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重大水災事故防治處理專項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3444
2024-09-06
19頁
57.50KB
1、煤礦重大水災事故防治處理專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貫落實黨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煤礦企業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保障企業員工和公眾的生命安全,有效的控制和處理煤礦重大水災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突水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和四川省煤礦安全監察局關于“XX市XX煤礦、李楊煤礦水患調查分析會會紀紀要”規定,制定本預案。1.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本企業各采區的各個作業點突然發生的重大透2、水事故。1.4 應急工作原則透水事故救援應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煤礦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生產礦井專業救援隊伍應急救援第一響應者的作用,會同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協同應對,將日常管理同應急救援工作相結合。第二章 礦井生產經營概況及危險性分析2.1 礦井基本情況2.1.1 企業簡況 XX市凈水XX煤礦位于XX市以西的XX境內。XX煤礦始建于XX,目前實際生產能力5萬噸/年左右。礦井“五證”齊全,采礦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礦長資格證齊全合法有效。2.1.2 礦井管理機構XX煤礦現有礦級領導6人,組成礦級安全3、生產管理機構。其中:業主1人,正副礦長各5人,技術負責人由其中一名副礦長兼任。設有專職安全副礦長。職能部門有:工會、礦辦公室、生產技術科、通風安全科、機電運輸科、后勤供銷科、井口調度室、采煤隊、掘進隊等9個職能科、隊組成礦井的二級管理機構。全礦現有職工236人,其中管理人員28人,全體職工均與礦方簽訂有勞動用工合同,新工人上崗前進行過相關知識培訓合格后才準上崗。全礦配有各類礦山工程技術人員7人,其中:助理工程師2人,大專學歷2人,技術員3人。經有資格單位培訓合格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書28人。2.2 礦井自然條件2.2.1 礦區地形地貌及氣候本礦區內總體地形為東高西低,礦區南東側最高海撥1432米4、,最低為礦區的北西側涵泥溝溝谷海撥1037米,相對高差約400米;在靠近山頂局部地段地形陡峭,沿山坡寬緩地帶有少量的耕地,其余均為山坡,僅有少量旱地,大多為荒坡荒地,植被較發育,多為灌木叢和樹木。礦區內地表無大型的水體存在,僅有在礦區的兩側有多條呈北西南東向的季節性溪溝,匯入東側的季節性溪溝灰水池,在黑水電站流入符汶河;途徑XX市及符溪、蘇稽等鎮最后匯入岷江。礦山主水源地為山間泉水;礦山距水源地距離:600m,供水條件滿足;礦山主要利用農網供電,距離:約4000米,供電條件滿足。本區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溫濕多雨,最高氣溫35左右,最低為零下1-2,1-2月可積雪,一般十天內可溶化。5、區內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約1593.8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81.8毫米(1984年8月2日),年降雨日數可達188天(1984年);年蒸發明約6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0%;年日照總時均在1000小時以下。主要是西北及東南風,風力最大達8級,夏日晴天中午常有4-5級風。雷暴期一般在4-9月。雨量最大多在6-9月,占年降水總量的78%。礦山全年均可開展采礦工作,暴雨期間對礦山公路有一定影響。2.2.2 礦井水文地質條件本礦區位于四川盆地與西部山區的接合部位,擬申請擴大礦區范圍內最高標高1432米,最低標高1037米,相對高差約400米,屬中高山區。礦區總體地形為東高西低,在主井口東側有一呈近6、南北向的季節性溪溝灰水池自北向南從礦區外的東側經過,在黑水電站匯入符汶河,最終流入岷江,灰水池為季節性河流,下時為干溝,水量大小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礦區內地表無大型天然水體。井田含煤巖系由砂巖,粉砂巖夾頁巖或泥巖組,前者是礦區的主要的含水層和透水層,后者為阻水層,地下水主要為層間裂隙水類型,大氣降水補給。目前平坑開采,自然排水條件好。據本次調查,礦坑充水主要來源于大氣降水和上部的含水層水,在坑道中,涌水基本來自煤層頂板和東側的采空間。煤層之下的穿脈坑道以裂隙滴水為主;沿脈平巷有滴水和股流,靠近采空區段為股流,其它地段為滴水;開采工作面為滴水或無水;其中:2004年+1000米段礦坑最大涌水量67、00m3/d,最小涌水量480m3/d;2005年+961米中段礦坑最大涌水量624m3/d,最小涌水量528m3/d;2006年+925米中段礦坑最大涌水量636m3/d,最小涌水量547.2m3/d。說明該礦床的充水現象不嚴重;由于風井處回風巷距地表較近,并且巖石裂隙發育,每年的7-9月礦坑涌水量較大,其余月份較小,充分說明,雨季地表水大量通過采空區滲透進入巷內,使礦坑水量增大,并有隨季節變化明顯的特征。但礦山已對該滲水地段進行了治理,目前礦井內充水量較穩定。礦坑充水因素為碎屑巖類裂隙水,老空水和斷裂破碎帶水。巖石的含水性和透水性較好,特別是斷裂發育增加了透水的可能性,因此隨著礦井的不斷延8、深,排水工作量將加大,要隨時觀察地下水的變化規律,在施工井巷或采掘工程中,要注意破碎帶、老采空區附近的水文地質情況的觀察、記錄,在開采下山煤層,特別在靠近斷裂破碎帶,老窯分布區時,應提前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預防突水現象的發生,保證礦山安全生產。礦山水文地質條件屬中等復雜類型。2.2.3 K7煤層賦存情況本礦井開采K7煤層,賦存于香溪群第二組第四段(J1X24)上部,煤層總體走向南北向、傾向西,傾角為1550,由南至北逐漸變陡。該煤層屬結構復雜的復合煤層,在采礦權屬范圍內煤層厚度0.6-0.8m,平均厚度0.7m。2.2.4 瓦斯據2007年樂山市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瓦斯等級鑒定,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9、為1.22m3/min,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為6.95m3/T,屬低瓦斯礦井。2.2.5 煤塵煤塵:據2003年12月4日煤炭科學研究院重慶分院的煤塵爆炸性鑒定報告:+905m水平K7煤層煤塵爆炸指數為14.96%,煤塵無爆炸危險。2.2.6 煤的自然傾向煤的自然傾向:據2003年12月4日煤炭科學研究院重慶分院的煤炭自燃傾向性等級鑒定報告;+905m水平K7煤層的自燃傾向等級為三類,屬不易自燃煤層。礦井不存在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沖擊地壓及地熱等自然災害。2.3 本礦區周圍老窯分布情況2.3.1 北翼邊界同采K7煤層鄰礦有:梨坪煤礦,主井口標高+1095m ,平硐上山開拓;丁木槽煤礦10、,主井口標高+1041m,平硐上山開拓;鄭灣煤礦又名勞武煤礦,主井口標高+970m,平硐上山開拓。目前除丁木槽煤礦接管勞武煤礦,在主平硐組織采掘活動外,其余礦井都在2000年前關閉。由于都是平硐上山開拓,礦坑水通過平硐自流出地表,不可能儲存靜儲量水。而本礦在開采過程中從未揭穿過上述老窯采空區,因而本礦北翼采區不受老窯積水威脅。2.3.2 南翼老窯分布情況:在南翼邊界同采K7煤層鄰礦有:關地溝煤礦,主井口標高+1045m,平硐暗斜井開拓,2003年前關閉;江屋基煤礦,主井口標高+1173m,平硐暗斜開拓,2006年被整合煤礦,目前未啟封。關地溝下山有較大靜儲量老空積水,2007年10月,本礦在711、115巷向上探穿老空積水,安全排放5000余立方米積水。目前關地溝下山廢巷無積水存在。江屋基下山老空區與本礦邊界相距200余米,只要不越界開采,就不會受老窯積水威脅。2.4 礦井生產系統2.4.1 礦井開拓、開采礦井采用平硐軌道下山開拓方式,主平硐井口標高+1063m,主平硐長580m。南翼回風平硐標高+1133.30m,井硐長280m。北翼回風平硐標高+1109.19m,井硐長60m。礦井為二級斜井提升:第一級提升,即+1069m軌道下山布置在主平硐以北,斜長150m,坡度24;第二級提升,即:+1012m軌道下山布置在第一級提升軌道下山以南,斜長246m,坡度15,擔負煤(矸)的提升和通風12、。礦井沿煤層作下山開采,即在采區中央沿煤層傾向布置下山, 在下山兩翼布置采煤工作面。礦井現有945m高程的7118平巷布置1個殘采煤工作面。在南翼7117巷和7115巷布置2臺掘進工作面和一臺7117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為走向長壁采煤法,手鎬落煤、搪瓷溜槽運輸、帶冒摩擦式金屬支柱支護,排距1.0m、柱距0.9m。采用三、四排控頂、最小控距3m,最大控頂距4m,局部充填法管理頂板。主要運輸平巷沿煤層走向布置半煤巷,巷道支護采用碹塊半園拱花碹支護,掘進過程中采用金屬前探梁作臨時支護。2.4.2 礦井通風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對角抽出式通風,主井井硐標高+1063m,斷面4.3m2,主平硐長580m。南13、翼回風井井口標高+1133.30m ,斷面3.0m2,井硐長280m,北翼回風平硐標高+1109.19,斷面3m2,井硐長60m 。通風路線為: 新風主平硐第一級軌道下山第二級軌道下山7117巷岔口處分兩股風流進 入南北采區。北翼通風路線為:二軌道下山落平處7118巷通過局部通風機風筒7118殘采工作面7118巷7118人行斜巷7114巷北翼回風上山 北翼回風平硐地面。南翼通風路線為:一股新風沿二軌道下山7119巷7119人行斜巷7117巷7117人行斜巷岔口處與二軌道下山7117巷岔口處另一股 進風匯合后7117回采工作面7115巷7115人行斜巷南翼回風上山南翼回風平巷南翼回風平硐地面。本14、礦南北兩翼回風井各安裝了兩臺ZT60-40N11型軸流式風機作為主要通風機,一臺備用。主要通風機額定風量為750-1150m3/min,靜壓為650-1250Pa,功率22KW。礦井總進風量為855m3/min。其中:南翼總回風量為660m3/min,北翼總回風量為226m3/min。能滿足礦井實際生產的需要。掘進工作面使用局部通風機型號為:YBT-5.5型功率,局部通風機配400mm風筒壓入式通風。2.4.3 礦井供電及通訊本礦目前為雙回路電源線路供電,第1路電源取用峨眉供電局吳河變電站吳河木瓜LGJ50mm210KV高壓架空線路入礦。第2路電源取用于峨眉供電局川楊變電站鄭灣木瓜LGJ50m15、m210kv高壓架空線路入礦。安裝2臺型號分別為KS9-250/10和S7-160/10普通變壓器。高壓配電為10KV進線作聯接線各經1組跌落式開關直接接入變壓器。低壓380V出線直接輸入配電房。KS9-250/10為中性點不接地變壓器,專為井下生產提供電源。380V線經配電房以2回型號分別為UP50mm2和UP75mm2趟電纜向井下各采區設備供電。S7-160/10為地面生產系統及生活設施提供電源。當任一供電線路停電后,通過井口配電房立即轉換到另一線路供電源上,保持礦井連續供電。通訊:本礦井采、掘工作面附近,斜井提升上、下車場、水泵房均安裝有KTH型礦用本質安全型電話機與井口調度室通訊聯絡,16、對外采用有線固定臺式電話和無結通訊聯系。2.4.4 運輸、提升礦井運輸系統,通過多年更換設備和投入資金的改造,巷道斷面2.2m2.2m,半園拱,主平硐采用600mm軌距,12kg/m鋼軌,1噸V型側卸式礦車用2.5T蓄電池電機車運出井口煤倉。其余中轉環節及平巷同樣軌距、軌型,人力推車。礦井提升系統采用2級串車提升。第一級軌道下山長150m,坡度24,第二級軌道下山長246m,坡度15,都采用600mm軌距15kg/m鋼軌,2臺提升絞車分別為JYB-41.25型絞車,電機功率為55kw和TJ-1型單筒調速提升絞車,電機功率為45kw。2臺絞車配有過卷保護、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護、電磁保險剎等裝置。17、使用21.5mm鋼繩。分別一次提升4輛礦車。2級軌道下山都安裝了一坡三擋和聲光信號,上、下車場均設有安全躲洞。并嚴格執行提升運輸的管理制度。2.4.5 礦井排水本礦井分別在一、二級軌道下山落平點設置1、2水倉。2號水倉位于第二級軌道下山落平點,水倉容量120m3,安裝3臺D46-305型水泵,楊程150m,功率30KW,流量43m3/h,一臺工作,一臺備用,一臺簡修,管道直徑100mm兩趟,水排至1號水倉;1號水倉位于第一級軌道下山落平點,水倉容量120m3,安裝3臺D46-305型水泵,楊程150m,功率37kw,流量46m3/h,一臺工作,兩臺備用,鋪設3趟100mm 水管,水排至+10618、9主平硐水溝,自流出井,完全可滿足井下排水要求。2.4.6 礦井監測監控系統我礦雖是低瓦斯礦井,但在通風瓦斯上按高瓦斯礦井進行管理。礦井安設了KJ78煤礦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分別對各作業地點、進、回風巷安設了瓦斯、風速、開停等傳感器,隨時監控瓦斯、風速、局部通風機的變化情況。同時還安裝了風電閉鎖和甲烷斷電儀。除此之外,各個采、掘作業點還配備一名專職瓦檢工盯著各作業通風、瓦斯變化情況,跟班作業,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一旦有瓦斯超限現象立即撤人停電,確保工人生命安全和財產不受損失。2.4.7 礦井涌水危險性分析礦井在生產過程中,各種類型的地下水進入采掘工作面的過程稱為礦井涌水。礦19、井涌水形式一般有兩種,一是緩慢的涌水,可以人為控制、排出,危害性??;二是突然涌水,水量大,來勢猛,故稱礦井突水,危害性極大,當礦井涌水超過正常排水能力時,就會發生水災,水災的危害性極大,不僅可能淹沒工作面,巷道,甚至可能淹沒整個礦井,造成傷亡事故。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3.1 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機構框架圖):3.2 指揮機構及職責3.2.1 應急救援指揮部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由礦長擔任,成員由業主、生產副礦長、安全副礦長、工會、技術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和采掘、通風安全、機電運輸、物資供應部、后勤管理等部門人員組成。礦井發生重大水災事故后,礦長、技術負責人和其他領導必須立即趕到救災20、指揮現場,組織搶救,礦長是負責處置事故指揮者。在礦長未到前,由值班礦長負責指揮。各有關人員在處理災害事故中的任務和職責:(1)礦長:是處置事故指揮者,在副礦長技術負責人的協助下,制定營救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2)技術負責人:是礦長處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礦長領導下組織制定營救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3)業主:根據營救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負責組織為處理事故所必須的資金,及時調集救災所必須的設備材料。(4)副礦長:根據營救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負責組織處理事故所必須的身體強狀,有豐富搶救經驗工人待命。3.2.2 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及職責應用救援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應21、急救援指揮部的具體事務工作。辦公室設在井口調度室,主任由業主或由業主授權副礦長、技術負責人兼任,副主任由相關副礦長、工程技術人員擔任,成員由各部門負責人員共同組成。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1)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管理,根據事故災難情況和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2)與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保持聯系,傳達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命令。(3)調動礦山應急救援力量,調配礦山應急救援資源。(4)提供技術支持,組織礦山應急救援技術組參加救援工作,協調礦山醫療救護工作。(5)調用礦山應急救援基礎資料與信息。(6)礦山事故擴大或專業領域救援力量,資源不足時,協調相關救22、援力量及設備增援。(7)完成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它事項。3.2.3 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及職責事故現場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由采掘隊長和救護隊組成,主要負責指揮井下現場搶救工作,及時處理各種安全生產事故,設以下專業小組:(1)搶險救災組:由礦山救護隊和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緊急調集的有關單位人員組成,具體負責實施現場搶險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2)技術專家組:由與煤礦有關的技術專家和企業技術負責人組成。主要研究制定搶救技術方案和措施,解決事故搶救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3)物資供應組:主要保證搶險救災物質和設備的及時調度和供應。(4)警戒保衛組:主要負責事故現場警戒、人員疏23、散、治安及交通秩序維持等工作。(5)醫療救護組:主要負責對受傷人員的醫療救護。(6)后勤保障組:主要負責車輛調度后勤保障工作。(7)善后處理組:負責傷亡人員家屬的安撫和補償等善后處理事宜。第四章 預防與預警4.1 危險源監控加強礦井涌水的日常監測監控,建立由水泵司機進行觀測水倉水位法的水文數據記錄,發現涌水量突然增大,要立即報告井口調度室。4.2 預警行動根據水泵司機預報和預測結果,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對安全生產事故采取以下措施:(1)下達預警指令。(2)及時發布和傳遞預警信息,提出相關整改要求。(3)根據事態發展的情況,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4.3 信息報告與處置事故發生后,24、事故現場發現事故的第一人應立即報告井口調度室,井口調度室應立即通知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長,得到指揮長批準后,迅速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和相關單位負責人。指揮長接到事故報告后,應于1小時內分別向XX政府、XX市安監局報告,報告事故應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已經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正采取的救援措施。第五章 應急響應5.1 預警級別劃分按事故嚴重程度和類別分為四級,分級方法及預警顏色如下:級:可能死亡1-2人的一般事故,預警顏色為藍色;級:可能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預警顏色為黃色;級:可能死亡10-29人的特大事故,預警顏色為橙色;級:可能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25、重大事故,預警顏色為紅色。5.2 分級響應程序5.2.1 如果預警級別為級,即發生一般事故,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指揮機構為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配合上級指揮機構,負責事故的搶險,善后等全部工作。5.2.2 如果預警級別為I、II、III級,即可能發生3人以上事故,啟動應急救援預案,上級指揮機構為企業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本企業主要負責事故的搶險救災指揮工作,其余工作按上級指揮機構協調意見執行。5.3 緊急處理第15頁5.3.1 現場人員應可能采限措施進行搶救和堵水,防止事故擴大,如果水勢兇猛,情況危險,無法處理,凡受到威脅所有區域的人員必須按人往高處走的原則,盡可有避免進入獨頭上山,26、在本班長的組織與帶領下,按作業規程,安全措施或指揮部確定的路線撤到上一水平或地面。5.3.2 如果人員被堵在獨頭上山內,人員要耐心等待救援。地面立即采取最佳方案進行施救。第六章 培訓與演練在本預案批準后一個月內,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各級指揮員、救援隊員和工人進行培訓和演練。6.1 由應急救援指揮部各級指揮員對本預案進行為期1天的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否則必須進行再培訓。培訓合格后按程序進行演練,主要采取桌面演練的形式。卓面演練指由應急組織的代表或關鍵崗位的人員參加,按照應急預案及其標準工作程序討論緊急情況時應采取的演練活動。其主要特點是對演練情景進行口頭演練,通常在會議室內舉行。主要目的是鍛煉參27、演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應急組織相互協作和職責劃分的問題,以后每年進行一次演練。6.2 救援隊除進行日常的訓練外,每半年進行一次模擬實戰演習,主要演習內容重點對水災來臨之時現場處置與救人和撤退路線。第七章 保障措施7.1 通信與信息保障7.1.1 應急救援指揮部所有指揮長、副指揮長、成員等保證手機24小時開機。7.1.2 井口調度室負責井下程控電話系統,保證與各個作業聯系,確保暢通。7.2 應急隊伍保障,全礦所有管理人員、班組長35人,樂山市救護隊、八益煤業有限公司業余救護隊。7.3 交通運輸,業主要經常保持2輛小車和一輛大貨車在礦上,一旦應急救援預案啟動,所有應急車輛立即進入待令狀態。第八章 應急救援機構名單姓 名職 務職 責聯系電話XX煤礦辦公室負責物資和資金保障現場全權指揮現場搶救負責負責現場搶救技術工作負責后勤物資供應負責搶險工作負責搶險工作XX市凈水XX煤礦突水應急預案處置人員名單市煤監局辦公室電話:市煤監局安一股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