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指揮調度中心主體工程防臺技術交底(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084073
2024-09-05
8頁
57.04KB
1、 項目管理表格分項工程技術交底卡表格編號CSCEC-PM-0803項目名稱及編碼移動指揮調度中心一期主體工程第 頁共 8 頁樓棟號/分項工程名稱防臺風工程量/分包公司/負責人交底內容一、防臺風應急組織機構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表職務姓名電話職務姓名電話指揮長高振洲搶險小組董文進副指揮長李松孫錫生組長田衛國李毅馮剛后勤保障組李大鵬趙貴榮尹燕鵬副組長金佰萱張多強稅遠明氣象信息組洪輝觀測小組王冬冬陳浩丁周文工人管理組項目部全體員工衛生醫療組徐麗劉友松二、防臺物資準備序號材料、設備名稱單位數量現在何處備注1電焊機臺3項目部2水 泵臺10項目部3汽車、運輸車輛10外聯4汽車吊輛1外聯5手提切割機臺1外聯6鐵鍬2、把20項目部7編織袋個300項目部9對講機部10項目部10鋼絲網張50外聯11各種膠帶、清洗劑、透明膠及備用品份50項目部12雨衣、雨鞋、手套、電筒、鉛絲(8#、18#)、元釘、鋼管、扣件、老虎鉗、消防斧、防雨布、電箱等三、臺風來臨前項目部應做好以下防護措施1、臺風來臨前立即停止空中吊裝作業,起重吊裝設備應停止生產性作業,全面投入防范運作。2、對現場所有臨時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加固。加工棚、臨時設施等必須進行加固措施,并關閉所有電力裝置,防止造成意外。3、現場在施樓層的工人必須在臺風來臨前全部有序拆離。4、對所有辦公室內的一些重要文件、資料進行整理或轉移,防止因臺風意外造成遺失或損壞,并將辦公室3、里的電源關閉,防止電源插座浸水漏電造成意外。5、清理現場所有物資設備及施工垃圾,特別是碎磚石、鐵塊、鐵片、鋼筋頭、木方、模板等雜物,防治被風卷起砸傷人和物。 6、對所有施工平臺、腳手架進行檢查和加固,施工平臺及腳手架上禁止堆放材料,腳手板要進行加固處理,防止被風卷起傷人。解除爬模架體支模體系上的安全密目網,減小風壓;用抗風拉桿和攬風繩將爬模架體與主體結構進行拉結。布料機高度降到最低高度,收起大臂,并用鋼絲繩將布料機與主體結構拉結加固。7、對基坑臨邊及建筑物臨邊的材料和建筑垃圾進行搬運和清理(包括:核心筒臨邊、桁架樓承板臨邊、爬模體系上等),防止墜落傷人。8、檢查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線路、用電設備,4、將容易造成損壞的器具提前進行保護及加固處理。9、塔吊防臺風措施:(1)、施工現場的塔機,當風力大于6級時,停止一切吊裝作業,包括塔機的頂升作業。(2)、每年的610月份是海南地區臺風多發季節,塔機司機須具有預防和處理瞬間突發性強陣風的心理素質和基本知識,面對險情沉著應對,及時卸荷,將吊鉤升至最高處,切斷電源。(3)、時刻關注當地氣象情況,當預報風力大于6級時,塔機除停止工作、切斷電源外,還須檢查塔身、附墻桿、機構、電氣箱、燈具等是否連接牢固,有問題應及時處理。將吊鉤升到最高處,吊臂應能隨風轉動,回轉范圍內不得有障礙。(4) 、各道附墻的間距及最上道附墻桿以上的塔身懸臂高度不得(嚴禁)超過說明書5、規定的范圍。(5) 、塔機生產單位應在產品說明書里增加塔機抗強臺風的具體細則,指導和幫助塔機施工單位落實抗臺風措施。(6)、及時收集氣象信息,應落實責任加強監督,把臺風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最小。10、臺風季節鋼結構施工注意事項(1)、對已安裝到位但沒有進行栓或焊接的鋼梁、鋼柱應采取臨時電焊和增拉纜風繩等加固措施。(2) 、尚在裝配階段的鋼梁,所有臨時螺栓必須滿足30%的穿栓要求且均應擰緊,大截面的鋼梁栓接部位的預穿螺栓必須按30%全數擰緊。(3)、對正在安裝過程中大面積的胎架或高支撐體系結構采取增拉纜風、焊接臨時加固支撐等措施,確保穩固牢靠。(4)、臨時擺放在樓層上的鋼梁應在臺風來臨前吊回地面6、堆場擺放穩當,如來不及吊至地面的構件應采用鋼絲繩加導鏈與已安鋼構牢固扣綁。(5)、張掛在各種臨時結構、胎架、支撐體系或結構上的橫幅、標語等各種兜風設施要全數拆除。(6) 、臺風來臨前樓層上的各種氣瓶應及時回收吊到地面,當不能回送到地面時應將氣籠采用鋼絲索(無油)加導鏈方式牢固地定位在已完成連結的結構柱、梁上,并將氣籠內的氣瓶用鐵絲綁扎牢固。(7) 全面清理樓層梁面、通道、各種平臺等部位的鐵塊、防風布、石棉布、木板等物資,防止被大風刮落造成意外。(8) 將已鋪好的壓型鋼板用點焊固定,所有邊角余料及時清理下樓層,對整塊、整捆的壓型鋼板要成堆碼放,兩端采用導鏈與已安鋼梁鎖緊。(9) 樓層上零散擺放的7、腳手板要收集成堆用鋼管搭成約束框架固定在已安鋼梁上。所有安防通道上的腳手板兩端均用鐵絲綁扎固定在鋼梁上,各種操作架內的腳手板兩端均用鐵絲綁扎在操作架鋼管上。操作架側面的踢腳板和封閉操作架底部的木板應用鐵絲和釘子加以固定。(10) 擺放在樓層上的鋼管要收集成堆,并用鋼管搭成約束框架固定在已安鋼梁上。(11) 現場的施工、材料(如電焊條、螺栓、皮管等)應收回機房內,施工廢料清理并回收到廢料堆內,來不及清理下樓層的應裝入專用垃圾箱,垃圾箱應用導鏈與已安鋼梁鎖緊,箱口用安全網履蓋,并綁扎牢固。(12) 擺放在樓層或綁扎在操作架上的防風布要及時回收到工具箱或機房內。(13) 樓層上的電焊機房、屯料平臺和8、各種工具箱應采取兩端用導鏈與已安鋼梁鎖緊的加固措施,并負責任地關閉所有電力裝置閘閥,包括一次柜電閘。(14) 置于高處的配電箱、照明燈回收到機電設備工具房內,并關閉所有電源,采用專用扎帶(全塑)將電源線綁扎穩固。(15) 其它小型設備(如電焊機等)撤回機房。實不能及時吊回地面時,應立即采用鋼絲索、千斤繩繞綁在已完成連接的鋼柱、梁上,高端應采用纜索約束。(16) 將鋼結構安裝的外挑網全數收攏,并綁扎牢固。(17) 防火涂料施工區外圍封閉樓層用的綠網應全部加密綁扎或收集到避風位置,所有移動操作架應移到樓層避風一側,用鋼管將操作架與操作架之間連成整體,并將各操作架的自鎖裝置鎖緊。11、原則上“誰施工9、誰負責安全”實施防臺風應急措施,直接責任人為班長、工長。12、對相關機械設備加固檢測,如爬模、塔吊及水電設備等一些高危設備。13、臺風來臨前,對現場的排水工作進行檢查,并配備足夠的水泵。對于現場的配電箱應依次進行檢查,防止在臺風來臨時配電箱被吹開進水。14、對于處于低洼的配電箱、設備應進行移位,將其移動到較高的地方,如不能移位應在其周圍配備專門的水泵,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被淹。四、臺風天氣來臨時的應急措施1、項目防臺風應急指揮小組設在項目經理辦公室,所有應急小組成員應自覺地聚集到指揮部候命,應急小組正、副組長宜堅守崗位,遇有緊急情況需搶險的,要及時分析情況,并第一時間向分公司應急指揮部反映,10、并采取可靠措施或在上級部門的指令下指揮搶險。2、防臺風應急小組全體成員手機全部開通,保證24小時聯絡。3、防臺風應急搶險隊必須戴好安全帽、安全帶、風雨衣及專用鋼絲鉗(系繩),板手(系繩)、手電筒等應急工具在指定地點候命。4、當遇到險情會傷及其它人員或財產安全的情況時,應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組織受困人員的撤離和財產的安全轉移。五、由于臺風襲擊造成人員傷害時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生傷亡事故后,負傷者或最先發現事故的人,應立即報告項目部負責人。項目經理在接到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報告后,應按規定在第一時間內向公司或地方部門報告。2、預案的啟動項目負責人和有關人員接到報警后,立即啟動項目應急預11、案,通知項目指揮小組成員及義務救援隊迅速趕往事故現場,指揮搶救受傷人員,嚴重者應盡快送到醫院搶救,對現場的安全狀況作出快速反映,在保護現場的前提下,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并對事故大小迅速作出判斷,如果是三級及三級以上重大事故,則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成立指揮領導小組,指派有關人員趕到事故現場,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組長根據事故類別、大小及救援難度,統一領導,全力以赴地參與搶險、搶救、搶修工作。如事故擴大,必要時應請求社會、政府和上級部門支援。當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組成事故調查組,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3、現場安全急救12、援、應急處理A急救概念現場急救,就是應用急救知識和最簡單的急救技術進行現場初級救生,最大程度上穩定傷病員的傷、病情,減少并發癥,維持傷病員的最基本的生命體征,例如呼吸、脈搏、血壓等,及時做好傷病員轉送醫院的工作,中途給予必須的監護,并將傷、病情,反映給接診醫生。這樣,才能使急救保持連續性。現場急救是否及時和正確,關系到傷病員生命和創傷的結果,同時,現場急救工作又為下一步全面的醫療救治作了必要的處理和準備。不少嚴重工傷和疾病,只有現場先進行正確的急救,傷病員才有生命的希望。如果坐等救護車或直接把傷病員送入醫院,則會由于浪費了最關鍵的搶救時間,而使傷病員的生命喪失。只有先在現場作必要的急救,才能可13、望提高一些危重傷病員的生存率。B、急救步驟急救是對傷病員提供緊急的監護和救治,給傷病員以最大的生存機會,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個步驟:a、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時要確保對你本人、傷病員或其他人無任何危險,迅速使傷病員脫離危險場所,尤其在工地大型事故現場,更應如此。b、初步檢查傷病員。判斷神志、氣道、呼吸循環是否有問題,必要時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和監護,使傷病員保持呼吸道通暢,視其情況采取有效的止血、止痛、防止休克、包扎傷口等措施,固定保存好斷離的器官或組織,防止感染。c、呼救。應請人去呼叫救護車,你可繼續施救,一直要堅持到救護人員或其他施救者到達現場接替為止。此時你還應反映傷病員的傷病情和簡單救治過程。d、如果沒有發現危及傷病員的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以免遺漏其他損傷、骨折和病變。這樣有利于現場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穩定病情,降低并發癥和傷殘率。會簽欄質量安全環保時間時間時間編制審核簽發時間時間時間
運營管理
上傳時間:2021-05-10
18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