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km長高速鐵路橋梁樁基礎施工技術交底記錄.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2965
2024-09-06
7頁
158KB
1、16.7km長高速鐵路橋梁樁基礎施工技術交底記錄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施工技術交底記錄工程項目名稱:高速鐵路 編 號:部位工程名稱高速鐵路樁基礎日期交底單位交底人接收人經理部人員序號姓名職務日期序號姓名職務日期協作隊人員序號姓名工種日期序號姓名工種日期交底內容:1、高速鐵路鉆孔樁施工技術交底高速鐵路鉆孔樁施工技術交底1 工程概況鐵路項目線路總長16.783Km。主要有大、中橋梁9座,總長5628.37米;人行天橋及地道橋4座,立交橋1座,框架橋4座,改線橋4座。全線樁基總長24345m,包括2m2、,1.5m,1.25m三種樁徑。其中主線樁基共1161根。2 施工準備2.1 測量放樣采用全站儀對樁基進行測量放樣,并復核確保測量準確無誤。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部施工。2.2 護筒埋設鋼護筒埋入采用錘擊法。鋼護埋設深度根據基礎位置地質情況具體決定,一般樁基深度為2m,河流水塘等處護筒應適當加長。護筒內徑比樁柱直徑大40cm,埋設護筒用十字線拉出護樁,保證護筒豎直中心線與樁中心重合,平面允許誤差為50mm,豎直傾斜不大于1%。護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土必須分層夯實,護筒連接處要求無突出物,耐拉、壓,不漏水,護筒頂端宜高出地面50cm并且高出地下水位2m以上。鉆孔時采用泥漿護壁,必要時添3、加膨潤劑。2.3 鉆機就位安裝鉆機時,必須保證鉆機平整、穩固,確保在鉆進中不發生傾斜、移動、沉陷。測量定位鉆心,使鉆心與樁孔中心重合。3 鉆孔施工3.1 泥漿、泥漿池泥漿指標控制為:比重1.11.3,粘度1622s,含砂率4%,PH值6.5。泥漿池位置選定應考慮不影響便道通暢以及其他工序施工,同時應結合各樁基周邊地理條件合理布置。如:欽江橋主墩38#樁基泥漿池布置在靠河心側,共挖設四個泥漿池,各泥漿池間距3m,垂直于橋軸線直線布置,尺寸長寬深為: 6m4m1.5m(具體見38#樁基泥漿池平面布置圖)。泥漿池外邊距離筑島河心側外邊以及樁基邊緣需保證1.5m以上距離。泥漿池周圍須做好安全防護措施。4、3.2 鉆孔在埋好鋼護筒和備足護壁泥漿、粘土,鉆機就位固定,復核鉆心與樁孔中心同心后,且經監理檢查合格同意后,開始鉆孔。開始時,鉆機慢速鉆進,待導向部位或鉆頭全部進入地層后,方可加速鉆進。成孔過程中用泥漿泵連續補充泥漿。在鉆孔排渣或因故停鉆時,應保證孔內具有規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漿相對密度和粘度。處理孔內事故或因故停鉆,必須將鉆頭提出孔外。鉆孔作業應分班連續進行,填寫鉆孔施工記錄,交接班時交待上一班鉆進情況和下一班應注意事項。鉆孔過程中經常對泥漿進行檢測和試驗,不合要求時隨時調整改正;每進58尺檢查鉆孔直徑和豎直度,并經常注意地層變化,在地層變化處均應撈取渣樣,判明性質后記入記錄表中并與設計地質5、資料核對比較。如果實際地質與設計地質差異較大,應立即上報。3.3 清孔當鉆進至設計樁底標高后,對孔深、孔徑進行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清孔。清孔采用換漿法和掏渣法相結合進行,沉渣厚度采用取樣盒法或測錘法檢測。清孔完成后立即報請監理工程師進行終孔檢查,作好檢查記錄。孔徑檢測采用20鋼筋制作成長8m,直徑與設計樁徑一致的籠式檢孔器。在樁孔成孔后,將檢孔器吊入孔中,上下通行無阻表明實際孔徑大于設計孔徑,符合要求;若中途受阻則可能在遇阻部位有縮孔或孔斜現象,應采取重鉆等措施予以消除。不得用加深鉆孔方法代替清孔。鉆孔樁成孔質量標準見表3-1。 表3-1 鉆孔樁成孔質量標準項 目允 許 偏 差樁位群樁106、0mm單排樁順橋向30mm橫橋向100mm孔徑不小于設計孔徑傾斜度小于0.5%樁長,且不大于200mm孔深0+500mm沉淀厚度不小于0.5d,且不大于500mm清孔后泥漿指標相對密度:1.031.10;粘度:1720;含砂率:2%4 鋼筋施工4.1 原材料進場進場鋼筋應具有出廠質量證明和試驗報告單,經過外觀檢查無銹蝕、油漬、局部彎折等缺陷后,必須按不同鋼號、等級、牌號、規格每批抽取3根試樣作力學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如果不合格則清理出施工現場,禁止使用。4.2 鋼筋制作進場鋼筋必須按不同鋼號、等級、牌號、規格分別堆放并設立識別標志,不得混雜;堆放鋼筋與地面之間用枋木支墊并在不施工時用7、雨花布遮蓋避雨、避霧以防止污染和受潮銹蝕。鋼筋規格、尺寸、間距均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加工,相鄰兩接頭的主筋綁扎時用樣板定位以保證安裝時快速準確對位連接,鋼筋接頭須錯開100cm。制作成型的鋼筋籠必須存放在平整的枋木上,注意防雨、防潮。每組鋼筋籠的各節段要排好次序,在鋼筋籠每個節段上都要掛上標志牌,寫明墩號、樁號、節號等。樁身鋼筋籠分節成型后,設計文件規定須進行聲波檢測的樁基須將四根57x3mm檢測鋼管按設計用鋼筋支架固定在鋼筋籠上,隨同鋼筋籠一起安放入樁孔中。首節鋼筋籠的鋼管底部采用D7610mm鋼板密封。(須聲測樁基選定見各橋設計文件細部說明)4.3 鋼筋籠安裝終孔檢查合格后,用25t汽車起重8、機將鋼筋籠分節段吊放孔內。在頂節鋼筋籠上端加設4根同主筋直徑的加長鋼筋,加長鋼筋的頂端做成直角彎鉤;鋼筋籠吊放就位后,加長鋼筋掛在鋼護筒上,將其焊接固定在鋼護筒上,防止灌注混凝土時其上浮或下沉。鋼筋籠節間主筋采用幫條焊接的方式連接,焊接長度不小于10d(d=鋼筋直徑),相鄰鋼筋接頭需錯開100cm。鋼筋籠采用兩吊點吊運,吊點設在距離籠端0.22L位置。起吊前在鋼筋籠內側綁扎兩根15以上的圓杉木桿以加強其剛度、減少變形量。邊下放鋼筋籠邊解除杉木桿與鋼筋籠之間的綁扎聯接,灌注混凝土前將杉木桿取出。鋼筋籠聲測管接頭采用焊接連接,聲測管的接頭及底部一定要密封好。安裝時底部距設計樁基底高程20cm,頂部9、高出樁基頂高程50cm。鋼筋籠制作安裝的允許誤差見下表4-1表4-1 鋼筋籠制作安裝允許誤差檢查項目允許誤差(mm)主筋間距10箍筋間距20骨架長度10骨架外徑5骨架傾斜度0.5%骨架保護層厚度20骨架平面中心位置20骨架頂端高程20骨架底端高程50箍筋各部尺寸55 混凝土灌注施工樁身混凝土采用導管剪球法水下灌注。導管采用直徑300mm、壁厚11mm以上卡口連接的無縫鋼管,節長3m、2m不等,使用前對其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合格后方投入使用。球栓采用塑料布包新拌混凝土制成的軟球。混凝土灌注前,再次檢查孔內泥漿性能指標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過規定,進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立即灌注水下混凝10、土。首次灌注后導管下口能埋入混凝土中1m以上,開灌時先將儲料斗儲滿,起動混凝土泵向儲料斗供應混凝土,然后剪斷球栓吊繩開始灌注。水下混凝土開灌后必須連續灌注,3m一次提升和拆除導管,保證導管在混凝土中埋深控制在26m范圍內。樁身混凝土灌注至設計樁頂標高以上1.01.2m時停止灌注,緩慢抽出導管。混凝土運輸到灌注地點時,應檢查其坍落度和和易性等,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每根樁現場取樣制作3組試件。灌注混凝土過程中技術干部值班填寫“鉆孔樁水下混凝土灌注記錄表”。6 質量要求(1) 把好原材料質量關,所有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規定,具有合格證,并分期分批進行試驗,嚴格按檢驗程序辦理;(2) 嚴格執行施工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堅持測量復核雙檢制;(3)鋼筋應平直,表面應潔凈,焊縫須保證飽滿,無氣孔、夾渣、焊渣,同時焊縫長度需滿足要求。(4)清孔后,各項指標應滿足規范要求后,并進行導管氣密性試驗,方可進行澆筑。(5) 砼的坍落度應控制在1822cm之間,對不合格砼應予以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