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工程汛期特殊天氣災害三防應急專項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4230
2024-09-06
8頁
41.54KB
1、風電工程汛期特殊天氣災害三防應急專項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編制目的在發生險情時能夠及時落實相應的防范行動,迅速、有序的開展應急救援,減少事故危害,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在事故影響得到控制后盡快使生產、工作恢復正常狀態。2 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3、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條例4、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害應急預案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風電工程汛期緊急情況,包括:(1)洪災、強降雨、臺風、雷電天氣等自然災害(2)地質災害對風機、線路桿塔、箱變等2、設備的影響(3)嚴重漏電(4)升壓站內建筑物、構造物以及毗鄰建筑物失穩倒塌4 應急預案類別本預案是針對預防特殊天氣造成的災害編制的專項預案5 應急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作為首要任務。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項目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安全監查工作組”、“應急領導小組”各負其責。6 危險源與風險分析(1)雷雨天氣A風機遭到雷擊后引起機艙及塔筒內電纜起火B升壓站內避雷針落雷反擊傷人C室外端子箱、斷路器進雨水D生活水泵房進水設備被淹(2)大風天氣 A刮起的外物擊傷箱變 B刮起的外物搭落在3、線路上造成短路 C設備防雨帽、標牌等附件脫落7 “防汛、防風、防雷”責任區域的劃分風場內風機“三防”責任單位:XX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風場內線路、桿塔“三防”責任單位:XX電力公司升壓站內“三防”責任單位:XX電力公司、XX8 組織機構及職責三防應急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序號姓名職務組內職務電話1項目副總總指揮2安全專工副總指揮3XX留場人員組員4XX項目經理 組員5XX現場負責人 組員9 預防與預警9.1 預防措施1、防止風機遭到雷擊后引起機艙及塔筒內電纜起火,責任單位巡場時檢查風機及相關設備接地,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應急領導小組。 2、防止升壓站內避雷針落雷反擊傷人,雷雨天氣穿絕緣靴并遠離避雷針5m4、以外。 3、防止室外端子箱、斷路器進雨水,經常檢查箱子門確保關閉并門鎖完好。 4、防止生活水泵房進水設備被淹,準備兩臺排污泵,并在雨天加強巡視 5、防止刮起的外物擊傷箱變,每天對現場進行巡視時對設備周圍可能被風刮起的外物及時清理、處理。 6、防止刮起的外物搭落在線路上造成短路,每天對現場進行巡視時對線路周圍可能被風刮起的外物及時清理、處理。 7、防止設備防雨帽、標牌等附件脫落,每天巡場時認真檢查,發現不牢固的現象存在及時處理。 9.2 預警行動密切關注媒體發布的氣象信息及天氣情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各責任單位確保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夠為現場提供必要的技術、資金、設備支持,相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5、分析事態發展并及時作出相應準備工作,同時將預警情況及采取的相關措施報告應急領導小組。9.3 信息報告與處置a)信息報告與通知 事故發生后責任單位現場人員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立即宣布啟動應急預案同時立即趕到現場組織救援行動,保證指揮到位、應急物資調配到位、信息網絡暢通、人員救護及時,同時報告應急領導小組。b)信息上報 事故發生后由項目負責人立即向集團公司建設管理中心匯報同時在1小時內向地方人民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 1、單位的名稱、地址、性質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3、事故的簡要經過及應急救援情況 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和初步估計的6、直接經濟損失 5、已經采取的措施 6、接受報告方需要了解的其他情況c)信息傳遞 現場出現險情時,現場人員要大聲呼叫險情,并迅速報告單位負責人,處于危險區域的人員要立即疏散、撤離到安全區域,應急領導小組發現險情或接到通知后立即趕到現場按照職責分工進行應急搶險救援,并進行內外部聯系和報告。10 應急準備 在周安全例會及月度安委會例會中組織各單位相關人員進行預案的學習,并將預案內容對本單位職工進行宣貫,安全監查組在日巡檢時對各單位的應急物資準備情況進行檢查,確保滿足應急需要,升壓站內施工單位XX電力公司及XX應配備:工程用車一輛、鋼絲繩、潛水泵、千斤頂、鏈條葫蘆、消防水帶、雨衣、雨鞋、鐵鍬、鐵鎬、撬7、棍、編織袋、防汛沙土、防雨布、應急手電、應急藥品箱。XX和XX兩家公司應配備:工程用車一輛、鏈條葫蘆、雨衣、雨鞋、鐵鍬、鐵鎬、撬棍、應急手電、應急藥品箱。應急器材及設備應由專人管理,保證處于隨時投用狀態。11 應急響應11.1 響應分級 按照事故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以及各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將事故分為四個等級:一般級、較重級、嚴重級、特別嚴重級,預警級別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1)級預警:造成或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造成或可能造成100人以上重傷(中毒),造成或可能造成30人以上受困、下落不明,需要疏散、撤離5000人以上或緊急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造成或可能造成1億元以8、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災難。(2)級預警:造成或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造成或可能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中毒),需要疏散、撤離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造成或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受困、下落不明,造成或可能造成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災難。(3)級預警: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造成或可能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中毒),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受困、下落不明,需要疏散、撤離100人以上、1000人以下,造成或可能造成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災難。(4)級預警9、: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者10人以下重傷(中毒),需要疏散、撤離100人以下,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下受困、下落不明,造成或可能造成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災難。11.2 應急處置 在洪汛、大風、雷擊等自然災害有預警時,應立即督促參建單位組織相關人員做好應急防范和撤離、疏散工作。現場出現險情時現場人員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匯報,必要時可以越級直接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各單位負責人及應急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立即趕到現場,在可以進行搶險救援的情況下進行搶險救援。處于危險區域施工的人員立即脫離危險區,不能脫險的人員躲避到安全區域,發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在接到重、特大險情時,應急領10、導小組以最快速度趕到現場,組織救援工作,同時立即向集團公司建設管理中心及政府相關部門匯報。12 應急結束明確應急終止的條件。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事故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批準后,現場應急結束。應急結束后,應明確:a)事故情況上報事項;事故造成的原因;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情況;現場恢復情況及導致次生、衍生事故消除情況;事故對后續施工造成的影響及需要解決的問題。b)需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 事故發生經過;施救情況;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情況;事故直接原因及間接原因。c)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針對本次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進11、行總結,針對救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包括應急預警、應急指揮、應急物資等,并及時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同時及時對專項預案進行修改以滿足事故應急需要。13 后期處置 1、污染物的處理 事故救援結束后,項目公司負責人牽頭,事故發生單位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清洗、消毒,對污染物進行收集,集中處理,并按照環保要求不得產生次生污染。 2、事故后果影響消除 應急救援結束后,項目公司組織各參建單位召開會議,及時通報事故處理情況,形成事故處理報告公示,利用多種形式宣傳,正確引導輿論導向,穩定安全生產。 3、生產秩序恢復 各單位對施工所需工具、設備、居住條件等進行檢查,確保處于安全狀態可以投用,并由現場負責人及專職安全人員確認后投入使用。 4、善后賠償 由項目公司工會牽頭,事故單位項目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參加,負責接待傷亡人員家屬,進行事故賠償和其他善后事宜。14 演練 首先對應急預案進行培訓講解,在所有應急人員對應急預案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在演練中解決快速反應、應急指揮、應急保護等應急質量問題,在檢查演練器具、設備完好的基礎上,保證正常生產的基礎上進行演練,尤其注意要保證演練中的人員安全。各單位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演練結束后進行總結,并對應急預案進行評估,對預案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