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工程雨季施工防洪防汛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2409
2024-09-06
11頁
69KB
1、污水處理廠工程雨季施工防洪防汛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31.1、工程概況31.2、現場環境及氣候條件41.3、地下水條件41.4、雨情分類4第二章 防汛準備工作52.1、防汛工作總目標52.2、工作原則52.3、組織機構和職責52.4、應急物資和人力準備62.5、建立培訓、演習制度8第三章 防洪防汛工程83.1、臨建設施83.2、基坑設施83.3、起重運輸機械93.4、腳手架工程93.5、臨時用電93.6、汛期材料存儲10第四章 防汛工作的終止與善后工作10第五章 保障措施2、11為做好*新區污水處理廠工程第一標段雨季施工防洪防汛搶險救災應急救援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水災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確保該工程的安全渡汛,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現結合我標段施工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況1.1、工程概況*新區污水處理工程項目總投資345589萬元,建設規模日處理污水6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一座集鋪設管徑DN3000-DN3500鋼筋混凝土污水干管,全長約32公里。污水處理采用脫氮除磷工藝,深度處理采用高效沉淀池+V型濾池+紫外消毒池,污泥處理采用厭氧消化+熱干化處理工藝,再生水采用臭氧脫色工藝、出水水質指標優于3、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本次招標范圍為*新區污水處理廠粗格柵及進水泵房、初沉池、初沉池配水井及初沉池污泥泵房、生物反應池、二沉池、二沉池配水井及剩余污泥泵房的施工圖紙范圍內的全部土建內容(內含預留預埋)。本工程共分為六個標段。本標段(一標)包括粗格柵及進水泵房、初沉池、初沉池配水井及初沉池污泥泵房。本標段粗格柵及進水泵房為沉井結構,為長方形,長31.6m,寬28.7m,沉井部分總深20.5m,沉井共分為20倉,縱向5倉,橫向4倉。沉井外壁900mm厚,內壁700mm厚,封底混凝土采用100厚C20混凝土,結構底板厚度為700mm,主體混凝土采用C304、P8。本標段初沉池為圓形水池,水池內徑40m,水池底板厚500mm厚,池壁厚度0.3m,池壁高度5m。主體混凝土采用C40P8混凝土,本工程為抗裂水池,主體采 強用預應力鋼絞線,鋼絞度為fptk=1860MPa,公稱直徑15.24mm。本標段初沉池及初沉池污泥泵房為矩形結構,外圍尺寸長為17.1m,寬8.9m,高9.66m(其中4.62m在設計地平以上,5.04m在設計地坪以下),底板厚500mm,主體混凝土采用C30P8。1.2、現場環境及氣候條件根據*地區歷年汛期趨勢(68月份)降水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份,日最大降雨量189.4mm,期間一般有數次暴雨,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洪澇。1.3、5、地下水條件場地平均水位埋深4.58m,穩定水位標高62.9373.97m,平均水位71.94m,正常情況下年變化幅度23m左右。1.4、雨情分類日降雨量:24小時降雨量1、 小雨:指日降雨量小于10毫米或12小時降雨量小于5毫米;2、中雨:指日降雨量10一24.9毫米或12小時降雨量5一9.9毫米;3、大雨:指日降雨量25一49.5毫米或12小時降雨量10一29.9毫米;4、暴雨:指日降雨量50一99.9毫米或12小時降雨量30一69.9毫米;180分鐘降雨20毫米為短時暴雨。5、大暴雨:指日降雨量100一199.9毫米或12小時降雨量70一200毫米;6、特大暴雨:指日降雨量大于200毫米或6、12小時降雨量大于200毫米。第二章 防汛準備工作2.1、防汛工作總目標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工作方針,切實落實防汛工作責任制,做到責任到位、指揮到位、人員到位、物資到位、措施到位、搶險及時,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進行。2.2、工作原則公司防汛搶險工作,實行“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部署、快速反應、科學應對、分級實施”的原則。2.3、組織機構和職責項目部成立防汛搶險工作小組:組長:職責:負責防汛搶險全面工作;對即將到來的不利氣象提早做出應對準備措施,負責發布防汛預案啟動的指令。副組長: 小組成員:職責:負責人員和物資的搶救,疏散、排除救援障礙;負責安全警戒任務,維護現場秩序7、,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作。副組長:xx 小組成員職責:負責現場救援聯絡、后勤供應、接應外部專業救援單位施救、清點人員。防汛搶險辦公室設在公司辦公室成員:防汛搶險工作辦公室職責:(1)收集氣象信息,作好記錄,并及時向組長匯報即將出現的不利氣象;(2)負責全公司防汛搶險組織指揮工作;(3)負責了解、收集、匯總防汛搶險情況,及時向防汛小組匯報;(4)負責在汛情發生時與各級防汛指揮部門保持聯系,按照指令開展工作;(5)負責組織協調防汛物資、設備的調用;負責監督檢查各級防汛責任制的落實情況;(6)負責組織制定和修改本單位的防汛搶險預案,編制汛期工作實施方案,遇有大雨以上情況發生時,協調組織處理有8、關問題,根據啟動預案指令,確保預案的順利實施。2.4、應急物資和人力準備(1) 加強防汛隊伍組建和防汛物資儲備。汛期來臨前需準備充足土工布、編織袋等防洪搶險物料,保證在遭遇特殊災害天氣時,有準備、有對策、有措施,確保度汛安全。準備大功率的水泵,作為暴雨后及滲水的基坑臨時抽水,具體防汛物資、材料準備見下表。序號材料名稱數量單位備注1草袋個2002土工布30003編織袋30004鐵鍬個305洋鎬個306雨衣個307雨鞋個308手電筒個309砂子m2010水泥t1611水泵個1035m揚程12配套水泵管m40013電線m30014石棉瓦200(2)現場管理人員提前制訂施工現場應急物資的儲備計劃,按計9、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物資的儲備數量,并建立檔案。(3)應急器材供應組負責定期檢查、監督、落實過期應急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狀態。(4)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周邊施工現場的應急物資資源,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應急救援補充。(5)定期收集和整理應急行動人力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行動的啟動,作好人力資源的數據儲備。(6)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及時趕赴現場,根據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及時提供后勤物資保障。2.5、建立培訓、演習制度進入汛期之前,對項目部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進行緊急預案培訓,提前進行汛期演習,做到在排險過程中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將損失降低到最小。第10、三章 防洪防汛工程各現場應急小組要實行嚴格的汛前檢查、汛期監控、汛后復查的檢查監控制度。安排專人分工負責,對現場的臨建設施、基坑設施、起重運輸機械、腳手架、施工用電等項目進行重點檢查和監控。3.1、臨建設施 臨建設施包括:職工駐地、辦公用房、加工場地、庫房等。監控人的責任:全面檢查臨建設施的安全狀況,如有裂縫、傾斜、變形現象,及時采取加固、翻修,達不到要求的必須拆除重建;暴雨天氣必須安排專人進行不間斷巡查;隨時觀察風雨對臨建設施的影響、損害情況,及其基坑、腳手架、起重設備等可能對臨建造成的破壞,如有危險立即將臨建內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方。 3.2、基坑設施基坑設施包括:路基邊坡防護工程、樁基施工、11、土石方開挖等。 監控人的責任:隨時觀察基坑邊坡有無出現裂縫、滾石、坍塌等現象,基坑支護有無變型,對沿線道路、臨建等設施的基坑設施要重點檢查監護;如若出現重大安全隱患立即對危險區域進行封閉,撤離人員停止施工,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派專人值班,嚴禁無關人員接近危險區域,并立即上報;汛期過后對基坑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無安全隱患后,方可施工。 3.3、起重運輸機械 起重運輸機械包括:起重吊車、塔式起重機等。監控人的責任:六級以上大風天氣應立即停止作業;重點監控起重運輸機械基礎的穩定情況、排水情況、基坑對起重運輸機械的影響情況。3.4、腳手架工程 腳手架工程主要有:落地腳手架、支模架等。監控人的責任:六級以上12、大風天氣,禁止腳手架施工作業;重點監控腳手架基礎沉降情況、排水情況,確保基礎穩固,架體拉結有效;對臨近道路、臨建、高壓線處重點監控,危險時應對腳手架危及范圍內設置警示隔離帶,并設專人監護。汛期過后,對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3.5、臨時用電 臨時用電包括:施工用電、生活用電等。 監控人的責任:全面檢查施工現場的各類臨時用電設施、配電線路,嚴格實行三相五線制,確保做到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各類配電設施的防雨設施防護完好;暴雨天氣應立即切斷總電源,并準備好應急照明器材。汛情過后,對配電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查驗收,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送電施工。3.6、汛期材料存儲(1)水泥入庫存放,不得13、雨淋或受潮,過期水泥不得使用。(2)鋼筋成品及半成品堆放場地進行硬化處理,堆放時下鋪木方墊高,防止雨后鋼筋被水浸。(3)模板堆放場地應堅實,防止因地面下沉造成倒塌事故。(4)砂、石料一定要有足夠的儲備,以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場地四周要有排水出路(保證一定的排水坡度),防止淤泥滲入。(5)材料部門在汛期前制定汛期備料計劃,并組織材料機具提前進場。第四章 防汛工作的終止與善后工作(1)施工現場經過應急預案實施后,洪災得到有效的控制、消除后,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確保未經許可不會進入事故現場,不再存在其他影響應急預案終止的因素,相關人員已經全部撤離。由應急救援組長下達終止應急救援。應急預案實施終止14、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需要移動現場物品時,應當做出標記和書面記錄,妥善保管有關物證,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事故報告。(2)對事故過程中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做收集統計、歸納,形成文件,為進一步處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資料。(3)對應急預案在事故發生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作出總結,完善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提供經驗和完善和依據。(4)該防洪度汛應急預案是一般的常規求援方法和措施,項目經理部特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編制該應急預案。一旦發生洪災事故,應立即啟動本預案。第五章 保障措施(1)辦公室要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究汛情和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15、應急預案措施。檢查指導各成員單位搶險隊伍的演練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2)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災機械和工具、物資等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狀態。(3)各成員單位要定期對搶險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搶險演練,提高實戰能力,確保一旦發生汛情,迅速組織搶險,保證高效、有序、及時,并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時,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4)保證通信暢通,領導小組成員及有關成員單位責任人必須保持每天24小時暢通的通訊聯系。通訊電話如有變化,要及時通知辦公室。(5)各有關單位和相關人員都必須無條件聽從應急預案領導小組的指令,服從統一指揮調度。對在搶險救災過程中,擅離工作崗位,組織搶險工作不力,延誤時機,造成重大損失和人員傷亡的,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