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設挖孔樁安全控制措施及應急響應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2837
2024-09-06
15頁
67.62KB
1、高速公路建設挖孔樁安全控制措施及應急響應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人工挖孔樁安全施工技術預防措施及管理1、充分作好開工前的準備工作a整平施工場地,做到場地平整不積水,并做到水通、電通、道路通。b認真閱讀施工圖紙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察報告資料。閱讀時留意樁孔開挖后可能遇到的軟土、孤石等難施工的巖石層以及場地地下水的情況。c詳細調查場地地上、地下的障礙物,如地下電纜、上下水管道、舊墻基、舊人防工程等分布情況以及場地附近建筑物的上部結構、地基基礎等情況。并針對性情況提出預防事故的方案。d對施工現場的管理人2、員、技術干部和作業人員進行施工技術交底,熟悉人工挖孔樁的如下施工程序:場地平整放線定樁位、放挖樁孔線挖第一節樁孔的土方 綁護壁鋼筋支護壁模板澆注第一節混凝土護壁 在護壁上二次投測標高及樁位中心線 安裝活動井蓋、設置垂直運輸架、安裝電動葫蘆(或卷揚機、手搖轆轤)、吊土桶、潛水泵、鼓風機、照明設施等 第二節樁身挖土 清理樁孔四壁,核準樁孔垂直度和直徑 綁第二節護壁鋼筋 拆第一節護壁模板(混凝土強度達4Mpa 以上) 支第二節護壁模板 澆注第二節護壁混凝土 重復第二節挖土、綁護壁鋼筋、支模、澆混凝土工序循環作業,直到樁身設計深度 檢查持力層后進行擴底 對樁孔直徑、深度、持力層全面檢查驗收 清理虛土,3、排除孔底積水 吊放樁身鋼筋籠就位 澆灌樁身混凝土。e在熟悉了解現場情況、設計圖紙、施工程序后,編制人工挖孔樁施工作業指導書。編制時注意明確提出針對性強的安全防護措施:一般應著重針對選用施工機構設備、場地施工降水方案及止水帷幕、成孔成樁順序、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和對 孤石、孔底巖層的爆破等方法。f將施工現場的周圍用圍布或欄桿與外界隔開,防止非施工人員入內影響施工。g按施工方案要求配齊挖孔機具、模板、通風機、水泵、照明及動力電器,以及施工機具等。2、加強施工組織,建立健全安全保障體系a成立專門的人工挖孔樁施工指揮組,由項目部工程負責人與挖孔作業技術人員共同負責指揮施工,管理生產與安全技術工作。b按施工4、方案中制訂的安全技術措施,以及有關的安全技術規范、規程的要求,開工前由施工指揮組向全體操作人員、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現場派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檢查與監督工作。抓好安全教育,堅持先培訓后上崗。對已上崗但未通過安全培訓的民工要堅決把他們從崗位上撤下來“補課”,考核合格后才能復崗。c挖孔樁工程現場負責人必須熟練掌握人工挖孔的施工方法、法規、操作規程、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并能指導和監督工人進行安全施工作業。d對參加挖孔作業人員事先必須檢查身體,凡患有精神病、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及聾啞人等不能參加施工。下孔作業條件艱苦,危險性大,應選健壯的男青年,年老體弱和有病人員不能下孔作業。合理配置機械設5、備。每孔配置一套升降設備,樁孔開挖時既用于運送人員,又用于運送工具、器具、材料和土石廢料。設備均應要安全可靠。同時還要配置足夠的砼攪拌機、鼓風機、潛水泵、風鎬等設備。每個施工現場應配備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量測混凝土強度的回彈儀,以及與孔徑相匹配的作為應急時用的鋼護筒,簡易衛生箱等安全防護設施。3、認真落實各項安全技術措施a.預防坍塌的安全技術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施工要求作護壁,一護到底。特別是第一節護壁必須認真作好,應高出自然地面20CM,壁厚不小于15CM,砼標號為C15。松軟(散)地層、淤泥層、砂礫層應加環筋,環筋直徑為6 毫米,間距為20-30CM,每節豎筋應互相對應,連接一起,采用16、80回鉤,回鉤長度不得小于10CM。保持護壁圓度和同心度,不許呈梅花形、螺旋形。挖孔運到地面的土石,堆放高度應低于孔口,并應及時運走,載重汽車應繞道進入場內。護壁混凝土應按配合比通知單計量投料,粗骨料粒徑不要過大。施工時要用機械攪拌,澆注時必須用錘、鐵釬將混凝土振搗密實,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均勻性和密實度達到 設計要求。嚴格控制拆模前護壁質量,認真檢查護壁強度達到4Mpa 以上方可拆模。尤其是早春、晚秋、初冬季節施工時,應加防凍劑、早強劑提高混凝土標號,同時還應在孔內采取加熱保濕措施,以利于水泥水化和凝結硬化。挖孔如遇孔壁土松軟,護壁與孔壁的粘結力不夠,可采用錨釘法固壁。孔壁松軟滑落成凹7、坑,應采取密集插板,在板后填稻草擠實或用鋼護筒強迫下沉護壁法施工。挖孔到位后應及時驗槽,合格后要立即下籠澆注混凝土,特別是當孔壁是松軟填土、飽和軟土等,更不得過夜再澆灌混凝土,以免塌孔。采用爆破方法穿過孔內孤石或開挖孔底巖層時,應精心編制爆破設計,充分考慮爆破對孔壁體及護壁產生的不利影響,避免爆破引起塌孔。平時施工時要留意孔內各種動態,特別是孔內爆破以后,如發現護壁開裂變形或出現漏水等不良預兆時,施工作業人員應迅速撤離工作面,并報告工地領導采取措施妥善處理。挖孔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凈空尺寸和平面位置,保持孔壁垂直度和圓度,使孔壁受力均衡,免于塌方。挖樁孔時如遇透水應及時排水、及時護壁,以利防止水潤8、土質變軟而造成塌方。搞好特殊情況下的護壁,預防坍塌事故。b.杜絕觸電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施工電纜必須架空或埋于地下,不能平地而放。施工作業電線應架空,不能隨地拖線及導線浸水或被土石掩埋,嚴禁導線隨意綁在鋼筋或其他鐵支架上。為防止孔內潛水泵、震動棒漏電傷人,應采用三相五線制,“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實行一機一閘一保險,設備的照明線分開關安裝,放在孔口處,遇有緊急情況可隨手拉閘。必須設兩級保護配電箱,配電箱應安門、上鎖,有防雨,防潮設施,并指令專人負責。按用電量安裝保險絲,不得用鋼、鋁、銅鋅絲代替保險絲。孔內照明應使用橡膠軟電纜,不許有接頭;照明必須采用36V以下電壓;直徑1.2 米以下有水的樁9、孔,應采用12V 電壓,嚴禁采用220V 照明;工作燈應用防水移動式,懸掛在孔壁一側;作業人員上下及升降桶(籃)時,切勿碰撞照明燈。所有伸入樁孔的導線在孔口均應離地掛,防止與孔口凸緣磨破皮漏電傷人。潛水泵應用防水尼龍繩(鋼絲繩)作受力活動索,嚴禁用電纜或膠管提升水泵。操作手持電動工具的人員,作業前必須認真檢查設備的絕緣情況,穿戴好工作服和絕緣手套及絕緣鞋。工地電工必須持證上崗,其技術等級應與其承擔的工作相適應。值班電工每天應對所有電器設備及線路檢查一次;發現老化、破舊、缺損的元器件應及時更換。尤其強調對漏電保護裝置的檢測,一旦發現失靈,及時維修或更換。非電工不許觸動、裝拆、修理電器設備。c.預10、防高處墜落安全技術措施為防止孔口地面作業人員掉入樁孔內,可在孔口設1 米左右高的護欄,護欄上留一個1 米左右寬的作業口,在作業口旁,地面作業人員須系好安全帶。每工班收工前,孔內作業人員上至地面后將孔口蓋封閉。平時,暫不施工的孔口都應加蓋封閉。為防止施工作業人員上下孔時墜落,應配置安全可靠的升降設備,并由培訓合格的操作人員操作。運送作業人員上下孔要用專用乘人吊籠,嚴禁采用運泥土吊桶運人和讓作業人員自行手扶、腳踩護壁凸緣上下孔。施工作業前,應認真檢查工作臺板、升降用的支架或轆轤架、卷揚機、輪軸、繩索、提升鉤的自鎖裝置、制動裝置、桶(籃)是否固定牢固并完好。如發現繩索斷股、斷絲超過規定要求應及時更換11、;提升繩索放至樁孔最深處時,應在輪軸上保留3 圈以上。應保證提升設備機件運轉靈活,操作使用方便,裝有安全裝置,剎車動作靈敏可靠,以防升降過程中萬一出現供電故障,能隱妥即時剎住吊物不致墜落。挖孔過程中土石不能裝得過滿。升降桶時應先掛好鉤,使之居孔中心勻速升降。提升大石塊時,應綁好石塊,并要求孔內人員回到地面,然后再提升,以防超重,繩索拉斷。在樁孔口設置高出30CM 的凸緣,擋住地面上的石塊、泥沙、工具、器具、短鋼筋等物不致掉入孔中傷人。及時清理作業現場,對挖出的泥沙、石塊隨時清運離場,保證孔口周邊整潔,不堆放雜物,去除雜物掉入孔的機會。在樁孔內護壁的凸緣上設置半圓形的水平防護罩,以遮蓋樁孔水平面12、一半。防護罩隨樁孔挖深逐步下移,使其保持在距作業面大約3 米處。吊桶在孔內吊運泥土時,孔內作業人員應暫停作業,躲避到防護罩下。半圓周形防護罩必須堅固牢靠,可利用角鋼或粗鋼筋焊成框架,再鋪焊一層密眼鋼筋網,使其能承受一定的沖擊力,從而阻擋墜物傷人。樁孔內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方可作業。孔下需要工具,應用提升設備遞送,嚴禁向樁孔內拋擲。挖孔間隙吊架不能搬動,成孔后蓋上鋼筋網。施工作業區設防護欄,備有紅燈警示,防止人墜入孔內。高空交叉作業在下面挖孔時,孔上面應采取封閉式或遮擋,以防高空墜物,殃及挖孔人員。d.預防滲水安全技術措施當地下水量不大時,隨挖隨將泥水用吊桶運出。當地下滲水量較大時,吊桶滿足不13、了排水,先在樁孔底挖集水坑,用高揚程水泵抽水,作業人員必須離開井孔,嚴禁人機同坑作業,并隨時觀察井壁變化,遇到險情全部人員應立即撤離井孔。e.預防中毒窒息安全技術措施在有毒有害氣體較多的地質條件下施工,應配備風量足夠的通風機和長度能伸至樁孔底足夠長的風管。作業前應用毒害氣體檢測儀對孔內氣體進行檢測,發現異常先通風處理,孔內空氣正常后再入孔作業。孔口設專人監護,監護人要堅守崗位,不可擅自離開。 孔深超過5 米以后,應先通風,風量要足,不應小于25L/S。對于挖孔過程中進行爆破松動強風化和中風化土質后,要及時通風排煙灑水,待炮煙全都排出或凝聚沉落后,經檢查確認無毒煙后,作業人員方可入孔作業。在孔內14、作業,如作業人員感到頭痛、腦脹、呼吸困難,應及時停止施工,立即返回地面,待檢測孔內氣體,針對情況加以處理后,確認安全,方可換人下孔作業。作業中如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物質,可采用防堿、防酸衣服和手套,或采用化學方法,即堿水加酸性物質,酸水加堿性物質進行中和。樁孔直徑較大時,孔內作業人員最好兩人一組,以利互相照顧。一般情況下,作業人員在孔內連續作業不能超過4 小時。孔口監護人員對孔內發生不適的作業人員,應提供正確的救助措施。當孔內作業人員遇有不適感時,應沉著冷靜想方設法將不適人員用運人吊籠盡快運上地面,不可讓不適人員抓住吊土石的桶或籃勉強提上地面。因為孔內作業人員吸入有毒或不潔氣體感到不適,其自我控15、制能力已大為降低,很難抓牢繩索或桶沿,容易造成提升過程中吊桶失衡翻轉,人墜落于孔底,造成傷亡事故。4、挖孔樁施工注意事項a.孔內土開挖時嚴格按設計樁徑及護壁厚度的尺寸施工,保證挖孔成型的圓度,使護壁均勻受力,并應經常檢查樁徑尺寸、平面位置和傾斜度。b.鋼筋砼護壁必須與土壁緊貼,不留空隙,必須用水泥砂漿填滿,以保證孔壁的磨擦力,并防止發生塌孔。c.進入穩定巖層不采用護壁時,不必刻意修光孔壁,以增加樁身與四周地層的粘接力。d.挖出的土石方要遠離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圍內,并要堆放整齊,及時外運。e.孔口四周必須設置護攔,一般加0.8m高圍欄圍護,并做到每天下班前將孔口蓋好,以防發生意外。f16、.孔內必須設置應急軟爬梯,供人員上下井,使用的電動卷揚機、吊桶等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電動卷揚機應采用按扭式開關,使用前必須檢驗其安全起吊能力。g.每日施工前必須檢測井下的有毒有害氣體,并應有足夠的安全防護措施。h.挖孔時如遇到地下管線或其他構造物要加以保護,在未得到監理、業主同意前不得繼續開挖。 挖 孔 樁 應 急 預 案一.目的為應對挖孔樁事故及特殊事件引起的緊急情況,有序高效地做出相應處理,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維護社會的穩定,特制定本預案。二.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本項目部所有從事生產的員工,在工作場所因挖孔樁事故及特殊事件引起的緊急情況時,承擔對他人實施緊急救助的責任,承擔對17、單位財產實施緊急保護的責任。在其他場所發生挖孔樁事故時,承擔對人們財產實施緊急救助的義務。三.組織機構項目部在施工前,成立挖孔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地點設在安全環保部。挖孔樁事故領導小組下設5個救援專業組,即:應急援救組、后勤保障組、治安保衛組、技術分析組和善后處理組。四.應急預案根據建筑施工的特點和我工程自身的具體情況,以及處理不當等,我們身邊每時每刻都有發生挖孔樁事故的可能。在以預防為主的前提下,特制定本預案。1.挖孔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安全管理條例正確佩戴安全防護措施。2.孔內應經常檢查有害氣體的濃度,當CO2濃度超過0.3%,其他有害氣體超過允許濃度或孔深超過10M時18、,均應設置通風設備。3.挖孔過程中,必須有可靠的安全措施。4.挖孔時必須采取孔壁支護。支護方式可采用便于拆裝的鋼、木支撐。支護應高出地面。支護結構應通過檢算。無法拆除的木框支撐,不得用于摩擦樁。5.遇到有局部或厚度不大于1.5M的流動性淤泥和可能出現涌沙時,應加強護壁或降水措施,必要時采用鋼護筒防護。6.本挖孔樁時,如遇爆破,應嚴格按照爆破施工技術交底要求施工。爆破前,對炮眼附近的支撐應采用防護措施。放炮后,施工人員下井前,應事先測定孔底有無毒氣,如有毒氣,應迅速排除。7.爆破所用炸藥等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儲存在專用倉庫、專用場地,并設3人管理(管理人員經嚴格培訓后持證上崗)。8.爆破所用炸藥易19、燃、易爆品在專用的車輛運輸裝卸時,應輕拿輕放,防止撞擊、拖拉和傾倒。 9.挖孔樁所用的臨時用電系統必須按施工規范進行操作,嚴禁違章操作,保護系統要靈敏有效,有專人維護檢查。電工:張昌奎;工區安全員:陳寶春。10.如工地發生挖孔樁事故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以確保現場人員生命安全為原則。a.發生挖孔樁事故時現場人員要沉著冷靜、不要慌,發現險情人員立即通知項目經理,說清事故地點。b.項目經理根據挖孔樁事故的情況嚴重程度做相應處理,當發覺不能自救時向有關部門通報并報警。c.根據現場情況,事故較嚴重的應控制現場情況,等待相關部門的到來。d.相關負責人應及時組織人員搶救傷員、物資,做好人員疏散工作,維持現20、場秩序,保護好事故現場。e.挖孔樁事故發生后,要組織人員進行自救,統計損失,分析事故原因。f.在緊急事故結束后,24 小時內填寫應急情況(事故)處理記錄,自留一份,報質安部各一份,管理者代表一份,以及上報有關部門等待處理。挖孔樁事故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挖孔樁事故發生警情判斷響應級別接警信息反饋應急起動N應急救援事態控制應急恢復應急結束(關閉)警容與交通管制醫療救護技術分析總結評審應急救援事故調查善后處理解除警容現場清理現場指揮到位應急資源調配信息網絡開通領導小組到位關閉NYY工程搶險人員救助挖孔樁應急救援組織及聯系電話應急救援組織電 話組 長組 員主要職責指揮領導小組救援專業組應急救援組后勤保障組義務消防組技術分析組善后處理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