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建設項目室外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4378
2024-09-06
6頁
50.50KB
1、住宅小區建設項目室外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住宅小區室外排水管道施工技術交底1 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小區室外雨污水管道施工。2 施工準備2.1 技術準備 1.施工前做好施工圖紙的會審,編制施工方案及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2.施工前對現況管線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與施工管線的關系,經核實后,將了解和掌握的情況標注在圖紙上。 3.完成施工交接樁、復測工作,并進行護樁及加密樁點布置。 4.管節的水壓試驗、砂漿配合比、回填土的最佳密實度試驗已完成。2.2 材料要求 1.預應力鋼筋混凝2、土管 (1)管材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不得低于40MPa,管道抗滲性能檢驗壓力試驗合格,抗裂性能達到抗裂檢驗壓力指標要求。 (2)承口和插口工作面光潔平整,局部凹凸度用尺量不超過2mm,不應有蜂窩、灰渣、刻痕和脫皮現象,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得超過止膠臺高度。 (3)管體內外表面應無露筋、空鼓、蜂窩、裂紋、脫皮、碰傷等缺陷,保護層不得有空鼓、裂紋、脫落。管體外表面應有標記,應有出廠合格證,注明管材型號、出廠水壓試驗的結果、制造及出廠日期、廠質檢部門簽章。 2.接口膠圈 (1)承插式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道接口所采用的密封膠圈,應采用耐腐蝕的專用橡膠材料制成。密封膠圈使用前必須逐個檢查,不得有割裂、破損、氣泡、3、飛邊等缺陷。其硬度、壓縮率、抗拉力、幾何尺寸等均應符合有關規范及設計規定。 (2)密封膠圈應有出廠檢驗質量合格的檢驗報告。產品到達現場后,應抽檢5%的密封橡膠圈的硬度、壓縮率和抗拉力,其值不應小于出廠合格標準。 3.水泥:采用強度等級32.5以上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水泥進場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后應對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取樣復試,其質量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 175)等的規定。 當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廣超過3個月時,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復試,并按復試結果使用。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砂:采用堅硬、潔凈4、級配良好的天然砂,含泥量不得大于2%。砂的品種、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 52)的要求,進場后按有關規定進行取樣試驗合格。 2.3 機具設備 1.設備:根據埋設管線直徑大小,選擇適宜的汽車吊、挖掘機、自卸載重汽車、機動翻斗車、運輸車輛、推土機、壓路機、振動夯、蛙式打夯機、切管機、發電機、倒鏈、手拉葫蘆、千斤頂、鋼筋彎曲機、鋼筋切斷機、卷揚機、吊具、管堵、空氣壓縮機等。 2.工具:漿筒、刷子、鐵抹子、弧形抹子、盒尺、角尺、水平尺、線墜、鉛筆、扳手、鉗子、螺絲刀、鏨子、手錘、打氣筒、普通壓力表、秒表等。2.4 作業條件 1.地下管線和其他設施經物探和坑探調查5、清楚。地上、地下管線設施拆遷或加固措施已完成。 2.現場“三通一平”已完成,地下水位降至槽底0.5m以下。 3.施工技術方案已辦理審批手續。3 施工工藝3.1 工藝流程 1.承插式柔性接口混凝土排水管道測量放線開槽、驗槽管道基礎下管、穩管挖接頭工作坑對口閉水試驗或閉氣試驗回填土方 2.平基法安裝混凝土排水開槽、驗槽澆筑混凝土平基養護下管安管澆筑管座混凝土抹帶接口養護閉水試驗回填3.2 操作工藝 1.溝槽開挖及驗槽按照GB50268規范施工。 2.承插式柔性接口混凝土排水管道 (1)澆筑混凝土平基:在驗槽合格后應及時澆筑平基混凝土。平基混凝土的高程不得高于設計高程,低于設計高程不超過10mm,并6、對平基混凝土覆蓋養生。 (2)下管:平基混凝土強度達到5MPa以上時,方可下管。本工程可采用人工下管。 (3)安管:安管的對口間隙,直徑小于700mm時可不留間隙。 (4)澆筑管座混凝土:澆筑管座混凝土前平基應鑿毛沖洗干凈,平基與管子接觸的三角部位,應用與管座混凝土同強度等級混凝土填搗密實,澆筑管座混凝土時,應兩側同時進行,以防管子偏移。 (5)水泥砂漿抹帶:抹帶及接口均用1:1.25水泥砂漿。抹帶前將管口及管外皮抹帶處洗刷干凈。直徑小于等于1000mm,帶寬120mm;直徑大于l000mm,帶寬150mm,帶厚均為30mm。抹帶分兩層做完,第一層砂漿厚度約為帶厚的1/3,并壓實使管壁粘接牢固7、,在表面劃成線槽,以利于與第二層結合。待第一層初凝后抹第二層,用弧形抹子持壓成形,初凝前再用抹子趕光壓實。抹帶完成后,立即用平軟材料覆蓋,34h后灑水養護。 3閉水試驗 (1)一般規定:管道閉水試驗必須在溝槽回填土前進行。井室砌筑完成后,進行閉水試驗的管段兩頭應用磚砌管堵,在養護34d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進行閉水試驗。閉水試驗的水位,應為試驗段上游管內頂以上2m。閉水過程中同時檢查管堵、管道、井身,無漏水和滲水,再浸泡12d后進行閉水試驗。 (2)允許滲水量應符合下表規定。 允許滲水量序號管徑(mm)允許滲水量(/24hkm)序號管徑(mm)允許滲水量(/24hkm)120017.60154008、25.0230021.621650027.95 7溝槽回填 (1)回填前具備的條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鋪設后應在混凝土基礎強度、接口抹帶的接縫水泥強度達到5MPa,閉水試驗或閉氣試驗合格后進行。 (2)回填土料的要求:回填土料宜優先利用基槽內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機雜質,不得采用淤泥或淤泥質土作為填料。回填土料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最佳含水率應通過試驗確定。 (3)工作坑回填:管道安裝就位后,應及時對管體兩側同時進行回填,以穩定管身,防止接口回彈,宜用最佳含水率的過篩細土填塞,采用人工方式夯打密實,當設計另有規定時,按設計要求填實兩側。管道承口部位下的工作坑,應填入中粗砂或砂礫,用人9、工方式夯打密實。管道基礎為弧土基礎時,管道與基礎之間的三角區應填實。 (4)回填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管腔兩側同時分層進行,填土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溝槽底至管頂以上500mm的范圍均應采用人工還土,超過管頂500mm以上可采用機械還土,還土時分層鋪設夯實。 (5)回填土虛鋪厚度:回填土壓實的每層虛鋪厚度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如設計無要求,可通過試驗段確定,也可參照表313執行。 (6)夯實:回填土的夯實采用人工夯實和機械夯實兩種方法。夯實時,管道兩側同時進行,不得使管道位移或損傷。回填壓實應逐層進行,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采用薄鋪輕夯夯實,管道兩側夯實面的高差不大于300mm,管頂5010、0mm以上回填應分層整平和夯實。采用木夯、蛙式夯等壓實工具時,應夯夯相連,采用壓路機時,碾壓的重疊寬度不得小于200mm。(7)壓實度的確定:溝槽回填土的壓實度符合設計規定。3.3 季節性施工 1冬期施工 (1)管道安裝 1)為了保證管口具有良好的潤滑條件,最好在正溫度時施工,以減少在低溫下涂潤滑劑的難度。在管道安裝后,管口工作坑及管道兩側及時覆蓋保溫,避免受凍。 2)施工人員在管上進行安裝作業時,應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 3)冬期施工不得使用凍硬的橡膠圈。 (2)閉水試驗:閉水試驗應在正溫度下進行,試驗合格后應及時將管內積水清理干凈,以防止受凍。管身應填土至管頂以上約0.5m,暴露的接口及管段11、用保溫材料覆蓋。 (4)回填土:胸腔回填土前,應清除砂中凍塊,然后分層填筑,每天下班前均應覆蓋保溫,當氣溫低于10時,應在已回填好的土層上虛鋪300mm松土,再覆蓋保溫,以防土層受凍,在進行回填前如發現受凍,應先除掉凍殼,再進行回填。當最高氣溫低于0時,回填土不宜施工。 2雨期施工 (1)雨天不宜進行接口施工。如需施工時,應采取防雨措施,確保管口及接口材料不被雨淋。 (2)溝槽兩側的堆土缺口,如運料口、下管馬道、便橋橋頭均應堆疊土埂,使其閉合,防止雨水流入基坑。 (3)堆土向基坑的一側邊坡應鏟平拍實,并加以覆蓋,避免雨水沖刷。 (4)回填土時要從兩集水井中間向集水井分層回填,保證下班前中間高于12、集水井,有利于雨水排除,下班時必須將當天的虛土壓實,分段回填,防止漂管。4 質量標準4.1 基本要求 1.嚴禁擾動槽底土壤,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凍。 2.管材不得有裂縫、破損。 3.管道基礎必須墊穩,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縫寬應均勻,管道內不得有泥土、磚石、砂漿、木塊等雜物。 4.平基、管座混凝土應密實,表面應平整、直順,管座混凝土與管子結合不得有空洞。 5.接口應平直,環形間隙應均勻、密實、飽滿,不得有裂縫、空鼓等現象。抹帶接口表面應光潔密實,厚度均勻,不得有間斷和裂縫、空鼓。 6.閉水試驗必須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 7.在管頂以上500mm之內,不得回填大于100mm的土塊及雜物。4.2 允許偏差13、項目 1.溝槽開挖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 溝槽允許偏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槽底高程設基礎的的重力流管道10兩井之間3用水準儀測非重力流有壓管道基礎202槽底中心線每側寬不小于施工規定兩井之間6掛中心線用尺量,每側3點 2.安管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一43的規定。 安管允許偏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剛性接口柔性接口范圍點數1中心位移1010兩井之間2掛中心線用尺量2管內底高程10D100010D100015兩井之間2用水準儀測量3相鄰管內底錯口3D10003D10005兩井之間3用尺量 注:1.D 700mm時,其相鄰管內底錯14、口在施工中控制,不計點數。 2.表中D為管道內徑(mm)。5 成品保護5.1 管道回填土時,應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管道兩側用人工同步回填,直至管頂0.5m以上,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可用蛙式打夯機夯實。5.2 管線留口端要用彩條布包好,防止泥土、雜物進入管內,待重新施工時撤除彩條布。必要時也可砌磚進行封堵。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6.1 管道接口開裂、脫落、漏水 1.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選擇適宜的管接口形式,并按設計要求做好管基處理。 2.抹帶接口施工前,應將管子與管基相接觸的部分做接茬處理;抹帶范圍的管外壁應鑿毛;抹帶應分三次完成,即第一次抹20mm厚度的水泥砂漿,第二次抹剩余的厚度,第15、三次修理壓光成活。 3.抹帶施工完畢應及時覆蓋養護。6.2 管道反坡 1.加強測量工作的管理,嚴格執行復測制度。對于新管線接人舊管線,還是舊管線的水引入新管時,必須將舊管線的流水面標高通過實測的方法來確定。 2.認真熟悉與掌握設計要點和施工圖紙。 3.施工中應加強與建設等單位的協調配合,及時解決施工中問題。6.3 閉水試驗不合格 1.嚴格選用管材,污水管不得使用擠壓管。外觀檢查有裂紋、裂縫的管材,不得使用。2.在澆筑混凝土管座時,管節接口處要認真搗實。大管徑(700以上)在澆筑混凝土管座及抹帶的同時,應進入管內將接口處管縫勾抹密實。3.磚砌閉水管堵和磚砌檢查井及抹面,應做到砂漿飽滿。磚砌體與管皮接觸處、安踏步根部、制作腳窩處砂漿應飽滿密實。對于管材、管帶、管堵、井墻等有少量滲水,一般可用防水劑配制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涂刷或勾抹于滲水部位即可。涂刷或勾抹前,應將管道內的水排放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