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設項目墩柱及蓋梁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3594
2024-09-06
18頁
514.05KB
1、公路建設項目墩柱及蓋梁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技 術 交 底 記 錄 編號:XX 工程名稱XX公路XX項目交底類別墩柱(含墩間系梁)、 蓋梁施工技術交底內容及要求:一、工程概況:XX公路XX工程墩柱共計44根、蓋梁22個,其中墩柱直徑分為1.2米、1.4、1.7米三種類型墩柱,墩柱最高高度為28米。K11+390大橋蓋梁尺寸為1.6米*1.8米,中橋蓋梁尺寸為1.3米*1.5米,蓋梁共計22個。二、施工準備工作:1、施工現場準備(1)橋墩樁基系梁施工完畢。(2)系梁與墩柱接觸處,已2、鑿毛完畢,露出新鮮混凝土面。(3)現場施工便道暢通,排水設施完備。2、材料、施工機具與設備的準備(1)材料準備 鋼筋在鋼筋加工場按施工圖紙要求分別加工成型,方便運輸到現場安裝。 水泥、碎石、粉煤灰按月生產計劃儲備完畢。 砂子要進行過篩,把樹根和泥塊進行剔除。 準備好施工需要的墩柱模板、蓋梁模板、牛腿、銷棒、PVC管、精軋螺紋鋼、砂筒、H40鋼、15cm*15cm*4m做分配梁用的方木、鋼管、鋼管安裝扣件、安全帶、安全網、搭板、攬風繩、錨錠設備(可用沖基鉆錘頭)、線墜(2)施工機具與設備的準備 鋼筋加工設備、混凝土運輸車輛、混凝土振動棒、發電機、25t吊車、吊斗、溜槽、千斤定、十字架。 準備好施3、工所需要的墩柱模板、蓋梁模板配件。2.技術準備(1)施工之前,對墩柱下面樁基中心點及標高進行復核。(2)現場主管工程師需熟悉施工設計圖紙要求的施工技術數據。(3)試驗人員需提前對C30混凝土配比進行調配。(4)鋼筋、水泥、砂子、碎石等原材滿足施工規范分批檢驗的要求。(5)施工之前,現場工長和技術人員完成對墩柱和蓋梁安全施工注意事項的交底。三、墩柱、蓋梁工藝流程圖如下所示: 四、墩柱工序及技術要求:1、基礎頂面處理(1)清理系梁頂面,預留鋼筋表面要除銹,檢查系梁頂面高程、樁基中心位置及橋墩預埋筋位置。2、墩柱鋼筋安裝(1)對于系梁內預埋墩柱鋼筋接頭的,要滿足接頭焊接長度要求。預埋鋼筋的長度宜高出4、基礎頂面1.5米,鋼筋接頭應錯開布置,錯開長度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2)墩柱鋼筋應根據要根據要澆筑的模板高度一次安裝到位。短墩柱,要一次澆筑到設計標高。(3)墩柱鋼筋加工時,按照設計圖紙控制好鋼筋的長度。(4)模板安裝之前,要正確設置墊塊或者焊接墩柱鋼筋定位筋。 3、模板安裝(1)墩柱模板要提前進行模板進行除銹、上油,整修。(2)模板安裝前提前進行預拼裝,合格后,視吊裝能力,采用吊車整體進行吊裝。(3)模板吊裝完成后,要調整模板的垂直度。調整模板垂直度要借助于千斤頂調整最下面一節模板,調整完成后,用薄鋼板墊在模板下面調平。(4)模板自身垂直度調整完畢后,利用纜風繩對模板進行固定。纜風繩固定5、點可選用1.8米沖擊鉆錘頭或錨錠設備。(5)安裝蓋梁底模時,要預留銷棒預留孔,預留孔采用PVC材料。PVC管端口要進行堵口,防止混凝土進入。澆筑墩柱混凝土時,要對PVC管進行加固,防止PVC管發生位移。4、澆筑混凝土(1)墩柱混凝土澆筑之前應對模板內的雜物、積水等清理干凈。(2)墩柱混凝土澆筑時,傾落高度超過2m,應采用串筒進行下料。(3)用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的,混凝土澆筑層厚度宜為30cm-50cm。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且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宜為5-10cm,與側模應保持5-10cm的距離。振動混凝土時,應邊振動邊豎向緩慢提出振搗棒。不得用振搗棒驅趕混6、凝土。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及其它預埋件。5、混凝土養生(1)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在收漿后盡快予以覆蓋和灑水養護。混凝土表面有模板覆蓋時,應在混凝土養護期間經常使模板保持濕潤。(2)混凝土灑水養護時間一般為7d。 6、拆模(1) 墩柱混凝土強度應達到3.5MPa或30小時初凝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2)拆除墩柱模板時,可利用吊車進行拆卸。7、墩間系梁施工(1) 墩間模板示意圖如下所示:(2)銷棒預埋位置:銷棒預埋在設計墩間系梁底標高往下1.215米為牛腿預留PVC管的底端標高。(3)施工技術數據: 牛腿預留孔上端距離牛腿頂板的距離為11.5cm。 砂筒的整體高度為39cm7、,其中裝砂高度為16cm(理論高度)。 H40鋼高度為40cm。 H40鋼上分配梁高度為15cm*15cm方木。長度為4m,采用與蓋梁施工相同的方木。 分配梁方木上為系梁底模模板。系梁底模模板厚度1.5cm。系梁底模加背棱加分配梁厚度為22cm。(4)施工工藝:具體施工工藝詳見蓋梁施工工藝所示。五、蓋梁施工工序及技術要求:1、搭設攀爬腳手架(1)施工蓋梁之前,要搭設攀爬腳手架,做為施工人員上下和做施工平臺用。(2)搭設腳手架之前,施工場地要進行平整,地基軟弱位置要進行換填。(3)腳手架搭設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該施工示意圖對腳手架搭設提供參考,工區人員可根據施工經驗,確保腳手架穩定情況下,自行搭8、建。(4)可在腳手架上面搭設短節鋼管,用于施工人員上下。2、安裝蓋梁底板支撐首先在墩柱預留孔內穿銷棒,保證銷棒兩端露出墩柱的長度相等。再用吊車吊牛腿,工人將牛腿穿入銷棒,并保證牛腿頂面水平,然后在牛腿上面安裝砂筒,保證砂筒居于牛腿的中心位置。接著在砂筒的中心位置安放兩個H40工鋼作為支撐點.H40工鋼上面鋪設15cm*15cm*4m的方木做為分配梁來調節蓋梁模板支架的平整。度。具體見示意圖所示:(3)具體支撐構件數據: 牛腿預留孔上面位置距離牛腿頂板的距離為11.5cm。 砂筒未受壓之前高度為39cm,砂子理論高度為16cm。 H40工鋼的截面尺寸為40cm*40cm。高度為40cm。 H409、工鋼上分配梁方木為15cm*15cm*4m(長度) 蓋梁底板厚度為9cm。自設計蓋梁底標高到預埋PVC管底端高度為1.235m(理論高度)。(4)安裝蓋梁底模承重支架搭設完畢后,施工人員按測量人員放樣出的蓋梁中軸線,定位蓋梁底模的平面位置。(5)安裝蓋梁鋼筋蓋梁骨架鋼筋在鋼筋加工場地整體加工成型。吊裝時應注意吊點位置, 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防止骨架變形。鋼筋安裝前底模應均勻涂刷脫模劑,安裝時要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6)安裝蓋梁側模采用底模包側模的方式安裝,應保證側模與側模、側模與底模之間的接縫緊密,加墊海綿膠帶防止漏漿。模板各部位支撐、拉桿要穩固。安裝完畢后,仔細檢查各部位尺寸以及穩定性。10、(7)蓋梁混凝土澆筑砼澆注前,應有現場主管工程師和質檢工程師檢查模板各部位尺寸是否正確,接縫是否嚴密,支撐、拉桿是否穩固以及鋼筋、預埋件位置等是否正確。以上各項全部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通知澆注砼。砼由攪拌站集中拌和,砼罐車運輸,吊車吊料斗入模。砼澆筑順序為由跨中向兩端懸臂循環分層澆注,分層厚度不大于30cm-50cm,振搗由專人負責,入模的混凝土做到及時振搗,防止漏振和過振,砼振搗以砼面停止下沉,并無明顯氣泡上升、表面平坦一致為宜。砼澆筑完成后用土工布或塑料布覆蓋,灑水養生。(8)拆側模根據試驗室制作的同期試塊,當砼強度達到70%以上,在不損壞棱角的情況下拆除側模,側模拆除后,立即用土工布或塑料11、布覆蓋灑水養生。 (9)拆底模當蓋梁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100%時實施底模拆除。先使砂筒砂子進行外放,使H40鋼、分配梁與蓋梁底模分離,然后依次拆除底模,分配梁、H40工鋼、砂筒、牛腿和硝棒。六、墩柱、墩間系梁、蓋梁施工需要注意的事項:1、含有墩間系梁的墩柱加工鋼筋時,墩柱鋼筋的長度至少要高出系梁頂1.5米高度,鋼筋接頭應錯開布置,同一截面接頭數量不的大于50%,錯開長度應大于35倍鋼筋直徑的距離。2、高墩位墩柱分節現澆時,接茬位置要注意鑿毛,須露出新鮮混凝土面,然后用水沖刷干凈。3、蓋梁鋼筋在鋼筋加工場加工好,整體吊裝之前,應在鋼筋籠內部設置支撐,防止吊裝時,蓋梁鋼筋籠變形。4、砂筒里面的砂子12、,要進行清篩烘干,嚴禁有雜質或潮濕的砂子裝入。5、蓋梁施工時,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預埋擋快鋼筋和墊石鋼筋,墊石鋼筋位置要根據蓋梁中線拉線進行控制。 在澆筑蓋梁時,要根據支座設計圖紙螺旋長度的要求,預埋螺旋孔。螺旋孔直徑可適當加大。深度要根據標高滿足螺旋長度要求。螺旋孔預留時,可采用在蓋梁上預埋圓木,混凝土初凝后拔出的方式。6、銷棒從墩柱中撤出后,要及時對墩柱預留孔進行堵塞,堵塞材料要用同強度的水泥砂漿堵塞。7、墩柱、蓋梁混凝土澆筑時,必須事先注意天氣情況,盡量避開雨天,若不得已情況,必須做好防雨措施,預備好足夠的活動防雨棚,準備好塑料薄膜、油布等。8、墩柱、系梁、蓋梁模板施工之前,要涂刷脫模擠或采13、取易于模板脫模的措施。七、墩柱、墩間系梁、蓋梁施工質量標準: 1、允許偏差表2、澆筑完成的混凝土面不應有蜂窩、露筋和裂縫,外觀應光滑、平整、顏色一致。八、安全與文明施工:1、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墩柱、蓋梁施工時,還應佩帶安全繩。2、蓋梁施工的承重支架和操作平臺必須佩帶設置安全防護網后,方可進行施工。3、施工人員用額攀爬腳手架上設置安全梯,以方便施工人員上下。4、利用吊斗澆筑混凝土時,必須有專職信號工指揮吊車。5、墩柱、墩間系梁、蓋梁施工,工區應挑選年輕力壯、技術熟練的工人進行施工,有“恐高癥”、“高血壓”人員嚴禁進行樁基以上部分工程的施工。6、墩柱、墩間系梁、蓋梁需晚上進行施工的,夜間照明必須充足,施工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等安全防護用品。 九、施工資料整理:1.內業資料記錄現場施工資料按照路橋格式規定的格式進行書寫。測量資料、試驗資料按照施工進度進行完備。2、施工日志現場技術主管按照工程部規定的統一施工日志格式進行書寫。試驗室報告時間應與施工日志進行統一。 3、影像資料保存施工過程中對具有代表性的施工工序留取影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