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琉璃瓦坡屋面貼瓦項目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3937
2024-09-06
8頁
1.11MB
1、古建筑琉璃瓦坡屋面貼瓦項目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古建筑琉璃瓦坡屋面施工工法一、施工準備 1.材料準備1)采用的瓦材各瓦件樣式按設計要求。瓦件應逐一檢查,對外光應無明顯曲扭、變形、無粘疤、掉釉、顏色有太大差異等缺陷應不允許使用。2)其它材料見表 水泥:P.C 32.5 砂:中砂 建筑顏料:建筑勾縫相配 水泥混合砂漿 銅絲:18#2.基層驗收 1)組織對上一道工序的驗收,清除砼基層表面的殘留隔離劑、砂漿和灰塵等,并對屋面凸出部位和蜂窩等進行處理。2)對30以上坡屋面采用預埋銅絲掛瓦2、條,在基層施工應注意檢查,確保銅絲掛瓦條在間距、位置、數量能滿足要求。3、安排專人對瓦件進行挑選。1)采取手敲、聽聲,尺量、分類堆放等手段對琉璃瓦色澤進行選擇和外行尺寸分類。對于不合格的一律剔除。同一坡面選擇同一色澤瓦,不能摻合使用,以達到整體色澤相協調。2)提前四小時將瓦用清水浸泡,貼前取出涼干,瓦面無水漬方可使用。二、瓦壟定位 1、平面定位-分中、號壟、排瓦當(以歇山屋頂為例) (1)歇山前后坡分中號壟 1)在屋脊部位找出屋頂正中點,此點即為坐中底瓦的中點。 2)兩端從博縫外皮往里返,找出兩個瓦口的位置和第二塊瓦口的中點,這個中點就是邊壟底瓦中。 3)將上述三個中點號在脊部灰背上。 4)將3、這三個中點平移到檐頭連檐上并釘好五個瓦口。 5)在釘好的瓦口間趕排瓦當(圖)。 (2)撒頭分中號壟方法: 1)量出前后坡檐頭邊壟中點至翼角轉角處的距離,按照同樣的距離,向撒頭量出撒頭部位邊壟中。 2)撒頭正中即為撒頭坐中底瓦中。 3)按照這三個中,釘好三個瓦口。 4)在這三個瓦口之間趕排瓦當。 5)將各壟蓋瓦中平移到上端小紅山附近,并在灰背上號出標記。 翼角部分同廡殿翼角作法。 翼角不分中,在前后坡和撒頭釘好的瓦口連檐合角處之間趕排瓦當。應注意前后坡與撒頭相交處的兩個瓦口應比其他瓦口短2/103/10,否則勾頭就壓不住割角滴子瓦當瓦翅。2、 高度定位-邊壟、栓定位線 在每坡兩端邊壟位置拴線、鋪4、灰,各兩趟底瓦、一趟蓋瓦。歇山建筑要同時好排山勾滴。披水排山做法的,要下好披水檐,做好梢壟。兩端的邊壟應平行,囊(瓦壟的曲線)要一致,邊壟囊要隨屋頂囊。在實際操作中,完邊壟后應調垂脊,調完垂脊后再瓦。 以兩端邊壟蓋瓦壟“熊背”為標準,在正脊、中腰和檐頭位置拴三道橫線,作為整個屋頂瓦壟的高度標準。脊上的叫“齊頭線”,中腰的叫“楞線”或“腰線”,檐頭的叫“檐口線”。脊上與檐頭的兩條線又可統稱為上下齊頭線,如果坡長屋大,可以拴三道楞線。 如圖 二三、檐頭勾滴瓦 勾滴即勾頭瓦和滴水瓦(滴子)。檐頭勾頭和滴水瓦要拴兩道線,一道線拴在滴水尖的位置,滴水瓦的高低和出檐均以此為標準。第二道線即沖壟之前拴好的“5、檐口線”,勾頭的高低和出檐均以此為標準。滴子瓦的出檐最多不超過本身長度的一半,一般在6一lOcm之間。勾頭出檐為瓦頭(瓦當)的厚度,就是說,勾頭要緊靠著滴子,勾頭的高低以檐線為準 滴子瓦蚰蜒當。勾頭之下,應放一塊遮心瓦(可以用碎瓦片代替)。遮心瓦的作用是遮擋勾頭里的蓋瓦灰。然后用釘子從勾頭上的圓洞上釘入灰里,釘子上扣釘帽,內用麻刀灰塞嚴。在實際操作中,為防止釘帽損壞,往往最后扣安。為操作方便,檐頭勾滴瓦可隨每壟瓦進行。四、板瓦、筒瓦:1、屋面上瓦,要做到有序有計劃上瓦,前后坡必須對稱上瓦,不允許單坡一次性上瓦,并應合理均勻分布,便于操作,同時在操作中進行第二次審瓦,不準次瓦上屋面使用,確保質量6、。2、底瓦 拴好瓦刀線后,鋪灰(或泥) 底瓦(如圖 四)。如用泥(指摻灰泥) ,還可在鋪泥 (術語稱為“打泥”)后再潑上白灰漿,此做法為”坐漿”。底瓦灰(泥)的厚度一般為4cm。底瓦應窄頭朝下,從下往上依次擺放。底瓦的搭接密度應能做到“三搭頭”,即每三塊瓦中,第一塊與第三塊能做到首尾搭頭。“三搭頭”是指大部分瓦而言,檐頭和靠近脊的部位則應“稀檐頭密脊”。底瓦灰(泥)應飽滿,瓦要擺正,不得偏歪。底瓦壟的高低和直順程度都應以瓦刀線為準。每塊底瓦的“瓦翅”,寬頭的上棱都要貼底瓦壟近瓦刀線。底瓦時還應注意“喝風”與“不合蔓的問題。“不合蔓”是指瓦的弧度不一致造成合縫不嚴,“喝風”是泛指合縫不嚴,既包括7、瓦的不合蔓,也包括由于擺放不當造成的合縫不嚴。在操作中應注意避免由于擺放不當而造成的喝風,對于明顯不合蔓的瓦,應盡量選換。 如圖 四注:底瓦即為板瓦,蓋瓦即為筒瓦。3、背瓦翅 擺好底瓦以后:要將底瓦兩側的灰(泥)順瓦翅用瓦刀末齊,不足之處要用灰(泥)補齊,“背瓦翅”一定要將灰(泥)“背”足、拍實。4、扎縫 “背”完瓦翅后,要在底瓦壟之間的縫隙處(稱作“蚰蜒當”)用大麻刀灰塞嚴塞實,這一過程叫做“扎縫”,扎縫灰應能蓋住兩邊底瓦壟的瓦翅。5、蓋瓦 按楞線到邊壟蓋瓦瓦翅的距離調整好“吊魚”的長短,然后以吊魚為高低標準“開線”。瓦刀線兩端以排好的蓋瓦壟為準。蓋瓦灰應比底瓦灰稍硬,蓋瓦不要緊挨底瓦,它們8、之間的距離叫“睜眼”。睜眼不小于筒瓦高的13。蓋瓦要熊頭朝上,從下往上依次安放,上面的筒瓦應壓住下面筒瓦的熊頭,熊頭上要掛素灰即抹“熊頭灰”(又叫“節子灰”)。熊頭灰應根據琉璃瓦的顏色摻色(黃色琉璃瓦摻紅土粉,其他摻青灰)。熊頭灰一定要抹足擠嚴。蓋瓦壟的高低、直順都要以瓦刀線為準,每塊蓋瓦的瓦翅都應貼近瓦刀線。如果瓦的規格不一致,應特別注意不必每塊都“跟線”,即應“大瓦跟線,小瓦跟中”,否則會出現一側齊、一側不齊的情況。如果不是宮殿式建筑,可用摻灰泥蓋瓦。6 、捉節夾壟 將瓦壟清掃干凈后用小麻刀灰(摻顏色)在筒瓦相接的地方勾抹,然后用夾壟灰(摻色)將睜眼抹平。夾壟應分糙細兩次夾,操作時要用瓦刀9、把灰塞嚴拍實。上口與瓦翅外棱抹平,叫做“背瓦翅”。7、固定瓦片對30以下坡屋面直接采用水泥混合砂漿臥瓦(砂:粘土膏=1:6.83:0.659);對30以上坡屋面除了在基層施工時預埋雙股18#銅絲掛瓦條與瓦件綁扎外,且在瓦底采用水泥混合砂漿臥瓦(水泥:砂:粘土膏=1:6.83:0.659),砂漿要飽滿。最薄處水泥砂漿臥瓦層厚度應20mm。如圖 四 圖 四8、筒瓦中至中的距離應等于正擋溝長度加灰縫寬,灰縫寬最大不超過15mm. 五、裝擋溝瓦:用飽滿砂漿將屋脊瓦滿臥于兩側的主瓦上,在屋脊瓦和主瓦的交接處采用擋溝瓦,將主瓦和屋脊瓦連接,擋溝瓦也要采用飽滿砂漿粘貼,以避免雨水侵入瓦內,同時保證屋面瓦的美10、觀性。在屋面陰角處采用排水溝瓦與主瓦連接,做法同主瓦施工工藝相同。根據施工工序的安排,逐步退式施工至臨時馬道時,將屋脊封頭用飽滿砂漿粘貼至屋脊交接處。六、裝屋脊瓦當主瓦施工到屋脊處時,斜脊由斜脊封頭瓦開始,斜脊瓦自下向上搭接鋪至正脊,在用脊瓦鋪正屋脊,正屋脊由大封頭瓦開始,用脊瓦搭接鋪至末端以小封頭瓦收口。所有脊瓦安裝必須拉線鋪設,鋪設時砂漿應飽滿,勾縫平順,隨裝隨抹干凈,保持瓦面整潔。七、勾縫:清掃干凈屋脊,用摻有同蓋瓦相同顏色的麻刀灰等在相接的地方勾抹緊密。要及時將瓦面擦抹潔凈,防止灰漿污染釉面。八、屋面琉璃瓦施工完畢后,清潔瓦面的灰漿,每天在完工部分安裝瓦件及最后的工序后,要用干凈的棉紗11、將瓦面清理干凈,以保持瓦的清潔及亮度。-劍把 -背獸 -戧脊獸后 -戧獸 -戧脊獸后 -各樣走獸 -仙人騎鳳 -遮朽瓦 -套獸 -池水 -瓦條 -獸座 -垂獸 -擋溝 -正脊 -正吻圖 三九.質量控制1) 琉璃瓦屋面施工質量應符合古建筑修建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70-96的要求。2) 把好材料質量關。擇優采購,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對琉璃瓦要抽樣進行檢驗,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3) 屋脊高度必須充分保證,不足部分用砼加高(高度應考慮板瓦、筒瓦、擋溝瓦的高度及屋面坡勢順暢)。4)鋪貼和勾縫時,必須擦凈瓦表面污物,以保證與四周瓦色澤干凈一致。5)實行“樣板制”。首先鑲貼一面琉璃瓦“樣板件”,請設12、計、建設單位共同對材料選擇、操作工藝、技術要求、觀感效果等各方面提出改進建議,從而補充修訂措施后,再引進大面積鑲貼。6) 施工允許偏差應符合表一的規定表一 施工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粘背層厚+10, -20用尺量檢查板瓦灰厚30mm10用尺量檢查睜眼高度5樣以上高40mm+10,-5用尺量檢查6-7樣以上高30mm8-9樣以上高20mm擋溝灰縫8mm+7, -4用尺量檢查瓦壟順直度8拉2m線用尺量檢查走水當均勻度4樣以上16用尺量檢查相鄰三壟瓦及每壟上下部5-6樣以上127-9樣以上10瓦面平整度檐頭5用2m靠尺橫搭于瓦壟上面,檢查一點中腰5中腰5正脊、圍脊、博脊平直度3m以內153m13、以內拉通線,3m以外拉5m通線,用尺量檢查3m以外20垂脊、戧脊、直順度2m以內103m以內拉通線,3m以外拉5m通線,用尺量檢查2m以外15滴水瓦出檐直順度5拉3m線用尺量檢查十、質量保證措施1)屋面上瓦,要做到有序有計劃上瓦,前后坡必須對稱上瓦,不允許單坡一次性上瓦,并應合理均勻分布,便于操作,同時在操作中應進行第二次選瓦,不準次瓦上屋面使用。2)在沿口處要拴上下雙線,即滴水瓦線和勾頭瓦線,要嚴格控制順直度及平整度,板瓦亦要拴線,嚴格控制囊勢的順暢度,筒瓦的壟背應拴上壟上的齊頭線、中腰段的腰線。以上各線均是控制瓦壟的標準線,是避免出現“跑壟、跳壟、滾壟及過水不坐中、睜眼兩側高低不一致”等通病的有效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