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道路建設路基項目水泥攪拌樁施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4258
2024-09-06
12頁
44.34KB
1、交通道路建設路基項目水泥攪拌樁施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技 術 交 底 書編號: 第 1 頁XX項目名稱水泥攪拌樁施工技術交底主送單位路基隊抄 送總工、技術員、路基二隊日 期水泥攪拌樁施工技術交底一、工程概況本項目K9+200K11+944.583段路基工程中,含有多處軟土地基處理段,其中采用水泥攪拌(D=50cm)作業施工的軟土地基處理段為:K9+200 K9+380段,平均處理長度180m,平均處理寬度49.0m,平均處理深度:8.3m;K9+380 K9+600段,平均處理2、長度220m,平均處理寬度50.2m,平均處理深度:9.1m;K9+600K9+760段,平均處理長度160m,平均處理寬度54.5m,平均處理深度:11m;K9+760K9+835段,平均處理長度75m,平均處理寬度59.7m,平均處理深度:6.5m;K9+835K9+910段,平均處理長度75m,平均處理寬度64m,平均處理深度:6.5m;K9+910K9+985段,平均處理長度75m,平均處理寬度64m,平均處理深度:6.5m;K10+270K10+345段,平均處理長度75m,平均處理寬度65.5m,平均處理深度:8m;K10+345K10+460 段平均處理長度115m,平均處理寬度3、65.2m,平均處理深度:8.7m;K10+460K10+820段,平均處理長度360m,平均處理寬度58.5m,平均處理深度:7.8m;K10+820K11+000段,平均處理長度180m,平均處理寬度58m,平均處理深度:6m;K11+000K11+109段,平均處理長度109m,平均處理寬度60.6m,平均處理深度:5.2m;K11+109 K11+184段,平均處理長度75m,平均處理寬度61m,平均處理深度:6m;K11+244K11+319段,平均處理長度75m,平均處理寬度61m,平均處理深度:6m;K11+319K11+400段,平均處理長度81m,平均處理寬度61m,平均處理4、深度:5.9m;K11+400K11+760段,平均處理長度360m,平均處理寬度59.2m,平均處理深度:7.3m;上述水泥攪拌樁(D=50cm)施工段的樁體總長度為:455904m。二、水泥攪拌樁的施工水泥攪拌樁是利用水泥作為固化劑的主劑,通過特制的深層攪拌機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拌和,使軟土硬結而提高地基強度。水泥攪拌樁是進行軟基處理的一種有效形式,利用攪拌樁機將水泥噴入土體并充分攪拌,使水泥與土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軟土硬結而提高基礎強度。軟土基礎經處理后,加固效果顯著,可很快投入使用。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泥炭土和粉質土。按材料噴射狀態可分為濕法和干法兩種。濕法以5、水泥漿為主,攪拌均勻,易于復攪,水泥土硬化時間較長;干法以水泥干粉為主,水泥土硬化時間較短,能提高樁間的強度,但攪拌均勻性欠佳,很難全程復攪。本標段水泥攪拌樁采用濕噴法,直徑為50cm,呈正三角形布置。每延米水泥攪拌樁的各材料用量為:海螺牌P.042.5水泥50,木質素磺酸鈣0.1,石膏1,水25。當施工現場的地下水具有腐蝕性時,根據水樣化驗報告,通過現場試驗確定:水泥品種、摻入比、水灰比以及外摻劑等。1、施工準備1.1攪拌樁施工場地應事先平整,清除樁位處地上、地下一切障礙(包括大塊石、樹根和生活垃圾等)。軟基處理范圍如有地下管線,及時與有關單位聯系管線遷移事宜,管線遷移完畢后再進行施工。如管6、線不能遷移,需刨驗,避免在管線位置上施工。場地低洼時應回填粘土,不得回填雜土。1.2水泥攪拌樁應采用合格等級強度普通硅酸鹽袋裝水泥以便于計量。現場施工前,承包人應將水泥的樣品送中心試驗室或監理工程師指定的試驗室檢驗。1.3水泥攪拌樁施工機械必須具備良好及穩定的性能,所有鉆機開鉆之前應由監理工程師和項目經理部組織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開鉆。 1.4根據現場的實際地勢,做好施工過程中的防洪排水工作,提前準備好臨時排水設施,確保樁基施工質量不受強降雨的影響。1.5 組織施工人員學習和掌握有關設計圖紙和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合同段的工程地質和水文氣象條件,采取符合實際的具體施工措施,落實崗7、位責任制,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進度。現場施工人員的調配,以“作業班”為單位配齊各崗人員,并進行質量技術和安全交底,并做好記錄存檔。2、施工工藝流程2.1樁位放樣:根據樁位設計平面圖進行測量放線,定出每一個樁位,誤差要求小于鉆機定位:依據放樣點使鉆機定位,鉆頭正對樁位中心。用經緯儀確定層向軌與攪拌軸垂直,調平底盤,保證樁機主軸傾斜度不大于1%。2.2鉆進:啟動鉆機鉆至設計深度,在鉆進過程中同時啟動噴漿泵,使水泥漿通過噴漿泵噴入被攪動的土中,使水泥和土進行充分拌合。在攪拌過程中,記錄人應記讀數表變化情況。2.3重復攪拌和提升:采用二噴四攪工藝,待重復攪拌提升到樁體頂部時,關閉噴漿泵,停止攪拌,樁體完8、成。2.4清洗:向集料斗中注入適量清水,開啟灰漿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殘存的水泥漿,直至基本干凈,并將粘附在攪拌頭上的軟土清洗干凈。然后將樁機移至下一樁位重復上述過程。 2.5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流程圖如下:施工準備測量樁機就位調平攪拌鉆進至設計標高 標高噴漿、攪拌、提升復攪至設計深度提升攪拌至樁頂鉆機移位制漿泥漿排泄處理3、施工控制3.1水泥攪拌樁開鉆之前,應用水清洗整個管道并檢驗管道中有無堵塞現象,待水排盡后方可下鉆。3.2為保證水泥攪拌樁樁體垂直度滿足規范要求,在主機上懸掛一吊錘,通過控制吊錘與鉆桿上、下、左、右距離相等來進行控制。3.3對每根成型的攪拌樁質量檢查重點是水泥用量、水泥漿拌制的罐9、數、壓漿過程中是否有斷漿現象、噴漿攪拌提升時間以及復攪次數。3.4為了確保樁體每米摻合量以及水泥漿用量達到設計要求,現場應配備水泥漿比重測定儀,以備監理工程師和項目經理部質檢人員隨時抽查檢驗水泥漿水灰比是否滿足設計要求。3.5水泥攪拌樁施工采用二噴四攪工藝。第一次下鉆時為避免堵管可帶漿下鉆,噴漿量應小于總量的1/2,嚴禁帶水下鉆。第一次下鉆和提鉆時一律采用低檔操作,復攪時可提高一個檔位。每根樁的正常成樁時間應不少于40分鐘,噴漿壓力不小于0.4MPa。3.6為保證水泥攪拌樁樁端、樁頂及樁身質量,第一次提鉆噴漿時應在樁底部停留30秒,進行磨樁端,余漿上提過程中全部噴入樁體,且在樁頂部位進行磨樁頭10、,停留時間為30秒。3.7在攪拌樁施工過程中采用葉緣噴漿的攪拌頭。這種攪拌頭的噴漿口位于攪拌葉片的最外緣,當漿液離開葉片向樁體中心環狀空間運移時,隨著葉片的轉動和切削,漿液能較均勻地散布在樁體中的土中。長期使用證明,葉緣噴漿攪拌頭能較好地解決噴漿中的攪拌不均問題。3.8施工時應嚴格控制噴漿時間和停漿時間。每根樁開鉆后應連續作業,不得中斷噴漿。嚴禁在尚未噴漿的情況下進行鉆桿提升作業。儲漿罐內的儲漿應不小于一根樁的用量加50kg。若儲漿量小于上述重量時,不得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3.9施工中發現噴漿量不足,應按監理工程師要求整樁復攪,復噴的噴漿量不小于設計用量。如遇停電、機械故障原因,噴漿中斷時應及11、時記錄中斷深度。在12小時內采取補噴處理措施,并將補噴情況填報于施工記錄內。補噴重疊段應大于100cm,超過12小時應采取補樁措施。3.10水泥攪拌樁施工完成后要進行灑水養護1個月,當樁體的各項指標檢測合格后,方可鋪設土工格柵及碎石墊層,再進行路基填筑。在鋪設土工格柵時,首先,要清除50cm路基土層,再一層土工格柵,然后,鋪設50cm碎石墊層,最后在碎石墊層上鋪設另一層土工格柵。土工格柵應橫向鋪設,兩側折回,錨固長度2m。3.11現場施工人員認真填寫施工原始記錄,記錄內容應包括:a施工樁號、施工日期、天氣情況;b噴漿深度、停漿標高;c灰漿泵壓力、管道壓力;d鉆機轉速;f鉆進速度、提升速度;g漿12、液流量;h每米噴漿量和外摻劑用量;i復攪深度。三、質量檢查 1、輕便觸探法成樁7天可采用輕便能探法檢驗樁體質量。用輕便觸探器所帶勺鉆,在樁體中心鉆孔取樣,觀察顏色是否一致,檢查小型土攪拌均勻程度、根據輕便觸探擊數與水泥土強度的關系,檢查樁體強度能否達到設計要求,輕便能探法的深度一般不大于4m。2、鉆芯取樣法水泥生產工藝流程成樁28天后,用鉆芯取樣的方法檢查樁體完整性,攪拌均勻程度,樁體強度、樁體垂直度。鉆芯取樣頻率為1%1.5%。總之,水泥攪拌樁的施工在路基工程中,屬于隱蔽工程,在現場施工中要形成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在施工過程中控制好每一個環節,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確保最后完成的路基滿13、足施工規范及設計要求。四、雨季施工1、雨季施工管理措施加強組織領導,有針對性的進行抗洪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廣大職工的抗洪防汛意識和警覺性。在雨季、汛期到來之前,開展抗洪防汛大檢查,重點檢查抗洪防汛方案是否可行,職工住房環境、設備停放地點、材料儲存場所等是否安全可靠,排水、防水設施是否齊備等。并認真執行雨前、雨后兩檢查制度。積極與當地氣象局聯系,及時收集氣象信息,并向各施工隊發布信息。項目經理部成立防汛抗洪領導小組,在雨季、汛期,各施工隊在項目經理部的統一領導下,組成應急突擊隊,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堅持值班制度,遇有險情及時組織力量搶修,并及時與當地政府取得聯系。汛期加強與其它相鄰單位的聯系,互相14、配合,相互支持。2、雨季施工技術措施路基工程中受降雨影響的項目,雨季來臨前,針對工程各自特點制訂相應的防雨措施,以確保工程順利進行。基坑開挖后及時組織下道工序施工,同時坑外設攔水設施,確保基坑不受水浸泡。施工場地及混凝土拌和站,根據地形合理布置場地排水系統,以保證水流暢通,不積水。并防止四周水倒流進入場地內。主要運輸便道路基碾壓密實,采用泥結碎石路面,并作好路拱。路兩旁設排水溝,保證雨季交通暢通。防汛器材、防雨材料、防護用品、抽排水設備充足,配備發電機確保供電。機電設備的電閘箱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安裝好接地保護裝置。對大型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查,使其符合規程要求。怕雨淋的材料要采取防雨措施,15、放入棚內或屋內,墊高碼放并通風良好。對現場臨時設施,如工人宿舍、辦公室、食堂、倉庫等進行全面檢查,對危險建筑物應進行全面翻修加固或拆除。對雨季停工工程進行檢查并作好維護,對基坑等基礎工程在雨季加以遮蓋或封閉,防止雨水灌入。專人負責已施工段及現場設施的防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減少對施工的影響。五、安全措施和環境保護1、安全措施1.1堅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遵守國家、交通部和福建省頒布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范和規范性的文件等要求、規定。1.2各級安全檢查人員需經地市勞動部門考試批準,取得政府勞動部門頒發的證件,持證上崗。1.3施工現場設置安全警示牌,施工人員必須穿工作服、16、勞動鞋,戴安全帽。1.4施工場地內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負責,電器必須嚴格接地。現場電線、電纜必須按規定架空,嚴禁拖地和亂拉、亂搭。1.5所有起重設備、電器設備、運輸設備等,加強保養,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并具有完備的安全裝置,所有機具設備的操作人員均經嚴格訓練,持證上崗,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1.6夜間施工,現場設置足夠的照明設施,并有備用數量。2、環境保護2.1遵守國家及地方環保部門有關規定,制定完善的環保、水保措施,施工滿足環保、水保要求。2.2水泥等材料堆放必須有防雨、防潮措施,不得污染。2.3加強檢查和監控工作,加強對施工現場揚塵、噪聲、振動、廢氣、強光的監控、監測及檢查管理,定期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環保工作評定。2.4保持施工區環境衛生,及時清理垃圾,將其運至指定地點并按規定處理。2.5做好場地的排水設施,管理好施工材料,及時收集并運出建筑垃圾,保證施工材料、建筑垃圾不被雨水沖走。2.6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和達標工作,減少機械廢氣對大氣環境的污染。2.7施工完成后,所有臨時設施、臨時工程全部拆除。編制: 審核: 復核: 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