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礦冶金橋式起重機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專項預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3392
2024-09-06
13頁
73.20KB
1、銅礦冶金橋式起重機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專項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事故風險分析1.1 整機傾翻。設備因外界因素影響或受力過大造成整機傾翻,可能會致使主廠房垮塌,砸傷人員與設備。1.2 吊物墜落。吊物捆綁不正確或不牢固、吊具斷裂、機械發生故障(如軌道螺絲松動,軌道偏置使天車出軌,鋼絲繩斷裂)、制動失靈、操作者精力不集中或違章作業、疲勞操作等導致操作失誤,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1.3 灼、燙傷。吊運液態金屬過程中安全裝置失靈、吊鉤斷裂、操縱系統失靈、吊物超過額定起重量等導致鐵水包側翻,產生氣浪造成地面人員被灼、2、燙傷。 1.4 氣爆。吊運液態金屬過程中發生側翻,若地面有積水時,水遇到高溫的鐵水會發生劇烈的汽化,迅速膨脹,可能發生氣爆事故。2. 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指揮中心組成總指揮:礦長常務副總指揮:黨委書記現場救援副總指揮:生產副礦長負責保障副總指揮:其它分管礦領導(具體任務根據綜合預案,由應急指揮中心臨時指定和分派)成員:礦長辦公室、生產運行部、安全環保部、供應部、銷售部、企劃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內審部、工程部、重點工程項目部、保衛部、宣傳部、紀委辦公室、組織部、社區綜合部、地方工作部、采礦車間、選礦車間、掘進車間、綜合車間、生活服務中心、工會綜合部、社區退管部、江銅(瑞昌)醫院、鑫達公司3、鑄造公司、吳家金礦的行政負責人。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生產運行部調度室。生產運行部主任為辦公室主任,生產運行部調度員為辦公室成員。2.2職責2.2.1總指揮全面負責本礦應急救援工作,發生事故時,負責啟動、關閉應急救援預案,負責對事故救援的現場指揮,全面協調及信息發布。2.2.2常務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工作,負責指揮、協調各分指揮部和各救援隊伍的具體行動,并實施指揮部各項應急救援處理決策,總指揮因故缺席時履行總指揮職責。2.2.3現場救援副總指揮 (生產副礦長)負責領導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與管理;負責應急救援辦公室的管理;救援狀態下,負責以下指揮工作:(1)事故現場救援指揮;(2)救4、援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配置;(3)現場安全環境監測、檢測以及事故現場資料收集;(4)事故周邊建筑工程的安全評估;(5)對救援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緊急處理措施。預案啟動后,經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總指揮授權,在事故現場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1)現場總指揮:生產副礦長(XX)職責:全面負責現場應急救援指揮工作。(2)現場副總指揮:總工程師(XX)職責:協助現場總指揮開展現場應急救援工作。(3)現場搶救組組 長:機修廠廠長(XX)副組長:安全環保部主任(XX)成 員:采礦車間主任XX)、選礦車間第一副主任(XX)、綜合車間主任(XX)、生產運行部副主任(XX)、采礦車間安全組組長、掘進車間安全組組長5、選礦車間安全組組長、綜合車間安全組組長、鑄造公司安全組組長。工作職責:負責搜索各救援受難者、人員撤離、設備和工程搶修等工作。(4)事態監測組組 長:安全環保部副主任(XX)副組長:生產運行部副助理(XX)成 員:生產運行部機械專業、電氣專業各一人。工作職責;負責事故現場險情的事態監測工作。物資保障組組織成員:由XX擔任組長,供應部、人力資源部、礦長辦、財務部、綜合車間、生活中心負責人。工作職責:負責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備,應急救援物資的調配、運輸和后勤保障工作。醫療衛生組組織成員:由XX擔任組長,職工醫院正、副院長和醫生護士10人。工作職責:負責事故現場受傷人員的救護和醫療搶救,事故(災區)現場6、的衛生消毒工作。通訊聯絡組組織成員:由XX擔任組長,礦長辦、信息部、生產運行部、綜合車間、采礦車間負責人工作職責:負責現場應急救援與指揮中心通訊暢通,指揮中心與各單位部門通信暢通,負責礦內部通信聯絡與對外通信聯絡等。公共關系組組織成員:由XX擔任組長,工會綜合部、地方工作部、礦長辦、黨辦負責人。工作職責:負責應急救援內、外關系協調,調配各應急救援組成員,負責指揮車輛的調配。治安保衛組組織成員:由XX擔任組長,保衛部、消防隊、安全環保部督察隊。工作職責:負責應急救援現場的安全防護、警戒、隔離、治安,疏散人員,交通管制、消防等。運輸保障組組織成員:由XX擔任組長,礦長辦、生產運行部、綜合車間、各單7、位主管設備負責人工作職責;負責調配應急救援物資運輸、救援人員和疏散人員的接送等。善后處置組組織成員:由XX擔任組長,楊仁兵擔任副組長,工會綜合部、礦長辦、黨辦、法律事務部、地方工作部、保衛部負責人工作職責:負責接待、安撫傷亡人員家屬,進行有關善后處理,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解釋,防止矛盾激化,確保社會穩定,辦理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索賠等。宣傳報道組組織成員:由XX擔任組長,王建平擔任副組長,宣傳部、黨辦負責人。工作職責:負責對事故應急救援進行全程錄像,根據應急救援中心的指示對外發布事故信息和有關事故搶險救援的宣傳報導工作。專家組組織成員:由XX擔任組長,25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詳見事故應急救援8、專家組成員名單)。 工作職責:事故災難涉及所從事專業或相近專業時,服從應急指揮中心的調遣,由聽從組長安排;掌握事故態勢,分析事故信息,及時制定應急救援方案、措施,為指揮中心出謀劃策;現場指導應急救援技術服務,提出意見和建議;提出事故后的生產、生活恢復秩序技術方案和措施等。2.2.13救援隊伍根據事故現場的救援需要,總指揮從XX銅業集團公司XX分公司、XX銅業股份有限公司XX銅礦事故災難應急救援綜合預案中的8支救援隊伍中調用。工作職責:(1) 事故現場施救的各項工作;(2) 服從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確保救援各項工作的正常進行。3.處置程序3.1接警報告和記錄生產運行部調度室值班室設24小時應急報警9、電話為:。當冶金橋式起重機運行過程中出現險情時,任何個人或組織發現后,有責任通過電話或其它快捷方式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警,也可用其它一切可能的方式,保證準確快捷。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值班人員接到報警時須詳細詢問并記錄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險情簡況、可能危及區域、報告人姓名等,并迅速向礦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總指揮報告。3.2信息上報執行XX銅業集團公司XX銅礦分公司、XX銅業股份有限公司XX銅礦事故災難應急救援綜合預案。3.3信息傳遞執行XX銅業集團公司XX銅礦分公司、XX銅業股份有限公司XX銅礦事故災難應急救援綜合預案4.應急響應4.1 響應分級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可能造成或已經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10、損失程度,確定響應級別,發布響應命令,組織開展救援行動。應急響應由高到低分為三級:一級:冶金橋式起重機運行過程中引發氣爆事故,影響較大范圍作業人員生命、健康安全的;造成3人(含)以上死亡或10人(含)以上重傷事故的。二級:冶金橋式起重機運行過程中出現高溫燙傷或吊物墜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事故的。三級:冶金橋式起重機運行過程中出現高溫燙傷或吊物墜落造成1人重傷或5人(含)以下輕傷事故的。4.2響應行動響應行動分級一級響應行動(1)總指揮立即命令鑄造公司停產,各搶險隊按照應急指揮部的要求奮力搶險,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在應急辦進行指揮。副總指揮及時趕赴現場,具體組織、協調、指揮人員采取應急11、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避免次生災害可能造成的搶險救援人員傷亡事故。(2)根據事態發展,超出礦應急指揮部的處置能力,需要更多的部門和單位參與處置時,及時報告集團公司和瑞昌市應急辦,以上級和政府應急中心名義,組織、協調其他專項應急指揮部及有關部門和單位參與處置工作。 (3)搶險隊集合待命,相關成員和分指揮部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各類搶險救援工作,立即組織鑄造公司作業人員進行緊急疏散或轉移。(4)通訊聯絡組把守出入路口,做好接應外援車輛和人員的準備。二級響應行動(1)應急辦立即報告總指揮、副總指揮,通知指揮部各成員,組織各搶險分隊進行搶險。(2)指揮部各成員按職責分工迅速開展應急工作。(3)生產調度12、室進行必要的生產調整。(4)搶險隊集合待命,并按指揮部要求,開展各類搶險救援工作。三級響應行動(1)應急辦立即報告總指揮,通知事故單位采取措施,進行現場搶險的準備或行動。(2)根據救援需要,鑄造公司對進廠的主干道進行交通管制。(3)應急救援辦公室及時通知江銅(瑞昌)醫院做好救治準備工作。4.3響應程序4.3.1 應急指揮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宣布進入應急響應狀態,應急指揮部全體成員接到總調度室電話通知或事故單位報告后,須在20分鐘或最快的時間內趕到總調度室或事故現場臨時應急救援指揮部地點集合,指揮開展應急救援行動。響應程序見本專項預案附件2應急響應程序圖。4.3.2應急行動及現場緊急處置13、各應急救援組織進行救援準備,進入應急救援狀態后,各專業應急救援組根據指揮部指令和本組專項行動預案開展應急救援行動。一般處置方案:1、啟動專業應急救援組和事故所在單位應急救援預案;2、迅速組織撤離、疏散現場作業人員和其他非應急救援人員,封鎖事故區域,按規定實施警戒和警示;3、立即采取措施保護相鄰裝置、設施,防止事故擴大和引發次生事故;4、參加應急救援人員要配備相應的防護裝備(隔熱、防毒等)及檢測儀器,并設有專人監護;5、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事故情況和處置方案提出的相應應急措施制定事故現場應急搶險方案,組織實施救援,根據人員傷亡的情況展開救治和轉移;6、應急指揮中心及時掌握事故的發展情14、況,及時修改、調整和完善現場救援預案和資源配置。4.3.3 應急避險各專業應急救援組采取應急行動前必須作好次生、衍生事故的預測和預防措施。4.3.4 擴大應急 當應急救援資源無法滿足應急救援需求時,事故單位或專業應急救援組應及時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請求提供支持或應急升級。4.3.5 應急結束各專業應急救援組將救援進展情況及時報告指揮部,當安全生產事故現場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導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隱患得到消除,傷亡人員全部救出或轉移,設備、設施處于受控狀態,環境有害因子得到有效監測和處置達標,達到上述條件后由各專業應急救援組組長向應急救援總指揮報告,由總指揮或常務副總指揮下達指令,宣布應急救援終止,15、應急結束,并按規定向相關部門通報情況。5處置措施5.1處置原則和具體要求(1)現場人員在不能保證自身安全時,不得入內救人,嚴防事故擴大。必要時,救護隊員穿戴好隔熱服和空氣呼吸器進入救人(2)救援小組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應密切注意處理現場安全隱患,消除危害,以免產生新的安全事故。(3)做好現場保護,采取措施嚴禁無關人員進入。(4)救出人員后,視受傷情況,進行現場急救,盡快運送醫院搶救。(5)發生氣爆事故時,根據救援需要,鑄造公司對進廠的主干道進行交通管制,為人員救援和疏散留出通道。5.2處置措施5.2.1一級響應處置措施(1)迅速通知熔煉廠房及廠房附近作業人員沿避災線路緊急撤離。(2)發生氣16、爆事故時,要沉著冷靜,嚴禁用水噴射降溫,可用土、干砂、巖粉等覆蓋圍堵,避免事態惡化;若不能在短時間內控制時應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3)迅速查清事故源,在撤離人員的同時,應立即通知救援人員(穿戴好隔熱服和空氣呼吸器)帶齊消防、醫療器材救援。(4)有人員被困時,掌握災區范圍、弄清事故前人員分布,分析被困人員可能躲避的地點,及時通知引導各部位人員盡快疏散,煙霧彌漫時,要用濕毛巾掩鼻,低頭彎腰逃離危險區域。若作業人員被困高空,利用升降梯或經高空通道抵達被困人員位置,如有人員受傷,可視具體情況,用安全帶系牢并用安全繩吊放或其他方法轉移傷員。如需要,還可在地面設置防止人員高空墜落的保護措施。(5)17、保障供電系統可靠工作(電源火災除外),救援通訊系統暢通,物資調運及時。(6)必要時可要求社會專業救援力量協助。5.2.2二級響應處置措施(1)迅速通知熔煉廠房作業人員沿避災路線緊急撤離。(2)各救援小組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應密切注意處理現場安全隱患,消除危害,以免產生新的安全事故,及時救援,治療受傷被困人員。(3)若有人員燙傷時,應采取有效措施使傷者盡快脫離熱源,盡量縮短燒傷時間,并及時對燙傷部位進行應急處理;對燒傷面積較大的傷員要注意呼吸,心跳的變化,必要時進行心臟復蘇。(4)吊物墜落壓傷人員時,采取必要的抬升、切割等方法,將壓傷傷員的吊物或吊具移開實施救援;對有骨折的傷員,應初步固定后18、再搬運。5.2.3三級響應處置措施(1)現場人員處置方法、程序基本按照自救、互救、求救的順序展開救援。(2)立即將受傷人員轉移到安全區域,針對傷情迅速、穩妥地進行應急處理。(3)必要時向其他地點人員求救或向公司調度室求救。6物資與裝備保障(1)常備醫藥器材:消毒藥品、急救物品(創可帖、繃帶、無菌敷料、仁丹等)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袋等。(2)搶險工具:鐵鍬、撬棍、氣割工具、消防器材、勞保用品小型金屬切割機、電工常用工具等。(3)應急器材:架子管、安全帽、安全帶、防毒面具、隔熱服、空氣呼吸器、應急燈、對講機、電焊機、鐵锨、鎬等。(4)設備:運輸車輛、救護車等。7附件(1)鑄造公司平面圖(2)應急響應程序圖鑄造公司平面圖應 急 響 應 程 序 圖總指揮、常務總指揮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事故單位各救援組成員單位各救援組險情發生事故發生接警判斷下達應急響應令通知三級響應應急集合二級響應應急集合一級響應應急集合救援實施調整救援方案、資源事態控制、隱患消除報告宣布應急結束一級響應急事態擴大事態擴大符合啟動條件是否有序N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