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km新建鐵路通道項目漿砌片工程石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2899
2024-09-06
19頁
467KB
1、1.2km新建鐵路通道項目漿砌片工程石施工技術交底單位: XXXXXX中南部鐵路通道ZNTJ-13標項目經理部第四項目分部工程名稱:XX中南部通道交底編號:交底內容:路基附屬工程交底部位:交底內容:1.工程概況我分部承建的新建XX中南部鐵路通道工程ZNTJ-13標DK667+503.36DK668+700段,長1196.64m,前接正線跨南水北調及XX線特大橋,后接改線段. 本試驗段里程為DK667+700-DK667+850,長150m;路堤邊坡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防護,骨架內撒草籽種灌木,主骨架厚0.5m,主骨架凈距4m,拱間凈距3m。DK667+700-DK667+852、0左側設M7.5漿砌片石腳墻,墻高1.5m,埋深0.8m,底寬0.7m,頂寬0.5-0.7m;其余骨架地段坡腳設置M7.5漿砌片石基礎,基礎高0.8m,埋深0.8m,頂寬0.2m;路堤右側邊坡坡腳外2.0m設梯形排水溝,溝身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片石砌筑,厚0.3m,底寬0.4m,溝身0.6m;路堤左側設置干砌片石護肩,采用M10砂漿勾縫,右側設置C15混凝土護肩;路堤右側設置通信、信號電纜槽。2.骨架護坡施工技術交底2.1邊坡防護要求:1) 路堤邊坡高度大于4.0m路堤邊坡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片石拱型截水骨架護坡,骨架內撒草籽種灌木,主骨架厚0.5m,主骨架凈距4.0m,拱間凈距3.0m;3、其余路堤邊坡采用撒草仔種灌木防護,并于路肩處設攔水緣,每格10-15 m設一坡面排水槽集中排水,排水槽采用C15砼預制。2) DK667+503.36DK668+225.00左側設M7.5漿砌片石腳墻,墻高1.5m,埋深0.8m,底寬0.7m,頂寬0.50.7m,其余骨架地段坡腳設置M7.5漿砌片石基礎,基礎高0.8m,埋深0.8m,頂寬0.2m。2.2骨架護坡防護砌體工程要求:1)骨架、鑲邊均采用M7.5的水泥砂漿砌片石。2)骨架下面設置1m(右側)漿砌片石基礎與1.5m(左側) 高腳墻,采用M7.5漿砌片石砌筑。3)骨架沿線路方向每隔18.4m設伸縮縫一道,縫寬0.02米,縫內用瀝青麻筋全4、斷面填塞。每隔100米砌筑0.6米寬的踏步。混凝土等級:C15 混凝土。施工前應自上而下布置放線、自下而上逐條砌筑骨架,間距不足時調整拱間距在下部增加設拱一道。砌筑基礎應按要求掛線放樣,基礎頂面應平順。 施工前必須清除坡面松動土層,施工前應修整好坡面,必要時進行夯實,凹陷,超挖部分應用與墻身同標號圬工土嵌補,使護坡背與坡面密貼。當使用有層理的石料時,層理應與受力方向垂直。2.3對石料的要求:2.3.1砌體工程的石料應質地堅硬,不易風化,無裂紋。石料表面的污漬應予清除。2.3.2片石的形狀不受限制;但其中部厚度不得小于15cm,用作鑲面的片石宜表面平整,尺寸較大,邊緣厚度不小于15cm。2.3.5、3片石的強度應符合要求,不應小于MU40。2.3.4在最冷月平均氣溫低于15度或在5度15度的地區使用的石料,其抗凍性指標應分別符合凍融循環25次或15次的要求,且表面無破壞跡象。2.4對砂漿的要求: 2.4.1砌體工程所用的砂漿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本段砌體工程采用M7.5的水泥砂漿。) 2.4.2砂漿的配合比應通過試驗決定。2.4.3砂漿中所用水泥、細骨料、外加劑、摻合料、水等原材料的質量要求應符合規范的有關規定。 2.4.4砂漿應具有適合的流動性和良好的和易性。砂漿的稠度應以砂漿稠度儀測定的下沉度表示,宜為1050cm。2.4.5砂漿隨拌隨用。當在運輸或貯存過程中發生離析、泌水現象6、時,砌筑前應重新拌和。已凝結的砂漿不能使用。2.5普通砌體砌筑的要求:2.5.1砌體應采用擠漿法分層,分段砌筑。分段位置宜設在沉降縫或伸縮縫處,兩相鄰的砌筑高差不大于120cm,分層水平砌縫應大致水平。各砌塊的砌縫應互相錯開,砌縫應飽滿。2.5.2各砌層應先砌外圈定位砌塊,并與里層砌塊交錯連成一體。定位砌宜選用表面較平整且尺寸較大的石料,定位砌縫應滿鋪砂漿,不得鑲嵌小石塊。2.5.3定位砌塊砌完后,應先在圈內底部鋪一層砂漿,其厚度應使石料在擠壓安砌時能緊密連接,且砌縫砂漿密實,飽滿。砌筑腹石時,石料間的砌縫應互相交錯、咬搭,砂漿密實。石料不能沒有砂漿直接接觸,也不能干填石料后鋪灌砂漿,石料應大7、小搭配,較大的石料應以大面為底,較寬的砌縫可用小石塊擠塞。擠漿時可用小錘敲打石料,將砌縫擠緊,不能留有孔隙。2.6砂漿片石的砌縫的有關規定:2.6.1定位砌塊表面砌縫的寬度不能大于4cm,砌體表面與三塊相鄰石料相切圓直徑不能大于7cm,兩層間的錯縫不能小于8cm,每砌120cm高度以內應找平一次。2.6.2填腹部分的砌縫宜減小,在較寬的砌縫中可用小石塊塞填。2.6.3砌體表面的勾縫采用凹形縫,應隨砌隨用灰刀刮平。 2.6.4砌體砌完畢應及時覆蓋,并經常灑水保持濕潤,常溫下養護期不小于7天。技術交底書交底單位ZNTJ-13標項目部四分部第二作業隊施工里程DK667+700 - +850接底單位Z8、NTJ-13標項目部四分部骨架護坡作業隊日期XX年 月 日 交底內容:3拱形截水骨架護坡圖如下:新 建 XX 中 南 部 鐵 路 通 道 ZNTJ-13 標四分部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ZNTJ-13標項目部四分部第二作業隊施工里程DK667+700 - +850接底單位ZNTJ-13標項目部四分部骨架護坡作業隊日期XX年 月 日交底內容:交底內容:新 建 XX 中 南 部 鐵 路 通 道 ZNTJ-13 標四分部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ZNTJ-13標項目部四分部第二作業隊施工里程DK667+700 - +850接底單位ZNTJ-13標項目部四分部骨架護坡作業隊日期XX年 月 日交底內容9、:交底內容施工實驗段DK667+700DK667+850路堤右側為C15混凝土護肩 施工實驗段DK667+700DK667+850路堤左側為干砌片石護肩下圖適用于其余骨架基礎:備注:下鑲邊長度為1m,上鑲邊長度為50cm,鑲邊厚度為50cm; 圖片僅供參考,當圖片與文字敘述有沖突時,以文字敘述為準。交底人審核人接底人交底內容線路右側示意圖(鑲邊厚度為0.5m) 踏步尺寸示意圖交底人審核人接底人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ZNTJ-13標項目部四分部第二作業隊施工里程DK667+700 - +850接底單位ZNTJ-13標項目部四分部骨架護坡作業隊日期XX年 月 日交底內容:安全保證措施與文明施工10、1安全保證措施1)運輸道路平整暢通,排水良好,并及時灑水除塵。2)做好職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3)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系帽繩。高空作業穿防滑鞋,特種高空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4)運輸道路路口設置明顯的標志、警示牌等,提醒職工、行人和車輛注意安全。5)專職安全員巡回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清除。6)生活區設垃圾箱,垃圾入箱及時清理,運至指定地點棄放。7)施工中嚴格按設計要求和規定進行取土、棄土、棄植、挖基、回填,避免對道路、農田造成污染和水土流失堵塞河道。8)施工排水和廢料的處理按環保要求執行,排列和堆放到指定地點。9)施工現場材料、機械堆放整齊,施工有條不紊,施工過程中要保護當11、地水源和建筑物。10)對項目全員進行環保教育,提高環保意識,全員動手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做好周圍的綠化工作,不破壞天然植被,施工完畢將破壞的植被恢復。11)加強施工現場及拌合站的用電管理,嚴格按照用電規程進行線路架設。施工用電安排專職電工進行架設,并定期進行檢查。施工現場工人勞動保護用品必須配備齊全,進入施工場地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2、文明施工2.1管理目標堅持文明施工,促進現場管理和施工作業標準化、規范化的落實,使職工養成良好的作風和職業道德,杜絕野蠻施工現象。做到施工平面布置合理,施工組織有條不紊,施工操作標準化、規范,施工環境、施工作業安全可靠,現場材料管理標準有序,內業資料齊全。2.12、2主要技術組織措施合理使用場地,保證現場道路、水、電和排水系統暢通。運輸道路的布置,盡量利用既有道路和永久路基,與現場的加工地點、倉庫、水泥、砂、石子等堆放位置結合布置,并與場外道路連接;臨時設施的布置,避免二次搭建,現場辦公室要靠近施工地點,做到“三通一平”,電線不漏電,管線不侵限。有項目概況標牌,并注明工程名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員、質檢員、工程數量、工期要求、配合比、質量要求等;人機料物合理組合;有詳細的施工方案,做好技術、安全、質量交底。工地有施工負責人,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各班組負責人必須現場做好交接;混凝土施工必須有配合比通知單;有合格的計量工具,并按規定正確使用13、;嚴格按技術交底、施工圖紙和施工規范進行施工。施工時避免損壞地上和地下管線。危險處所設置醒目標志、圍欄;施工戴安全帽,不穿涼鞋、拖鞋施工;現場有安全員,并佩戴袖標;腳手架安全可靠,現場有安全警示牌,工地要有看護人員。存料場地的庫房要規劃布置合理,場地夯實,有防污染、防潮措施;材料堆放整齊;收料認真,精打細算,定額發料,不浪費;機械設備性能良好;滅火器材、避雷裝置齊全;機械設備有專人管理操作。各種技術資料、統計報表等齊全、及早完備、準確;按時呈報完成的實物工作量及進度,并且數量準確;能夠提供工程質量、材料消耗、經濟效益的臺帳。交底人: 審核人: 接底人:包工隊接底人簽字: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14、位ZNTJ-13標項目部四分部第二作業隊施工里程DK667+700-850接底單位ZNTJ-13標項目部四分部骨架護坡作業隊日期XX年 月 日 交底內容:綠化防護種植 1種樹選擇 坡面綠化采用種地徑0.5cm以上紫穗槐;坡腳至水溝2m平臺種一排地徑2cm以上的紅葉李;水溝至防護柵欄范圍寬度為3m時內側一排大葉女貞,外側一排國槐;水溝至防護柵欄范圍寬度為5m時內側兩排大葉女貞,外側兩排國槐。本段采用水溝至防護柵欄范圍寬度為3m時內側一排大葉女貞,外側一排國槐。2技術標準 2.1種樹的排距與株距 坡面防護:紫穗槐穴距為0.6m,正三角形布置 坡腳至防護柵欄間綠化寬度為三米:水溝至坡腳為一排紫穗槐,15、株距為1m;水溝外邊緣至紅線用地間布置為水溝外邊緣+1m一排大葉女貞+1m一排國槐+0.5m+防護柵欄+0.5m+紅線用地,大葉女貞株距為2m,國槐株距為2m,相鄰各排交錯樹隙種植。 2.2苗木質量 苗木要選擇根系發達,生長茁壯,長勢好、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樹形端正的苗木。所有苗木要帶土球。種植前對苗木樹冠進行修剪,保持地上地下平衡,減少水分的散發,保證樹木成活。帶球樹木種植時要拆除不易腐爛的包裝物,保證根系舒展 紫穗槐:高度0.5-0.8m,冠幅0.3*0.5m; 大葉女貞:胸徑3cm,干高1.8-2.2m左右,冠幅保留50*50cm,土球25*25cm; 國槐:胸徑3cm以上,3m定干,16、土球25*25cm。 2.3挖坑質量 為保持林帶株行距整齊,挖坑前要先定點、放線,確保樹坑株行距整齊劃一;種植穴的挖掘尺寸、大小應根據苗木根系、土球直徑而定,穴的形狀要保證上下口徑大小一致,胸徑3cm及以上的苗木,樹坑標準不能低于50*50*50cm;回填時,上層表土因含有機質多先回填至坑下層養根,而底層生土可回填至坑上層;回填土不小于25cm的虛土,要回填種植土。 2.4澆水時間和質量 樹木定植后要立即澆水,第一遍水不能超過24小時后再澆灌,第一遍澆水一定要澆透,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澆水后及時檢查扶正歪倒樹木,灌水后及時封堰。雨季期間的澆灌可根據當地降水情況澆灌以保證苗木的正常生長。2.5管理養護(1)種植期間的養護:在種植期間要有專門管理人員盯控,保證苗木質量、挖坑質量、澆水質量。 (2)種植后的養護管理,要做到周巡,不能成活的及時更換;持續高溫干旱時,增加澆水頻次,保證成活率。 (3)加強管理人員的責任心,重點做好澆水、磨芽、日常巡視三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