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m長高速公路路基過濕路段首件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3784
2024-09-06
10頁
134.14KB
1、156m長高速公路路基過濕路段首件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高速公路工程 工程技術交底表工 程 名 稱路基工程施工時間樁號及部位工程項目過濕路段技術設計要求1、工程概況見施工技術交底2、施工準備見施工技術交底3、施工工藝方法見施工技術交底4、質量控制及檢驗見施工技術交底5、安全措施及要求見安全技術交底質量標準1XX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指南2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3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導線點、水準點閉合情況及其它:導線點、水準點已復測閉合,駐地辦、總監辦已批復2、,成果見附表交 底 人接 收 人技術負責人交底時間過濕路段首件工程施工技術交底一、編制依據1、XX至XX高速公路路橋工程施工招標文件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 1-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 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E40-2007。3、XX至XX高速公路兩階段施工圖設計。4、當地地質、氣候、水文、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特征。5、工地實際情況踏勘、調查資料以及地方材料資源等。6、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相關文件通知。7、結合公司現有機械、設備、施工能力以及施工同類工程的經驗等。二、工程概況本標段設計過濕路段共3處,處理長度共 計2398.5m,主要工3、程量為40cm厚6%水泥土43753.3 m3。過濕路段處理數量表序號起訖樁號填土高度(m)處理長度(m)處理寬度(m)6%水泥土(m3)總量水泥土方1K114+300-K114+3557.663550.98713.745.1668.62K119+500-K122+1706.271943.546.8136390.12300.834089.33K124+700-K125+1203.8642039.58 6649.4420.46229合計2398.5三、首件施工目的及準備工作1、工程首件的目的1)驗證用于施工的配合比設計、混合料含水量、水泥劑量是否滿足設計文件要求。2)確定材料的松鋪系數及一次鋪筑4、的合適厚度。3)確定標準施工方法:水泥土配合比的控制水泥土攤鋪方法和機具水泥土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碾壓的順序、速度和遍數。運輸、撒布水泥、現場拌和、碾壓機械的協調和配合4)確定每一作業段的合適長度。5)確定運輸、撒布水泥、拌和、碾壓等工序的配合方式,以縮短延遲時間。6)確定較為合理、科學、可操作性強的養生方法。2、首件路段選取本次試驗段選取段作為過濕路段首件工程。該段路基長度156.5米,平均填土高度3.86米,處理寬度為39.58米。計劃于27日開工,29日完工。3、機械設備進場情況序號機械名稱規 格數 量狀 況備 注1路拌機1臺良好2裝載機雷沃501臺良好3平地機P5、Y1801臺良好4壓路機山工2201臺良好5灑水車1臺良好6推土機山推SD16L1臺良好7挖掘機大宇225-91輛良好8自卸車2輛良好9水準儀DSZ21輛已標定10全站儀拓普康DS602G1臺已標定4、管理人員安排序號成員人數姓名責任分工1項目經理1負責本合同段施工的組織、協調工作2項目總工1負責本合同段施工的技術工作3技術負責人1負責施工現場的技術指導及監督、問題解決4質檢工程師1負責施工現場工程質量的檢查、監督和管理5安全工程師1負責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的檢查、監督和管理6試驗人員1負責施工現場試驗數據的確定并旁站監督指導7測量人員1負責施工現場坐標放樣及高程測量工作5、施工前期準備水泥土水泥6、采用青龍山P.C32.5級水泥,經檢測:3天抗折強度平均4.2MPa,抗壓22.2Mpa,初凝時間為237min,終凝時間為350min,安定性合格。水泥土配合比采用6%水泥劑量配比進行,用重型擊實試驗法確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結果如下:最佳含水量15.2%,最大干密度1.738 g/cm3 。工地實際采用的水泥劑量比室內試驗確定的劑量增加1.0%進行控制(路拌法)。四、施工方案1、水泥土施工工藝流程圖準備下承層養生碾壓整形加水并濕拌拌和(干拌)擺放和攤鋪水泥整平和輕壓灑水悶料備料、攤鋪土施工放樣接縫和調頭處的處理路拌法施工水泥土施工工藝流程圖2、過濕路段地基處理設計圖3、施工工藝37、.1準備下承層水泥土的下承層表面應平整、堅實,清表壓實后的路基表面檢測指標均符合規范的要求。3.2施工放樣在下承層上恢復中線,每20m 設一樁,并在路肩邊緣外設指示樁。在兩側指示樁上用明顯標記標出水泥土層邊緣的設計高。3.3上土取土場取土前,先將樹木、草皮和雜土清除干凈。裝車時,應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等。在同一土場供土的路段內,由遠到近將土按計算距離卸置于下承層表面。卸土距離應嚴格掌握,避免有的路段土不夠或過多。土在下承層上的堆置時間不應過長。運送土只宜比攤鋪土工序提前1d-2d該段網格擬采用1011m,從中樁向兩邊劃分,用白石灰標出。每個標準網格面積為110m2,自卸汽車(10m3)每網格8、倒三車,非標準網格按實際面積控制填土方量。3.4攤鋪土 攤鋪土應在攤鋪水泥的前一天完成。將土均勻地攤鋪在預定的寬度上,表面力求平整。攤土過程中,應將磚塊、超尺寸顆粒及其他雜物揀除。除灑水車外,嚴禁其他車輛在土層上通行。3.5灑水悶料對已整平的土含水量進行檢測,先在土層上灑水悶料。灑水應均勻,防止出現局部水分過多的現象,悶料時間為一夜。灑水車不在灑水段內停留和調頭。3.6整平和輕壓對攤鋪后的土層整平后,用壓路機靜壓1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密實度。3.7擺放和攤鋪水泥計算材料用量根據水泥土層的寬度、厚度及預定的干密度,計算路段需要的干燥土的數量。根據料場填土的含水量和所用運料車輛的噸位,計算9、水泥劑量,計算每一平方米水泥處治土需要的水泥用量,并確定水泥擺放的縱橫間距。本標段40cm厚度的6%水泥土進行兩層鋪筑, 20cm厚采用2米*2.5米方格,每方格2袋水泥,用人工進行撒布水泥,施工員進行現場監督保證撒布水泥均勻,并及時報驗。灑上白灰方格,按每格2袋來擺放水泥。將水泥當日直接送到攤鋪路段,卸在做標記的地點,并檢查有無遺漏和多余。運水泥的車應有防雨設備。用刮板將水泥均勻攤開,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攤鋪面積相等。水泥攤鋪完后,表面應沒有空白位置,也沒有水泥過分集中的地點。3.8拌和(干拌)采用專用路拌機進行拌和并設專人跟隨路拌機,隨時檢查拌和深度并配合路拌機操作員調整拌和深度。拌和深度應10、達處治層底并侵入下承層5-10mm,以利上下層粘結,拌和兩遍。整個拌和過程應在1小時內完成。3.9加水并濕拌在上述拌和過程結束時,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用噴管式灑水車補充灑水。水車起灑處和另一端調頭處都應超出拌和段2m 以上。灑水車不在正進行拌和以及當天計劃拌和的路段上調頭和停留,以防局部水量過大。灑水后,應再次進行拌和,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勻。路拌機應緊跟在灑水車后面進行拌和,減少水分流失。灑水及拌和過程中,應及時檢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對于中粒土,宜較最佳含水量大0.5%-1.0%。在灑水拌和過程中,配合人工揀出超尺寸顆粒,消除粗細顆粒“窩”以及局部過分潮濕或過分干燥11、之處。混合料拌和均勻后應色澤一致,沒有灰條、灰團和花面,即無明顯粗細集料離析現象,且水分合適和均勻。3.10整形:整個整形過程應在1小時內完成?;旌狭习韬途鶆蚝?,先用履帶車穩壓一遍,再用平地機初步整形。平地機由外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用壓路機將整形面快速靜壓一遍,以暴露潛在的不平整,對于局部低洼處,應用齒耙將其表層5cm 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進行找平。測量人員檢測此時的松鋪高程,確定松鋪系數, 根據實測的松鋪高程,確定縱橫斷面的標高,并設置標記。再用平地機進行整形,之后開始碾壓,在碾壓結束之前,用平地機再終平一次,使其縱向順適,。終平應仔細進行,必須將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掃出路外;對于局部低12、洼之處,不再進行找補。應特別注意接縫必須順適平整。整形過程中,嚴禁任何車輛通行,并保持無明顯的粗細集料離析現象。3.11碾壓:碾壓在水泥初凝前完成。根據路寬、壓路機的輪寬和輪距的不同,制訂的碾壓方案,應使各部分碾壓到的次數盡量相同,路面的兩側應多壓2-3 遍。 整形后,檢測混合料的含水量,當混合料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1%時,應立即用壓路機在結構層全寬內進行碾壓。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邊側向路中心碾壓。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采用1.5-1.7km/h,以后采用2.0-2.5km/h。碾壓方式:先用振動壓路機靜壓一遍,然后用振動式壓路機重振碾壓,從重振碾壓第二遍后檢測壓實度,記錄壓實度達13、到規范要求時的碾壓遍數,最后用振動壓路機靜壓一遍,碾壓完成后達到表面光潔,無輪跡。碾壓時注意慢起動,慢制動,防止出現擁包、起皮。接頭處應將壓路機的后輪超過接縫位置,碾壓過程中試驗人員與技術人員全程旁站。每一輪碾壓輪跡與上一輪跡重疊1/3輪寬,壓實后結構層表面應平整、無輪跡、隆起、裂縫或松散材料。靜壓時,壓路機的主動輪在前方,做到慢起動,空檔停車,起動后起振,停車前停振,避免了急轉彎和急剎車現象。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應保證處治土層表面不受破壞。碾壓過程中,水泥處治土的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過快,應及時補撒少量的水,但嚴禁灑大水碾壓。3.12接縫施工橫縫處理14、:碾壓結束后,兩端用3m直尺檢測平整度,對于平整度最大間隙大于5mm的部位全部劃線人工切除并清掃干凈,為下次施工做好準備。3.13養生碾壓完成后立即進行養生,養生時間7d。養生方法采用覆蓋土工布后灑水養護,整個養生期都使處治土層保持濕潤狀態,養生期間封閉交通。五、質量驗收標準 水泥土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測方法和頻率1壓實度90灌砂法:每1000m2至少檢測2點2縱斷高程(mm)+10,-15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3寬度不小于設計值米尺:每200m測4處4平整度(mm)15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5橫坡(%)0.3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6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六15、質量控制重點1、選擇符合施工要求的水泥本路段水泥土水泥采用P.C32.5級水泥,經檢測:3天抗折強度平均4.2MPa,抗壓22.2Mpa,初凝時間為237min,終凝時間為350min,安定性合格。2、水泥劑量在通常的水泥劑量范圍時,水泥土抗壓強度隨水泥劑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為了減少開裂,應在滿足強度要求的條件下盡量控制水泥用量。為了使拌合均勻,保證路基水泥土的質量,水泥劑量不宜少于6%。3、含水量控制水泥土混合料需要有足夠的水,以滿足水泥水化的需要和壓實的需要。如果壓實時水分少,養生又得不到保證,則水泥土的強度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在施工中對混合料含水量應高出最佳含水量0.5%1%,這樣即可滿足水泥水化需要,也可彌補攤鋪、碾壓過程中水分的損失。4、拌合均勻的控制水泥必須均勻的分布在混合料中,才能充分發揮水泥的作用,否則將出現水泥多的地方出現裂縫,而水泥少的地方強度不夠。5、控制交通、重視養生對已完成的水泥土路段,應及時養生,使水泥在養生的情況下得到充分水化。同時養生使結構處于潮濕狀態,可以減少水泥處治土裂紋。在養生期不開放交通,只準許灑水車控速通行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