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站建設項目施工監測點保護措施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4382
2024-09-06
5頁
47.50KB
1、地鐵站建設項目施工監測點保護措施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XX市軌道交通XX施工單位:XX工程局有限公司 合同號: 監理單位: XX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編 號: 技術交底記錄 工程名稱 XX地鐵二號線XX交底部位XX站施工監測點保護措施技術交底工序名稱施工監測交底提要:本次交底主要內容為:在我站基坑開挖以及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對施工監測點的使用及保護措施。交底內容:1、簡介本交底適用于XX地鐵二號線XXXX站基坑土方開挖施工,全長205.813m,標準段寬為19.7m,局部20.2323.052、m,標準段基坑深度16.116.4m,端頭井段深度約19.3m,共分10段,開挖分段長度17.424.7m,由基坑中間向兩端。本車站基坑開挖地質情況至上而下為:素填土、雜填土、粗中砂(稍密)、粗中砂(中密)、粉質粘土、淤泥夾砂、淤泥質土等。 2、監測點的類型 2.1圍護墻頂水平位移、沉降 1)監測目的基坑開挖時伴隨著土方的大量卸載,水土壓力重新分布,原有的平衡體系被打破,圍護墻作為維持新平衡體系的重要存在,承受水土壓力而產生變形,在墻頂位置產生水平位移和沉降。為反映施工期間支護體系變形情況,圍護墻頂水平位移及沉降監測是必不可少的監測內容。2)測點布設布置原則為:測點應盡量布設在基坑圈梁、圍護墻3、或地下連續墻的頂部等較為固定的地方,以設置方便,不易損壞,且能真實反映基坑圍護結構墻頂部的變形為原則。墻頂水平位移測點與墻頂沉降測點宜共用。圍護墻頂水平位移和沉降監測點應沿圍護墻的周邊布置,圍護墻周邊中部、陽角處應布置監測點。監測點間距標準段間距為20m,端頭段間距為10m,每邊監測點數目不應少于1個。監測點宜設置在冠梁上,用沖擊鉆在設計位置處鉆孔,安裝直徑為1822mm,長度200400mm的頂部帶有十字標記螺紋鋼。 2.2墻體深層水平位移1)監測目的圍護結構變形監測的設置是對基坑開挖階段圍護墻體的水平變位進行監控的需要,其數據與墻頂水平位移數據、墻頂沉降數據聯合分析,才能真實全面的反映施工4、期間支護體系的變形情況。2)監測方法及原理圍護結構變形采用測斜儀進行監測,測斜管是內壁帶有導槽的垂直空心管,監測時使測斜儀測讀器處于工作狀態,將測頭導輪插入測斜管導槽內,緩慢地下放至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導槽全長每隔0.5m讀一次數據,記錄測點深度和讀數。測讀完畢后,將測頭旋轉180插入同一對導槽內,以上述方法再測一次。每一深度的正反兩讀數的絕對值宜相同,當讀數有異常時應及時補測。2.3土體側向變形1)監測目的基坑開挖的施工過程中,基坑內外土體將由原來的靜止土壓力向被動和主動土壓力狀態轉變,應力狀態的改變引起土體的變形,即使采取了支護措施,場地土體變形仍無法避免,當變形超過一定程度,就會對5、基坑支護結構造成危害,甚至出現不可預料的情況發生,因此,對周圍土體側向變形監測為支擋結構和地基土的穩定性評價提供技術支持。2)監測方法及原理土體深層水平位移采用測斜儀進行監測,測斜管(外徑70mm的PVC高精度專用測斜管)是內壁帶有導槽的垂直空心管,監測時使測斜儀測讀器處于工作狀態,將測頭導輪插入測斜管導槽內,緩慢地下放至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導槽全長每隔0.5m讀一次數據,記錄測點深度和讀數。測讀完畢后,將測頭旋轉180插入同一對導槽內,以上述方法再測一次,深點深度同第一次相同。每一深度的正反兩讀數的絕對值宜相同,當讀數有異常時應及時補測。2.4支撐軸力1、監測目的支護體系外側的側向土壓6、力由圍護墻體及支撐體系所承擔,當實際支撐軸力與支撐在平衡狀態下應能承擔的軸力(設計值)不一致時,將可能引起支護體系失穩。為了監控基坑施工期間支撐的內力狀態,需設置支撐軸力監測點。2、鋼支撐軸力1)監測方法及原理鋼支撐軸力采用振弦式軸力計進行監測,軸力計中心線與鋼支撐中心線重合,鋼支撐受壓時,引起軸力計中彈性鋼弦的張力變化,改變了鋼弦的振動頻率,通過頻率儀測得鋼弦的頻率變化,即可測出所受作用力的大小。2.5地下水位1)監測目的地下水位監測主要對地下結構開挖期間或開挖后支護結構的止水狀態進行監控,以防止支護結構滲漏水引起坑外大量水土向坑內流失,從而導致基坑部分破壞、周圍地面沉降、周邊建筑物破壞或地7、下管線破壞。2)監測方法及原理地下水位采用鋼尺水位計進行監測,鋼尺水位計由測頭及與之連接的鋼尺組成,將水位計測頭放入預先埋設好的水位孔中,當測頭接觸到地下水時,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此時讀取鋼尺位于固定測點(通常為水位孔口)的刻度,可得到地下水面到固定測點的垂直距離,再通過測定固定測點的標高即可換算出地下水位的標高。2.6地面沉降1)監測目的地面沉降是地下結構監測施工最基本監測項目,它最直接地反映基坑周邊土體變化情況。2)監測方法及原理地表沉降采用幾何水準測量方法,使用電子水準儀進行觀測。我方將采用業主提供的高程控制點,建立水準測量監測網,參照等水準測量規范要求用水準儀引測。歷次沉降變形監測是通8、過高程基準點間聯測一條閉合或附合水準線路,由線路的工作基點來測量各監測點的高程。各監測點高程初始值在施工前測定。(監測方法同圍護體頂部沉降)2.7周邊管線變形1)監測目的地下結構開挖時伴隨著土方的大量卸載,周邊水土壓力重新分布,勢必對相鄰地下管線造成一定影響,甚至使管線產生位移。對相鄰地下管線變形進行監測,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證管線安全,不僅關系到施工的順利進行,更關系到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2)監測方法及原理地下管線沉降的監測方法與地面沉降點相同,監測精度相同。2.8建筑物沉降和傾斜1)監測目的地下結構的施工會引起周圍地表的下沉,從而導致地面建筑物的沉降,這種沉降一般都是不均勻的,因此將造成地面9、建筑物的傾斜,甚至開裂破壞,應進行嚴格控制。2)監測方法及原理建筑物沉降采用幾何水準測量方法,使用水準儀進行觀測。采用業主提供的高程控制點,建立水準測量監測網,參照等水準測量規范要求用水準儀引測。歷次沉降變形監測是通過高程基準點間聯測一條閉合或附合水準線路,由線路的工作基點來測量各監測點的高程。各監測點高程初始值在施工前測定。建筑物傾斜監測采用差異沉降法進行監測,通過計算建筑物差異沉降值與建筑物寬度的比值即可得到建筑物的傾斜角度。建筑物差異沉降值可通過同一建筑物上不同監測點的沉降值、監測點的水平距離、建筑物寬度的關系求得。3、保護措施3.1監測單位各類監測點附近禁止覆蓋,監測單位定期指派專人巡10、查,如果有檢測點被覆蓋,無條件將覆蓋物全部調開。3.2現場施工監測布設的點位嚴謹任何人破壞,如有發現個別點號被無意破壞,及時向我部匯報,我部將配合施工監測方進行點位重補并采取初始數值。3.3土體沉將點位在土方開挖階段要定期指派專人清理周邊散落渣土,并鐵質保護蓋將點位保護,嚴謹破壞。3.4我部已經點位附近張貼點號標識以及保護標識,在材料轉運以及設備移動過程中,派專人指揮,嚴謹損壞點號。3.5加強對各班組作業人員對點號保護的教育工作,增強保護意思。3.6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機械進場停放在指定地點,嚴謹材料、機械覆蓋點號。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注:1、本表用于項目公司對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對作業班組的技術交底;2、本表一式三份,交底后項目公司、施工單位、作業班組各留一份,報監理部一份備案