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區(qū)建設項目道路及過路管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3833
2024-09-06
12頁
144.05KB
1、廠區(qū)建設項目道路及過路管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廠區(qū)建設項目道路及過路管工程施工技術交底一、工程概況略二、質量交底內容1、模板支設鋼模板的高度應為面板設計厚度,模板長度宜為35m。需設置拉桿時,模板應設拉桿插入孔。每米模板應設置1處支撐固定裝置,見圖1 a)、b)。模板垂直度用墊木楔方法調整。圖1 (槽)鋼模板焊接鋼筋或角鋼固定示意圖a)焊接鋼筋固定支架;b)焊接角鋼固定支架模板的精確度應符合表1規(guī)定。表1 模板(加工矯正)允許偏差施工方式高度偏差(mm)局部變形(mm)垂直邊夾角2、()頂面平整度(mm)側面平整度(mm)縱向變形(mm)小型機具23903233橫向施工縫端模板應按設計規(guī)定的傳力桿直徑和間距設置傳力桿插入孔和定位套管。兩邊緣傳力桿到自由邊距離不宜小于150mm。每米設置1個垂直固定孔套。工作縫端模側立面見圖-2。2、模板拆除及矯正當混凝土抗壓強度不小于8.0MPa方可拆模。當缺乏強度實測數(shù)據(jù)時,邊側模板的允許最早拆模時間宜符合表2的規(guī)定。達不到要求,不能拆除端模時,可空出一塊面板,重新起頭攤鋪,空出的面板待兩端均可拆模后再補做。表2 混凝土路面板的允許最早拆模時間(h)晝夜平均氣溫()-5051015202530道路、普通硅酸鹽水泥3601687248363、302418注:允許最早拆側模時間從混凝土面板精整成形后開始計算。拆模不得損壞板邊、板角和傳力桿、拉桿周圍的混凝土,也不得造成傳力桿和拉桿松動或變形。模板拆卸宜使用專用拔楔工具,嚴禁使用大錘強擊拆卸模板。拆下的模板應將粘附的砂漿清除干凈,并矯正變形或局部損壞。3、 攤鋪、振實與整平攤鋪混凝土拌合物攤鋪前,應對模板的位置及支撐穩(wěn)固情況,傳力桿、拉桿的安設等進行全面檢查。修復破損基層,并灑水潤濕。用厚度標尺板全面檢測板厚與設計值相符,方可開始攤鋪。專人指揮自卸車,盡量準確卸料。人工布料應用鐵鍬反扣,嚴禁拋擲和耬耙。人工攤鋪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應控制在520mm之間,拌合物松鋪系數(shù)宜控制在K=1.14、01.25之間,料偏干,取較高值;反之,取較低值。因故造成1h以上停工或達到2/3初凝時間,致使拌合物無法振實時,應在已鋪筑好的面板端頭設置施工縫,廢棄不能被振實的拌合物。插入式振搗棒振實在待振橫斷面上,每車道路面應使用2根振搗棒,組成橫向振搗棒組,沿橫斷面連續(xù)振搗密實,并應注意路面板底、內部和邊角處不得欠振或漏振。振搗棒在每一處的持續(xù)時間,應以拌合物全面振動液化,表面不再冒氣泡和泛水泥漿為限,不宜過振,也不宜少于30s。振搗棒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500mm;至模板邊緣的距離不宜大于200mm。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傳力桿和拉桿。振搗棒插入深度宜離基層3050mm,振搗棒應輕插慢提,不得猛插快拔5、,嚴禁在拌合物中推行和拖拉振搗棒振搗。振搗時,應輔以人工補料,應隨時檢查振實效果、模板、拉桿、傳力桿和鋼筋網(wǎng)的移位、變形、松動、漏漿等情況,并及時糾正。整平飾面振動棒振實后,應拖動滾杠往返23遍提漿整平。第一遍應短距離緩慢推滾或拖滾,以后應較長距離勻速拖滾,并將水泥漿始終趕在滾杠前方。多余水泥漿應鏟除。拖滾后的表面宜采用葉片式或圓盤式抹面機往返23遍壓實整平飾面。在抹面機完成作業(yè)后,應進行清邊整縫,清除粘漿,修補缺邊、掉角。應使用抹刀將抹面機留下的痕跡抹平,當烈日暴曬或風大時,應加快表面的修整速度,或在防雨篷遮蔭下進行。精平飾面后的面板表面應無抹面印痕,致密均勻,無露骨,平整度應達到規(guī)定要求。6、角隅補強鋼筋發(fā)針狀角隅鋼筋應由2根直徑為1216mm的螺紋鋼筋按/3的夾角焊接制成(為補強銳角角度),其底部應焊接5根支撐腿,安裝位置距板頂不小于50mm,距板邊100mm。4、接縫施工縱縫施工應在振實過程中,從側模預留孔中手工插入拉桿。插入的側向拉桿應牢固,不得松動、碰撞或拔出。若發(fā)現(xiàn)拉桿松脫或漏插,應在橫向相鄰路面攤鋪前,鉆孔重新植入。當發(fā)現(xiàn)拉桿可能被拔出時,宜進行拉桿拔出力(握裹力)檢驗。每天攤鋪結束或攤鋪中斷時間超過30min時,應設置橫向施工縫,其位置宜與脹縫或縮縫重合,確有困難不能重合時,施工縫應采用設螺紋傳力桿的企口縫形式。橫向施工縫應與路中心線垂直。橫向施工縫在縮縫處采用平縫加7、傳力桿型,見圖。在脹縫處其構造與脹縫相同,見圖9.1.4。 圖 橫向施工縫構造示意圖 圖9.1.4 脹縫構造示意圖橫向縮縫施工普通混凝土路面橫向縮縫宜等間距布置。不宜采用斜縫。不得不調整板長時,最大板長不宜大于6.0m;最小板長不宜小于板寬。在中、輕交通的混凝土路面上,橫向縮縫可采用不設傳力桿假縫型,如圖9.1.3a。在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費廣場、鄰近脹縫或路面自由端的3條縮縫應采用假縫加傳力桿型。縮縫傳力桿的施工方法可采用前置鋼筋支架法或傳力桿插入裝置(DBI)法,支架法的構造見圖b)。鋼筋支架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傳力桿應準確定位,攤鋪之前應在基層表面放樣,并用鋼釬錨固,宜使用手持振搗棒振實傳8、力桿高度以下的混凝土,然后機械攤鋪。傳力桿無防粘涂層一側應焊接,有涂料一側應綁扎。用DBI法置入傳力桿時,應在路側縮縫切割位置作標記,保證切縫位于傳力桿中部。a)假縫型 b)假縫加傳力桿型圖 橫向縮縫構造 脹縫設置與施工普通混凝土路面、鋼筋混凝土路面和鋼纖維混凝土路面的脹縫間距視集料的溫度膨脹性大小、當?shù)啬隃夭詈褪┕ぜ竟?jié)綜合確定:高溫施工,可不設脹縫;常溫施工,集料溫縮系數(shù)和年溫差較小時,可不設脹縫;集料溫縮系數(shù)或年溫差較大,路面兩端構造物間距大于等于500m時,宜設一道中間脹縫;低溫施工,路面兩端構造物間距大于等于350m時,宜設一道脹縫。鄰近構造物、平曲線或與其他道路相交處的脹縫應按公路水9、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 D40)的規(guī)定設置。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脹縫應設置脹縫補強鋼筋支架、脹縫板和傳力桿,脹縫構造如圖。鋼筋混凝土和鋼纖維混凝土路面可不設鋼筋支架。脹縫寬2025mm,使用瀝青或塑料薄膜滑動封閉層時,脹縫板及填縫寬度宜加寬到2530mm。傳力桿一半以上長度的表面應涂防粘涂層,端部應戴活動套帽,套帽材料與尺寸應符合3.10.2條第2款的要求。脹縫板應與路中心線垂直,縫壁垂直;縫隙寬度一致;縫中完全不連漿。脹縫應采用前置鋼筋支架法施工,也可采用預留一塊面板,高溫時再鋪封。前置法施工,應預先加工、安裝和固定脹縫鋼筋支架,并在使用手持振搗棒振實脹縫板兩側的混凝土后在攤鋪。宜在混凝土10、未硬化時,剔除脹縫板上部的混凝土,嵌入(2025)mm20mm的木條,整平表面。脹縫應連續(xù)貫通整個路面板寬度。 拉桿、脹縫板、傳力桿及其套帽、滑移端設置精確度應符合的要求。表 拉桿、脹縫板、傳力桿及其套帽、滑移端設置精確度項目允許偏差(mm)測量位置傳力桿端上下左右偏斜偏差10在傳力桿兩端測量傳力桿在板中心上下左右偏差20以面板為基準測量傳力桿30以縫中心線為準拉桿深度偏差及上下左右偏斜偏差10以板厚和桿端為基準測量拉桿端及在板中上下左右偏差20桿兩端和板面測量拉桿沿路面縱向前后偏位30縱向測量脹縫傳力桿套帽長度不小于100mm10以封堵帽端起測縮縫傳力桿滑移端長度大于1/2桿長20以傳力桿長11、度中間起測脹縫板傾斜偏差20以板底為準脹縫板的彎曲和位移偏差10以縫中心線為準注:脹縫板不允許混凝土連漿,必須完全隔斷。 貧混凝土基層、各種混凝土面層、加鋪層、橋面和搭板的縱、橫向縮縫均應采用切縫法施工。切縫作業(y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橫向縮縫橫向縮縫的切縫方式有全部硬切縫、軟硬結合切縫和全部軟切縫三種,切縫方式的選用,應由施工期間該地區(qū)路面攤鋪完畢到切縫時的晝夜溫差確定,宜參照表選用。表 根據(jù)施工氣溫所推薦的切縫方式晝夜溫差*() 切縫方式縮縫切深10最長時間不得超過24h硬切縫1/41/5板厚1015軟硬結合切縫,每隔12條提前軟切縫,其余用硬切縫補切軟切深度不應小于60mm;不足者應硬切補深到112、/3板厚,已斷開的縫不補切15宜全部軟切縫,抗壓強度約為11.5MPa,人可行走。軟切縫不宜超過6h軟切縫深大于等于60mm,未斷開的接縫,應硬切補深到不小于1/4板厚注:*注意降雨后刮風引起路面溫度驟降,面板溫差在表中規(guī)定范圍內,應按表中方法,提早切縫。對分幅攤鋪的路面應在先攤鋪的混凝土板橫縮縫已斷開的部位作標記。在后攤鋪的路面上應對齊已斷開的橫縮縫提前軟切縫。有傳力桿縮縫的切縫深度應為1/31/4板厚,最淺不得小于70mm;無傳力桿縮縫的切縫深度應為1/41/5板厚,最淺不得小于60mm。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及路基高度大于等于10m的高邊坡、軟基及填挖交界路段、橋頭搭板、橋面板的縱向施工縫,13、應在上半部涂滿瀝青,然后硬切縫,并填縫。二級及其以下公路一般路段的縱向施工縫在上半部涂滿瀝青后,可不切縫。對已插入拉桿的縱向假縮縫,切縫深度不應小于1/31/4板厚,最淺切縫深度不應小于70mm,縱、橫縮縫宜同時切縫。縮縫切縫寬度宜控制在46mm,切縫時鋸片晃度不應大于2mm。可先用薄鋸片鋸切到要求深度,再使用68mm厚鋸片或疊合鋸片擴寬填縫槽,填縫槽深度宜為2530mm,寬度宜為710mm。見圖。圖 縮縫切縫、填縫(槽)、墊條細部尺寸在變寬度路面上,宜先切縫劃分板寬。匝道上的縱縫宜避開輪跡位置。橫縫應垂直于每塊面板的中心線。變寬度路面縮縫,允許切割成小轉角的折線,相鄰板的橫向縮縫切口必須對齊14、,允許偏差不得大于5mm。 灌縫混凝土板養(yǎng)生期滿后,應及時灌縫。灌縫技術要求應先采用切縫機清除接縫中夾雜的砂石、凝結的泥漿等,再使用壓力大于等于0.5MPa的壓力水和壓縮空氣徹底清除接縫中的塵土及其他污染物,確保縫壁及內部清潔、干燥。縫壁檢驗以擦不出灰塵為灌縫標準。使用常溫聚氨酯和硅樹脂等填縫料時,應按規(guī)定比例將兩組分材料按1h灌縫量混拌均勻后使用。使用加熱填縫料時應將填縫料加熱至規(guī)定溫度。加熱過程中應將填縫料融化,攪拌均勻,并保溫使用。灌縫的形狀系數(shù)宜控制在2左右,灌縫深度宜為1520mm,最淺不得小于15mm見圖。先擠壓嵌入直徑912mm多孔泡沫塑料背襯條,再灌縫。灌縫頂面熱天應與板面齊平15、;冷天應填為凹液面,中心低于板面12mm。填縫必須飽滿、均勻、厚度一致并連續(xù)貫通,填縫料不得缺失、開裂和滲水。常溫施工式填縫料的養(yǎng)生期,低溫天宜為24h,高溫天宜為12h。加熱施工式填縫料的養(yǎng)生期,低溫天宜為2h,高溫天宜為6h。在灌縫料養(yǎng)生期間應封閉交通。路面脹縫和橋臺隔離縫等應在填縫前,鑿去接縫板頂部嵌入的木條,涂粘結劑后,嵌入脹縫專用多孔橡膠條或灌進適宜的填縫料,當脹縫的寬度不一致或有啃邊、掉角等現(xiàn)象時,必須灌縫。9.2抗滑構造施工 抗滑構造技術要求各交通等級混凝土面層竣工時的表面抗滑技術要求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構造深度應均勻,不損壞構造邊棱,耐磨抗凍,不影響路面和橋面的平整度。 抗滑構造施16、工特重和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采用硬刻槽,凡使用圓盤、葉片式抹面機精平后的混凝土路面、鋼纖維混凝土路面必須采用硬刻槽方式制作抗滑溝槽。可采用等間距刻槽,其幾何尺寸與上款相同;為降低噪音宜采用非等間距刻槽,尺寸宜為:槽深35mm,槽寬3mm,槽間距在1224mm之間隨機調整。路面結冰地區(qū),硬刻槽的形狀宜使用上寬6mm下窄3mm的梯形槽;硬刻槽機重量宜重不宜輕,一次刻槽最小寬度不應小于500mm,硬刻槽時不應掉邊角,亦不得中途抬起或改變方向,并保證硬刻槽到面板邊緣。抗壓強度達到40后可開始硬刻槽,并宜在兩周內完成。硬刻槽后應隨即將路面沖洗干凈,并恢復路面的養(yǎng)生。一般路段可采用橫向槽或縱向槽,在彎道或要17、求減噪的路段宜使用縱向槽。9.3混凝土路面養(yǎng)生 混凝土路面鋪筑完成或軟作抗滑構造完畢后應立即開始養(yǎng)生。機械攤鋪的各種混凝土路面、橋面及搭板宜采用噴灑養(yǎng)生劑同時保濕覆蓋的方式養(yǎng)生。在雨天或養(yǎng)生用水充足的情況下,也可采用覆蓋保濕膜、土工氈、土工布、麻袋、草袋、草簾等灑水濕養(yǎng)生方式,不宜使用圍水養(yǎng)生方式。 混凝土路面采用噴灑養(yǎng)生劑養(yǎng)生時,噴灑應均勻、成膜厚度應足以形成完全密閉水分的薄膜,噴灑后的表面不得有顏色差異。噴灑時間宜在表面混凝土泌水完畢后進行。噴灑高度宜控制在0.51m。使用一級品養(yǎng)生劑時,最小噴灑劑量不得少于0.30kg/m;合格品的最小噴灑劑量不得少于0.35kg/m。不得使用易被雨水沖18、刷掉的和對混凝土強度、表面耐磨性有影響的養(yǎng)生劑。當噴灑一種養(yǎng)生劑達不到90以上有效保水率要求時,可采用兩種養(yǎng)生劑各噴灑一層或噴一層養(yǎng)生劑再加覆蓋的方法。 覆蓋塑料薄膜養(yǎng)生的初始時間,以不壓壞細觀抗滑構造為準。薄膜厚度(韌度)應合適,寬度應大于覆蓋面600mm。兩條薄膜對接時,搭接寬度不應小于400mm,養(yǎng)生期間應始終保持薄膜完整蓋滿。 覆蓋養(yǎng)生宜使用保濕膜、土工氈、土工布、麻袋、草袋、草簾等覆蓋物保濕養(yǎng)生并及時灑水,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潮濕狀態(tài),并由此確定每天的灑水遍數(shù)。晝夜溫差大于10以上的地區(qū)或日平均溫度小于等于5施工的混凝土路面應采取保溫保濕養(yǎng)生措施。 養(yǎng)生時間應根據(jù)混凝土彎拉強度增長19、情況而定,不宜小于設計彎拉強度的80,應特別注重前7d的保濕(溫)養(yǎng)生。一般養(yǎng)生天數(shù)宜為1421d,高溫天不宜少于14d,低溫天不宜少于21d。摻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養(yǎng)生時間不宜少于28d,低溫天應適當延長。 混凝土板養(yǎng)生初期,嚴禁人、畜、車輛通行,在達到設計強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在路面養(yǎng)生期間,平交道口應搭建臨時便橋。面板達到設計彎拉強度后,方可開放交通。10特殊氣候條件下的施工10.1一般規(guī)定混凝土路面鋪筑期間,應收集月、旬、日天氣預報資料,遇有影響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天氣時,應暫停施工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制訂特殊氣候的施工方案。混凝土路面施工如遇下述條件之一者,必須停工:1.現(xiàn)20、場降雨;2.風力大于6級,風速在10.8m/s以上的強風天氣;3.現(xiàn)場氣溫高于40或拌合物攤鋪溫度高于35;4.攤鋪現(xiàn)場連續(xù)5晝夜平均氣溫低于5,夜間最低氣溫低于-3。10.2雨季施工防雨準備1.地勢低洼的攪拌場、水泥倉、備件庫及砂石料堆場,應按匯水面積修建排水溝或預備抽排水設施。攪拌樓的水泥和粉煤灰罐倉頂部通氣口、料斗及不得遇水部位應有防潮、防水覆蓋措施,砂石料堆應防雨覆蓋。2.雨天施工時,在新鋪路面上,應備足防雨篷、帆布和塑料布或薄膜。3.防雨篷支架宜采用可推行的焊接鋼結構,并具有人工飾面拉槽的足夠高度。防雨水沖刷攤鋪中遭遇陣雨時,應立即停止鋪筑混凝土路面,并緊急使用防雨篷、塑料布或塑料薄21、膜等覆蓋尚未硬化的混凝土路面。被陣雨輕微沖刷過的路面,視平整度和抗滑構造破壞情況,采用硬刻槽或先磨平再刻槽的方式處理。對被暴雨沖刷后,路面平整度嚴重劣化或損壞的部位,應盡早鏟除重鋪。降雨后開工前,應及時排除車輛內、攪拌場及砂石料堆場內的積水或淤泥。運輸便道應排除積水,并進行必要的修整。攤鋪前應掃除基層上的積水。10.3風天施工風天應采用風速計在現(xiàn)場定量測風速或觀測自然現(xiàn)象,確定風級,并按表10.3.1的規(guī)定采取防止塑性收縮開裂的措施。表刮風天混凝土路面防止塑性收縮開裂措施風力相應自然現(xiàn)象風速(m/s)防止路面塑性收縮開裂措施1級軟風煙能表示風向,水面有魚鱗波1.5正常施工,噴灑一遍養(yǎng)生劑,原液22、劑量0.30kg/m2級輕風人面有感,樹葉沙沙響,風標轉動,水波顯著1.63.3應加厚噴灑一遍養(yǎng)生劑,劑量0.45kg/m3級微風樹葉和細枝搖晃,旗幟飄動,水面波峰破碎,產(chǎn)生飛沫3.45.6路面攤鋪完成后,立即噴灑第一遍養(yǎng)生劑,拉毛后,再噴灑第二遍養(yǎng)生劑。兩遍劑量共0.60kg/m4級和風吹起塵土和紙片,小樹枝搖動,水波出白浪5.77.9除拉毛前后噴兩遍養(yǎng)生劑外(兩遍劑量共0.60kg/m),還需覆蓋塑料薄膜5級輕勁風有葉小樹開始搖動,大浪明顯,波峰起白沫8.010.7使用抹面機械抹面,加厚噴一遍劑量0.45kg/m的養(yǎng)生劑并覆蓋塑料薄膜或麻袋草袋,使用鋼刷做細觀抗滑構造。無機械抹面措施時,應23、停止施工6級強風大樹枝搖動,電線呼呼響,出現(xiàn)長浪,波峰吹成條紋10.813.8必須停止施工11.3施工質量管理與檢查表 混凝土路面的檢驗項目、方法和頻率項次檢查項目檢驗方法和頻率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他公路1彎拉強度每班留24組試件,日進度500m取2組;500m取3組;1000m取4組,測fcs、fmin、cv每班留23組試件,日進度500m取1組;500m取2組;1000m取3組,測fcs、fmin、cv鉆芯劈裂強度每車道每3km鉆取1個芯樣,硬路肩為1個車道,測平均fcs、fmin、cv、板厚h每車道每3km鉆取1個芯樣,硬路肩為1個車道,測平均fcs、fmin、cv、板厚h2板厚度路面攤24、鋪寬度內每100m左右各2處,連接攤鋪每100m單邊1處,參考芯樣路面攤鋪寬度內每100m左右各1處,連接攤鋪每100m單邊1處,參考芯樣33m直尺平整度每半幅車道100m2處10尺每半幅車道200m2處10尺動態(tài)平整度所有車道連續(xù)檢測所有車道連續(xù)檢測4抗滑構造深度鋪砂法:每幅200m2處鋪砂法:每幅200m1處5相鄰板高差尺測:每200m縱橫縫2條,每條3處尺測:每200m縱橫縫2條,每條2處6連接攤鋪縱縫高差尺測:每200m縱向工作縫,每條3處,每處間隔2m3尺,共9尺尺測:每200m縱向工作縫,每條2處,每處間隔2m3尺,共9尺7接縫順直度20m拉線測:每200m6條20m拉線測:每2025、0m4條8中心平面偏位經(jīng)緯儀:每200m6點經(jīng)緯儀:每200m4點9路面寬度尺測:每200m6處尺測:每200m4處10縱斷高程水準儀:每200m6點水準儀:每200m4點11橫坡度水準儀:每200m6個斷面水準儀:每200m4個斷面12斷板率數(shù)斷板面板塊占總塊數(shù)比例數(shù)斷板面板塊占總塊數(shù)比例13脫皮裂紋露石缺邊掉角量實際面積,并計算與總面積比量實際面積,并計算與總面積比14路緣石順直度和高度20m拉線測:每200m4處20m拉線測:每200m2處15灌縫飽滿度尺測:每200m接縫測6處尺測:每200m接縫測4處16切縫深度尺測:每200m6處尺測:每200m4處17脹縫表面缺陷每條觀察填縫及啃26、邊斷角每條觀察填縫及啃邊斷角18脹縫板連漿每條脹縫板安裝時測量每條脹縫板安裝時測量脹縫板傾斜尺測:每塊脹縫板每條兩側尺測:每塊脹縫板每條兩側脹縫板彎曲和位移尺測:每塊脹縫板每條3處尺測:每塊脹縫板每條3處19傳力桿偏斜鋼筋保護層儀:每車道4根鋼筋保護層儀:每車道3根 混凝土路面除應按表11.3.1規(guī)定的檢查項目和頻率檢測外,其中平整度、彎拉強度和板厚三大關鍵質量指標的自檢要求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用3m直尺檢測平整度作為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檢測項目;用平整度儀檢測動態(tài)平整度作為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交工驗收時工程質量的評定依據(jù)。平整度合格標準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應從攪拌樓生產(chǎn)的拌合物中隨機取樣,并按公路工程27、水泥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JTJ053)規(guī)定的標準方法檢測混凝土路面彎拉強度,檢測頻率宜符合表的規(guī)定。彎拉強度應采用三參數(shù)評價:平均彎拉強度合格值、最小值和統(tǒng)計變異系數(shù)。各級公路彎拉強度合格標準規(guī)定應按附錄A.1進行,統(tǒng)計變異系數(shù)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檢測小梁彎拉強度后的斷塊宜測抗壓強度,作為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參考。應在面層攤鋪前通過基準線或模板嚴格控制板厚,檢驗標準為:行車道橫坡低側面板厚度和厚度平均值兩項指標均應滿足設計厚度允許偏差。同時,板厚統(tǒng)計變異系數(shù)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 在混凝土路面鋪筑過程中,路面各技術指標的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應符合表11.3.3的規(guī)定。表 各級公路混凝土路面鋪筑質量要求項次檢查項目允28、許值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他公路1彎拉強度(MPa)100符合附錄A.1的規(guī)定2板厚度(mm)代表值-5;極值-10,CV值符合設計規(guī)定3平整度(mm)1.22.0IRI(m/km)2.03.23m直尺最大間隙h(mm)3(合格率應90)5(合格率應90)4抗滑構造深度(mm)一般路段0.701.100.500.90特殊路段0.801.200.601.005相鄰板高差(mm)236連接攤鋪縱縫高差(mm)平均值3;極值5平均值5;極值77接縫順直度(mm)108中線平面偏位(mm)209路面寬度(mm)2010縱斷高程(mm)101511橫坡度()0.150.2512斷板率()2413脫皮印痕裂29、紋露石缺邊掉角()2314路緣石順直度和高度(mm)202015灌縫飽滿度(mm)2316切縫深度(mm)505017脹縫表面缺陷不應有不宜有18脹縫板連漿(mm)2030脹縫板傾斜(mm)2025脹縫板彎曲和位移(mm)101519傳力桿偏斜(mm)1013注:路面鉆芯劈裂強度應換算為實際面板彎拉強度進行質量評定; 特殊路段指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立交、平交、變速車道等處;其他公路系指急彎、陡坡、交叉口或集鎮(zhèn)附近。三、安全技術交底內容1一般規(guī)定 應根據(jù)機械化施工特點,做好安全生產(chǎn)工作。施工前,施工單位應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chǎn)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實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度。 路面施工期間應加強施工環(huán)30、保的教育,增強環(huán)保意識,并加強施工現(xiàn)場地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監(jiān)督和檢查。12.2安全生產(chǎn) 施工安全施工過程中,應制訂攪拌樓、發(fā)電(機)站、運輸車、滑模攤鋪機、軌道攤鋪機、瀝青攤鋪機、三輥軸機組等大型機械設備及其輔助機械(具)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并在施工中嚴格執(zhí)行。在攪拌樓的拌和鍋內清理粘結混凝土時,無電視監(jiān)控的攪拌樓必須有兩人以上方可進行,一人清理,一人值守操作臺。有電視監(jiān)控的攪拌樓,必須打開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關閉主電機電源,并在主開關上掛警示紅牌。攪拌樓機械上料時,在鏟斗及拉鏟活動范圍內,人員不得逗留和通過,運輸車輛應鳴笛倒退,并有人指揮和查看車后。施工中,布料機、滑模攤鋪機、軌道攤鋪機、瀝青攤鋪機、三輥31、軸機組、拉毛養(yǎng)生機等機械設備嚴禁非操作人員登機。夜間施工,在布料機、攤鋪機、拉毛養(yǎng)生機上均應有照明設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施工中嚴禁所有機械設備的機手擅離操作臺,嚴禁用手或工具觸碰正在運轉的機件。 交通安全施工現(xiàn)場必須做好交通安全工作。交通繁忙的路口應設立標志,并有專人指揮。夜間施工,路口、模板及基準線樁附近應設置警示燈或反光標志,專人管理燈光照明。攤鋪機械停放在通車道路上,周圍必須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正對行車方向應提前200m引導車輛轉向,夜間應以紅燈示警。 施工機電設備應有專人負責保養(yǎng)、維修和看管,施工現(xiàn)場的機電、電線、電纜應盡量放置在無車輛、人、畜通行部位,確保用電安全。 現(xiàn)場操作人員必須32、按規(guī)定佩戴防護用具。使用有毒、易燃的燃料、填縫料、外加劑、水泥或粉煤灰時,其防毒、防火、防塵等應按有關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 所有施工機械、電力、燃料、動力等操作部位,嚴禁吸煙和有任何明火。攤鋪機、攪拌樓、儲油站、發(fā)電站、配電站等重要施工設備上應配備消防設施,確保防火安全。 停工或夜間必須有專人值班保衛(wèi),嚴防原材料、機械、機具及零件等失竊。12.3施工環(huán)境保護 在攪拌場、生活區(qū)、路面施工段應經(jīng)常清理環(huán)境衛(wèi)生,排除積水,并及時整治運輸?shù)缆泛屯\噲龅兀龅轿拿魇┕ぁ?污染物處理排放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攪拌樓、運輸車輛和攤鋪機的清洗污水不得隨處排放;每臺攪拌樓宜設置清洗污水的沉淀池或凈化設備,車輛應在有污水沉淀或凈化設備的清洗場進行清洗。廢棄的水泥混凝土、基層殘渣和所有機械設備的修理殘渣和油污等廢棄物應分類集中堆放或掩埋。 攪拌場原材料和施工現(xiàn)場臨時堆放的材料均應分類、有序堆放。施工現(xiàn)場的鋼筋、工具、機械設備等應擺放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