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鐵廠冶金起重機械突發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2563
2024-09-06
11頁
102.50KB
1、煉鐵廠冶金起重機械突發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 總則1目的為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為有效預防冶金起重機械事故的發生,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危害,保障煉鐵廠生產一線員工生命和生產設備及重大危險源安全,最大限度降低工傷和事故損失,并使應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科學、高效地實施,特制定本預案2依據中華國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起重機械使用管理規則TSGQ5001-2009、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2、B6067.1-201、起重機鋼絲繩保養、維護、安裝、檢驗和報廢、XX 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06-11-28)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標準。2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起重機械使用單位起重傷害事故應急處理。煉鐵廠起重機械使用概況(明細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能力(t)廠內編號生產單位安裝位置投入時間1通用橋式起重機QD10-22.5A5S101#XX 華西農機廠1#高爐出鐵場20032通用橋式起重機QD10-22.5A5S102#XX 華西農機廠2#高爐出鐵場20043通用橋式起重機QZ10-19.5A6S103#XX 華西農機廠沖渣池南23、0034通用橋式起重機QZ10-19.5A6S1011#XX 華西農機廠沖渣池北20115通用橋式起重機QD50/10-19.5A6S505#上海起重運輸機械廠鑄鐵車間20036通用橋式起重機QD20/5-16.5A5S207#XX 華西農機廠鼓風機房20037電動單梁懸掛起重機LX5-7.5A3D58#XX 華西農機廠空壓機房20038電動單梁起重機LD10-13.5A3D109#XX 華西農機廠配件車間(3#庫)20039通用橋式起重機10#XX 華西農機廠噴煤車間20033.地理位置及適用范圍行車編號地理位置適用范圍1#、2#1#、2#高爐爐前出鐵場內,東鄰上料,西鄰熱風爐,南靠2#主控4、,北靠1#主控。吊運渣鐵、耐火材料、黃沙、檢修設備(氧氣瓶、乙炔瓶、挖掘機等)及設備備品備件。3#、11#沖渣池上,東鄰2#主控,西鄰2#布袋除塵,南鄰鑄鐵機,北鄰2#重力除塵。吊運水渣。5#鑄鐵機,東鄰煤氣防護站,西鄰動力部金工車間,南鄰沿江高速公路,北鄰沖渣池。吊運鐵水罐、耐火材料、鑄鐵機設備備品備件(模子、鋼板等)及渣鐵塊。7#鼓風機房內,東鄰熱風爐,西鄰3#庫,南鄰噴煤車間,北鄰凈環泵房。吊運檢修設備(氧氣瓶、乙炔瓶等)及風機備品備件。8#空壓機房內,東鄰9#料場,西鄰煉鐵辦公樓,南鄰1#上料,北鄰煉鋼廠。吊運空壓機備品備件。9#配件車間(3#庫)內, 東鄰噴煤車間,西鄰馬路,南鄰1#5、庫,北鄰員工宿舍樓。吊運備品備件。10#噴煤車間東鄰煤氣防護站,西鄰動力部金工車間,南鄰沿江高速公路,北鄰沖渣池。吊運原煤。二 工作原則1、事故應急處置堅持如下原則:a) 以人為本,最大限度保證企業員工和當地群眾生命安全。b) 實行廠部、車間、班組“立即報告、三級管理、按級啟動、分級負責”。c)先搶救人員、控制險情,再消除污染、搶救設備。d) 反應快捷、措施果斷。煉鐵廠各起重機械使用班組收到事故報告后需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應盡快趕至現場,了解事故情況,制定有效的現場搶險救援方案,避免不規范、無組織的救援行動引發二次事故,同時指揮果斷,盡量減少事故損失。e)預防為主、加強教育。6、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加強對務工人員的教育,提高其綜合素質,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穩定預警工作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將事件控制在萌芽階段,及時消除誘發事件的各種因素。2、工作職責(事前、事發、事中、事后四步編入職責)2.1廠長職責:組織制定起重應急預案及評審、批準,組織實施應急預案演練;在發生起重傷害事故后立即組織力量救援;在起重傷害事故救援時指揮各組救援行動;2.1.4向上級部門報告事故情況。2.2主管安全常務廠長職責:2.2.1組織起重傷害事故搶救應急預案的評審;2.2.2組織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評價;2.2.3負責協調各組救援工作;2.2.4負責應急物資的準備、儲備把7、關工作,確保應急需要;2.2.5督促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工作的檢查與和考核。2.3生產廠長職責: 接到起重傷害事故報警信息后立即進行事故確認匯報工作;事故確認后立即向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報告已經確認的起重傷害事故情況;發生起重傷害事故時,立即指揮調度進行應急調度工作; 負責起重傷害事故時應急人員、物資調度和聯系工作。負責起重傷害事故應急調度安排的預案和演練的計劃。負責組織起重傷害應急調度指揮人員的培訓。組織制定相關預案評審及實施演練工作。2.4設備廠長職責:主持制定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在發生起重傷害事故后協同組織力量救援;在起重傷害事故救援時協同總指揮各組救援行動;隨時向總指揮報8、告事故救援進展情況;2.5技術廠長職責:2.6安環科長(員)職責:2.7車間主任職責:全面負責管理及維護工作的指揮協調工作。2.8班組長職責:全面負責所轄范圍起重設備的管理及維護工作。2.9起重操作工職責:負責所操作起重設備的日常點檢維護,操作工必須持證上崗,在地面操作時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不得站在行車底下進行遙控操作。2.10電工、維修工職責:負責所分管負責起重設備的日常點檢和專業維護。三 危險性分析起重傷害指從事起重作業時引起的機械傷害事故。起重作業是指在吊運鐵水罐、耐火材料、水渣、原煤、渣鐵、檢修設備及備品備件等生產過程中,采用相應的機械設備和設施來完成吊運和設施安裝,其作業屬于危險性作9、業,作業環境復雜,技術難度大。常見起重危害包括脫鉤砸人、鋼絲繩斷裂抽人、移動吊物撞人、鋼絲繩刮人、滑車碰人、起重設備在使用和安裝過程中的傾翻事故及提升設備過卷、蹲罐等事故。常見起重傷害事故原因包括使用應報廢的鋼絲繩;重物重量不明或超過額定起重量;無人指揮或指揮信號不明、混亂;作業區內有人逗留;作業場所地面不平整、支撐不穩定、配重不平衡;安全防護裝置缺乏或失靈。煉鐵廠起重傷害危險最大的是鑄鐵機50噸行車,主要險情有:整機傾翻,設備因外界因素影響或受力過大造成整機傾翻,可能會致使主廠房垮塌,砸傷人員與設備。設備主受力構件折彎、斷裂;在勾鑄鐵罐進行鑄鐵時,鋼絲繩可能會因受力而造成斷裂,致使鐵水罐勾不10、住,嚴重時會造成鐵水罐傾翻,將燒壞架子、鐵軌及周邊設備,鐵水有可能因飛濺或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勾鐵水罐事故;因操作不當可能會造成在勾罐時將罐內結渣勾出掉落在設備上或人身上,避免發生該事故應該操作人員站在高處進行勾罐,不要將罐勾的來回晃,以防罐發生傾翻。吊裝事故。在吊運空鐵水罐時可能會發生鐵水罐因沒與掛鉤掛牢而發生脫落,將罐砸壞。四、應急預警(1)對新入廠員工或進入新的工作崗位及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進行施工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對施工作業人員作業前進行安全生產技術方面交底,告知其作業崗位的危險性、安全操作規程和違章操作的危險。(2)對起重機械(重要11、零部件、安全控制裝置)安排專人管理,定期(每月)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不使用報廢及禁止使用的設備。起重機械安裝拆除必須由具備安拆資質的隊伍進行操作并在安裝拆除前告知上級管理部門,起重機械安裝完畢后應當經有相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后才能使用。(3)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按要求經有關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后持操作證上崗作業,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按起重吊裝方案進行作業,必須嚴格遵守“十不吊”的規定。(4)按照起重作業管理規定實施作業。(5)吊裝前組織有關人員研討吊裝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制訂有效防范措施。對吊裝過程中將要使用的設備、繩索進行全面檢查,絕不允許有不合格設備或繩索投入使用。按特種設備安全監12、察條例規定,定期請專業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測。五 組織機構及職責1組織機構煉鐵廠成立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 XX 副組長:XX 成員:XX 分組分工不完善2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事前、事發、事中、事后四步編入職責)1、 負責設備事故現場救援的指揮、協調工作。2、 負責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3、 負責組織對事故設備進行搶修,盡快恢復設備運行。4、 負責組織事故鑒定和事故原因分析工作。5、 負責設備事故的處理。6、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調度室,聯系電話:XX 。3各班組按規定成立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由車間主管領導擔任。4 應急救援小組職責(1)負責本三級單位的起重傷害事故的應急與響應工13、作;(2)負責及時與廠應急行動指揮部和有關部門聯系以解決問題,安排事故調查小組赴事故發生地處理問題。(3)各應急小組在應急指揮領導部的指揮下,承擔警戒、搶險、救人、搶救財產、設備和疏散群眾任務。5通信指揮6應急準備與響應組織指揮與管理網絡煉鐵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煉鐵廠一高爐 安環科調度室煉鐵廠二高爐煉鐵廠供料車間 煉鐵廠維修車間 煉鐵廠鑄動車間 煉鐵廠噴煤車間 煉鐵廠電工車間煉鐵廠自動化儀表煉鐵廠調度車間7 應急準備及處置方法7.1 應急準備7.1.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接到事件報告時,應做好以下工作:a) 立即向煉鐵廠應急指揮部報告,請求并迅速傳達指令;b) 迅速通知、聯系相關職能部門和事故發生單14、位;c) 指令應急小組和相關單位做好應急準備;7.1.2 內、外聯絡通訊設備在緊急狀態時,能迅速聯絡到相關人員和相關部門、單位。如:對講機、移動電話等。7.1.3 交通工具滿足運送救援物資,進行人員救援、疏散的交通工具。如:汽車等。7.1.4 照明設備在無電源的情況下,以滿足緊急救援、指揮工作的需要,選擇應急照明工具,應考慮其安全性能,如防爆型電筒等。7.1.5 急救設備專業救援必用的設備和設施,如:應急照明、醫用急救箱、千斤頂、擔架等。上述物資設備,必須設專人保管,定時檢查維護。7.2、應急響應 7.2.1事故報告 7.2.1.1起重傷害事故目擊者應高聲呼救,并立即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報告7.15、2.1.2冶金起重機械發生事故后,所屬車間應立即報告分廠,最遲不超過5分鐘。 7.2.2分級響應程序 7.2.2.1冶金起重機械發生事故后,所屬車間應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成立應急救援小組開展自救。7.2.2.2分廠在接到報告后啟動本廠的應急預案開展救援。.3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負責下達應急預案啟動指令,第一時間向公司應急隊、公司領導報告事故情況。應急處理小組成員的指揮和聯系通訊不得中斷。7.3 應急處置方法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應準確判斷事故影響范圍,協調各組之間的工作,派專人對影響區域進行檢查,確定搶救方案,指揮分包單位開展搶救,需保證事故現場相對安全和穩定時,搶救隊員才可以進入現場搶救受傷人員。搶16、救時對壓住受傷人員的重量和體積較大的鐵件、附件,由吊車平穩吊離;重量和體積較小的物體,至少由兩人輕輕抬離,防止對受傷人員的二次傷害。起重吊裝事故的發生后,往往會伴生著其他事故的發生或造成隱患,通常用挖掘機或鋼纖等工具清理懸浮不穩的機具和材料,起重吊裝事故通常也會影響到裝置設備、管道、電纜電線等,必須對發生的事故進行綜合性的處理,防止事故后的連鎖反映或出現新的意外事故。確認事故隱患被徹底清除后,同時事故原因已調查清楚,相應的證據已獲得,才能恢復施工生產。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與當地醫院立即取得聯系,利用現場救援車輛火速把傷者送往附近醫院救治,但對傷勢嚴重者應注意搬運方法,不得由此加重傷者傷情;在急救醫17、療機構人員趕到前搶險救護組應對受傷者進行必要的救助,根據傷情對傷者進行分類處理,處理的原則是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先近后遠;對呼吸困難、窒息和心跳停止的傷者,從速置頭于后仰位,托起下頜,使呼吸道暢通,同時進行人工呼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做好應急狀態下工地所有設施和物資的安全,支援和保障現場搶救組的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并檢查事故現場有無其它安全隱患,若有,立即組織周圍人員疏散,隨后立即向應急指揮小組匯報情況。7.4處置程序(主要是50噸行車)7.4.1出現整機傾翻、設備主受力構件折彎斷裂、吊裝事故時及時聯系吊運車輛進入現場,協助完成對人員的救助、設備的復位、器材的轉運、生產材料的放置。7.4.18、2出現勾鐵水罐發生傾翻事故時需及時聯系吊車進入現場進行復位。7.5現場緊急處置工作程序及要求 7.5.1對事故危害情況的初始評估。先期處置隊伍趕到事故現場后,應當盡快對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做出初始評估,包括事故范圍及事故危害擴展的趨勢以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等。 7.5.2封鎖事故現場。嚴禁一切無關的人員、車輛和物品進入事故危險區域,開辟應急救援人員、車輛及物資進出的安全通道,維持事故現場的社會治安和交通秩序。 7.5.3建立現場工作區域。應當根據事故的危害、天氣條件(特別是風向)等因素,設立現場搶險救援的安全工作區域。 7.5.4設立人員疏散區。根據事故的類別、規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時,應當19、果斷迅速地劃定危險波及范圍和區域,組織相關人員和物資安全撤離。 7.6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參加應急搶險救援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裝備齊全各種安全防護用品和安全設施、設備,事故現場應當在專業部門的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事故現場應當開辟應急搶險人員和車輛出入的專用通道和安全通道。 7.7應急救援結束 同時具備下列條件時,現場指揮部根據應急救援實際情況,在報請公司領導同意后宣布冶金起重機械事故應急救援結束: (1)人員傷亡情況已經查清; (2)事故危害得以控制; (3)發生二次事故的因素已經消除; (4)受傷人員基本得到救治; (5)緊急疏散人員恢復正常生活。 8、后期處20、置 8.1善后處理 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后,必須由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核準的有資質的單位對冶金起重機械進行全面的檢修,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對嚴重損毀、無維修價值的,使用單位應當予以報廢。8.2事故調查報告 分廠及時召開事故分析會,并如實填寫事故報告,將事故報告報安管部,然后再由安管部根據情況進行逐一上報。 9、保障措施 9.1應急救援的資源、物資、裝備、信息保障 由分廠保證或聯系應急救援的資源、物資、裝備、信息保障。六、演練各起重設備使用單位應依據應急預案的要求,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演練每年不少于一次。演練重點:一是在事故期間報警通訊系統能否運作暢通;二是人員能否以最快速度撤離危險區;三是應急救援隊伍與救援裝備、物質能否以最快速度到達現場;四是能否有效控制事件進一步擴大。演練可采取全部演練與部分演練等形式。七、 附表附表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聯系電話序號姓名職務手機1廠長2常務副廠長3生產副廠長4技術副廠長5設備副廠長6設備廠長助理7安環科科長8安全員9調度車間主任10三電車間主任11維修車間主任121#高爐爐長132#高爐爐長14鑄動車間主任15噴煤車間主任16供料車間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