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企業安全生產綜合事故應急總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2725
2024-09-06
12頁
159.72KB
1、風電企業安全生產綜合事故應急總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安全生產綜合應急總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 提高XX縣XX風電有限公司處置安全生產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和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1.2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事故應對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電力企業綜合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電力企業綜合應急預案編制導則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XX縣XX風電有限公2、司,針對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安全生產事故。1.4 工作原則以人為本,減少危害。把保障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減少和消除安全生產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安全生產事故管理工作。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集團公司統一領導和XX縣XX風電有限公司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機構組織協調下,各部門、專業、外委項目部按照各自的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 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采用先進的救援裝備和技術,增強應急救援能力。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3、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災難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1.5 預案體系 XX縣XX風電有限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由綜合預案、專項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構成。1.5.1 綜合預案綜合預案是總體、全面的預案,主要闡述XX縣XX風電有限公司應急救援的方針、政策、應急組織機構及相應的職責、應急行動的總體思路、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是應急救援工作的基礎和總綱。1.5.2 專項預案 主要針4、對某種特有或具體的事故、事件或災難風險出現的緊急情況,應急而制定的救援預案。XX縣XX風電有限公司制定的專項預案如下: (1)自然災害類 針對可能面臨的氣象災害,雨雪冰凍、強對流天氣(含暴雨、雷電、龍卷風等)、洪水、大霧、地震災害、地質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自然災害編制的專項應急預案。包括防汛、防汛、防強對流天氣、防雨雪冰凍、防大霧、防地震災害、防地質災害等應急預案1個。 (2)事故災難類 針對可能發生的人身電力設備事故、火災事故、重大事故等各類電力生產事故編制的專項應急預案。 包括主變 箱變及重大火災事故應急預案1個。 (3)公共衛生事件類 針對可能發生的傳染病疫情、群體5、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編制的專項應急預案。 包括食物中毒事件等應急預案1個。 (4)社會安全事件類 針對可能發生的群體性事件、社會治安事件、防盜等社會安全事件編制的專項應急預案。包括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1個。1.5.3 現場處置預案在專項預案基礎上,結合現場實際而制定和實施的應急處理預案。針對特定的具體場所(如集控室、變電所等)、設備設施(風電機組、變壓器等)、崗位(如集控運行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等),在詳細分析現場風險和危險源的基礎上,制定主要的現場處置預案如下:包括防汛、防盜、消防滅火、防高溫中暑、防寒、防震、防小動物、防外人破壞、防止電力設備大范圍損壞等現場處置預案等96、個。2 風險分析2.1 公司概況XX縣XX風電有限公司位于我國河北省張家口市,由集團公司控股,現有員工30人。截止2010年底公司風電場一、二期安裝66臺1.5MW風機,共計裝機容量99MW,風電機組分布在河北省張家口市XX縣境內。2.2 危險源與風險分析存在影響企業安全生產,并對企業安全生產構成重大威脅的洪水、地震、風凍等自然災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及引起企業發生重大人身傷亡事故,重大及以上或對電網影響較大的設備、電網事故、人為外力破壞等風險,可能造成不良的環境影響。主要危險源有特定施工地點、風機設備、線路設備、電網、維修現場、風場道路等。2.3 安全生產事故分級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按照其性質7、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級(特別重大)、級(重大)、級(較大)和級(一般),具體情況如下:級:造成或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或對XX縣XX風電有限公司產生嚴重負面影響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級:造成或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未構成特大事故的,重大設備或負有責任的重大電網事故或對XX縣XX風電有限公司產生較重負面影響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級: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8、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未構成重大事故的,較大設備或電網事故等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級: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未構成較大事故的,一般設備損壞、機組停運等各類安全生產事故。3 組織機構及職責3.1 應急組織體系XX縣XX風電有限公司成立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機構領導小組,下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小組、穩定應急管理工作小組、公共衛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工作小組,負責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管理工作。3.1.1 領導小組總 指 揮:總經理 副總指揮: 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成 員:9、副總師、生產技術部主任、項目部主任、財務部部長、工程部主任、及各外委單位行政正職,此人不在時由該部門臨時主持工作人員負責此項工作。3.1.2 工作小組應急指揮機構領導小組下設三個工作小組,分別為:(1)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小組主任:主管生產副總經理成員:副總師、生產技術部、項目部、工程部、財務部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2)公共衛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工作小組主任:副總 成員:副總師、綜合管理部、生產技術部、財務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3.2 職責3.2.1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1)貫徹落實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規、制度,執行上級單位和政府有關部門關于重大安全生產事故處理的10、重大部署;(2)監督應急管理責任制的落實情況,協調各部門職責的劃分,并監督各部門、專業應急預案的編寫、學習、演練和修訂完善;(3)負責總體指揮協調各類不安全和不穩定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負責出現危急事件時應急預案的啟動和應急預案的終結; (4)部署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的善后處理及生產、生活恢復工作;(5)及時向政府部門及上級公司管理部門報告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及處理情況;(6)負責監督、指導各職能機構對各類安全生產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并對相關部門或人員落實考核;(7)簽發審核論證后的應急預案。3.2.2 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組主要職責(1)具體負責應急指揮機構的日常工作,及時向應急指揮機構領導11、小組報告重大安全生產事故;(2)歸口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工作,負責傳達政府、行業及上級公司有關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的方針、政策和規定;(3)組織落實應急指揮機構領導小組提出的各項措施、要求,監督各部門、專業的落實;(4)制定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管理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典型預案庫,指導各部門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管理工作;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小組,負責制定安全生產安全生產事故管理工作規定和集團公司系統規定各企業安全生產典型預案庫;(5)檢查各部門、專業的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日常應急準備工作、組織演練的情況;指導、協調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工作;(6)危急事件處理完畢后,認真12、分析危急事件發生原因,總結危急事件處理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相應的應急預案;(7)對各部門的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管理工作進行考核。4 預防與預警4.1 危險源監控重大危險源管理按照重大危險源評估標準(Q/CDT1090005-2008)進行登記、建檔、評估和備案。現場危險源監控要按照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實施導則和集團公司公司技術監控管理辦法執行,班組危險源監控按照集團公司公司危險點分析與控制工作管理辦法執行。4.2 預警行動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各工作小組成員負責對所管理范圍內各種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的信息、常規監測數據等,定期開展跟蹤監測、信息接收、報告處理、13、綜合分析和風險評估。根據預測分析結果,對可能發生和可以預警的安全生產事故進行預警。預警級別依據安全生產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勢態,一般劃分為四級:級(特別嚴重)、級(嚴重)、級(較重)和級(一般)。預警信息的發布一般通過通信的方式進行,預警信息包括安全生產事故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單位等。 4.3 信息報告與處置公司24小時應急機構值班電話:。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根據情況立即用電話、傳真或電子郵件逐級上報上級主管單位,最遲不得超過1小時,同時按規定上報所在地區電力監管機構和地方政府安全監督部門。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14、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按照響應由組織部門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并報上級主管單位備案。造成事故的在事故結束后上報事故調查報告書。事故調查報告書由事故調查的組織部門以文件形式在事故發生后的30天內報出。特殊情況下,經集團公司同意可延至45天。由政府部門組織調查的事故上報時限從其規定,但事故單位在接到地方政府批復事故結案后7日內逐級上報上級主管單位。5 應急響應5.1 應急響應分級按安全生產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響應一般分為特別重大(級響應)、重大(級響應)、較大(級響應)、一般(級響應)四級。級和級應急響應由集團公司組織實施,級和級應急響應由分、子公司、基層企業組織實15、施。5.2 響應程序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級響應: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或對XX縣XX風電有限公司產生嚴重負面影響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級響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未構成特大事故的,重大設備或負有責任的重大電網事故或對XX縣XX風電有限公司產生較重負面影響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1000萬元以上5016、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未構成重大事故的,較大設備事故和電網事故等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未構成較大事故的,一般設備損壞、機組停運等各類安全生產事故。超出本企業應急處置能力時,應及時請求上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或地方政府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響應程序和要求:(1)當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時立即通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機構,在應急指揮機構的領導下立即啟動公司應急預案,組織實施現場應急響應,控制事態影響擴大;各部門按職責分工,立即組織開展應急處理工作;(2)立即向上級主17、管單位報告,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工作;(3)及時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等報告安全生產事故基本情況和應急救援的進展情況,根據地方政府的要求開展應急救援工作;(4)組織本公司相關專業人員分析情況,根據專業人員的建議以及地方政府應急要求,組織本公司相關應急救援力量參與應急救援,同時為政府應急指揮機構提供人員、技術和物質支持;(5)安全生產事故相關部門,主動向現場應急指揮部提供應急救援有關的基礎資料,供現場應急指揮部研究救援和處置方案時參考。需要有關應急力量支援時,應及時向地方政府,上級主管單位匯報請求。5.3 應急結束5.3.1 應急終止條件(1)事件現場得到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18、消除;(2)環境符合有關標準;(3)采取了必要的防護措施以保護公眾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長期影響趨于合理且盡量低的水平;(4)經應急指揮部批準。5.3.2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予以撤銷。5.3.3 安全生產事故結束后要向上級主管單位上報安全生產事故報告以及應急工作總結報告等。6 信息發布在發生破壞性地震等自然災害、重大傳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職工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重大生產和人員安全事故、重大金融安全事件、涉外安全生產事故、群體性上訪等嚴重影響企業形象和穩定的事件、重大網絡安全事故和其他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后,要做19、好對外新聞報道和輿論引導等工作,統一對外進行信息發布。綜合管理部是對外信息發布的歸口管理部門,其它相關業務部門配合。7 后期處置應急結束后,要對設備和設施狀況進行針對性的檢查。必要時,應開展技術鑒定工作,認真查找設備和設施在危急事件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污染物處理等積極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應急結束后妥善處理相關損失的善后理賠工作,對整體應急能力(包括對應急預案的評價和改進等)進行評估總結并記錄在案。8 應急保障8.1 通信與信息保障危急事件管理必須依靠健全、暢通的通訊網絡,通訊網絡包括有限電話系統、無線移動通訊系統、海事衛星電話、網內載波系統、對講機、計算機網絡等。急救中20、心聯系電話:120消防報警電話:119 8.2 其他保障(1)專職應急隊伍:保衛應急隊伍:由生產技術部組成。消防應急隊伍:無。醫療應急隊伍:無。(2)專業應急隊伍:運行專業應急隊伍:由運行人員組成。檢修專業應急隊伍:由檢修人員組成。(3)兼職應急隊伍(群眾性救援隊伍):義務防汛隊伍:風電場人員。8.3 應急物資和技術裝備應急交通運輸車輛等,祥見12.4應急物資儲備清單。9 演練與培訓9.1 培訓 9.1.1 將應急管理培訓工作納入年度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對應急救援和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使生產一線人員100%經過心肺復蘇法培訓,100%經過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訓,生產技術部人員100%經過觸電急救培訓21、。9.1.2 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管理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應急預案體系構成,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程序、應急資源保障情況和針對不同類型安全生產事故的預防和處置措施等。9.1.3 如果預案涉及到社區和居民,應做好宣傳教育和告知等工作。9.2 預案演練9.2.1 應急預案的演練方式可以選擇實戰演練、桌面演練其中的一種,每年年度演練計劃制定,全公司應急預案演練每年不少于2次,其中實戰演練方式不少于1次,其中消防類、事故類、突發事件類應急預案演練必須納入其中。 10 獎懲 10.1 原則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 10.2 獎勵機制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22、進集體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10.3 追責機制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安全生產事故重要情況或者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1 附則11.1 術語和定義安全生產事故: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電力設備損壞、電網大面積停電、環境破壞等危及電力企業、社會公共安全穩定,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緊急事件。應急預案:指針對可能發生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危險源:指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社會危害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風險:指某一特定安全生產事故發生23、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組合。預警:指為了高效地預防和應對安全生產事故,對安全生產事故征兆進行監測、識別、分析與評估,預測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時間、空間和強度,并依據預測結果在一定范圍內發布相應警報,提出相應應急建議的行動。安全生產事故分級:指根據安全生產事故的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所確定的事件等級。應急響應分級:指根據安全生產事故的等級和事發單位的應急處置能力所確定的應急響應等級。11.2 備案本預案按照要求向上級主管部門、當地政府安全監督部門、東北電監局應急中心備案。11.3 修訂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至少三年修訂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及時修訂,修訂后按照報備程序重新備案。11.3.1 公司生產規模發生較大變24、化或進行重大調整;11.3.2 公司隸屬關系發生變化;11.3.3 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形成重大危險源;11.3.4 依據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發生變化;11.3.5 應急預案評估報告提出整改要求;11.3.6 上級有關部門提出要求。11.4 本預案由生產技術部負責解釋。11.5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執行。12 附件12.1 應急預案體系框架圖與應急預案目錄(略)12.2 應急組織體系和相關人員聯系方式序號崗位辦公電話備注1注23注4注56712.3 應急工作需要聯系的政府部門、社會單位、電力監管機構、上級單位等相關單位的聯系方式風場值班室電話:XX縣消防大隊報警電話:119XX縣急救中心電話:12025、XX縣交通事故報警電話:12212.4 應急物資儲備清單序號物資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儲存地點調配部門1車輛(越野車)獵豹2辦公樓停車場綜合管理部2車輛(皮卡)日產及五十鈴2辦公樓停車場綜合管理部3車輛(客車)金杯1辦公樓停車場綜合管理部12.5 應急信息報告 應急處置流程圖及應急義務突擊隊名單見附件一 二12.6 規范化格式文本見附表:企業安全安全生產事故即時報告單附件一:應急信息報告和應急處置流程圖附件二:應急突發事件和事故處置義務突擊隊名單1領導人員名單:序號職務姓名聯系電話調配部門1公司2公司3公司2成員名單4應急指揮小組5應急指揮小組6應急指揮小組7應急指揮小組8應急指揮小組9應急指揮小組26、10應急指揮小組11應急指揮小組12應急指揮小組13應急指揮小組14應急指揮小組15應急指揮小組16應急指揮小組17應急指揮小組18應急指揮小組19應急指揮小組20應急指揮小組21應急指揮小組22應急指揮小組23應急指揮小組附表:企業安全安全生產事故即時報告單企業安全安全生產事故即時報告單填報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第一次報告 后續報告 (第一次報告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報告方式:電話/電傳/電子郵件/其他 事件發生單位上級主管單位(電力建設安全安全生產事故注明項目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和施工單位)事件簡題事件起止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年 月 日 時 分事件發生、擴大和應急救援處理過程的簡要情況、初步原因判斷:事件后果(傷亡情況、停點情況、設備損壞或可能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等)的初步估計:填報人姓名單位聯系方式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