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生產采掘雨季三防意外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3333
2024-09-06
10頁
31.50KB
1、煤礦生產采掘雨季三防意外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山西xx公司煤礦“雨季”三防應急救援預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切實抓好XX年的雨季三防工作,積極應對在雨季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保證能夠在發生事故時,及時有效的實施應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災工作,以使我公司安全渡訊,保證我公司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財產不受損失,保障礦井的正常生產秩序,特制定XX年“雨季”三防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礦井基本情況XX有限責任公司煤礦位于XX市XX縣XX鎮XX村村北1km處,礦井井口標高和工業場地平均標高位于最高洪水位之上,礦井工業場2、地設有排洪溝等,能有效防止地表水對礦井生產的影響。 井田位于XX盆地南緣,中條山隆起的北東部。地貌劃屬為侵蝕山地,以低山丘陵為主,區內溝谷發育,局部為黃土覆蓋,主要山梁及溝谷走向呈北西南東向,地形北西高,南東低。最高點位于井田北西部邊界黃山莊村東40m處的山梁上,標高為1165.0 m,最低點位于井田南部邊界東王溝溝谷,標高為870.0 m,相對高差295.0m左右。區域屬黃河流域沁河水系,地表水匯集于井田內東王溝溝谷內,向南至XX鎮匯入XX河。井田地處晉西黃土高原,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半干旱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風干旱,風向多為西北,夏季炎熱多雨,秋季雨水集中,冬季雪少寒冷,年平均氣溫8.613、1.4,極端最高氣溫38.1,極端最低氣溫21。年平均降水量464.2mm。雨水集中在69份,尤以7月份最多,年蒸發量1766.22171.7mm。霜凍期從10月份上旬開始,終于翌年3月。初雪期為11月中、下旬,終雪期為翌年3月。最大凍土深度為1m。1.2事故危險源分析 XXXX有限責任公司煤礦所處XX季節性河溝易受洪水威脅,該溝有我礦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立井及其配套設施,辦公樓一棟,職工宿舍樓一棟,各處地勢均高于防洪渠10米以上,但如遇洪水或特大瀑雨的威脅,會嚴重影響主、副井口、主扇等。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2.1 受困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2.2 防止事故擴大優先;2.3 保護環境優4、先。3、組織機構及職責3.1 應急組織體系在事故災難應急救援組織體系下,完善井下水災事故應急組織分體系。3.2 指揮機構及職責成立井下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生產調度室,辦公室主任由張國應負責,聯系電話:總 指 揮:礦 長副總指揮:總工程師、安全副礦長、生產副礦長。成 員:技術科、安全科、機電科、通風科、供應科、救護隊、工會、企管科、醫務室、保衛科及事故單位負責人。 氣象觀察員: 井口通訊員:張天虎 丁玉龍 段興和 李興社 趙龍社 賈張龍 井下通訊員:井下防洪負責人:各班跟班負責人 。指揮部職責.1制定防洪搶險應急預案,布置檢查全礦“雨季”三防的工作,審議三防工作方案,合理分配5、防洪物質,檢查驗收防洪等配套工程,時刻掌握天氣預報,隨時和上級防洪防訊部門取得聯系,及時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2發生災情時制定方案,組織人員進行搶險救災,并做好災后的安全生產和人員的安置。.3防洪指揮部成員要密切關注大氣預報和上級領導部門的汛情和暴雨通報,隨時掌握上游雨情和洪水情況。.4組織有關單位落實預案中的各項措施,在事故發生時按照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有效控制事故,力爭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5組織參與事故調查.6定期組織預案的演練3.3成員單位及部門職責搶險隊 服從三防領導組的指揮,組織好搶險救災隊伍。接到搶險救災的命令后能立即奔往受災地點搶險救災,確定疏散人員的通道,找到臨時的6、避災點,組織受災人員展開自救和撤離災區。氣象觀察員 隨時觀察天氣變化情況,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及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發現雨情及時向防洪值班人員匯報。 井口通訊員 堅守工作崗位,認真維護,井上,下電話的暢通,隨時同井下通訊員取得聯系,如電話不通,立即下井通知井下通訊員。井下通訊員 堅守工作崗位,認真維護,井上、下電話的暢通,隨時同井上通訊員取得聯系,接到撤人通知后立即匯報跟班礦長。 跟班礦長 負責井下的防洪探放水工作,掌握掘進進尺和探孔深度、角度和數量,接到災情通知后組織井下所有人員撤出地面。器材供應,必須保質保量,物質充足。防洪辦公室,必須保持24小時值班,掌握天氣情況的變化,隨時和上級防7、訊部門取的聯系。3.4現場指揮部礦長任現場搶救指揮部總指揮,負責組織制定搶救方案和現場指揮搶救。4、預防和預警4.1危險源監控水文地質管理人員負責分析各礦井涌水量原因;定期對井田內及周邊礦井采掘情況進行調查,并將其采掘、積水范圍填繪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堅持水害分析預測預報制度;對水害威脅不清地點,嚴格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則。4.2預警行動 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上級領導部門的汛情和暴雨通報,隨時掌握上游雨情和洪水情況。了解汛情的發展動向、綜合分析各種數據,為汛情的正常處理提供技術依據。建立常規數據檢測,風險分析與分級等制度。當礦井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出現掛8、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煤層頂板淋水加大、煤層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水色發渾、有臭味、采掘工作面有害氣體增加、裂隙出現滲水等透水預兆或礦井涌水量突然增大時,必須及時查明原因,密切關注水情變化,分析判斷其危險程度,向應急救援總指揮報告,使指揮部處于預警行動。根據水害危險程度,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5、消息報告程序5.1發生較大以上井下水災事故后,現場人員立即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接到報告后立即向救災指揮部領導報告事故基本情況。匯報內容包括事故時間、地點、人員、范圍、影響程度、涌水量等。5.2調度室值班人員在接到水災事故報告后,要做好事故的詳細紀錄,并立即向當天值班長、調度主任、安全、生產礦9、長匯報,值班長或調度主任立即向應急救援總指揮匯報。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 遇難3人以下啟動礦預案,遇難3人以上(含3人)或水淹一個采區立即報告縣煤炭局和市救護大隊,同時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6.2響應程序礦井發生水災事故后,礦長應按照制定的應急預案,立即組織搶救。應急啟動總指揮接到較大以上井下水災事故報告后,立即下達命令,啟動井下水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調度室接到總指揮的指示下,立即按照事故災難應急救援預案中事故電話通知順序,通知指揮部成員到調度室集合或直接奔赴事故現場,成立現場搶險救災專業組,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搶險人員到達現場后,應立即了解災區情況,包括水源、事故前人員分布、井下人員生存條件10、及進入該地點的通道。依據井巷布置及出水標高,計算被堵人員地點的高程,空間容積、氧含量、瓦斯含量、推算救出人員最長的時間,協助現場指揮部制定搶險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搶險。救護人員在搶救遇險人員時,應判定遇險人員的位置、涌水量、水淹程度、巷道破壞和通風情況。排水過程中要切斷電源、保持通風,加強對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測,并注意觀察巷道情況,防止冒頂事故發生。搶險專業組要根據事故現場情況立即對受傷、被困人員進行搶救。醫療救護組要對傷員進行緊急醫療救治。醫療救護組無法救治時,應及時將傷員轉院治療。全部傷員、被困人員救出后,要清點現場人數,搶險人員撤離事故現場。應急結束后,總指揮下達應急結束命令。安全科和11、有關科室配合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并向上級匯報。若涌水量很大,救援力量不能滿足現場有效救災時,指揮部應向外單位或當地人民政府求救。6.3處置措施搶救被水困住的遇險人員時,對被困人員所在地高于透水后水位時,可利用打鉆等方法供給遇險人員新鮮空氣、飲料及食物;若所在地點低于透水后水位時,則禁止打鉆孔、泄壓,防止井下水串通擴大災情。 處理上山巷道出水時,應遵循“防止處理事故時,發生二次透水或積水淤泥的沖擊;突水點的下方,即救護人員進入處以下,應有待存水及沉積物的有效空間;保證人員在搶救中的通訊聯絡和安全退路;處理事故時的作業地點,應有安全設施(如躲避處等)”。全礦井或水平有被淹危險時,礦井透水量12、超過排水能力,水位逐漸上升,全礦或水平被淹危險時在下部水平人員撤出后,可以向下部水平或采空區放水。在下水平的人員尚未退出,而上部水平的排水設備又受到被淹的危險時,可裝有粘土、砂石麻袋構成臨時防水墻,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巷道。7、礦井水害事故防止主要措施7.1建立健全礦井水害防治專職機構,補充完善礦井水文地質資料,適時指導安全生產工作。7.2嚴格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認真組織探放水施工工作。掘進工作面一輪鉆探深度不小于200米,允許掘進距離不大于140米,超前安全距離不小于60米,由專人負責檢查驗收。7.3建立完善的礦井排水系統,定期檢修井下主排水泵和主排水管路,確保礦井正13、常和最大涌水量的排水能力,定期清理水倉,以保證水倉的容量。7.4每季度地測防治水部門牽頭負責對礦區地表塌陷等水害隱患情況進行排查,對排查的水害隱患要落實責任采取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7.5加強雨季三防工作,建立巡查制度、24小時汛期值班制度和匯報制度,確保礦區水害防治工作到位。7.6組織對礦井周邊進行一次細致的檢查,對可能發生洪水威脅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加強日常監控。7.7做好工業廣場、辦公樓、主、副井口以及回風立井的防洪準備,備足草袋和沙石,一旦發生洪水立即進行截堵。 7.8對報警系統進行徹底的檢修,保證洪水來時正常預警。防洪警報聲響的規定,要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7.9在汛期到來之前,將河道垃14、圾全部清理完畢。 7.10在主、副井口以及回風立井各準備防洪土袋100袋。 7.11重新檢查維修炸藥庫和變壓器的避雷裝置。 8、應急物資與準備保障8.1搶險救災設備和物資統一管理。在搶險救災期間設備由搶險救災指揮部統一調用。8.2應急物資準備 儲備物資:草袋100條、麻袋100條、麻繩10公斤、鐵鍬10把、鎬5把、雨衣50件、筐子20只、扁擔10條,竹杠5根,鉛絲10公斤,水靴50雙,汽車二部,手電筒15個,以及沙子水泥、石料、坑木、鋼材、油氈等。水泵兩臺、二寸水龍袋300米,電纜200米,小平車三輛,柴油2噸,并做好設備的檢修工作,保證臺臺完好,配套存放,上述物資必須由專人負責,專庫分類存。其它材料配件工具等,要分類裝箱存放整齊,以保證能夠隨時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