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綜合整治工程基坑坍塌中毒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2904
2024-09-06
13頁
39.56KB
1、湖泊綜合整治工程基坑坍塌、中毒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工程概況 XX 涌位于XX 市XX 區中心城區,屬XX 三角洲網河體系。XX 涌全長2284m,上游段沿岸民居林立,河道被夾于眾多房屋之中,河面最寬處不足15m,最窄處只有5m左右。現時該段沿岸主要為居民生活用地,還有部分農業用地,下游段河面較寬闊可是堤寬不足。XX 涌“一河兩岸”景觀環境建設是該區基礎建設的主要構架之一,利用生態自然的河涌,供人垂釣涌畔、沿河漫步,使人在水光林影中洗去塵囂,還都市人一份清靜自然的心境是XX2、 涌整治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XX 涌景觀環境設計的主要任務是在解決防洪排澇,保潔清淤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總體規劃,進行理水造景、綠化景觀建設、水生態環境修復等,為河涌兩岸的人群提供舒適休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第二章 總則第一條 編制目的為確保XX 建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XX 區XX 涌及XX 綜合整治工程項目部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有效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災害,保障職工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依據安全生產法及相關的安全管理法規的規定,結合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實際情況,制訂本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第二條 適用范圍 (一)本預案制度適用于XX 建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XX 區XX 涌3、及XX 綜合整治工程項目部。(二)本預案制度適用于XX 建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XX 區XX 涌及XX 綜合整治工程項目部安全生產事故以及異常情況。第三條 管理辦法 項目部依據本預案針對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實施預案措施。實行分級管理、分級實施,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第三 事故應急救援機構的建立第一條 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管理小組成立項目經理,生產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及主辦施工員、質安員等各部門人員組成的項目生產安全救援小組,負責領導、組織、指揮工程項目的生產安全事故救援工作。 組長:項目經理XX 副組長:現場負責人XX 組員:XX 。第二條 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實施4、小組包含施工項目涉及可能發生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各專業工種。按各專業隊伍總人數的5%比例組建一支事故應急救援實施隊伍。 實施成員:項目部的在場木工、搭棚工、混凝土工、起重機司機、挖掘機司機、汽車司機、衛生員等(約510人)。救援隊伍人員名單項目部在開工后15天內報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門,不同施工階段人員產生變化后,項目管理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管理小組須及時對實施小組成員及時補充完善。第四章 事故應急救援機構的職責 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職責:(一)負責制定生產事故預防工作安排和相關部門人員的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職責。(二)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事故救援應變演習,有計劃地區分任務,明確分工、明確職5、責。(三)發生安全事故或其他異常情況時,立即如實報告公司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并及時組織救援,搶險和盡快控制險情蔓延。必要時報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并積極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全方位的救援、搶險和處理。(四)事故單位應按要求積極妥善做好各項善后工作和恢復生產工作。第五章 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程序第一條 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程序。項目部若發生安全事故或其他異常的情況時,應按規定立即如實報告有關單位和公司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全方位的救援、搶險和處理,切實排除險情和搶救人員、財產,防止事故的蔓延、擴大。第二條 項目部員工應急救援工作程序 項目部全體員工有責任和義務投入6、事故應急救援、搶險工作中去、并積極配合、協助事故的處理調查工作。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不要驚慌失策,要有組織、有指揮,首先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并清點在事故現場的作業人數,了解事故發生過程,確保無傷者遺漏,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同時為了事故調查分析需要,要保護好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和排險而必須移動現場物件時,要做出標記。因為事故現場是提供有關物證的主要場所,是調查事故原因不可缺少的客觀條件,所以要嚴加保護,包括現場各種物件的位置、顏色、形狀及物理、化學性質等,盡可能保持事故結束時的原來狀態。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人為或自然因素破壞。清理事故現場應在調查組確認無可取證,并充分記錄后方可進行。不得借口恢復生7、產,擅自清理現場,造成掩蓋真相。現場人員必須配合上級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對事故原因做出如實反映,不隱瞞事實真相,更不得阻擾或故意妨礙調查組對事故的調查、勘察,使調查組能盡快分析事故原因、分清責任,爭取早日結案。第六章 事故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及管理項目部現場須儲備一定數量的搶險救援物資。如:圓杉,48鋼管及卡子、千斤頂、手動葫蘆、砂箱、砂包、消防儲水池、滅火器、消防帶等消防器材、汽車(現場配備)、鋼絲繩、粗麻繩、電工鉗、絕緣手套、安全帽、安全帶、擔架、急救藥品等。管理方面:(一)設醫務器材,派專人管用;(二)設置搶救擔架,急救藥箱備用;(三)及時補充有效藥物,以備急用:(四)做好全員衛生防病安8、全教育,培訓急救技能;(五)發生實發安全事件,及時會知有關人員,以便組織搶救;第七章 事故信息收集聯系與上報第一條 項目部辦公室配置電話或事故應急小組主要人員配備移動電話,相關人員移動電話日常保持開機狀態。重大事故發生后,最先發現事故的有關人員應立即向項目部及公司辦公室有關人員得知或接到事故報告,項目部及公司辦公室有關人員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向項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小組和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報告。接到報告后,項目及公司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應立即組織人員對事故進行救援并向上級部門報告。第二條 急救報警電話:急救120,火警119,報警110。第八章 對受傷人員的搶救處理方法應對受傷人員迅速搶9、救,但要采取措施確保參加搶救人員的安全不受傷害,免至受傷人員數量增加,并注意保留現場狀況以便作事故分析。搬移受傷人員前要作好現場劃線標記。將受傷人員用擔架或類似物搬離危險區后,視傷者受傷害情況由熟知救護知識的人員作簡易和必要的搶救和護理(如止血、包扎、固定等),然后再視現場條件情況,可選用現場汽車或攔截出租汽車,或打電話通知醫院派急救車等辦法,盡快竟傷者短時間內送往醫院搶救。第九章 總結與完善第一條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制度,指定專人負責安全生產事故的收集、統計、審核和上報工作,并嚴格遵守事故報告的真實性和時效性。第二條 當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以后,各級領導應及時進行總結、分析、獎懲,10、按“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 、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 、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原則吸取教訓,進行整改。第三條 項目部應經常組織工人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及安全生產專業技能知識,開展廣泛的自查自糾工作,增強職工的應變技能和自我保護能力,以提高全員生產安全意識。第四條 全面進行安排安全衛生管理評價,落實安全生產工作崗位責任制,嚴格遵守和貫徹執行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實現安全的有效管理與安全科學評價的有機結合。第五條 項目部必須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措施,全面實施本預案的貫徹工作,并不斷充實、完善,以保證其有效性。第十章 附則第一條 11、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由于工作變動等原因不在位的,有繼任人或臨時負責人承擔相應責任。第二條 本預案條款若與國家和地方政府法律、法規相抵觸,則以法律、法規為準。本預案從發文之日起執行。附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方法。附錄一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方法第一條 基坑(溝槽)坍塌應急救援方法(一)控制維護好事故現場,密切監視和觀察倒塌動態,防止事態擴大并立即組織就地搶險,對未倒塌但可能倒塌臨近部位進行壓砂包、加支撐、減背壓等方法,防止事故擴大,對倒塌物下有被壓人員的,在采取防止再倒塌或防止事故擴大的措施后,對倒塌的支護構筑物或土方進行快速挖除,救出傷者。(二)馬上報公司及有關應急救援小組12、,采取應急救援措施。(三) 按對受傷人員的搶救方法搶救現場受傷人員。(四)跟蹤清理事故現場,勘察現場、清點人員,檢查是否還有其他人或物的損失。預備應急救援工具:挖掘機、起重機、切割機、藥箱、擔架等。第二條中毒應急救援方法(一)封閉環境產生的中毒事故,在未搞清地下或環境情況,嚴禁在未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和使用防護用具的情況下,馬上進入封閉環境救人,防止事態擴大。(二)立即組織人員向封閉環境加大送風抽風,輸送氧氣或新鮮空氣,經稀釋毒氣后,用毒氣檢測儀和生鳥檢測確認安全后,再帶安全防毒面罩到封閉環境救人。(三)對中毒人員按對受傷人員的搶救處理方法或報衛生防疫站,把中毒者送到醫院。(四)報告公司及有關應急13、救援領導小組,采取應急措施。 預備急救救援工具:防毒面罩、毒氣檢測儀、生鳥、氧氣、空壓機、送風抽風機等設備、安全救援帶(包括繩索)、藥箱、擔架等。第三條 觸電應急救援方法(一)觸電急救的要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二)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切斷電源,防止事態擴大,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三)當認定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方法如下:(1)通暢氣道;(2)口對口人工呼吸;(3)胸外按壓;(4)現場救護中的注意事項要堅持不斷,慎用藥物。(四)對受傷人員按對受傷人員的搶救14、處理方法。(五)馬上通知公司及有關應急救援措施預備應急工具:絕緣手套、絕緣棒、電工絕緣鉗、藥箱、擔架等。第四條 火災應急救援方法(一)做好消防工作,防止火災發生,一旦發生火災,就要立即撲滅。(二)預測初期火災出現的狀況。(三)建筑起火后,初期火災能否被及時撲滅,關系到起火建筑內的人員生命和財產的安危。(四)建筑起火后至火勢外猛烈燃燒的時間在7分鐘內,建筑起火后57分鐘,是撲救火災的有利時機,決定了起火單位的消防出水滅火極限時間,不能超過7分鐘,起火單位必須在起火57分鐘內,組織好力量使消防槍出水或應用滅火劑,進行撲救火災。要求起火后4分鐘內發現起火,發現起火后2.5分鐘內向消防隊報警,做到有警15、必報,及早報警,牢記報警電話和要領。(五)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采取有效滅火措施。(六)滅火對策:(1)嚴禁堵塞消防工具和消防通道;(2)倉庫火災,內攻近戰(3)樓宇火災,分層截擊;(4)電氣火災,縱橫堵截;(5)低層建筑火災,上風樓宇設防,下風樓宇堵截;(6)高層建筑火災,上堵下防4分層合計,預備消防工具;消防栓、配有水槍的消防帶、消防砂池、滅火器、高層建筑要沿著建筑物安裝好消防管、每層要設消防水口、每隔一層要配有水槍的消防水帶、藥箱、擔架。第五條 腳手架坍塌應急救援方法(一)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工地要立即組織人員就地搶救,控制好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二)對受傷人員按前述方法進行搶16、救。(三)急報公司和有關應急救援單位,采取有效的應急救援措施。(四)及時處理事故現場,消除隱患,避免事故重復發生,檢查現場施工人員是否齊全,免于遺漏受傷及遇難者,預備應急救援工具:切割機、起重機、手提電鋸、藥箱、擔架等。第六條 骨折應急救援方法發生骨折后,立即將手勢肢體固定,其方法是:用木版、樹枝、雨傘、報紙卷等物附在患體一側,并在之間墊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軟物品,用帶子綁好固定后,送醫院救治。第七條 止血應急救援方法(一)指壓止血法:在傷口上方,找到搏動的動脈血管,用手指或掌壓迫骨頭,即可止血,手和前臂出血,可用拇指壓迫上臂內側動脈搏動處;腳和小腿出血,可壓迫大腿根部股動脈搏動處。(二)加壓包扎17、止血法;用干凈的(最好是無菌)紗布、繃帶或手絹等物品堵塞傷口,外用繃帶、布條等加壓包扎的時間、松緊適度,止住出血即可。第八條 中暑應急救援方法各項目隊要根據高溫期間施工現場特點,錯開高溫工作時間,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勞動保護工作,為施工人員配備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做好施工現場重要部位的安全防護,施工現場應準備充足的茶水等防暑降溫用品和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氣水等必備的常用藥品。一旦發現有人員中暑,應立即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處,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服,用毛巾敷頭部或用冰塊置于病人的頭部、腋窩等處進行臨時急救,發燒的病人可用冷水毛巾敷頭部,給病人服一些帶鹽的茶水,病情嚴重的,要馬上送醫院搶救。第九條 物體打擊應急救援方法及時將墜落物清理、搬開,救出傷者,立即送其去醫院救治。第十條 其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方法(一)發生安全事故,工地要立即組織人員就地搶救,控制現場防止事態擴大。(二)對受傷人員按對受傷人員搶救處理方法。(三)及時向公司領導及有關應急救援單位報告,采用有效的應急救援、措施進行搶救。預備應急救援工具箱、擔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