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km長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水泥碎石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3736
2024-09-06
17頁
210.25KB
1、16km長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水泥碎石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XX改擴建工程XX項目水泥穩定碎石技術交底一、編制依據1.XX省XX(XX界)至XX改擴建工程XX合同文件 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3.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 034-2000 4.XX省高速公路XX改擴建工程兩階段施工圖5.XX省高速公路XX改擴建工程路面施工標準化實施細則 二、工程簡介1、工程概況XX改擴建XX項目部起點樁號K114+000,終點樁號K130+602,路線全長2、16.602公里,合同工期36個月。主線拼寬路面基層28cm,底基層28cm,本次試驗段選擇: K119+899.552-K120+411段右幅作為28cm水穩底基層試驗段,長度511.448m。2、主要技術標準本項目為XX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將原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擴建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主要技術標準如下:(1)、整體式路基寬度42米,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2)、路面設計荷載為公路-I級/汽車-超20級、掛車-120。(3)、平曲線一般最小半徑1000米,極限最小半徑650米。(4)、最大縱坡3%,停車視距210米,最短坡長300米。(5)、設計洪水頻率:路基及大、中、小橋1/1003、,特大橋1/300。三、施工準備1、材料要求1)嚴把原材料準入關,堅決杜絕不合格原材料進場。原材料進場需嚴格按照規定的頻率進行質量檢驗。材料堆放場地應平整無雜物,場地嚴格按照標準化要求硬化處理,排水系統完善。2)各種集料分級堆放,料墻堅固,符合場地標準化建設要求,料墻高度滿足集料堆碼要求,嚴防竄料現象發生。3)集料嚴格堆放成梯形斷面,上頂面應平整,并進行覆蓋。4)根據水泥穩定碎石配合比設計指導書要求,水泥穩定碎石用集料分為4個粒級,0-4.75mm、4.75-9.5mm、9.5-19mm、19-31.5mm,進場集料要規格,并檢測合格。5)粗集料的技術要求指標 層位 技術要求 壓碎值 基層 24、5% 底基層 30% 針片狀含量 基層 22% 底基層 0.075mm以下粉塵含量 基層 2% 底基層 軟石含量 基層 5% 底基層 6)細集料選用級配良好的石屑,細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應不大于20,并且集料的亞甲藍值不大3。7)水泥選用強度等級為P.S.A 32.5礦渣水泥,初凝時間應大于3.5小時,終凝時間應不小于6小時。不準使用快硬水泥、早強水泥以及已受潮變質的水泥。8)路面基層與底基層用水,一般采用人畜能飲用的水,盡量使用井水,不得使用渾濁水和污水。如遇有可疑水源,應委托有關部門化驗鑒定。2、混合料設計1)礦料級配水泥穩定碎石的組成設計包括原材料質量檢驗,礦質混合料級配組5、成設計,確定必需的水泥劑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等。水泥穩定碎石級配見下表。拌合廠開始生產前,應根據現場集料進行設計配合比復驗,復驗合格的配合比作為標準配合比控制生產。2)混合料設計混合料采用振動成型法進行配合比設計。水泥穩定碎石的7d浸水抗壓強度應符合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相關要求,抗壓強度代表值如下: 改擴建段:底基層:3.5MpaR0.952.5 Mpa; 基層:4.5MpaR0.953.5Mpa。為減少底基層、基層裂縫,必須做到三個限制:在滿足設計強度的基礎上限制水泥用量;在減少含泥量的同時,限制細集料、粉料用量;根據施工時氣候條件限制含水量。對不同水泥應分別試驗其延遲時間,以確定混合6、料最晚碾壓時間。3)配合比水泥:太行和益P.S.A 32.5礦渣水泥,碎石:徐水縣孟村采石場碎石,水:采用地下飲用水。底基層外委試驗的理論配比以及其他指標如下:水泥摻量(%)碎石摻配比例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偏差系數(%)平均強度(MPa)3.50-4.75mm:4.75-9.5mm:9.5-19mm:16-31.5mm=33%:25%:30%:12%2.4884.47.83.64)底基層、基層的生產配合比調試當拌合設備調試完畢、材料組成設計完成后,應進行施工配合比調試。按設定的施工參數,進行第一階段試生產,在該過程中不加水泥和水、在皮帶上取料篩分,驗證級配是否符合設計要求,7、必要時調整生產參數并做好相關的記錄。在完成第一階段試生產后,進行第二階段的試生產。先按設計配合比摻加水泥和水,然后按標準劑量的1%調整劑量摻加水泥和水。分別取樣進行含水量測定、水泥劑量測定、標準密度及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指導施工。四、施工部署1、人員投入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管理、技術人員以及相關操作人員,計劃投入人員如下表:序號姓名職務(工種)人數備注1李元猛項目經理1負責全面管理工作2陶耀華生產副經理1負責施工生產3王樹峰技術負責人1負責全面技術工作4武玉波施工負責人1負責現場施工5陶育炎路面工程師1負責質量監督工作6王雷鳴質檢員1負責質檢工作7羅長順安質部長1負責現場安全8、工作8趙佳一試驗主管1負責試驗工作9曹曉亮測量主管1負責測量工作10楊永健測量員1負責現場測量工作11高建慶安全員1負責現場安全工作11機械操作手2112雜工102、機械投入情況目前施工機械全部進場,進場機械名稱、數量如下表:序號名稱單位(臺)狀況備注1水穩拌和樓800型1良好2運輸車20良好3裝載機5良好4中大DT1800攤鋪機1良好536T振動壓路機1良好637T膠輪壓路機1良好717T雙鋼輪壓路機1良好8灑水車2良好9鐵三輪壓路機1五、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流程:1、下承層準備1)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前必須對其下承層進行檢查驗收,下承層必須達到表面平整、堅實,沒有松散和軟弱點,邊沿順直,路肩平9、整、整齊。2)根據(底)基層的設計寬度,先培好路肩,路肩高度應與基層同厚,路肩用小型機械進行夯實并達到規定的密實度,路肩土與水穩之間采用塑料薄膜隔離,保證混合料不被污染。3)水泥穩定碎石施工前,必須對下承層進行徹底清掃,并適量灑水,在施工過程當中,保持下承層表面濕潤,以保證上下層之間的結合。為保證水穩層與舊路的銜接質量,搭接處及豎直面按照1:1比例采用專用設備噴灑水泥凈漿。2、測量放樣1)在下承層上恢復中線,埋設控制樁,每10米設一樁,同時放出對應斷面的邊樁。2)在兩側打鋼釬設基準線,以此來嚴格控制高程,基準線高程為設計高程加20cm,基準線設立時,直線段每10米一個鋼釬,曲線段5米一個鋼釬,10、鋼絲繩要拉緊,保證基準線水平。3、混合料拌和1)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采用800T/H的穩定土拌合設備進行拌合,拌合前,對拌合設備進行反復檢驗調整,使拌合設備計量準確,并經質量技術監督所檢定合格。2)每臺拌合設備采用50型裝載機給料斗上料,開工前對機手進行培訓,鏟料符合要求,減少上料時的離析現象的發生,供料均勻,不宜過滿,避免串料現象發生。上料時應在同一時間段內,上含水量相近的原材料,避免含水量變化頻繁,影響混合料的含水量。3)開始正式拌合前,做白料篩分試驗,檢驗碎石混合料級配是否滿足要求,如有問題及時調整,嚴格控制19mm、9.5mm、4.75mm關鍵篩孔的通過率。當集料的顆粒級配發生變化時,應11、重新調整配合比,保證混合料級配符合設計要求。4)混合料拌合要均勻,不準有離析現象,根據天氣情況,控制含水率稍大于最佳含水率,一般控制在大于最佳含水率0.5%-1.0%左右,使混合料運至現場攤鋪時的含水率不小于最佳含水率。5)上料倉口安裝剔除超粒徑石料的篩子,各個料倉口加擋板防止混料。6)拌合站現場設兩名試驗員,監測拌合時混合料的水泥劑量、含水率、和各種集料的配合比,并做好記錄,發現異常時及時調整或停止生產。7)各料斗配備1-2名工作人員,時刻監視下料情況,并人工幫助下料,保證不出現卡堵現象,否則應及時停止生產,細集料料斗裝配振動裝置。4、混合料運輸1)根據拌合能力、運輸距離及攤鋪速度,采用2012、輛自卸汽車將混合料運至現場,運輸過程中采用篷布覆蓋,避免水份損失,影響壓實及成型效果,同時控制好車速(不大于40Km/h)避免二次離析。2)自卸車在拌和站裝料時,每卸一斗要挪動一下位置,使其前、后、中依次裝料,以避免混合料在裝車時離析。3)運輸車輛出場時,過磅、開具出場單,標明噸位、出場時間、車數編號一式三份,存根磅房留存,混合料到現場后,施工人員查看出場單及粗看混合料的質量,對于時間過長的混合料予以廢除,攤鋪后簽收出場單,并寫明攤鋪時間。4)運輸車由專人進行負責指揮,裝有聯絡通訊工具,及簡單的維修工具,車輛出現問題能夠及時溝通處理,保證車輛出現故障后,能夠及時搶修,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運轉。13、5)運輸車卸料時,設專人指揮,使運輸車在攤鋪機前方30cm左右停車,掛空擋,攤鋪機前進碰到運輸車,由工人敲開運輸車后擋門栓,運輸車料斗升起,讓混合料自然卸到攤鋪機料斗中,然后運輸車司機與攤鋪機操作手密切配合,邊前進邊卸料,卸料速度與攤鋪速度相協調,避免運輸車撞擊攤鋪機以及將混合料卸在攤鋪機外面,分三次起斗。5、混合料攤鋪1)采用1臺中大DT1800攤鋪機全幅攤鋪,攤鋪機攤鋪參數必須按照試驗段得出的結果進行設置,保證攤鋪速度、夯錘頻率、仰角符合要求。采用兩臺攤鋪機時, 2)攤鋪機就位。具體做法如下:在攤鋪起點,將攤鋪機熨平板升起,按照虛鋪厚度將已加工好的枕木放在下面,放置平衡,滿足虛鋪厚度要求,14、然后落下熨平板,檢查螺旋送料器的運轉情況和傳感器的靈敏度,保證機械能夠正常運轉。3)在攤鋪機前始終保證有23輛運輸車在等候卸料,以保證連續、均勻地攤鋪。卸料時運輸車起斗角度應盡量大些,使混合料整體塌落,以避免卸料時產生離析。攤鋪時,速度要均勻,控制在1.5m/min左右,中途不得變速,攤鋪不停頓、間斷,運料車倒車、卸料盡量連續,不能造成攤鋪停機待料;要保持儲料室內料位穩定,并使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均衡向兩側供料,螺旋布料器的料位略高于螺旋布料器,滿埋螺旋低速輸料,使熨平板擋板前混合料在全寬范圍內保持一致,避免攤鋪層出現離析現象。 4)在鋪料前兩側均設基準線,控制高程。鋪料時,嚴禁人為對鋼絲繩干擾15、,造成攤鋪出的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的忽高忽低,同時采用拉線,隨時檢測下返高度,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與攤鋪機操作手溝通,進行調整,確保攤鋪高程,避免出現波浪式表面。攤鋪過程當中及時檢測松鋪厚度。 5)每臺攤鋪機前要有2人清理履帶前的粒料,每臺攤鋪機后設1名工人對攤鋪后的表面進行檢查,對異常混合料及時換填,并通知前場負責人,便于及時分析異常混合料產生原因,與試驗負責人、拌和負責人溝通解決;對粗細集料離析現象,特別是局部粗集料窩要鏟除,并用篩子篩細混合料填補。 6)攤鋪機操作手應時時觀察混合料的狀態,如發現含水量過小、混合料顏色差異性大(水泥含量小)、拌合不均勻等情況,應立即通知現場技術人員處理。 16、8)運輸車離開時撒在地上的混合料,立即鏟除,避免攤鋪機履帶壓在上面而影響攤鋪面的平整度。攤鋪機后設1人,用6m直尺檢測攤鋪面平整度,超過1.5cm時將高出部分鏟除用木耙處理平整,低的部位,用混合料填補,表層用篩子篩細料,再用木耙處理,確保表面平整、均勻。6、混合料碾壓1)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在攤鋪5080m長度后,壓路機即可在全寬范圍內進行碾壓。碾壓時,驅動輪朝向攤鋪機方向,由路邊向路中、先輕后重、先下部密實后上部密實、低速行駛碾壓的原則,避免出現推移、起皮和漏壓的現象。2)碾壓工藝:28cm水泥穩定碎石壓實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必須嚴格控制。預壓:(穩壓)采用17t雙鋼輪壓路機,外側留30cm17、不碾壓(防止溜肩),壓路機以2.5KM行走速度前進靜壓一遍,振壓一遍,錯半輪碾壓,停機接頭形成45度梯形碾壓一遍,使攤鋪好的混合料經預壓成穩定狀態。復壓:(密實)采用36噸振動壓路機錯半輪碾壓4遍,第一遍前進時靜壓,后退強震,第二遍前進、后退均強震碾壓,碾壓速度為1.5-1.7km/h,然后弱震兩遍,碾壓速度2.0-2.5km/h,37T膠輪壓路機與后三遍振動壓路機交叉碾壓3遍;終壓:采用17t雙鋼輪壓路機碾壓1-2遍收面;碾壓過程當中及時檢測壓實度;45度3)碾壓過程中,可用灌砂法初查壓實度,不合格時,重復再壓(注意檢測壓實時間)。灌砂法采用200型加長型灌砂筒。4)壓路機倒車應自然停車,無18、特殊情況,不許剎車;換擋要輕且平順,不要拉動基層。在第一遍初步穩壓時,倒車后應原路返回,換擋位置應在已壓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壓的一頭換擋倒車位置錯開,要成齒狀,出現個別擁包時,應進行鏟平處理。5)壓路機停車要錯開,相隔間距不小于3m,應停在已碾壓好的路段上。嚴禁壓路機在剛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碾壓宜在水泥初凝前及試驗確定的延遲時間內完成,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同時沒有明顯的輪跡。6)混合料自加水開始至碾壓完畢不宜超過3個小時,不得超過水泥的初凝時間。7、養生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碾壓完成后及時覆蓋土工布灑水進行養生,保證表面濕潤,時間不少于7天,養生期間封閉交通。8、接縫處理在攤鋪碾壓結19、束后,在末端做成斜坡,下次開始鋪前,將斜坡鏟除并檢查已碾壓密實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切成一橫向(與路中線垂直)垂直向下的斷面,然后再攤鋪新的混合料。新舊基層處,攤鋪時攤鋪機緊挨臺階邊緣,防止大料溜邊,減少離析,并配合人工篩細料補平。新舊基層銜接處不宜碾壓,碾壓第一遍時留30cm,第二遍時碾壓到邊,最后采用三輪壓路機碾壓3遍,保證碾壓到邊,不留死角。灌漿:為保證銜接處粘結質量,臺階處進行灌漿處理,所用水泥漿配比為:水泥:水=1:2,攤鋪完未碾壓時灌漿一次,碾壓兩遍后灌漿一次,終壓前視情況補灌。灌漿量標準為:全層滲透、基本不粘輪。9、驗收合格,進行下一步工序。六、實體質量要求1、一般要求(120、)粒料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并應根據當地料源選擇質堅干凈的粒料。(2)水泥用量和礦料級配應按設計控制準確。(3)攤鋪時應注意消除離析現象,尤其是帶狀離析和窩狀離析。(4)混合料應處于最佳含水量狀況下,用重型壓路機碾壓至要求的壓實度。從加水拌合到碾壓終了的時間不應超過3-4h,并應短于水泥的終凝時間。(5)碾壓檢查合格后應立即覆蓋或灑水養生,養生期應符合規范要求。(6)表面平整密實、邊線整齊、無松散、坑洼、軟彈現象,施工接茬平順。2、實測項目水泥穩定類基(底)層檢測標準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基 層底 基 層高速、一級公路其他公路高速、一級公路其他公路1壓實度(%)989721、9795按JTG F80/1-2004附錄B檢查,每200m每車道2處2平整度(mm)8121215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3縱斷高程(mm)+5,-10+5,-15+5,-15+5,-20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4寬度(mm)不小于設計值尺量:每200m測4處5厚度(mm)-8-10-10-12按JTG F80/1-2004附錄H檢查,每200m每車道1處6橫坡(%)0.30.50.30.5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7強度(MPa)符合設計要求符合設計要求按JTG F80/1-2004附錄G檢查8水泥劑量(%)0.50.5每200m每車道一次, 9含水量-1%+2%-1%+2%每小22、時10拌和均勻性無灰條、無粗粒團、色澤均勻、無離析現象隨時觀察11整體性齡期710d時應能取出完整的鉆件齡期710d時應能取出完整的鉆件每車道500m或每一作業段取樣一次七、重點、難點注意事項及保障措施1、混合料拌合質量(含水量、水泥劑量、礦料級配)含水量水穩碎石碾壓的關鍵,當實際含水量W接近最佳含水量(W0)時,壓實度才能保證,當WW0時,水分過大碾壓時容易“彈簧”,且在振動碾壓時,容易將水泥漿集聚在表面。這樣在取芯檢查時,試件下部易出現松散或強度不夠,當WW0,水穩層容易松散,碾壓不密實,造成強度不足。為保證含水量合適,應設專人檢測和水量,并根據氣候情況及時調整拌合含水量。水泥劑量是水泥穩23、定碎石強度是否合格的關鍵,拌合過程當中必須時時檢測,并調整設備性能,保證水泥劑量。為保證水泥劑量,拌合時,水泥劑量宜比設計增加0.5%。每半天進行一次混合料篩分,保證礦料級配準確,級配發生變化時,計算進行調整。2、混合料的離析 為盡可能減少混合料的離析,要求做到以下幾點(1)水穩混合料在攪拌站輸出時,應盡量降低出料高度,成品倉應間歇放料。 (2)成品倉放料口距運料車廂的垂直距離不宜大于0.5m,運料車應及時移動前后位置,分前、后、中三次放料,保證均勻裝料,以降低每次裝料的堆體高度。 (3)運料車輛在運輸過程中,應勻速行駛,起步剎車要平穩,路況差時應慢行,避免強烈的顛簸振動。 (4)運料車輛在向24、攤鋪機受料斗卸料時,應緩慢均勻地提升車廂,切忌速度太快。 (5)攤鋪過程中,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應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應使螺旋布料器均勻地運轉,切忌或快或慢。在攤鋪機后面應設專人消除細集料離析現象,特別應該鏟除局部粗集料“窩”,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補。 (6)人工找平時,應扣鍬布料,切忌揚鍬遠拋,同時,刮爬拖動的次數不大于2次。 (7)攤鋪設備布料螺栓加反向葉片,并調整好角度,防止離析。(8)適當減少攤鋪機收斗次數,盡量不收斗。(9)適當降低熨平板高度。(10)攤鋪機螺旋布料器后加橡膠墊,防止大料向后滾落造成上下離析。3、平整度水穩基層的平整度事關面層施工質量,如果控制不好,一方面會影響面層的平25、整度,另一方面會造成面層的厚度難以控制。為保證水穩層平整度,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水穩基層的下承層必須達到規定的平整度要求后,才能進行水穩基層的攤鋪,若下承層表面是平整度很差的波浪狀,則勢必會反射至基層表面,而造成基層表面的平整度難以控制。 (2)碾壓宜在水泥終凝前及試驗確定的延遲時間內完成,并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同時沒有明顯的輪跡。嚴格按照試驗段確定的方案進行碾壓,防止出現波浪,影響平整度。 (3)人工找平時,應選擇有豐富找平經驗的師傅負責找平,同時要配備6m左右的直尺輔助檢查不平整處。 (4)攤鋪機鋪裝過程中,應保證連續均勻地攤鋪,攤鋪機前方應有運料車輛在等候卸料,否則攤鋪機經常停頓會影26、響平整度。 (5)全部施工工程力爭在水泥初凝時間前完成。碾壓完畢立即做壓實度試驗,若試驗結果達不到標準重新進行碾壓。 (6)嚴格控制好含水率,嚴禁忽大忽小。4、碾壓質量為保證28c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壓實度,壓實機械是關鍵,對壓實設備能力要求較高。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試驗段確定的碾壓組合,配備36t壓路機,保證壓實度。對于新舊基層銜接處,要配備鐵三輪壓路機進行碾壓,保證碾壓到邊,不留死角。與橋涵結構物銜接處不易壓實部位,需配備小型壓實機具進行壓實。八、安全環保、文明施工1、 強化員工安全意識,開展安全標準化工地建設,做到文明施工,在施工生產中始終把安全放到首位。2、現場各種安全警示標牌及各種27、機具的安全操作牌設置齊全明顯。3、人機混合作業應設專人負責指揮,專人指揮卸車,專人指揮卸料,專人指揮碾壓,夜間施工時,必須統一著反光背心,嚴禁出現機械傷害事故。4、施工前對機械操作手進行安全技術交底,防止出現機械事故。5、現場設專職安全員一名,負責現場安全設施的設置及安全檢查。6、高壓線位置必須設置明顯的標識,滿足凈空要求,防止運輸車輛卸車時發生觸電和感應觸電的發生。7、施工產生的廢料必須集中存放處理,防止出現污染。8、石料尤其是石粉必須進行覆蓋,防止揚塵,污染環境。9、灌漿:臺階處灌漿所用水泥漿配比為:水泥:水=1:2,攤鋪完未碾壓時灌漿一次,碾壓兩遍后灌漿一次,終壓前視情況補灌。灌漿量標準為:全層滲透、基本不粘輪。 XX有限公司XX改擴建工程XX項目部 XX年六月編制:王成偉審核:王樹峰批準:李元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