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站區間施工工程物體打擊事故預防與應急預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4347
2024-09-06
20頁
189.43KB
1、軌道交通站區間施工工程物體打擊事故預防與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管理制度1第一章 工程概況3第二章 編制說明3第一節 編制目的3第二節 事故類型與性質41、事故類型42、事故性質4第三節 應急工作原則4第四節 編制依據4第五節 適用范圍5第三章 應急組織機構5第一節 成立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5第二節 崗位和職責7第四章 應急響應9第一節 響應分級91、級應急響應:92、級應急響應:103、級應急響應:103人以下重傷、其他安全事故10第二節 響應程序101、應急響應流程102、應急響應行動1022、.1 級響應行動10第五章 應急處理程序11第一節 事故報告原則11第二節 事故報告內容11第三節 事故應急處理流程圖121、應急疏散系統運行圖122、應急預案實施流程13第四節 報警和通訊134報警和通訊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13第五節 現場搶救144當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兩個工作小組:14第六節 應急恢復14第七節 應急結束14第六章 急救技術及常備藥品14第一節 急救技術151、口對口人工呼吸152、口對鼻人工呼吸153、胸外心臟按壓15第二節 常備藥品151、外用藥152、內服藥163、急救設備清單16第七章 應急救援措施17第一節 防止物體打擊事故基本安全要求174、臨時設施的蓋頂3、不得使用石棉瓦作蓋頂。177、高空安裝起重設備或垂直運輸機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傷人。179、拆除或拆卸作業要在設置警戒區域、有人監護的條件下進行。17第二節 發生物體打擊應急措施18第八章 主要聯系方式181、項目部人員聯系電話182、相關單位電話193、行車路線圖19第九章 訓練及演習19第一章 工程概況xx市軌道交通xx線一期工程六標段第13個車站至第15個車站的車站及區間工程,該標段為三站兩區間(xx站、xx站xx站區間、xx站、xx站xx站區間和xx站),設計起點里程(CK21+725.200)至設計終點里程(ZK23+778.700)范圍內的車站主體、區間、出入口及風亭等附屬(含車站4、公共區電梯、扶梯及自動售檢票設備的布置等)建筑設計。xx站為地下兩層兩跨島式站臺車站,基坑深度16.8米,圍護結構型式為鉆孔灌注樁+內支撐;xx站站為地下兩層兩跨島式站臺車站,基坑深度16.8米,圍護結構型式為吊腳樁+巖石噴錨支護;xx站為地下兩層兩跨島式站臺車站,基坑深度16.8米,圍護結構型式為吊腳樁+巖石噴錨支護;xx站xx站區間區間長度(雙線延米)為1110.50延米,擬采用礦山法施工;xx站xx站區間區間長度(雙線延米)為551延米,擬采用礦山法施工。 第二章 編制說明第一節 編制目的 為確保我項目部物體打擊事故發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展開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5、險,特制定本預案。第二節 事故類型與性質1、事故類型 施工生產過程中,由于物體打擊傷害所造成的事故。2、事故性質 物體打擊事故屬于安全生產事故,建筑施工現場,在任何時候進行施工生產過程中都可能發生物體打擊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第三節 應急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建設工程施工突發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建筑從業人員自我防護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2、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市建筑工程事故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建設工程施工突發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各施工6、單位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職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工作機制。 3、 充分準備、科學求援:采用先進技術,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實行科學民主決策,采用先進的救援裝備和技術,增強應急救援能力,確保應急救援的科學、及時、有效。 4、 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好預防、預測和預警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裝備完美、預案演練等工作。 5、 條塊結合、網格管理:繼續發揮網絡化管理的優勢,加強對施工工地的動態管理,建立施工工地全方位監管的長效機制,提高建設工程施工突發事故應急處置的協同應對能力。 第四節 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中華人民共7、和國國務院第397號 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 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 第五節 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本工程所有從事管理與生產的員工,對工地現場、生活區、辦公區范圍內發生的物體打擊安全事故予以救援。第三章 應急組織機構第一節 成立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 長:項目總經理副組長:項目副總經理、項目總工、安全總監組 員:項目管理部其他相關成員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應與有關部門保持聯系,保8、障應急現場有足夠的衛生醫療、救援救護、治安保衛、通訊、供電、供水、后勤保障等設施和人員。第二節 崗位和職責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日常工作由安全環境管理部兼管。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或緊急情況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立即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事故的現場搶救和應急處置及報警工作。崗位小組成員職能及職責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 1、負責組織項目部應急預案的修訂、審核、發布、演練和總結。2、按應急預案的規定下達預警和預警解除指令,專項應急預案啟動和終止指令。3、組織、指揮和協調應急處置工作,在應急處置過程中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及9、當地主管部門求援或配合上級及政府部門的應急工作。4、加強對項目部應急救援隊伍的管理,做好應急培訓工作,督促指導各應急機構做好應急救援隊伍的組建、培訓、管理工作。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1、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2、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3、協調后勤保障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4、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5、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6、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7、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8、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9、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10、應急評10、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11、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副組長1、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協調任務;2、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3、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4、組織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5、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6、與周邊企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7、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進行新聞發布工作。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組長:組員:技術部及安全部成員1、對施工現場特點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11、行科學的風險評估;2、指導安全管理及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3、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合理、準確的依據;4、落實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支援措施;5、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人力計劃。后勤供應組組長:副組長:組員:綜合部、商務部、財務部、材料部、保安隊1、協助制訂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并落實;2、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3、定期收集和整理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4、應急12、預案啟動后,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位,并及時提供后勤服務。5、負責劃定現場的警戒區的警戒,維護現場治安和交通秩序,保障救援運輸車輛的暢通。負責疏散事故區域內的群眾和無關人員。 6、負責做好死難、受傷家屬的安撫、慰問、思想穩定工作,消除各種不安定因素。應急救援組組長:副組長:成員:工程部管理人員、專業分包管理人員及班組長、勞務分包管理人員及班組長及其它項目部管理人員及勞務人員1、搶救現場傷員,對受傷人員作簡易的搶救和包扎工作,及時轉移重傷人員到醫療機構就醫;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2、搶救現場物資,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帶;3、組建現場消防隊,啟動場區內的消防滅火裝置和13、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協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4、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疏散人員撤出危險地帶。5、及時協調搶救現場各方面工作,積極組織救護和現場保護事故調查組組長:成員:安全部管理人員1、保護事故現場;2、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3、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4、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并做總結。第四章 應急響應第一節 響應分級按安全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級。當達到本預案應急響應條件時,事故單位應啟動本預案,并根據事故等級及時上報。1、級應急響應: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蹤)、10人14、以上重傷的事故。大面積基坑坍塌、高支模坍塌、腳手架坍塌、塔吊、施工電梯傾覆等較大影響事件;需要啟動級應急響應的其他事故。2、級應急響應: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蹤)、3-10人重傷事故。發生與安全生產有關的,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事件;需要啟動級應急響應的其他安全事故。3、級應急響應:3人以下重傷、其他安全事故與應急響應有關的安全事故,由事故單位按其制訂的應急預案啟動。第二節 響應程序1、應急響應流程應急響應流程分為:接警通報、判斷、應急啟動、指揮控制、應急響應、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等幾個程序。2、應急響應行動2.1 級響應行動發生級事故及險情應由事故單位立即上報公司,公司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召開緊急15、會議,啟動局級應急預案,通知指揮中心有關成員,組成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就有關重大應急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并將有關情況向總公司匯報。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當出現救援人員及現場人員有可能受到傷害的緊急情況時,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宣布應急避險命令;當救援困難,事態有進一步擴大等緊急情況出現時,應擴大應急相應程序,請求外部支援。2.2 級響應行動級應急響應由各單位負責啟動,并向公司報告。事故單位應急指揮中心成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前往事故地點,指揮現場應急救援,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醫療救護、后勤保障、善后處理、信息發布、治安保衛、事故調查等應急救援工作。向公司報告有關事16、故處理進展情況。2.3 級響應行動發生級以下應急響應的安全事故,由事故單位按其制訂的應急預案啟動,采取相應措施,消除社會影響。在救援過程中,要考慮傷者及傷者的朋友和親屬的心理感受,應進行必要的心理撫慰,把事故發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將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簡單明了的交待,避免情緒過激影響救治人員的正常工作。第五章 應急處理程序第一節 事故報告原則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上報質量、安全險情或事故情況。一般情況下由發生事故或發現險情的班組(人員)向項目經理部匯報,由項目經理部總指揮根據事故的性質、大小,向分公司、公司領導匯報,如果事故涉及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總指揮還必須向勞動、檢察17、公安、工會等及時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請求他們支援。第二節 事故報告內容1當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的班組必須以最快方式,將事故的簡要情況向項目經理部報告,由項目經理部向公司及根據情況性質向當地的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檢察、勞動(如有人身傷亡)部門報告。2當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的項目部應在二十四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按級、按程序和部門逐級上報。重大事故書面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工程名稱、單位名稱;(2)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的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3)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4)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5)事故報告單位。第三節 事故應急處理18、流程圖1、應急疏散系統運行圖2、應急預案實施流程第四節 報警和通訊1發現或得知事故的人員應立刻采取相應措施,并及時向項目負責人或應急指揮辦公室報告,如果是火災事故必須同時向消防部門報警。2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到報警后,按照預案組成應急救援指揮部,并通知各專業隊各司其職,火速趕往事故現場,同時將事故簡要情況、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初步估計簡要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3指揮部成員根據類別迅速向監理、業主、公司報告,并視事故類別、大小向當地公安、安監局、工會、法院、檢察院等部門單位報告。4報警和通訊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態勢、相關設施;(2)事故類型:物體打擊、高空墜落、坍塌19、觸電、火災、爆炸、中毒、機械傷害等;(3)必要的補充: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第五節 現場搶救1在各應急救援組未到之前,事故發現人員、事故班組,應根據事故類型,迅速采取適當有效的搶救措施,并保護好事故現場。2各應急救援組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各自分工和職責,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各司其職,協調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積極組織搶救,避免事態擴大。3指揮部根據事故情況,及時與外援力量及相關方進行聯絡,請求支援救助。4當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兩個工作小組:(1)事故調查工作組:由項目部應急救援總指揮牽頭,各職能部門聯合參與,并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領導,展開事故調查,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220、)恢復生產工作組:在項目經理和總工程師的指揮下,組成由設備物資、生產、技術等相關部門和事故班組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盡快恢復生產。第六節 應急恢復救援行動結束后,進入臨時應急恢復階段。包括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和撤離、警戒解除、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等。第七節 應急結束當事故處理完畢,執行應急關閉,由事故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第六章 急救技術及常備藥品發生傷亡事故、火災爆炸出現人員傷亡事故及中毒、中暑事故時,首先在現場對受傷人員進行應急性急救,以減少傷亡。現將一般常用的急救知識和常用的急救藥物簡述如下。第一節 急救技術1、口對口人工呼吸使病人仰臥,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傷者口腔內痰液、嘔吐物、21、血塊、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暢。救護人員一手將傷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傷者的鼻孔, 深吸一口氣,對住傷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傷者口, 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次數以每分鐘16 18 次為宜。2、口對鼻人工呼吸傷者因牙關緊閉或外傷等原因,不能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方法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只是把捏鼻改為捏口,對住鼻孔吹氣,吹氣量要大,時間要長。3、胸外心臟按壓由于電擊、窒息及其他原因所致心博驟停時,應使用胸外心臟按壓法進行急救。 將傷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傷者一側,面對傷者,將右手掌置于傷者胸骨下段及劍突部偏左, 左手置22、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壓向脊柱,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分鐘擠壓6080 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宜將傷者頭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傷者同時拌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還應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注:此法不適宜用于胸骨骨折、顱腦外傷、胸腹部外傷伴有內臟損傷、內出血、肋骨骨折等。)第二節 常備藥品 1、外用藥 品 名適應癥品 名適應癥萬花油燒燙傷創可貼小創傷出血風油精蟲咬、牙痛、防治蟲咬京萬紅軟膏燒燙傷、關節痛碘酊(2%)局部消毒清涼油驅暑醒腦酒精(70%)局部消毒眼水、眼膏眼部感染棉墊、崩帶外傷出血止血膠帶外傷出血2、內服藥 品 名適應癥品23、 名適應癥速效感冒膠囊發燒、感冒撲爾敏抗過敏氟哌酸腹瀉、尿道感染果導治便秘復方甘草片鎮咳、祛痰安定失眠碘喉片咽炎、扁桃體炎心痛定降血壓、治高血壓、冠心病顛茄片胃痙攣多酶片助消化阿司匹林解熱、鎮痛云南白藥散瘀、止痛、止血3、急救設備清單序號設備名稱數量負責人有效期截止日期用途存放地點1中暑藥品若干尹鳳羽中者治療藥品箱2其它常用藥品及消毒劑若干尹鳳羽應急治療藥品箱3擔架1部尹鳳羽應急轉移醫護室4電焊機2臺呂晶搶修施工現場5氣割設備2套呂晶搶修施工現場6套絲機2臺呂晶搶修施工現場7電錘5臺呂晶搶修施工現場8電鉆1臺呂晶搶修施工現場9管鉗1臺呂晶搶修施工現場10行燈變壓器1臺呂晶搶修施工現場11應急燈24、手電若干呂晶搶修現場倉庫12電測量儀表套呂晶搶修施工現場13絕緣護具若干呂晶搶修現場倉庫第七章 應急救援措施物體打擊傷害是建筑行業常見事故四大傷害的其中一種,特別在施工周期短,勞動力、施工機具、物料投入較多, 交叉作業時常有出現。這就要求在高處作業的人員對機械運行、物料傳接、工具的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件墜落傷人的事故發生。 第一節 防止物體打擊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配帶安全帽。應在規定的安全通道內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規定通道位置行走。 2、安全通道上方應搭設雙層防護棚,防護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墜落物穿透。 3、鋼井架、施工用人貨梯出入口位置應搭設防25、護棚,防護棚長度以鋼井架、施工用人貨梯外邊沿兩側各超出0.8M, 寬度:當建筑物高度在15M30M 時,搭設4M;當建筑物高度在30M 以上,搭設5M;超高層建筑物,搭設6M。 4、臨時設施的蓋頂不得使用石棉瓦作蓋頂。 5、邊長小于或等于250mm 的預留洞口必須用堅實的蓋板封閉,用砂漿固定。 6、作業過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須放在工具袋內,物料傳遞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得放在臨邊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礙通行。 7、高空安裝起重設備或垂直運輸機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傷人。 8、吊運一切物料都必須由持有司索工上崗證人員進行綁碼,紅磚等散料應用吊籃裝置好后才能起吊。 9、26、拆除或拆卸作業要在設置警戒區域、有人監護的條件下進行。 10、高處拆除作業時,對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時清理和運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亂放或向下丟棄。 第二節 發生物體打擊應急措施 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 1、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 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27、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 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第八章 主要聯系方式1、項目部人員聯系電話序 號姓 名職 務聯系電話備 注1項目經理領導小組組長2技術負責人領導小組副組長3生產經理通信聯絡組組長4生產經理通信聯絡組組員5生產經理搶險救災組組長6質量總監搶險救災組組員7后勤主任搶險救災組組員8測量員警戒保衛組組長9實驗主任善后工作組組長10協調經理善后工作組組長2、相關單位電話序號部門電話1醫院急救電話1202求助1103火警1194交通事故1125銅山區中醫院6xx市第四人民醫院3、行車路線圖第九章 訓練及演習總承包項目部針對“重大危險源”可能導致的事故,組織項目部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全員模擬演習,其目的在于: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全體作業人員熟悉作業現場緊急疏散道路;檢驗相關應急人員的應急能力,調整完善應急預案,確保發生緊急情況時救援工作能按照預案有序、高效的實施。現場管理及勞務人員等組建成立的義務消防隊、工程搶險隊,進場應接受應急知識培訓,在參加項目部組織的全員模擬演習之外,還應由項目安全環境管理部牽頭進行額外的訓練及演習,加強其救災及搶險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