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公司液化天然氣消防安全及應急處理程序指引預案3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2575
2024-09-06
33頁
3.22MB
1、燃氣公司液化天然氣消防安全及應急處理程序指引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目的1.1 本指引旨在為國內合資公司提供液化天然氣項目中液化天然氣之處理,運送及儲存之防火安全管理及緊急事故之處理提供參考,主要內容包括液化天然氣之特性及危害,工程項目中液化天然氣之相關安全設計、施工及操作之安全要求,相應的安全及防火設施,液化天然氣泄漏處理方法等。本指引主要參照國內有關液化天然氣場站之設計規范及標準,結合國外通用的液化天然氣安全標準編制。1.2 我們祈望本指引之內容,能為各合資公司在液化天然氣項目之防火安全管理更2、加完善。2. 適用范圍2.1 本指引適用于國內合資公司對液化天然氣儲罐、管道設施、氣化站等生產運營中之消防安全設施及應急處理程序。2.2 本指引為了讓員工了解液化天然氣場站的各個環節存在之危險、危害因素,以及相應的安全、消防設施之應用,持續改善國內合資公司對液化天然氣場站的防火安全管理,并對處理液化天然氣站緊急情況或事故作出指引。2.3 本指引中之防火安全及事故處理建議未能完全包含所有,但從基礎作為起點,使各合資公司人員,得到基本對液化天然氣安全管理之要求及認識,從理論到操作,不斷加深及增加防火安全知識,使各員工養成有良好之安全意識及有效地運用安全工作規程,令各合資公司人員在工作中更加安全及有3、效,使各合資公司之營運及資產不斷增加。2.4 對于液化天然氣儲罐、管道設施、氣化站等工程項目之工程設計,建設施工,生產運營等要求,請參照XX投資工程部之LNG氣化站設計、施工及運行指引。3. 液化天然氣之特性3.1 液化天然氣的一般數值3.1.1 純天然氣是無色、無味、無嗅、無毒的,其主要之組分以甲烷為主。組分中可能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丁烷、氫氣等通常存在于天然氣中的其它氣體。3.1.2 天然氣成份:甲烷99% 85%乙烷5% 0.1%丙烷3% 0%丁烷 1% 0%氫氣3% 0.5%液化天然氣是一種液態狀況下之天然氣。 3.1.3 液化天然氣物理數值:沸點- 162C - 160C熔點- 14、82C - 178C蒸發壓力47.1 bar (- 63C)蒸發密度0.56 0.62 (16C)比重0.425 0.455 (- 162C)分子重量16.1 18.3閃點- 188C爆炸極限5% 15%著火點650C燃燒熱量13060 kcal/kg膨脹率1:625霧化熱量122 kcal/kg3.2 液化天然氣一般特性3.2.1 液化天然氣是一種低溫液態狀況之天然氣體,由氣態狀況之天然氣在大氣壓力中降低溫度至負160C而形成。3.2.2 液化天然氣加溫后蒸發,其體積會膨脹六百倍,轉化回氣態之天然氣。3.2.3 液化天然氣之蒸發氣是不含毒性的,但大量液化天然氣之蒸發氣會引致空間中之氧氣含量下5、降,形成一個令人無法正常呼吸之空間及引致窒息。3.2.4 如液化天然氣之蒸發氣在泄漏時給點燃著火,是不會導致爆炸的。但液化天然氣之蒸發氣在密閉空間中之濃度達致5% 15%時,而遇到火種點燃,便會產生爆炸。3.2.5 液化天然氣,石油氣及汽油之比較:液化天然氣石油氣汽油毒性冇冇有致癌性冇冇有可燃性有有有形成蒸發氣云霧有(在特定環境)有有窒息性有(在密閉空間)有(在密閉空間)冇閃點- 188C- 104C- 45C沸點- 161C- 42C32C爆炸極限5% 15%2.1% 9.5%1.3% 6%儲存壓力大氣壓力加壓大氣壓力3.2.6 液化天然氣及丙烷之物理數值比較:液化天然氣丙烷著火點650C56、90C爆炸極限5% 15%2% 10%燃燒熱量13060 kcal/kg12500 kcal/kg沸點- 161C- 42C比重0.42 1.5膨脹率1:6251:275霧化熱量122 kcal/kg85 kcal/kg4. 液化天然氣之危害4.1 翻滾現象4.1.1 翻滾現象常在液化天然氣輸送入儲罐內時發生,儲罐內液化天然氣長期靜止,輸送入儲罐內之液化天然氣不斷之流動,在不同之環境下,兩種液化天然氣有不同之溫度及結構,輸送入儲罐后液化天然氣會形成分層現象,出現兩層不同密度的液體層,下層密度大于上層密度。4.1.2 當上層之液化天然氣受外界熱量傳入的影響,在儲罐內密度上升及開始蒸發,產生氣態之7、天然氣,使罐內壓力急劇上升,下層液化天然氣吸收了上層液化天然的熱量,溫度上升及密度下降,下層液化天然氣承受上層之壓力,出現對流及自我翻滾之情況。4.1.3 如儲罐沒有設置安全放空或回收系統,兩層液化天然氣在各自蒸發及自我翻滾之情況下,兩層液化天然氣密度拉近,做成氣態之天然氣不斷增加,罐內溫度及壓力不斷增高及過快,儲罐及喉管因而超壓破裂。4.2 不受控制之泄漏及意外排放4.2.1 液化天然氣經過氣化處理或自然吸熱氣化即得到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具有低溫、易揮發和易燃易爆的特性。泄漏的液化天然氣很容易揮發,天然氣與空氣的混合物具有爆炸性。4.2.2 在不受控制下,液化天然氣在泄漏或意外排放時,是非常危8、險的,液化天然氣會迅速蒸發及利用四周環境物體或空氣進行加溫及吸收熱能,天然氣由液態轉化為氣態,會以噴射方式在大氣中蒸發,其體積會膨脹大約六百倍。4.2.3 不論液化天然氣在儲罐、喉管或設施中泄漏,開始蒸發時天然氣之氣體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其半液態及半氣態天然氣會在地面形成一個流動層,天然氣會因環境向低處流動,同時天然氣仍處于低溫狀態,周圍大氣中的水蒸氣因低溫被冷凝成“白色霧團”。4.3 低溫4.3.1 由于液化天然氣在泄漏或意外排放中,以致蒸發轉化為天然氣時,其溫度還處于低溫之狀態,天然氣之低溫溫度及危險性,會使外圍相關設備遇冷收縮、變脆性或斷裂,從而損壞設備做成更大之破壞或洩漏。4.3.2 9、其低溫之溫度,也會使外圍之操作者,做成皮膚和呼吸系統低溫灼傷及身體溫度過低之后果。4.3.3 工作人員低溫凍傷的初步處理。 若工作人員因接觸低溫受傷,其受傷部位皮膚凍結出現冰結晶時,建議處理措施如下:l 首先使凍傷員工盡快脫離低溫環境;l 清除任何會阻擋凍傷部位空氣流通的衣物;l 迅速把身體凍傷部位浸泡在水浴中,水浴的水溫應不低如410C但不高于460C。切勿以熱風干形式作凍傷處理。與此同時,應立即安排車輛把受凍傷員工送往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及治療;l 如員工身體因大面積或過度暴露于低溫中而導致全身體溫驟降,應先立即把員工送往醫院后,才作全身水浴解凍,因為過程中員工可能會出現其它異常反應;l 被凍10、結了的皮膚組織不會感覺痛楚并會呈現像蠟質的淺黃色。當皮膚組織解凍后,便會感到痛楚、腫脹和非常易受感染。所以若意外發生在現場或受傷員工不能立即被送往醫院時,便不應進行快速的解凍。解凍過程一般需要15到60分鐘,并且應一直持續到呈淺藍色的皮膚轉為粉紅色為止;l 如果被凍結了的皮膚組織在得到處理前已經結凍,這樣就不需要再進行解凍,并且應以醫用消毒沙布覆蓋受傷部位;l 禁止受傷員工喝酒和抽煙,因為喝酒和抽煙會降低凍傷部位的血液循環。4.4 天然氣云霧4.4.1 由于天然氣蒸發后膨脹及形成白色霧團,使到事故現場視野不清。液化天然氣迅速蒸發后,降至某一固定的蒸發速度,當溫度上升到大約負110C以上時,蒸氣11、與空氣的混合物在溫度上升過程中形成了密度小于空氣及大體積的“白色天然氣云團”, 然后再進一步與空氣混合過程完全氣化后向天空中隨風飄散,做成大面積或遠距離之影響。4.5 窒息性4.5.1 大量液化天然氣之蒸發氣會引致空間中之氧氣含量下降,形成一個令人無法正常呼吸之空間。天然氣是一種“單純窒息性”氣體,高濃度時因缺氧窒息可引起受傷或死亡。空氣中天然氣濃度達到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若不及時脫離,可致窒息死亡。4.6 物理爆炸4.6.1 當大量之液化天然氣泄漏及接觸到常溫之液體,由于液化天然氣處于低溫狀態,泄漏之液化天然氣在常溫之液體中,高速吸熱及膨脹,12、產生巨大噪聲的冷爆炸及高庒氣流。4.7 點燃及爆炸4.7.1 天然氣屬一級可燃氣體,甲類火災危險性,最小點火能量僅為0.285mJ,燃燒速度快,燃燒熱值高,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極易燃燒、爆炸,并且擴散能力強,火勢蔓延迅速,一旦發生火災難以施救。與氯氣、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及其它強氧化劑接觸劇烈反應。4.7.2 泄漏及膨脹后之天然氣云霧,可隨風擴散到十數公里外,當天然氣爆炸級限達致5%15%時,而天然氣云霧又遇到火種時,天然氣云霧便會點燃及引爆,做成云霧爆炸,爆炸同時會產生高壓氣流及高熱,做成人命及財產損失。4.7.3 泄漏之液化天然氣,當遇到火種點燃時,會回燃至泄漏點,13、做成池狀式火災。4.7.4 由于火焰會引發泄漏之液化天然氣快速蒸發及燃燒,同時燃燒天然氣會產生高輻射熱及高速燃燒,使到外圍之設施受熱燒毀,做成重大財物損失。5. 防火安全相關設計要求 5.1 中國國家規范5.1.1 GB50016 2006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1.2 GB50028 2006 城鎮燃氣設計規范5.1.3 GB50057 94 (2002年版)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5.1.4 GB50140 2005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5.1.5 GB50183 2004 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5.1.6 GB50196 93 (2002年版) 高倍數、中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5.1.14、7 GB50347 2004 干粉滅火系統設計規范5.1.8 GB50351 2005 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5.1.9 GB/T20368 2006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儲存和裝運5.2 外國國家標準5.2.1 AS3961 2005 Australian Standard: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5.2.2 BS EN 1160:1997 Installations and equipment for liquefied natural gas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liquefie15、d natural gas5.2.3 BS EN 1473:1997 Installations and equipment for liquefied natural gas Design of onshore installations5.2.4 CH.IV International:Introduction To LNG Safety 2003 Edition5.2.5 IChemE LNG Fire Protection and Emergency Response5.2.6 NFPA 59A :Liquefied Natural Gas5.3 國家規范中之強制性條文5.3.1 根據16、GB50183之第八章節,消防用水可由給水管道、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給,應滿足水質、水量、水壓、水溫要求。當利用天然水源時,應確保枯水期最低水位時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并設置可靠的取水設施。處理達標的油田釆出水能滿足消防水質、水溫的要求時,可用于消防給水。5.3.2 根據GB50183之第十章節,液化天然氣站址應遠離大型危險設施(例如,化學品、炸藥生產廠及倉庫);大型機場(包括軍用機場、空中實彈靶場等);與液化天然氣站址無關的輸送易燃氣體或其它危險流體的管線;運載危險物品的運輸線路(水路、陸路和空路)。5.3.3 液化天然氣氣化站的液化天然氣儲罐、集中放散裝置的天然氣放散總管與站外建及內建、構筑物17、的防火間距,可參考GB50028之第九章9.2節之表及表。5.3.4 根據GB50028之第九章節,液化天然氣儲罐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相鄰儲罐直徑之和的1/4,且不應小于1.5m;儲罐組內的儲罐不應超過兩排。儲罐組四周必須設置外圍封閉的不燃燒體實體防護墻,防護墻的設計應保證在接觸液化天然氣時不應被破壞。防護墻內的有效容積應對因低溫或因防護墻內一儲罐泄漏著火而可能引起防護墻內其它儲罐泄漏,當儲罐采取了防止措施時,容積不應小于防護墻內最大儲罐的容積。當儲罐未采取防止措施時,容積不應小于防護墻內所有儲罐的總容積。防護墻內不應設置其它可燃液體儲罐。嚴禁在儲罐區防護墻內設置液化天然氣鋼瓶灌裝口。容積大于018、.15m的液化天然氣儲罐(或容器)不應設置在建筑物內。任何容積的液化天然氣容器均不應永久地安裝在建筑物內。5.3.5 根據GB50028之第九章9.4.13節,儲罐進出液管必須設置緊急切斷閥,并與儲罐液位控制連鎖。5.3.6 液化天然氣氣化器或其出口管道上必須設置安全閥,安全閥的泄放能力應滿足GB50028第九章之節之要求。5.3.7 根據GB50028之第九章節,液化天然氣氣化站生產區防護墻內的排水系統應采取防止液化天然氣流入下水道或其它以頂蓋密封的溝渠中的措施。5.3.8 液化天然氣氣化站的供電系統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50052”二級負荷”的規定。5.3.9 根據GB50351之第三19、章節,每一儲罐組的防火堤、防護墻應設置不少于兩處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設置在不同方位上。防火堤內側高度大于等于1.5m時,應在兩個人行踏步或坡道之間增設踏步或逃逸爬梯。隔堤、隔檣亦應設置人行踏步或坡道。5.4 國家規范中相關之防火安全條文5.4.1 根據GB50183第五章節及第六章節之建議,液化天然氣儲罐組四周應設環形消防車道,環形消防車道至少應有兩處出口與其它車輛車道連通。5.4.2 根據GB50183第五章節之建議,液化天然氣儲罐組消防車道與防火堤的外坡腳線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3m,液化天然氣儲罐中心與最近的消防車道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80m。消防車道的凈空高度不應小于5m;一,二,三級油氣20、站場消防車道轉灣半徑不應小于12m。5.4.3 根據GB50183第十章節之建議,儲存總容量大于或等于265 m的液化天然氣罐組應設固定供水系統。根據GB50183第八章節之建議,液化天然氣儲罐區總容量小于220 m或單罐容量大于50m的儲罐或儲罐區,連續供水時間可為3小時;其它罐或儲罐區應為6小時。5.4.4 根據GB50183第八章節之建議,消防給水管網應環狀設置,環狀管道應用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每段消火栓數量不宜超過5個。根據GB50183第八章節之建議,選用高壓消防供水時,消火栓的出口水壓應滿足最不利點消防供水要求。選用低壓消防供水時,消火栓的出口壓力不應小于0.1MPa。根據GB5021、183第八章節之建議,固定消防冷卻水管道的設置,當儲罐容量大于400 m時,供水豎管不宜少于兩條,均勻布置。消防冷卻水系統的控制閥應設于防火堤外且距罐壁不小于15m的地點。控制閥至儲罐間的冷卻水管道應設過濾器。根據GB50183第八章節之建議,消防泵房的位置應保證啟泵后5分鐘內,將泡沫混合液和冷卻水送到任何一個著火點。5.4.5 根據GB50183第八章節之建議,宜選用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應沿道路設置在防火堤與消防道路之間,距離路邊宜為15m,并有明顯標志。5.4.6 根據GB50183第八章節之建議,每個消火栓的出水量按1015L/s計算,液化天然氣儲罐區四周應設置消火栓數量不應少于4個,消22、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60m。消火栓給水炮供水時,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應有三個出口,其中一個直俓為150mm或100mm,其它二個直俓為65mm的栓口,給水炮供水時,消火栓旁應設有水帶箱,箱內應配置26盆直俓65mm、每盆長度20m的帶快速接口的水帶和2支入口直俓65mm、噴嘴直俓19mm水炮及1把消火栓匙,水帶箱距消火栓不宜大于5m。5.4.7 根據GB50183第八章節之建議,液化天然氣儲罐區應配置移動式干粉等滅火設施。根據GB50183第十章節之建議,撲救液化天然氣儲罐區和工藝裝置內燃氣體、可燃液體的泄漏火災,宜釆用干粉滅火。需要重點保護的液化天然氣儲罐通向大氣的安全閥出口管應設置固定干粉滅火系23、統。5.4.8 根據GB50183第八章節之建議,液化天然氣儲罐區總容量大于50m或單罐容量大于20m時,應設置固定式水噴霧或水噴淋系統和輔助水槍(水炮);總容量不大于50m或單罐容量不大于20m時,可設置半固定式消防冷卻水系統。根據GB50183第八章節之建議,液化天然氣儲罐區設置固定式消防冷卻水系統時,其消防用水量應按儲罐固定式消防冷卻水用水量與移動式水炮用水量之和計算;設置半固定式消防冷卻水系統時,消防用水量不應小于20L/s。根據GB50183第八章節之建議,儲罐選用水噴霧固定消防冷卻水系統時,噴頭應按儲罐的全表面積布置,儲罐的支撐、閥門、液位計等,均宜設噴頭保護。根據GB50028第24、九章節之建議,固定式消防冷卻水系統的用水量應符合對著火罐冷卻水供給強度不應小于0.15L/s*m,保護面積按其表面積的計算;距著火罐直俓1.5倍范圍內的鄰近罐冷卻水供給強度不應小于0.15L/s*m,保護面積按其表面積的一半計算。根據GB50028第九章節之建議,輔助水炮或水炮用水量應按儲罐區內最大一個儲罐用水量計算(罐區總容量小于500m、單罐容量小于或等于100m時,水量為20L/s)。5.4.9 根據GB50183第十章節之建議,液化天然氣站場應配有移動式高倍數泡沫滅火系統。液化天然氣儲罐總容量大于或等于3000m的站場,集液池應配固定式全淹沒高倍數泡沫滅火系統,并應與低溫探測報警裝置聯25、鎖。5.4.10 根據GB50183第十章節之建議,液化天然氣儲罐區內均應配有集液池。補充資料: 根據國外的一些經驗,集液池上部的邊緣建議以向外傾斜(見下圖)作設計,以便高倍數泡沫更有效覆蓋集液池的液化天然氣。在國外的實際經驗中,一些液化天然氣站的集液池采用了以下大小:- 10平方米(表面面積) x 1.2米(深)- 65平方米(表面面積) x 1.2米(深)- 45平方米(表面面積) x 2.4米(深)補充資料來源: 液化天然氣消防與緊急情況反應(IChemE LNG Fire Protection and Emergency Response)5.4.11 根據GB50183第六章節之建議26、,液化天然氣儲罐區內應設連續檢測可燃氣體濃度的探測報警裝置,并在四周設置手動報警按鈕,探測和報警信號引入值班室。5.4.12 根據GB50183第十章節之建議,裝置區、罐區以及其它存在潛在危險需要經常觀測處,應設火焰探測報警裝置,并配備適量的現場手動報警按鈕;應設連續檢測可燃氣體濃度的探測報警裝置。裝置區、罐區、集液池以及其它存在潛在危險需要經常觀測處,應設連續檢測液化天然氣泄漏的低溫檢測報警裝置。5.4.13 根據GB50183第十章節之建議,探測器和報警器的信號盤應設置在其保護區的控制室或操作室內。5.4.14 根據GB50183第十章節之建議,液化天然氣設施應配有緊急停機系統。通過該系統27、可切斷液化天然氣、可燃液體、可燃冷卻劑或可燃氣體源,能停止導致事故擴大的運行設備。該系統應能手動或自動操作,當設自動操作系統時,應同時具有手動操作功能。5.4.15 根據GB50183第十章節之建議,站內必須有書面的應急程序,明確在不同事故情況下操作人員應采取的措施和如何應對,而且必須備有一定數量的防護服和至少兩個手持可燃氣體探測器。6. 站場一般設置的消防安全設備6.1 消防給水系統6.1.1 消防給水系統包括有:消防水池;消防給水管道;消防水泵;消火栓;消防冷卻水系統;水噴淋系統;水噴霧系統;水幕墻;水簾系統等。6.2 常用于液化天然氣之消防系統及器材6.2.1 消防系統包括有:消防水炮;28、固定式高倍數泡沫滅火系統;流動式高倍數泡沫發生器;固定式干粉滅火系統等。6.2.2 消防器材包括有:水帶;水槍;大型干粉滅火器;手推型干粉滅火器;手提式型干粉滅火器等。6.3 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報警系統可聯動消防給水系統,系統包括有:手動報警器;自動報警系統;警鈴;消防控制屏等。6.4 泄漏報警裝置泄漏報警裝置可聯動自動報警系統或消防給水系統,裝置包括有:燃燒氣體傳感器;煙霧傳感器;高溫傳感器;低溫傳感器;火焰傳感器;氧氣傳感器;紫外光傳感器;紅外線傳感器等。該系統的報警信號應傳送到控制中心作監控。6.5 緊急切斷裝置液化天然氣設施應配有緊急切斷系統。通過該系統可切斷液化天然氣、可燃液體、可燃冷29、卻劑或可燃氣體源。緊急切斷系統應設計能實現在控制中心作遠程控制的要求。6.6 放散裝置液化天然氣設施及儲罐,應裝置有放散裝置及管道,作為排放超壓的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集中放散裝置的匯集總管,應經加熱將放散物加熱成比空氣輕的氣體后方可排入放散總管;放散總管管口高度應高出距其25m內的建、構筑物2m以上,且距地面不得小于10m。6.7 液化天然氣加臭裝置液化天然氣氣化后向城鎮管網供應的天然氣應進行加臭,加臭量應符合GB50028第三章條的規定。6.8 管道止回閥液化天然氣卸車口的進液管道應設置止回閥。6.9 液位計裝置液化天然氣儲罐應設置兩個液位計,并應設置液位上、下限報警和連鎖裝置。6.10 壓力30、表裝置液化天然氣儲罐應設置壓力表,并應在有值班人員的場所設置高壓報警顯示器,取壓點應位于儲罐最高液位以上。6.11 防爆炸電力裝置液化天然氣氣化站爆炸危險場所的電力裝置設計,應符合GB50058的有關規定。6.12 防雷及防靜電裝置液化天然氣氣化站的防雷和靜電接地設計,應符合GB50057的有關規定。7. 個人防護設備按照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則(GB11651)和國家頒發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以及有關規定,為員工配備勞動防護用品。購買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須經安全及風險管理部或者管理人員檢查驗收。7.1 日常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7.1.1 防靜電工作服。7.1.2 防靜電安全鞋。7.1.3 安全帽。731、.1.4 防化學品 / 隔冷防護手套。7.1.5 安全護目鏡。7.1.6 手持可燃氣體探測器。7.2 緊急情況下防護用品參加應急活動的職工,應配備必要的勞保工作服和設備。7.2.1 消防戰斗服7.2.2 防火頭盔7.2.3 消防水靴7.2.4 消防安全帶7.2.5 救生繩7.2.6 消防防護手套。7.2.7 正壓式全面型自攜式呼吸防護器7.2.8 防水及防爆手電筒7.2.9 手持可燃氣體探測器7.2.10 防火隔熱服8. 義務消防隊8.1 成立義務消防隊為了加強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保障公司員工、承建商、客戶及公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合資32、公司應成立義務消防隊。8.1.1 義務消防隊之工能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消防知識和消防技能培訓,立足本職工作,積極開展消防法律法規及消防知識的宣傳。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認真開展消防安全巡查,發現火災隱患,積極整改,對職責范圍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匯報本部門領導和風險管理部。工作過程中發現火險、火災,必須及時報警和通知公司相關領導,并積極參加火災撲救工作。協助公司風險管理部做好火災事故的調查。9. 預防意外事故發生由于液化天然氣發生意外事故之破壞力很大,事故發生時,對人命之傷亡、設施之毀壞,會做成重大的損失;事故發生后,對受傷人員之協助、設施之復修、生產力之復原,對合資公司都做成很大的負擔。所以各液化33、天然氣站場,必須有預防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從而減少合資公司之損失。9.1 站場設計9.1.1 站場之平面布置,防火間距,應符合規范之要求。9.1.2 可能散發可燃氣體的場所和設施,宜布置在人員集中場所及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9.1.3 儲罐組不宜緊靠排洪溝布置,儲罐宜布置在站場地勢較低處,應采取有效的防止液體流散的措施。9.1.4 液化天然氣儲罐區鄰近江河、海岸布置時,應采取措施防止泄漏液體流入水域。9.1.5 生產區不應種植含油脂多的樹木,宜選擇含水份較多的樹稚。工藝裝置區、儲罐組與其周圍的消防車道之間,不應種植樹木。9.1.6 儲罐組防火堤或防護墻內嚴禁綠化。站34、場內的綠化不應妨礙消防操作。9.1.7 天然氣密閉隔氧水罐和天然氣放空管排放口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5m,與非防爆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2m。9.1.8 建站地區及與站場間應有全天候的陸上通道,以確保消防車輛和人員隨時進入和站內人員在必要時安全撤離。9.2 預防及監測設施9.2.1 設置監測及火災報警系統,可及時準確地探測可能發生的氣體泄漏及火情。9.2.2 低溫傳感器及氧氣傳感器,能有效地發現天然氣之初期泄漏。9.2.3 紫外光傳感器及紅外線傳感器,能有效地探測液化天然氣云霧在環境中形成。9.2.4 燃燒氣體傳感器,能有效地發現可燃氣體的積聚。9.2.5 煙霧傳感器,35、用以監察物體燃燒時發出之煙霧,而發出警報。9.2.6 高溫傳感器及火焰傳感器,能有效地監察天然氣之燃燒。9.2.7 自動及手動報警系統,在意外事故發生時,可實時通報有關單位,作出支持及控制,使事故不致擴大。9.2.8 視像監察系統,能不斷監察站場內之安全及事故的發生,將事故現場的情況實時傳送到控制中心當中,作出有效的控制。10. 意外事故的控制及處理10.1 液化天然氣泄漏的特點10.1.1 液化天然氣經過氣化處理或自然吸熱氣化即轉化回氣態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具有低溫、易揮發和易燃易爆的特性。泄漏的液化天然氣很容易揮發,天然氣與空氣的混合物具有爆炸性。10.1.2 在不受控制下,液化天然氣在泄漏36、或意外排放時,是非常危險的,液化天然氣會迅速蒸發及利用四周環境物體或空氣進行加溫及吸收熱能,天然氣由液態轉化為氣態,會以噴射方式在大氣中蒸發,其體積會膨脹多達六百倍。10.1.3 不論液化天然氣在儲罐、喉管或設施中泄漏,開始蒸發時天然氣之氣體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其半液態及半氣態天然氣會在地面形成一個流動層,天然氣會因環境向低處流動,同時天然氣仍處于低溫狀態,周圍大氣中的水蒸氣因低溫被冷凝成“白色霧團”。10.1.4 液化天然氣是低溫深冷儲存,它的泄漏與一般液化烴有所不同。液化天然氣一旦從儲罐或管道中泄漏,一小部分立即急劇氣化成蒸氣,剩下的泄漏到地面,沸騰氣化后與周圍的空氣混合成冷蒸氣霧,在空氣37、中冷凝形成白霧,再稀釋受熱后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10.2 液化天然氣泄漏的控制10.2.1 減少及停止泄漏l 如液化天然氣在喉管或組件泄漏時,我們須利用緊急關閉裝置或系統,將泄漏源之天然氣泄漏減少及制止,從而減少事故引發之災害。l 如儲罐因受壓或損毀,導致液化天然氣泄漏時,我們須將儲罐之壓力降低,再將罐內之液化天然氣轉運或排空,減少火災或爆炸之危險。10.2.2 控制火源l 在意外事故發生時,撲滅任何明火及熱源和火源,以降低發生火災爆炸危險性。10.2.3 保護設施l 在意外事故發生時,我們必須啟動相應的防火保護裝置或系統,對儲罐,組件及喉管作出適當之保護。10.2.4 收集泄漏之液化天然38、氣l 站場應設置壕溝系統及集液池,用以收集泄漏后之液化天然氣,壕溝系統將泄漏后之液化天然氣引導至集液池中,集中處理。l 由于液化天然氣很容易揮發,所以集液池之表面面積應盡量小,同時啟動高倍數泡沫系統,將收集后之液化天然氣覆蓋,減低液化天然氣之揮發速度,避免燃燒、爆炸。10.3 控制液化天然氣火災10.3.1 設施降溫l 泄漏之液化天然氣,當遇到火種點燃時,會回燃至泄漏點,做成池狀式火災。l 由于火焰會引發泄漏之液化天然氣快速蒸發及燃燒,同時燃燒天然氣會產生高輻射熱及高速燃燒,使到外圍之設施受熱燒毀。l 我們可利用噴淋系統、水炮、水冷卻系統、水幕墻系統、水簾系統等,對液化天然氣火災外圍設施,進行39、降溫及隔離保護。10.3.2 控制火勢l 由于液化天然氣火災與一般火災有較大差別,一般常用的滅火方法,對液化天然氣火災沒有效果。l 我們須將泄漏源之天然氣泄漏減少及制止,再行撲滅火災。如泄漏源未能停止泄漏,便不應撲滅火災,因火災撲滅后而又未能停止泄漏液化天然氣,泄漏之液化天然氣云霧可能引發更大的危險及災害。l 當液化天然氣接觸到常溫之液體,由于液化天然氣處于低溫狀態,泄漏之液化天然氣在常溫之液體中,高速吸熱及膨脹,產生巨大噪聲的冷爆炸及高庒氣流。我們切勿用水直接射向泄漏之液化天然氣或撲救液化天然氣火災。同時應盡量避免將消防用水流進壕溝系統及集液池。l 當液化天然氣由壕溝系統流進集液池時,我們須40、同時啟動高倍數泡沫系統,將收集后之液化天然氣覆蓋,減低液化天然氣之揮發速度,控制及避免燃燒、爆炸。10.3.3 撲滅火災l 由于常溫液體能加速液化天然氣之氣化,所以水不能直接用于撲救液化天然氣之火災,水只可用作保護外圍設施及降溫之用。l 如液化天然氣由喉管或閥門泄漏引致火災,可用干粉滅火濟撲滅火勢,但必先停止泄漏源。l 控制及停止泄漏源,對撲滅液化天然氣火災是非常重要的,如未能控制及停止泄漏液化天然氣,便不能有效地撲滅天然氣火災,甚至引發更大的災害。如有效地控制及停止泄漏液化天然氣,當泄漏之天然氣在火中燒盡,火勢便會減弱或息滅。10.4 液化天然氣站緊急應變計劃10.4.1 為了對緊急情況和意41、外事故有快速及有效的反應,有關合資公司應按實際情況,編制液化天然氣站的緊急應變計劃。液化天然氣站的緊急應變計劃需要與其公司級的緊急應變計劃相涵接,訂明站內應變小組架構和各人員職責,并使用統一標準化的事故等級分類和通報制度。10.4.2 為了令站內運行人員對各類緊急情況能作迅速合適的措施,液化天然氣站的緊急應變計劃應包括所有潛在發生的事故種類,并且對各類情況預先制定控制與處理措施。計劃內也應包括能協助現場指揮迅速作出決策的資料,如站內設施圖紙、流程圖和各運行參數等。10.4.3 于編制各類緊急情況應急處理程序時,應采納以下要點:液化天然氣泄漏(未造成火災)對策:l 隔離或停止液化天然氣泄漏源l 42、防止水流進漏出的液態液化天然氣內,避免天然氣氣態云霧團擴大;l 檢查現場的半封閉或完封閉的地方有否燃氣存在,及時防止導造天然氣爆炸的因素出現;l 啟動高倍數泡沫系統作覆蓋,以降低液化天然氣的氣化率;l 可使用特殊水槍噴頭形成水幕墻,以稀釋氣態天然氣和作為氣態天然氣的屏障(當使用消防水時,必須采取措施避免消防水流進集液池或液態液化天然氣池內);l 搶險員必需配帶足夠個人防護裝備和空氣呼吸器。液化天然氣泄漏池狀火災對策:l 隔離或停止液化天然氣泄漏源;l 對受熱幅射或火炎影響的結構和設施進行冷卻;l 避免消防水流進池狀火源中,令液化天然氣的氣化率、火勢和熱幅射增強;l 啟動高倍數泡沫系統作覆蓋,以43、降低氣化率和熱幅射;l 干粉滅火濟可以滅火,但天然氣云霧團會仍然存在;l 考慮組合使用高倍數泡沫系統以降低熱幅射作靠近和以干粉滅火濟進行滅火; 或 以干粉先進行滅火,然后以高倍數泡沫降低氣化率;l 搶險員必需配帶足夠個人防護裝備和在上風位如進行滅火。液化天然氣泄漏噴射式火災對策:l 隔離或停止液化天然氣泄漏源;l 優先考慮進行冷卻;l 對受熱幅射或火炎影響的結構和設施進行冷卻;l 泡沫不能撲滅帶壓力的噴射式火災;l 干粉滅火濟可以滅火,但天然氣云霧團會仍然存在;l 搶險員必需配帶足夠個人防護裝備和在上風位如進行滅火。卸車作業中泄漏(未造成火災)對策:l 停止卸車作業;l 普遍地與處理液化天然氣泄漏(未造成火災)對策相同。卸車作業中泄漏火災對策:l 停止卸車作業;l 普遍地與液化天然氣泄漏池狀/噴射式火災對策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