和破損程度,及時判斷對船舶整體應力、穩性和結構的影響,在可能的情況下應采取排水堵漏等搶救措施。5、如果發現破損位置有油外溢,應迅速查明油源,采取轉駁措施,設法將破損艙的油轉入其他完整油艙,并迅速采取控制排放的措施減少外溢量。6、如溢油量較大,僅由本船隊人員組織應變難以取得效果時,應12、迅速就近報告港監及各有關部門,并聯系清理隊伍支援。一份擬采取措施的檢查表,見表4;114、船殼破損:如果船舶嚴重的船體結構損壞,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發出警報,實施應急應變程序。2應迅速查明船體破損情況,測定船體破損部位及燃油船、壓載水艙的油位、水位變化情況,觀測船體周圍是否有油花產生。3、檢查部體的破損部位和受損程度,如條件允許,應迅速采取排水堵漏等措施盡最大努力保持船舶浮力,減少損失。4、根據船舶破艙穩住,受損后的縱向強度,根據穩性情況,適當調整保持船舶正浮和靜水平衡。5、如發現破口部位溢油,應迅速查明溢油油源采取轉駁措施,并控制排放的措施。6、如溢油量較大依靠本船隊入員難以控制時,應立13、即就近報告港監及有關部門,通過代理聯系當地清潔部門予以協助。7、如船舶及駁船有沉沒危險,不得已棄船時,應按“溢油應急部署表”中的用求做好各項工作,盡最大努力搶灘擱淺以免阻礙航道,將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一份擬采取措施的檢查表,見表5:115、嚴重橫傾:如果船舶及駁船意外發生嚴重橫傾,可能是由于軀殼破損進水,兩艙間的艙壁破損;不正確的裝載和機艙進水;自由液面的影響等,應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止有關作業。2、發出應急警報,集合全體船員并按應急部署表作好準備。3、如在航行中則應立即調整航向和航速,使油拖船隊頂風行駛,盡量減少搖擺角度。4、關閉一切水密門窗和甲板開口以免加劇橫傾。5、機艙應盡力保證主付14、機和舵機的絕對安全和良好技術狀態。6、迅速查明引起船舶及油艙嚴重橫傾的原因(如船殼破損、載貨不當等原因)對查出的原因采取適當的糾偏措施,扶正船身。7、如果發現破口部位有油外溢應迅速查明溢油源,采取控制排放的措施。8、如果溢油量較大僅由本船隊人員難以控制時,應迅速就近報告有關部門及港監,聯系并通知岸上清潔隊伍予以協助。2、除了上述檢查和人員職責布置外,本節還向船長提供有關優先措施、穩性、應力影響及減等方面的指導。21、優先措施:1、對于事故的反應,船長優先考慮的是保證油拖船隊和人員的安全,并采取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升級。在發生溢油的海損事故中,應立即考慮防止火災和爆炸的針對性措施。例如改變航向,使15、船位位于浮油上風,關閉不必要的進風口等。如果船舶因擱淺而不能操縱,應消除所有的火源,并采取措施防止易燃氣體進入居住艙室和機艙處所。當船舶可以進行操作時,船長應協同相應的岸上機構設法將船隊移至較合適的位置,以便于能夠進行應急修理或減載作業,或有利于減小對任何特別敏感的江、海岸區域構成威脅。 2、船舶在考慮采取補救措施前,必須得到該船隊遭受損壞的詳細情況,應對所有燃油艙和其它(被探測)的艙室進行直觀檢查和測探,探測孔栓塞和觀測口不得任意開啟,對此必須予以重視,尤其在船隊擱淺時,由此會使浮力受到損失。 3、經評估船隊遭受損壞的狀況,船長將能決定采取何種措施,以防止或減少進一步溢油。當船底受損時,船舶16、將很快達到靜水平衡,尤其是當損壞嚴重時,在這種情況下。可用于采取防范措施的時間往往是有限的。當油艙部位的相當大的船舷受損時,燃油將直接迅速泄放。直至達到靜水平衡,隨著油下部不斷置換,進水速度下降。油的泄放速度也逐漸趨向緩和,溢油逐步得到控制。當損壞的程度和范圍有限時,如僅有一個或兩個油艙受損,可考慮船隊轉駁,將破艙內的燃油取至完好的燃油艙。 22、穩性和應力的影響:在對海損事故做出反應,采取措施以減緩溢油或使船隊擱淺時,應特別謹慎地考慮穩性和應力。只有在充分考慮到船體整體應力和穩性后,才能進行轉駁。如果船舶遭受極其嚴重的損壞,為了評估破艙穩性和受損的縱向強度,必須與公司船技部門聯系,以便得到這17、些資料。一份擬采取措施的檢查表。見表7;23、減載:當船舶及駁船結構受到極其嚴重的損壞,可能將全部或部分貨物轉移到另一艘船上。這類作業須與長江各港和沿海地區主管機關聯系。24、為便于對上述22節所述的情況做出反應,本計劃將有關圖紙資料(例如船舶的總布置圖、艙室分布圖、管系圖、貨燃油及壓載資料等圖表)列于附件之中。有關現時的貨物,燃油及壓載(包括數量艙容等明細)的資料,可從大副、輪機長處獲得。第 四 節船 舶 與 地 方 協 作4、本章節是在抗御污染中,為使船舶與港監部門、地方政府協同行動所需取得聯系的程序和重點。41、船舶與長江各港監和港口和其他部門快速、有效的協作,對于減少污染事故的危害影響18、是至關重要的。42、船舶發生污染事故之后,必須向長江各港監和港口報告。43、由于各地方政府機關的性質和責任的不同,在地區之間甚至港口之間都有較大的差別,對于非排放作出的反應和責任也有所不同,長江各港監和港口有一些負責的機構會及時做出反尖,隨后向船東收費,而有的則將最初反應的責任落在船東身上。在后者的情況下,船長應運用第二節提供的指導組織反應。44、船舶在實施控制措施前,應與長江各港和港監部門取得聯系,以便獲得其核準。第 五 節5、本章有關資料是船舶停靠的港口要求的,或是為了幫助船長處理應急情況而提供的。51應急處理:在江上抗污染應急中,未經相應的長江各港和沿海地區有關部門批準,不得擅自使用化學19、消油劑,當須使用圍控和回收設備時,也必須經過批準。52、保存記錄:1、由于任何事故都將涉及到責任、賠償、補償的問題,因此船舶對于所發生的污染事故應做好完備的記錄,并于回到船籍港24小時內向港監作出書面報告。2、除了應記錄船上已采用的所有措施外,還應記錄同外部機構、船東和其它部門的通訊聯系,以及來往的決定和信息的簡要等。3、船長、駕長應將有關油污染事故情況記錄在油類記錄簿“意外事故欄”或備注欄內,并在船上保留三年。53計劃的檢查:船舶單位和船長及允船駕長對本計劃應定期進行檢查,以保證列于計劃中具體資料是現實的,應采取信息反饋系統,以便盡快獲得變化的資料,并將這些資料編入本計劃。該反饋系統應包括以20、下兩種方法:1、定期檢查:至少每年對計劃檢查一次,收集有關地方法律和規章、聯系單位和通訊號碼等方面的變化。2、事后檢查:在事故應急使用本計劃后,應對本計劃的有效性予以評估并作出相應的修改。54、培訓和演練:1、如果使用計劃的人員不熟悉計劃,那么計劃就沒有多大的價值,定期演練,將保證計劃起到預期的效果。2、這種演練可與船上的其它演練結合起來并進行,并做好相應的記錄。3、本船人員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或演練。55、對船長涉及向新聞媒介發布信息時,應考慮不得影響應急反應工作的進行,對溢油事故產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和采取的措施和實事求是的陳述。附 錄1、 港口聯系電話。2、 船舶重要聯系人。3、 防油污隊21、組織及職責。4、 溢油應急設備(物資表)。5、 溢油應急部署表(表17)。6、 應急行動訓練和演習記錄。7、 油污應急學習記錄。8、 燃油管系圖。9、 船舶國籍證書。10、 船舶防油污證書。附錄1 XX港口聯系電話XX附錄2船舶重要聯系人部門負責人職務聯系電話備注XX拖XX船長XX駁1000-1駕長XX駁1000-2駕長XX駁1000-6駕長XX駁800-2駕長XX駁800-3駕長安全科科長設備科科長保險公司副經理貨主單位副經理海事部門見附錄1附錄3 防油污隊組織及職責防止油污隊組織結構形式:船 長輪機長大 副駕 長值班輪機員值班駕駛員拖輪船隊全體職工作人員一旦發生溢油事故,應立即動員防油污隊22、。防油污隊應經常訓練,熟知其職責分工,以便在發生溢油事故時能使用一切防油污設備。防油污隊業務須知船長:總負責人通知書古發生所在港口當局。通知本單位上級領導機關,使其隨時了解事故動態。確認必要時,請求協助。大副:負責甲板部操作隨時向船長通報現場情況和采取防止油外溢的步驟。駁船駕長:負責駁船甲板部操作隨時向船長通報現場情況和采取防止油外溢的步驟。甲板值班駕駛員及駁船值班水手:油倉溢油時,打開一個空的或未滿的油艙,停止加裝燃油工作,迅速關閉管線來油閥門,發出警報并向船長及駕長通報情況。管道/軟管溢漏時,應立即停止駁油(停泵)關閉所有管道并通報大副及駕長調動甲板人員制止溢油,并通知消防隊做好準備。值班23、輪機員:挾制輪機長做好滅火準備工作。防油污隊全體船員:如發現泄漏,立即向值班駕駛員及駕長通報。附錄4 溢油應急設備(物資)表項 目使用說明/所在位置數量棉紗作為吸附材料清除甲板溢油/位于機艙、水手艙20KG洗把布作為吸附材料清除甲板溢油/位于機艙、水手艙20KG集油盤作為收集溢油設備/位于機艙、甲板3個桶作為收集溢油設備/位于機艙、甲板5個附錄5 溢油應急部署表表1 溢油報警信號: 船員集合地點:主甲板職務負責部位職責船長大付二副水手長水手輪機長大管輪二管輪加油駁船駕長駁船水手駕駛臺/現場溢油現場駕駛臺/現場溢油現場溢油現場機艙/溢油現場機艙/溢油現場機艙/溢油現場油溢油現場本船溢油現場本船溢24、油現場總指揮、對外聯系協助輪機長做好溢油現場指揮工作負責駕駛臺值班,采取應急措施,做好記錄提供并攜帶防污器材,協助指揮清除溢油提供并攜帶防污器材,清除溢油現場指揮,組織人員回收清除溢油管理機艙設備,回收清除溢油控制有關閥門,防止溢油擴散,做好記錄攜帶防污器材,回收清除溢油在編隊作業及航行中,聽從機動船船長指揮,在裝卸作業及錨泊時負責對外聯系并擔任指揮。聽從駁船駕長指揮擱淺應變措施表2擬采取的措施船長輪機長大副值班駕長港監報告事故(內部)向船員和他船報警實施應變反應程序向調度、港監報告測定船位和周圍水深、確定擱淺部位監測氣象、水流對船舶的影響關閉管系閥門測定所有艙室了解是否進水查明破損部位和破損25、范圍著手溢油的清理和實施圍控決定是否過載或轉移貨物燃油決定是否需要岸上支援火災爆炸應變措施表3擬采取的措施船長輪機長大副值班駕長港監報告事故(內部)向船員和他船報警調整船舶航向和航速實施應急應變程序向調度、港監報告組織船員實施力爭控制火勢探明災情、查明起火原因切斷通入失火艙的油路電路關閉失火艙室的水密門窗評估溢油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著手溢油的清除和實施圍控決定是否轉駁轉艙聯系岸上支援(如需要)碰撞應變部署措施表4擬采取的措施船長輪機長大副值班水手長駕長港監報告事故(內部)向船員和他船報警實施應急應變程序向調度、港監報告探明船舶破損情況破口部位和破損程度探明所有艙室是否進水采取堵漏排水等控制措施決定26、是否轉駁燃油著手溢油的清除和實施圍控決定是否需要岸上支援船殼破損表5擬采取的措施船長輪機長大副值班水手長駕長港監報告事故(內部)向船員和他船報警實施應急應變程序向調度、港監報告探明船殼受損情況測定破口附近油艙是否進水查明破口部位和破損程度評估船舶下沉和傾覆的危險采取堵漏排水等控制措施決定是否轉駁燃油著手溢油的清除和實施圍控決定是否需要岸上支援嚴重橫傾表6擬采取的措施船長輪機長大副值班水手長駕長港監報告事故(內部)向船員和他船報警實施應急應變程序向調度、港監報告調整船舶航向及航速測定所有艙室是,是否進水關閉一切水密門窗查明船舶嚴重橫傾的原因采取適當的糾偏扶正措施著手溢油的清除和實施圍控決定是否需要岸上支援評估船舶遭受損失表7擬采取的措施船長輪機長大副駕長提供初始的船舶事故報告最新的艙載情況、貨物/壓載艙載圖最新的艙載情況:燃油最新的船舶狀況:穩性和縱傾損壞:初步檢出的位置和范圍提供追加的損壞評估報告船舶狀況:詳細檢查擱淺程度船舶狀況:詳細檢查船首、中、未吃水船舶狀況:詳細檢查貨物和燃油載數量上的損失和位置上的變化輔助系統:詳細檢查應急行動訓練和演習記錄 演習內容天氣及江面情況航線或停泊地點假想失火或進水處日期年 月 日時間自 時至 時航 次應急訓練和演習情況缺席者及原因船長大副記錄人效果評價:安全科: 年 月 日附錄6油污應急學習記錄附錄7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參加人員備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