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類施工升降機裝載機等機械設備事故應急預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3743
2024-09-06
19頁
459.49KB
1、起重類、施工升降機、裝載機等機械設備事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 適用范圍32 風險分析與事件分級32.1 風險分析32.2 事件分級53 組織機構及職責53.1 現場應急指揮部63.2 應急救援工作組7(1)現場救援組7(2)后勤保障組7(3)善后處理組7(4)事故調查組84 監測與預警84.1 風險監測84.2 預警信息發布94.3 預警行動104.4 預警調整和結束115 處置程序115.1 信息報告115.1.3 上報的信息必須做到數據源唯一、準確、及時。125.2 啟動響應125.32、 現場救援125.4 擴大響應135.5 響應解除136 處置措施136.1 先期處置136.2 應急處置146.3 后期處置147 預案附件157.1 組織機構成員名單157.1.1 現場應急指揮部157.1.2 應急救援工作組157.2 應急通訊錄167.3 應急物資儲備清單177.4 關鍵路線、標識和圖紙(見下圖)187.4.2 各主要構筑物、辦公室、生活區應急疏散線路圖。187.5 相關應急預案191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X項目部范圍內因機械、設備運轉過程中造成機械事故及傷害的應急救援預案,是項目部總體應急預案的子預案。2 風險分析與事件分級2.1 風險分析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常見的3、機械設備事故種類:(1)起重類機械設備因傾翻、斷臂、折臂、脫軌、碰撞、觸電、重物墜落(脫繩、脫鉤、斷繩、吊鉤斷裂、制動失靈)、擠壓、墜落、惡劣天氣等因素造成的機械、設備損壞和人員傷亡事故。(2)施工升降機因超載、傾覆、脫軌、轎箱墜落、貨物脫落、人員摔傷、刮傷、擠傷、觸電等造成的機械損壞及人員傷亡事故。(3)裝載機、挖掘機、場內運輸車等土方機械作業過程因地基、邊坡等塌陷導致的機械損壞和人員傷亡事故。(4)混凝土泵車、攪拌車、攪拌樓、砂漿攪拌罐等砼機械操作不當造成的機械損壞、人員傷亡事故。(5)各種木工、鋼筋加工機械、金屬加工設備等傳動機械的外漏傳動部分(如齒輪,軸、履帶等)和往復運動部分對人體造4、成機械傷害。(6)焊接、檢測及電氣試驗設備、儀器等其他類型機械、設備因漏電、起火、爆炸、擠壓、惡劣天氣等原因造成的機械損壞和人員傷害事故。(7)機械、設備安拆、檢修保養作業中造成的設備倒塌,人員砸傷、擠傷、墜落等人員傷害事故。根據項目一般事故的種類,對事故具體風險分析見表2.1-1。表2.1-1 項目部機械設備事故風險分析序號風險來源特性危險因素分析嚴重程度影響范圍1機械設備傾翻物理性超負荷作業、基礎沉降、作業區域地基不實、臨邊作業安全距離不足、人員操作不當、大風等惡劣天氣影響等機械設備損傷、人員傷亡機械設備作業區域及周邊區域2機械設備折臂物理性超負荷作業、設備缺陷、銷軸及螺栓等連接件安裝使用5、不當等機械設備損傷、人員傷亡機械設備作業區域及周邊區域3機械設備碰撞物理性交叉作業、無有效防碰撞措施、指揮信號不當、人員操作不當、大風等惡劣天氣影響等機械設備損傷、人員傷亡機械設備作業區域及周邊區域4部件脫落物理性超負荷作業、保養潤滑不到位、設備缺陷、銷軸及螺栓等連接件安裝使用不當等機械設備損傷、人員傷亡機械設備作業區域及周邊區域5機械傷害物理性安全防護裝置失效或人員操作不當引發的人員擠傷、碰傷、砸傷等人員傷亡機械設備作業區域及周邊區域2.2 事件分級表2.2-1 事件分級標準事件分級分級標準一級(特別重大)死亡30人以上,或重傷10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二級(重大)死亡10人以上6、30人以下死亡;或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三級(較大)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重傷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四級(一般)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或重傷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五級(輕微)重傷3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3 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應急組織機構由現場應急指揮部、應急救援工作組構成。現場應急指揮部是負責現場應急處置的決策指揮機構。3.1 現場應急指揮部項目部在應急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成立機械、設備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指揮現場處置工作,領導小7、組成員如下:指 揮 長:項目經理副指揮長: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項目安全總監、項目副經理成 員:工程管理部主任、安全環保部主任、綜合管理部主任、設備物資管理部主任、商務合同部主任、財務資金部主任主要職責:(1)向上級應急領導機構匯報事件及應急救援情況,落實上級應急領導機構的決策部署;(2)決定啟動和終止機械設備事故應急預案;(3)領導、指揮機械設備事故的應急處置、搶救和恢復工作;(4)研究機械設備事故應急處置重大決策和部署等工作。3.2 應急救援工作組在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成立機械設備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組,包括現場救援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理組、事故調查組。(1)現場救援組組 長:項目生產經理8、成 員:工程管理部主任、安全環保部主任、設備物資管理部主任、職工醫院院長、各工區負責人職責:負責制定現場救援方案;負責現場營救傷員,疏散人員,設置警戒區域;負責協助外部救援隊伍、醫療隊伍開展工作。(2)后勤保障組組 長:項目分管物資保障經理成 員:工程管理部主任、綜合辦公室主任、財務資金部主任、設備物資管理部主任職責:負責應急搶險所需物資、設備以及車輛的供應;負責應急用電、通訊、供水;保障應急救援資金。(3)善后處理組組 長:項目書記成 員:綜合管理部主任、商務合同部主任、工區負責人、作業隊伍負責人。職責:負責受傷人員的后續醫療救治;負責核實傷亡人員情況及其親屬的接待、安撫工作;負責傷亡賠償洽9、談以及死亡人員善后工作;負責保險索賠事宜;負責恢復現場辦公、生產等基本功能。(4)事故調查組組 長:項目安全總監成 員:安全環保部主任、工程管理部主任以及其他相關人員。職責:負責保護事故現場,搜集事故資料;負責事故調查,確定事故損失、性質、原因、主要責任人,提出預防措施和處理意見等;配合外部事故調查組。4 監測與預警4.1 風險監測4.1.1 項目部根據2.1機械設備事故風險分析結果,開展以下風險監測工作。表4.1-1 機械設備事故風險監測序號風險來源監測方法監測范圍監測頻次責任部門或人員1機械設備傾覆、折臂、碰撞、部件脫落等垂直度檢測(獨立狀態或附著狀態下最高附著點以上塔身軸線對支承面垂直度10、不得大于4/1000,最高附著點下塔身軸線對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相應高度的2/1000)、機械性能專項檢查(整體框架、限制器、限位器、保險裝置、附著裝置與夾軌器、道基與軌道、電氣安全等)、防碰撞報警器全場機械設備垂直度和性能檢查一月一次,車況檢查每天一次設備物資管理部、機械設備負責人2惡劣自然環境預報檢測、人工檢測(風速儀)相結合施工全場實時監控安全環保部、設備物資管理部、機械設備負責人4.1.2風險監測部門或人員發現風險超出可控范圍應及時向部門負責人報告,部門負責人上報至項目部應急辦公室,應急辦公室上報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4.2 預警信息發布4.2.1 根據風險監測結果,機械設備事故可能11、造成的損失,當出現機械設備傾覆、折臂、碰撞、部件脫落等情況時,應該立即發布。考慮XXX地區極端惡劣天氣對機械設備影響,將天氣對機械設備預警級別分為四級:一般(級)、較重(級)、嚴重(級)、特別嚴重(級),并依次采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加以標示。表4.2.1-1 預警分級序號風險種類一級(紅色)二級(橙色)三級(黃色)四級(藍色)1惡劣自然環境暴雨或臺風紅色預警暴雨或臺風橙色預警暴雨或臺風黃色預警暴雨或臺風藍色預警4.2.2 項目部應急辦公室接到預警信息后,根據監控判斷危險源狀態,研判可能造成的后果,確定預警級別,采用移動電話、固定電話、QQ平臺、微信平臺、短信等方式發布,預警信息包括事件發生12、時間、地點、可能影響的范圍以及應采取的措施等。紅色預警信息應上報上級應急辦公室。4.3 預警行動4.3.1 風險責任單位采取緊急措施消除風險或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并做好如下防范措施: (1)當塔機垂直度超過標準值,基礎可調整的塔機如底座式塔機(FZQ系列),通過對支腿發生沉降的一側加墊調整垂直度;行走式基礎塔機通過對兩側軌道的水平度調整,從而調整垂直度; 預埋混凝土的塔吊通過加扶墻(附著裝置)來進行調整。(2)極端天氣來時,履帶吊停止作業,視周圍條件,將吊車臂桿放倒,關閉發動機,鎖好操作室,人員撤離;龍門吊停止作業,停放在指定的停車位置(該停車位置處有專用防風地錨),夾好夾軌器,并用專用13、鐵鞋加強,將纜風繩與預埋地錨可靠連接,塔吊在大鉤底下設置一塊10t地錨,將大鉤封至地錨上;塔吊將吊鉤起升至高度限位處(防止360回轉過程中吊鉤太低與其他建筑物碰撞),變幅小車按照說明書要求跑至規定幅度位置,打開塔吊機械回轉制動剎車,起重臂隨風向360回轉,不與其他機械或構筑物發生碰撞。塔吊井架應與其附屬建構筑物進行剛性聯接,并用纜風繩加固。根據極端天氣預警情況,對塔吊采取降節處理。 4.3.2 各應急救援工作組接到預警信息后進入待命狀態,做好應急響應準備。4.4 預警調整和結束現場根應急指揮部跟據機械設備事故的變化情況,報請項目應急領導小組同意后,發布調整或解除預警信息通知。5 處置程序5.114、 信息報告5.1.1 項目部發生四級及以上機械設備事故后,項目經理應立即向公司機械設備事故應急辦公室報告,并在1 小時內向事發當地縣級以上安監局、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和行業主管部門報告。5.1.2 信息報送同時,立即啟動專項應急預案,全力實施應急救援。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事故信息。5.1.3 上報的信息必須做到數據源唯一、準確、及時。5.1.4 報告內容:事故發生時間、地點、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已采取的措施等,并根據事態發展和處置情況及時續報動態信息。5.2 啟動響應現場應急指揮部按照各應急救援工作組職責分配任務,調配資源開展救援工作。5.3 現場救援指揮長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制15、定科學的救援方案(通用應急處置措施見表5.3-1),全面領導現場救援工作。各應急救援工作組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按照機械設備事故應急預案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共同開展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表5.3-1 通用應急處置措施序號風險來源處置措施1機械設備傾覆、折臂、碰撞等1.必須立即停止運轉的機械;2.現場人員應當立即采取警戒措施,切斷或隔離機械危險影響區域,防止救援過程中發生次生災害;3.立即采取營救措施,將受傷人員轉移至安全地帶。5.4 擴大響應當發生重大機械倒塌、人員傷亡事故時,由機械設備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請示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調整響應級別,當應急響應級別達到級時,向業主、上級單位上報請16、求救援。5.5 響應解除當機械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危險消除時,由應急指揮部現場驗證,確認隱患消除后,下達應急狀態解除令,解除現場警戒。6 處置措施6.1 先期處置機械設備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立即開展救援工作,第一時間停止正在運轉機械設備、救治傷者,設置警戒區域防止事故擴大。6.2 應急處置6.2.1 現場應急指揮部成立后,各應急救援工作組在指揮長統一指揮下,根據職責與分工,按照現場應急救援方案全面開展應急救援工作。6.2.2 現場救援組根據事故情況,確定警戒區域范圍,維持秩序,控制人員和車輛出入;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并轉移到安全區,必要時組織人員進行疏散。在救援過程中,應及時跟蹤事件進展,做好次17、生災害預防措施,優先保證人員安全,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6.2.3 后勤保障組及時保障藥品、設備、車輛的供應;負責各類應急設備的搶修工作;為救援保證充足的資金支持。6.2.4 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時,要做好與地方政府的對接和協同工作,擴大響應時請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并安排專人接應。6.3 后期處置6.3.1 善后處理組組織受傷人員開展后續醫療救治,核實傷亡人員情況及其親屬的接待、安撫、住宿及日常生活工作,洽談傷亡賠償及善后工作,與保險公司聯絡洽談索賠事宜,組織恢復現場辦公、生活等基本功能。6.3.2 事故調查組保護現場、收集資料,調查事故,提出預防措施和處理意見。組織對事18、故應急處置情況進行總體評估,完成評估報告,并提出改進建議。7 預案附件7.1 組織機構成員名單7.1.1 現場應急指揮部指 揮 長:副指揮長:成 員: 7.1.2 應急救援工作組(1)現場救援組組 長:成 員:(2)后勤保障組組 長:成 員:(3)善后處理組組 長:成 員:(4)事故調查組組 長:成 員:7.2 應急通訊錄表7.2-1 項目部機械設備事故應急人員及聯系方式序號部門職務姓名聯系電話1項目經理室項目經理2安全環保部副主任3設備物資管理部主任24小時值班電話:18表7.2-2 外部救援單位及聯系方式序號單位名稱部門聯系人職務聯系電話1XXX市烏石衛生院2XXX醫院3XXX市公安消防大19、隊4XXX市公安局5XXX市安監局全國特種服務電話火警:119;急救中心:120;天氣預報:12121;森林火警:12119;紅十字會急救臺:999。應急人員及聯系方式發生變化時應及時進行更新。7.3 應急物資儲備清單表7.3-1應急物資儲備清單序號物資、裝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存放地點責任人1對講機SP81810應急倉庫周文剛2擴音器臺1應急倉庫周文剛3千斤頂100T4機械班組趙傳海4挖掘機臺1現場宋振杰5警戒繩Km1三防倉庫曹文耀6手電筒支20應急倉庫周文剛7應急指揮車帕薩特1項目部張文華8應急救援車別克商務1項目部張文華9運輸車20t1機械班組趙傳海其他相關物資見項目總體應急預案。7.4 關鍵路線、標識和圖紙(見下圖)7.4.1 場區平面布置圖,標明現場主要構筑物名稱、應急逃生通道、主要機械設備區域范圍、應急指揮部位置。7.4.2 各主要構筑物、辦公室、生活區應急疏散線路圖。7.5 相關應急預案(1)XXX項目總體應急預案(2)XXX公司機械設備事故應急預案(3)XXXXXX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4)XXX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