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km長舊路拓寬改造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2968
2024-09-06
10頁
56.50KB
1、17.6km長舊路拓寬改造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交底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一、工程概況:本項目為舊路拓寬改造工程,全線采用二級公路標準,計算行車速度80km/h;路線全長17.6Km,共設大橋2座,中橋2座,小橋4座,涵洞13道,交叉5處。路面面層以中粒式瀝青混凝土為主。、 路基、路面橫斷面布置:()K993+000K996+400,K1000+500K1006+634.882,K1007+366.693K1010+603.7段路基寬度為12米,路面寬度為10.5米。()K996+400K12、000+500段路基寬度為20米,路面寬度為18.5米。()K1006+465K1007+336 段為雙車道下穿包蘭鐵路右側橋洞,路基寬度為8.5 米,路面寬度為7.5 米。其中路基寬度過渡段為K1006+435K1006+465(12 米8.5 米),K1007+336K1007+366(8.5 米12 米)。、 路面結構層設計方案:() 一般路段底面層采用5cm中料式瀝青混凝土(AC-16C);() K997+760K997+880、 K1000+293K1000+367、K1006+640K1007+040為過水路面,設計為水泥混凝土面板。二、主要工程量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16C)約3、21萬m2。三、進度計劃安排2012年7月15日8月15日完成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施工。四、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案瀝青混凝土配合比按規程由試驗室室內試驗確定,瀝青按設計采用A-9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砂石料按規范要求選用符合要求的料源。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熱拌、翻斗車運輸至現場、攤鋪機攤鋪、振動壓路機配合膠輪壓路機碾壓密實。在大面積施工前,選擇K996+460K996+560段施作試驗段,通過試驗段,驗證擬采用的機械類型、數量和組合方式的匹配情況,確定拌和機的操作工藝,考察計算機打印裝置的可信度,確定透層油的噴灑方式和效果,確定攤鋪、壓實工藝,確定松鋪系數,驗證瀝青混合料生產配合比,4、提出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和最佳瀝青用量。(二)施工方法1、混合料的拌制及運輸拌合準備A.拌合站位置位于K25+500路左,拌和場內設175t/h瀝青砼拌和設備一套。B.瀝青使用前應脫水,加熱溫度150-170。瀝青采用導熱油加熱,不使用明火加熱。C.試驗室每天生產前向拌合組提供由負責人簽認的配合比通知單,內容包括:混合料配合比、各種集料含水量和綜合含水量。拌合組按通知單進行換算調整生產。D.設備檢查:油路管路暢通,儀表顯示清晰、準確、無故障。混合料拌和(1)操作人員應經培訓合格,要明確崗位責任,要嚴格按操作規程工作。(2)拌合過程的主要要求:混合料均勻,顏色一致,無花白料現象,使瀝青均勻地裹復礦5、物顆粒表面。(3)拌合注意事項:A.瀝青加熱控制在150160,集料加熱溫度比瀝青溫度高1030(瀝青結合料的施工溫度應通過在135及170條件下測定的粘度溫度曲線按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規范表-1確定,缺乏粘溫曲線數據時,按本文中列舉的范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B.從進料到出倉綜合拌合時間一般控制范圍35-50秒,其中干拌時間不得少于5S秒。C.混合料出倉溫度視施工時氣溫的變化(早、中、晚、開工與收工)、攤鋪溫度、運距及道路狀況,運輸過程外界溫度等決定,一般控制在140160,運輸到現場不低于140。混合料溫度高于190按規范應廢棄。D.拌和初期操作手及試驗人員6、應觀察成品顏色,級配大致比例,測量溫度(瀝青用量最佳的拌合料表面黑色略帶棕色光澤,裝在車上的堆不塌、不離析)。拌合人員無權改變配合比。E.混合在儲料倉中要有一半以上的儲料方可卸入運輸車,同時分堆卸入車箱內。F.拌和停機前均應用部分不含礦粉、瀝青的熱料進行洗倉。G.應將儀表控制盤顯示的瀝青用量和材料用量,作出數理統計分析,得出相關系數,指導生產,瀝青的計量用量與油罐中實耗數字進行對比,應予以校正。H.工作人員應及時認真完整作出運轉記錄、生產過程記錄、事故記錄。(4)質量檢查A.對拌合外表觀察:應拌和均勻,色澤一致,無花白料,混合粗細顆粒不離析或不結塊成團等,觀察結果及時反饋,經抽樣檢驗,處理調整7、。B.每半小時檢查一次加熱、出倉混合料溫度,隨車填好出廠單。C.每生產250噸混合料取樣作混合料顆粒級配組成、油石比試驗。每生產500-1000噸取樣獲得馬歇爾試驗各項技術指標,并作試驗記錄及臺帳。(5)協調:拌合、試驗、現場鋪筑密切聯系,互通信息,每日應召開協調會,提出問題,制定改進措施。拌合料的運輸(1)混合料的運輸應考慮拌合機的拌合能力、運輸距離、道路狀況、車輛噸位合理確定車輛數量,混合料的運輸時間應控制在0.5小時內。(2)自卸汽車應保持車廂徹底干凈,應涂防粘劑薄膜(導熱油:水=1:3),但不應有多余的防粘劑積存車廂中。運料車出料口裝料時,應按前、后、中的順序往返挪動車位,不得堆高,以8、減少粗細級料離析。(3)運輸車均應覆蓋,用以保溫、防雨、防環境污染。(4)混合料運抵現場應保證溫度在140以上,對于已經離析、或硬結成殼或殘留在車內的混合料都應廢棄至施工現場以外。(5)連續攤鋪過程中,最靠近的待卸汽車停放地點應距攤鋪機10-20米,并要隨攤鋪機的行進而移動。應有專人指揮卸料汽車停車、起頂卸料,防止撞擊攤鋪機。2、攤鋪程序松鋪系數的確定:不同的結構層其混合料要求的級配不同、不同的攤鋪機的自振效果不同,均會導致松鋪系數的不同.其變動范圍一般為1.15-1.30之間,在試驗路的施工中,經檢測計算給予確定。根據結構及位置,選擇攤鋪方式:為了保證厚度及平整度,瀝青砼面層采用拖標高線施工9、。攤鋪前將基層上透層油表面的松散石屑掃除。將攤鋪機置于正確位置,根據攤鋪寬度調好熨平板寬度,根據松鋪系數墊好墊塊調試機器,使自動找平儀的傳感器上標尺與坡度一致,并用橫向拉線校核。攤鋪前應將熨平板加熱至不小于110,并在攤鋪機螺旋器將熨平板下充滿混合料后,再次校核高程以減小誤差。攤鋪機起步速度應適當放慢,升至施工速度時應勻速攤鋪,盡可能減少中途停機再起動產生的波浪,做到拌料速度與攤鋪速度一致。無特殊情況,攤鋪氣溫應大于10,混合料攤鋪時的溫度應根據氣候和攤鋪厚度按下表而定:表1 瀝青混合料的最低攤鋪溫度下臥層的表面溫度()最低攤鋪溫度()5不允許510140101513815201352025110、32253013030125 攤鋪過程中應注意事項:A.汽車司機應與攤鋪機手密切配合,避免車輛撞擊攤鋪機使之偏位,或把料卸出機外,最好是卸料車的后輪距攤鋪機15-30cm左右,當與攤鋪機進行接觸時,汽車起斗倒料。B.連續供料。當待料時不應將機內混合料攤完,保證料斗里有足夠的存料,防止送料板外露。因故障,斗內料已結塊,重鋪時應鏟除。C.操作手應正確控制攤鋪邊線和準確調整熨平板。D.檢測員要經常檢查松鋪厚度,每5m查一斷面,每斷面不少于3點,并做好記錄,及時反饋信息給操作手;每50米檢查橫坡一次,經常檢查平整度。E.攤鋪中路面工應密切注意攤鋪方向,對離析、擁包、波浪、邊角缺料等,均應及時清除(包括11、攤鋪前)找補。對一些機械作業有困難的地方進行處理。F.每天結束收工時,禁止在已攤鋪好的路面上用柴油清洗機械。G.在施工中應加強前后臺的聯系,避免信息傳遞不及時造成生產損失。3、接縫處理瀝青路面的施工必須接縫緊密、連接平順,不得產生明顯的接縫離析。相鄰兩幅的橫向接縫應錯位不小于1m。接縫施工應用3m直尺檢查,確保平整度符合要求。(1)縱縫:本合同主線10.5m、7.5m寬路面采用RP1356攤鋪機一次攤鋪成型,18.5m寬路面按兩幅先后施工,對分幅施工產生的縱向接縫,應加設擋板或加設切刀切齊,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卻前用鎬刨除邊緣留下毛茬的方式,但不宜在冷卻后采用切割機作縱向切縫,加鋪另半幅前應12、涂少量瀝青,重疊在已鋪層上5010mm,再鏟走鋪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碾壓時由邊向中碾壓留下100150mm,再跨縫擠緊壓實。(2)橫縫應采用垂直平接縫。接縫時應用熱料加熱軟化先鋪面層,在開始碾壓前鏟除廢棄。 (3)平接縫在表層,可采用擋板法預留,操作時在已鋪層端部挖一槽將擋板按標高拉線放入,在擋板外部覆蓋一部分熱料,防止碾壓時產生推移,在下一次攤鋪前將其拆除。(4)將拆除擋板的斷口,或切成垂直的斷口上涂上瀝青,使用新拌混合料在15cm范圍內堆蓋預熱5分鐘后清除,再行鋪筑,并用小型機具將縫整平,可用小型壓路機壓實,也可結合新鋪段輕型鋼輪垂直于路線進行橫壓,按間隔15cm逐漸重疊壓實至1.5-213、.0m寬后,再按正常碾壓。(5)當氣溫較低時,可先用噴燈將預留口或切口加熱至100左右,再進行處理。(6)接縫處理時要不斷用3米直尺檢查平整度。4、混合料碾壓(1)碾壓方向由路低處壓往高處,第一遍壓邊時應預留30cm左右的邊緣不壓,第二遍將其壓實為防止推移和產生縱向裂縫。(2)雙輪壓路機每次錯半輪,三輪壓路機每次錯后重輪的半輪,輪胎壓路機每次錯兩個小輪。(3)在碾壓過程中,不得在新鋪混合料上突然加速、調頭、左右擺動或突然剎車。當倒車回程應慢停、慢起步。(4)碾壓:當混合料不產生推移、發裂等情況下,盡量在攤鋪后高溫下進行。雙鋼輪壓路機靜壓,如用振動壓路機應關閉振動以1.5-2.0Km/h的速度壓14、2遍。復壓:在檢查初壓路拱和平整度是否滿足要求,否則應修整后才能進行,復壓是緊接初壓后的碾壓,可采用重型的輪胎壓路機、振動壓路機和鋼筒式壓路機,但宜先用輪胎式壓路機碾壓,尤其是氣溫低時,更適用輪胎壓路機壓。壓實遍數由試驗確定,一般需4-6遍至達到要求壓實度及表面無輪跡為止。采用三輪壓路機壓重量宜不小于12t,速度2.5-3.0Km/h;采用輪胎壓路機壓,總重不小于15t(厚層瀝青混合料宜采用25t),輪胎充氣壓力不小于0.7Mpa,速度3.5-4.5Km/h,采用振動壓路機時,正常頻率為30-50Hz振幅為0.3-0.8mm,速度為4-5Km/h。終壓是緊接復壓后混合料溫下降至80前進行,選用15、雙筒式鋼輪壓路機(振動壓路機關閉振動)靜壓兩遍,以消除輪跡。初壓,復壓,終壓三個不同程序的壓實段落比前一程序后退5-8m,不宜在同一斷面上進行。初壓溫度不低于120,復壓溫度不低于90,終壓溫度不低于80。表2 壓路機碾壓速度(km/h)壓路機類型初壓復壓終壓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鋼筒式234356366輪胎式234356468振動23靜壓或振動3靜壓或振動31.5振動5 振動36 靜壓6 靜壓(5)壓路機在改變進退方向時,不宜在相同段落。要考慮在斷面前后1米左右范圍變化,壓路機不得在熱鋪路面上急轉彎、急停車。(6)壓實過程中,應設專人用3米直尺來回巡視檢查測量路面平整度,發現因攤鋪機停機或16、壓路機倒車、轉向造成路面搓板或凸埂現象應及時用壓路機碾壓,消除到滿足要求。碾壓完成后待面層溫度和環境溫度接近時即可鉆芯取樣。確定試驗路段的壓實方法、壓實機械類型、工序、壓實系數、碾壓遍數和壓實厚度是否符合要求。5、 施工安全注意事項瀝青操作人員均應進行體檢,凡患有結膜炎、皮膚病及對瀝青過敏反應者,不宜從事瀝青作業。從事瀝青作業人員,皮膚外露部分均須涂抹防護藥膏。工地上應配有醫務人員。瀝青操作工的工作服及防護用品,應集中存放,嚴禁穿戴回家和進入集體宿舍。塊狀瀝青搬運一般宜在夜間和陰天進行,尤其避免炎熱季節。搬運時宜采用小型機械裝卸,不宜用手直接裝運。液態瀝青宜采用液態瀝青車運送,使用時應遵守下列17、規定:用泵抽送瀝青進出油罐時,工作人員應避讓;向儲油罐注入瀝青時,當浮標指標達到允許最大容量時,要及時停止注入。滿載運行時,遇有彎道、下坡時要提前減速,避免緊急制動。油罐裝載不滿時要始終保持中速行使。采用吊耳吊裝桶裝瀝青時,應遵守下列規定:吊裝作業應有專人指揮。瀝青桶的吊索應綁扎牢固;吊起的瀝青桶不得從運輸車輛的駕駛室上空越過,并應稍高于車廂板,以防碰撞;吊臂旋轉半徑范圍內不得站人;瀝青桶未穩妥落地前,嚴禁卸、取吊繩。人工裝卸桶裝瀝青時,應遵守下列規定:運輸車輛應停放在平坡地段,并拉上手閘;跳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坡度不應過陡;瀝青桶不得漏油,否則應先堵漏,后搬運;放倒的瀝青桶經跳板向上(下)滾動18、裝(卸)車時,要在露出跳板兩側的鐵桶上各套一根繩索,收放繩索時要緩慢,并應兩端同步上下.人工運送液態瀝青,裝油量不得超過容器的2/3.導熱油加熱瀝青,應遵守下列規定:加熱爐使用前必須進行耐壓試驗,水壓力不低于額定工作壓力的二倍;對加熱爐及設備應作全面檢查,各種儀表應齊全完好。泵、閥門、循環系統和安全附件應符合技術要求,超壓、超溫報警系統應靈敏可靠;必須經常檢查循環系統有無滲漏、振動和宜聲,定期檢查膨脹箱的液面是否超過規定,自控系統的靈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并應定期清除爐管及除塵器內的積灰;導熱油的管道應有防護設施。瀝青混合料拌和設備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作業前,熱料提升斗、攪拌器及各種稱斗內19、不得有存料;配有濕式除塵系統的拌和設備,其除塵系統的水泵應完好,并保證噴水量穩定且不中斷;卸料斗處于地下底坑時,應防止坑內積水淹沒電子元件;拌合機啟動、停機,必須按規定程序進行。點火失效時,應及時關閉噴燃器油門,待充分通風后再行點火。需要調整點火時,必須先切斷高壓電源;液化氣點火時,必須有減壓閥和壓力表.燃燒器點燃后,必須關閉總閥門。瀝青混合料拌和站的各種機電(包括使用微電腦控制進料的)設備,在運轉前均須由機工、電工、電腦操作人員進行詳細檢查,確認完好后才能合閘運轉。機組投入正常運轉后,各部門、各工種都要隨時監視各部位運轉情況,不得擅離崗位。運轉過程中,如發現有異常情況,應報告機長,并及時排除20、故障。停機前應首先停止進料,等各部位(拌鼓、烘干筒等)卸完料后,才可提前停機。再次啟動時,不得帶負荷啟動。運轉中嚴禁人員靠近各種運轉機構。攪拌機運行中,不得使用工具伸入滾筒內掏挖或清理。需要清理時必須停機。如需人員進入攪拌鼓內工作時,鼓外要有人監護。料斗升起時,嚴禁有人在斗下工作或通過。檢查料斗時應將保險鏈掛好。拌和站機械設備需經常檢查的部位應設置鐵爬梯。采用皮帶機上料時儲料倉應加防護。瀝青混合料攤鋪機攤鋪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駕駛臺及作業現場要視野開闊,清除一切有礙工作的障礙物。作業時無關人員不得在駕駛臺上逗留。駕駛員不得擅自離崗位;運料車向攤鋪機卸料時,應協調動作,同步進行,防止互撞;換擋21、必須在攤鋪機完全停止時進行,嚴禁強行掛擋和在坡道上換擋或空擋滑行;熨平板預熱時,應控制熱量,防止因局部過熱而變形。加熱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看管;駕駛力求平穩,不得急劇轉向。彎道作業時,熨平裝置的端頭與路緣石的間距不得小于10cm,以免發生碰撞;用柴油清洗攤鋪機時,不得接近明火。6、工程控制指標根據施工時簽訂的協議,施工完成的路面應滿足以下技術指標:1) 平整度:車載顛簸儀測1.5mm。2) 壓實度:雙指標控制,試驗室標準密度的97%,最大理論密度的93%。3) 厚度:4.7cm5.1cm。4) 碾壓和攤鋪溫度:在技術規范要求值內完成。 施工過程中相關指標均應提高標準控制,以確保施工完畢大面驗收時均滿足上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