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大廈樓層建筑項目測量工程施工方案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3990
2024-09-06
16頁
1.43MB
1、商住大廈樓層建筑項目測量工程施工方案技術交底1. 主要編制依據l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l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01-21-95);l 城市測量規范(CJJ8-99);l 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01-51-2003);l XX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提供XXXX大廈建筑及結構圖紙及建筑技術說明書;2. 工程概況1.1 建筑設計概況建筑占地面積13021m2建筑面積150407.72m2建筑用途辦公、商業兩用地下層數4層地上層數31層裙房層數5層0.00標高40.17m建筑高度140.497基底標高-24.55m最大基坑深度26.65m標準層層高3960mm標準層面積1720m2、2主樓外墻玻璃幕墻裙房外墻石材幕墻功能分區B3-B4層:停車場;B2層:設備層;B1-F5:商場;F6-F29:辦公室;F30-F31:設備層1.2 結構設計概況地下水位標高-15.5m,無腐蝕性地下防水做法美國Grace公司preprufe-300R preprufe-160R自粘性防水卷材基坑支護土釘及地下連續墻+錨桿支護基礎形式2.8m、2.5m、1.2m厚全現澆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地下結構形式全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地上結構形式全現澆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剪力墻外框架鋼結構裙房結構全鋼框架結構建筑耐火等級一級人防等級6級抗震等級設防烈度一級抗震,8度設防抗震措施主樓和裙房之間從0.00開始設置兩道3、防震縫。不均勻沉降措施在地下室設置兩條永久性后澆帶,主體結構完成后再澆注混凝土。3. 0.000以下施工測量3.1 軸線控制樁的校測l 在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月復測一次,防止樁位發生位移,影響工程施測的精度。l 復測儀器使用測量精度2級、測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儀。3.2 平面測量放樣3.2.1. 基礎底板及地下各層底板混凝土澆筑并達到一定強度后,根據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軸線樁位布置圖),將J2經緯儀架設在控制樁上,反復對中、整平后、后視同軸對面方向樁(軸線標志),將控制軸線投測到作業面上。然后以控制軸線為基準,以設計圖紙為依據,放樣出其他軸線和墻柱邊線、門窗洞口線等細部線。4、軸線樁布置圖3.2.2. 平面測量放樣示例:3.2.3. 每一層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測量放線完畢,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填寫樓層平面放線記錄表和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報監理驗線;驗線合格填寫中間交接檢查記錄移交給下道工序施工。3.2.4. 驗線時允許誤差主軸線間距允許誤差(mm)L 30m530mL 60m10 60m90m20 3.2.5. 支立模板時的測量控制l 中心線及標高的測設:根據控制軸線用鋼尺將中心線或借線測設在靠近墻體的結構平面上,并在立筋上抄測出樓層建筑+500mm或+1000mm標高線,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l 模板垂直度檢測:模板支好后,利用吊線墜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過檢查5、線墜與軸線間距離,來校核模板的位置。所有豎向構件平面位置控制線共放三道線,即軸線、構件邊線、離邊線200mm的控制線。3.3 0.00以下結構施工中的標高控制l 高程控制點的聯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l 基坑標高基準點的引測。引測方法:懸吊鋼尺法。以現場高程控制點為依據,采用S3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往基坑測設附合水準路線,將高程引測到基坑施工面上。標高基準點用紅油漆標注在基坑側面上,并標明數據。l 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是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采用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進行。施工標高點測設在墻、柱立筋上,并用6、紅油漆作好標記。l 標高豎向傳遞允許誤差如下表所示:高度H允許偏差(mm)每層3 H30m530mH 60m1060mH90m1590mH120m203.4 地腳螺栓埋設測量校正3.4.1 螺栓平面位置測設l 鋼柱地腳螺栓埋設根據XX市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 01-21-95)中附錄T“鋼結構地腳螺栓安裝測量方法”進行。在螺栓頂端臨時安裝定位鋼板,與預埋鋼板平行并與螺栓垂直。利用架設在柱縱、橫軸線上的兩臺J2經緯儀垂直交會調整螺栓就位。定位鋼板上的縱、橫軸線允許誤差為.mm。在灌注基礎混凝土初凝前進行檢查調正縱、橫軸線與設計位置的允許誤差為0.3mm。l 混凝土凝固后放樣出地腳螺栓十字中7、心線,并彈出墨線,同時測量螺栓偏差,填寫螺栓埋設平面偏差資料。3.4.2 螺栓標高控制l 校正螺栓平面位置的同時,以基坑標高基準點為依據,采用S3水準儀抄測螺栓標高并指揮安裝人員進行校正。l 混凝土凝固后,用用S3水準儀測出螺栓標高,計算出螺栓埋設標高偏差,填寫螺栓埋設標高偏差記錄。3.5 汽車坡道放樣l 利用CAD制圖標注功能標注出坡道圓弧與臨近軸線的尺寸關系,根據標注尺寸放樣出幾條圓弧弦,再進一步根據弦長方樣坡道圓弧。l 坡道標高控制:使用S3水準儀將樓層控制標高引測到坡道圓弧墻上,控制坡道標高4. 0.00以上施工測量4.1 平面控制測量l 本工程0.00以上的軸線測量采用內控點豎向投測8、法,儀器配置采用精度較高的激光鉛直儀。4.1.1平面控制網的布設l 內控點布設平面內控點的布設,要根據施工流水段的劃分進行布設,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設3個點。由于本工程屬高層建筑,因此內控點在首層和11層各布設一次。本工程測量內控點共布置22個,組成內控軸線網,內控點布置圖詳見下圖。內控點布置圖l 埋件的埋設內控點所在首層、11層樓板相應位置上預先埋設鐵件并與樓板鋼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層施工澆筑混凝土頂板時,在垂直對應控制點位置上預留出f150mm孔洞,以便軸線向上投測。l 預埋件作法預埋鐵件由1001008mm厚鋼板制作而成,在鋼板下面焊接F12鋼筋,且與底板焊接澆筑。預埋件示意圖如下l 控制點9、的測設待預埋件埋設完畢結構混凝土凝固后,將內控點所在縱橫軸線分別投測到預埋鐵件上,并用TOPCON601全站儀進行角度、距離校核,精度合格后用手鉆在預埋件軸線交點鉆出0.5mm小孔,在小孔中嵌入0.5mm銅絲用小錘砸平,作為軸線豎向投測依據。內控網的精度不低于軸線控制網的精度。內控點樣式如下:l 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機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徑的同心圓及正交坐標線組成。接收靶示意圖如下:4.1.2內控點豎向投測l 儀器簡介在進行內控點的豎向傳遞時,采用儀器為瑞士徠卡儀器公司的LeicaZL型激光鉛直儀。該儀器精度高,向上投測精度1/200000。在我公司承建的上海10、國際金融中心工程鋼結構的施工測量工作中采用該儀器進行內控點的豎向投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LeicaZL型激光鉛直儀l 內控點豎向投測在內控點上架設好激光鉛直儀,打開電源發射激光,在鉛直儀度盤0、90、180、270四個位置向上投測,作業層測量人員用激光接收靶接收并取四點中點作為軸線控制點。如下圖所示:4.1.3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項 目允許誤差(mm)每 層3高度(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204.1.4作業層軸線、細部線放樣l 軸線控制點投測到施工層后,將經緯儀分別置于各點上,檢查縱、橫方向夾角是否為90,然后用檢定過的50M鋼尺校測各個相鄰兩點間距,以確定11、控制點是否投測正確。控制點校核無誤后方可依據控制點與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軸線。軸線測放完畢并自檢合格后,以軸線為依據,依圖紙設計尺寸放樣出墻、柱邊線、門窗洞口線等細部線。作業層放線示意圖:l 斜邊柱折線測量:使用計算機中CAD制圖里的標注功能標注出每一條折線借一米線與主控制軸延長線交點的角度和距離值,在交點架設J2經緯儀配合鋼尺量距放樣出各條折線借一米線。見下圖。4.2 核心筒爬模施工測量控制4.2.1 標高控制l 爬模施工前用檢定合格的鋼尺從下一施工層標高控制線(建筑+0。500m)豎直量測至核心筒四角的豎向鋼筋上,統一為本施工層建筑+1.000m,作為測量門窗口和頂板支模高度的依據。l 每12、一次爬模滑升高于施工層1米左右時,測量人員及時將本層建筑+0。500m標高從首層標高基準線引測到本施工層的墻體側立面上,并彈出墨線,用紅油漆做好標記。作為下一步滑升高度控制。標高控制線如下圖:4.2.2 垂直度控制l 核心筒垂直度測量控制布設12個控制點,東西塔樓各6個點,控制點布設在地下三層,控制點布置圖見下圖(3、4、5、6用來控制十七層頂板以上層的施工測量),要求精度達到1/10000以上,超過限差應及時用校正螺桿進行調直。核心筒測量控制點布置圖l 控制點投測采用徠卡 ZL激光鉛直儀將控制點投測在作業層的操作平臺上,并進行角度和距離校核,校核無誤后作為核心筒垂直度測量控制的基準線。l 模13、板垂直度控制爬模施工時,以投測在操作平臺上的基準控制線為依據,吊1kg線墜量尺檢查模板上口位置是否在設計位置并進行調整,直至模板符合要求后合模并固定。檢查模板垂直度校正如下圖所示:滑模過程中,及時檢測、記錄結構豎直、扭轉與截面尺寸等偏差數值,作為模板糾偏依據;每滑升1m高度檢測、記錄一次。4.3 高程的傳遞l 首先從高程控制點將高程引測到首層核心筒四角混凝土墻外立面,校核合格后作為0.00以上的標高基準線,彈出墨線,用紅油漆標明高程數據。l 標高的豎向傳遞,用鋼尺從首層標高基準線豎直量取。鋼尺需加拉力、尺長、溫度三差改正。標高傳遞如下圖所示:l 施工層抄平之前,應先校測首層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14、,當較差小于3mm時,取其平均高程引測水平線。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施工層抄平示意圖:l 標高豎向傳遞的允許誤差如下表:項 目允許誤差(mm)每 層3高度(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205. 鋼柱測量校正5.1 鋼柱安裝測量校正l 鋼柱安裝時,在施工層縱、橫軸線控制線上架設兩臺經緯儀分別后視各自方向控制點,經緯儀操作人員觀測柱頂的小鋼尺,測出鋼柱偏差并指揮鋼結構施工人員糾正至允許值。5.2 鋼柱柱頂偏移數據檢測l 鋼柱校正好焊接完畢后,測量人員用鋼尺量測出柱頂偏移數據,提供給鋼柱安裝人員作為下節柱安裝預控數據;l 10m高鋼柱,鉛垂度允15、許偏差為5mm。建筑總高(H)的鉛垂度允許誤差為3H/10000且不大于下表所示:高度(H)允許誤差(mm)30mH60m1060mH90m1590mH120m20120mH150m25150mH305.3 鋼柱標高控制l 以鋼柱所在平面層高程基準點為依據,采用S3水準儀測出鋼柱柱底標高,計算出鋼柱標高偏差值,并指揮校正。5.4 外側斜角鋼柱安裝測量l 本工程主樓周圍的外側工字型鋼柱斷面均與工程橫、縱控制軸線間呈數值不等的角度,這給安裝測量工作帶來一定困難。為保證鋼柱就位不發生扭轉,必須在與鋼柱工字斷面平行、垂直兩個方向對鋼柱進行校正才能保證安裝的精度要求。l 斜角鋼柱安裝時,在壓型鋼板面上根16、據控制軸線放樣斜線借一米控制線及與斜線垂直的一米控制線,然后分別在一米線上距離鋼柱較遠位置架設兩臺經緯儀,后視好后從柱斷面平行、垂直兩個方向指揮校正鋼柱的垂直度。6. 測量技術資料編制、管理本工程的測量技術資料編制、管理依據建筑安裝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 01-51-2003)進行,提供的測量資料包括:l 施工測量報驗表(表B2-2)l 工程定位測量記錄(表C3-1)l 基槽驗線記錄(表C3-2)l 樓層平面放線記錄(C3-3)l 樓層標高抄測記錄(C3-4)l 建筑物垂直度、標高抄測記錄(C3-5)l 地腳螺栓校正記錄l 鋼柱測量校正記錄l 業主或監理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7. 人員組織及設備17、配置7.1 人員組織根據本工程測量放線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本工程測量放線工作共安排6人,具體安排如下:l 測放部長1名,負責工作安排,設備管理,現場安全管理;測放部長應具有工程師以上職稱;l 測量責任師1名,負責工作質量,工作進度,技術方案實施;測量責任師應具有工程師以上職稱;l 測量放線工4名,負責具體操作;在本工程測量放線操作的人員須從事測量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測量放線崗位證書;7.2 設備配置 編號設備名稱精度指標數量用途1Topcon-601全站儀2mm+2ppm1臺前期工程控制定位2TDJ2E電子經緯儀22臺施工放樣、鋼柱校正3S3水準儀2mm2臺標高控制450m鋼尺1mm1把施工放18、樣5Leica激光鉛垂儀1/2000001臺內控點豎向傳遞6對講機 -2部通訊聯絡8. 質量控制8.1 質量過程控制l 測放部長或測量責任師要根據施工進度和測量方案要求,安排現場測量放線工作,并作好施工測量日志。l 現場使用的測量儀器設備應根據測量儀器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定期檢定、維護和保養;一年檢定一次,半年抽檢一次同時作好記錄,日常使用過程中設專人負責維護、保養,發現問題后立即將儀器設備送檢。l 本工程的測量放線工作必須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 01-21-95)的精度要求。l 測量放線作業過程中,要嚴格執行“三檢制”自檢:作業人員在每次測量放線完成后立即進行自檢,自檢中發現不合19、格項立即進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檢記錄。互檢:由施工負責人或質量檢查員組織進行質量檢查,發現不合格項立即改正至合格,填寫施工檢查記錄簽字。交接檢:由施工負責人或質量檢查員組織進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給下道工序,交接雙方、見證方三方在交接記錄上簽字,并注明日期。8.2 質量保證體系 測量方案的編制 測量方案審核、審批 技術交底 測放部測量放線 自 檢 不合格 合格 互 檢 不合格 合格 交 接 檢 不合格 合格 監理公司驗線 不合格 合格 進入下一道工序9. 安全文明施工l 測量人員處在有可能墜落的區域處應佩帶好安全帶,并掛在有效及可靠處。l 投測點位時拆除的防護網及護攔應及時恢復。l 設置控制點位標識時不得破壞結構及其他設備,必要時另設可靠的標識物。l 現場控制樁應設必要的圍護,堆放物料不得阻礙視線,如阻礙應及時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